第一三五回 郭璞屍解成仙去

關燈
已看他不見。

    又傳遞看鞭,耽遲一會,焉能趕得他着?”衆皆曰:“郭參軍曾言神道護一星官過去,此乃帝氣正旺。

    真天子百靈鹹助,豈我小軍之可獲也?倘或前去,有兵接應,反為不美。

    ”于是聽妪所勸,還鞭回營禀複,言:“馬迅去疾,追之不及。

    ”敦曰:“噫!司馬紹自來投網,尚不能獲,恐難克建康。

    ”乃悶悶不樂,思之廢食。

    問于郭璞,璞曰:“晉氣尚旺,公當罷謀,托事上表,以圖君臣悅和,永保富貴。

    昨夢紅日,是其應也。

    ”敦聽言不怿,遂憂憤發熱,肌如火炙,水谷不入。

    充、鳳二謀士見敦患病,乃進帳省問。

    敦曰:“吾方舉事,驟得此重病,莫是天不佑我也?”鳳曰:“丞相尊恙俄乎沉重,脫有不諱,當以後事付武衛将軍應也。

    ”應乃王含之子,敦無嗣,以為繼者。

    敦曰:“非常之事,非常人方能為之。

    王應少而寡才,豈堪大事?我有三計,汝等聽之,若是身死,當遵此言。

    第一,莫若散兵釋衆,趁迹未顯,歸身朝廷,保全門戶,乃上策也。

    第二,托故上表,退回武昌,斂兵自守,貢獻不絕,乃中計也。

    第三,萬一僥幸,吾病少愈,率衆齊下,徑襲建業,一戰以決雌雄,乃下策也。

    ”錢鳳出謂衆曰:“丞相下策,乃上計也。

    ”遂與沈充定謀,分遣兵将催進決戰,以犯建康。

    晉主自湖陰觀寨奔回,于路甚是警悔。

    至半夜到城下方喜,守兵等護送歸宮。

    溫峤、庾亮二人入内省問,帝曰:“朕背卿等密往觀兵,險被老賊追獲。

    反情十有九實,當共謀之。

    ”峤曰:“但速整兵士與之決戰。

    自古以弱勝強,不在兵之多寡,但以将之謀勇何如耳。

    ”帝意乃決,下诏先谕中外。

    早有細作探得溫峤之謀,報知王敦,敦甚惡峤。

    錢鳳獻計曰:“今朝中宿衛尚多,故有是謀。

    趁今遠近之人未知吾意,預先上表奏請衛兵三番休二,增成淮蔡,以防石趙之侵,并取溫峤。

    至此議事的于營中,方好行事。

    ”敦善其言,使人持表至建康見帝。

    帝乃召溫峤入議曰:“禁衛之兵,古今有制。

    老賊何罔稱言擅專,甚是欺朕。

    且彼軍将犯阙,又欲弱吾羽翼。

    朕之事,獨賴卿家早晚相與謀議可否,一欲奪之,廢吾股肱,是明教朕自毀爪牙,束手待他來縛矣。

    ”峤曰:“宿衛在此京中,去就由我,不必怒也。

    但今兵旅未整,莫與戒忤以速其亂。

    待臣前去見他,寬緩衆逆,免使急迫難備。

    陛下疾宜發密诏,征取淮豫諸鎮軍馬入衛。

    ”帝曰:“卿去必不得返,是朕失一臂矣,胡為可乎?”峤曰:“臣去自有複回之計,正欲往觀老賊動靜強弱如何耳。

    ”帝從之。

    峤至湖陰,見敦,甚稱其德望。

    敦大悅。

    峤又時将言語诳誘,或進密謀以附其欲,假意結好錢鳳,因僞譽之曰:“錢世儀精神滿目,他日必當大貴。

    ”鳳素知溫峤有風鑒之名,聽其所言,心中甚喜,遂傾意與之交歡。

    峤見計遂,思脫身回京,無可為由。

    會丹陽缺尹,峤乃說敦曰:“京口尹乃咽喉要地,丞相當擇選而任之。

    ”敦善其議,就問峤誰可使。

    峤曰:“非錢司馬不可當。

    ”鳳以早晚欲議,及薦溫峤。

    峤僞辭不肯為,敦不聽,即使人表奏峤守丹陽,即日設宴餞送之任。

    錢鳳尋有悔意,溫峤知其心,恐鳳谮敦追改,遂生一計,詐作酒酣,舉盞勸錢鳳飲。

    鳳謙辭,以峤為客,不當先行勸東之禮,峤乃深揖而進,鳳慌答禮。

    峤先平身,見鳳未起,複再拜下,故以袖挨鳳巾帻使歪,鳳起乃先整巾而後接酒,溫峤佯怒作色曰:“錢世儀何等之人?溫太真行酒而乃作難不接,思欲欺朝中大臣乎?”即以酒逼其口而灌之。

    錢鳳淋瀝濕衣,心中不怿。

    王敦以峤為醉,笑而解之。

    峤辭敦行,佯為涕淚橫流,出而複入,叮咛者三,以示不忍相離之态。

    敦執峤手慰安,因密囑之曰:“卿到京口,當觇伺朝廷消息,早晚報吾為幸。

    ”峤點首蹙告曰:“适因酒醉,觸冒錢司馬,吾恐其不相容耳。

    ”敦曰:“是何言耶?用心為官,不必疑慮。

    ”峤去。

    王敦以為得賢歸附,料事有成,病即稍可,複出計議。

    後人有詩歎曰: 王敦狂逆起謀心,百計牢籠晉大臣。

    謝鲲郭璞并溫峤,各秉忠誠不負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