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二五回 趙劉曜悔過兼隴
關燈
小
中
大
在關外,糧道多梗,俱不易治者。
臣聞上邽司馬保有兵十馀萬,屢思複取長安,實為肘腋之患。
宜先并之,使秦隴悉歸于我。
長安無憂,然後可别行他事。
”趙主曰:“軍師嘉謀,真先本後末,進退有序者也。
”乃命大将解虎、尹車引兵五萬,攻打上邽。
又遣人往隴西去,說陳安共攻上邽。
使至,陳安拆書看曰: 竊緣将軍乃蓋世之英,誤堕昏庸,緻遭殘妒,俾碩才不能顯用,大志弗獲少伸,實為可惜。
前遣劉雅相結,約攻讒慝,聊與将洗雪萬一之冤。
不憶将軍先期起發,吾兵不知,未及應協,而被西涼韓璞等隔斷汝我,使将軍奔敗無地,入蜀假援。
成主雄固知将軍乃不世之傑,僞授梁州刺史,不過遙受而已,吾思君才止此,豈可以少展也?茲特再奉寸楮麾下,先遣解尹二将,提兵五萬,進攻司馬保。
君若不棄夙好,西出相助,共報仇恨,永鎮秦川,亦足不負于祖宗天地耶!君年将知命,脫不憤悱,恐無時矣。
望惟詳之。
陳安看畢,自思前被殺敗,一向未振。
雖有兵六七萬,不能即報冤仇,乃從趙主之命,送使回長安,起兵五萬,亦趨上邽。
司馬保聞知二路兵至,即命夏文領兵出退。
文曰:“長安人馬強盛,又有陳安為助,焉可輕敵?必須召回胡崧,再往西涼求救,方可保守。
”司馬保曰:“汝為大将,隻倚他人,縱使殺賊,亦不用命!”乃将夏文收于監中,再召夏景、蓋濤、宋毅、王用四将分付曰:“汝等可将人馬四萬出城,用心退賊,速斬陳安、解虎之頭,回來重重有賞。
如不成功,皆以軍法治之!”四人領命,出議曰:“今長安隴西二處,兵馬二十馀萬,猛将如林。
南陽王目為等閑,隻叫我四個出拒,就獻首級,如何是好?”夏景曰:“彼恃王子驕?,不恤士卒。
吾侄夏文以此為言,辄遭缧绁。
我等豈可違彼,自取罪戾?”宋毅曰:“便是如此,主公貪淫嗜殺,并無憫人疾苦之意。
我等今次不能取勝,身且難保矣。
怎生計較?”王用曰:“他們父被害而不思,長安危而不救,主被擄而不顧,君親大仇,棄如鴻毛,況吾将士乎?不若權保首領,刺殺此不明之徒,去投趙主,必有好處。
”蓋濤曰:“此事非吾臣子所為,諸君見左矣。
”三人見其不肯,恐洩其語,即乃先将蓋濤殺之。
至黃昏時分,城外炮起,解虎兵到。
宋夏等各藏利刀,詐入請兵。
司馬保才上燈,欲議軍事,見衆入内,乃曰:“孤命汝等出兵退賊,還不速去,到此何幹?”王用曰:“趙兵十萬已到。
吾四人要分兩處,好防陳安。
以四萬兵不能為敵,特來請兵添助。
”保曰:“汝等早不阻賊,容其臨城,故違吾令,是何道理?”方怒起立,王用、宋毅逼近案台,兩刀齊至。
司馬保叫得一聲,已自倒地。
夏景割了首級,乘夜奔往解虎營中而去。
虎大喜,以酒與景等飲至天明。
次早,入城安撫百姓。
兵士有不願者萬馀,奔往秦州去投胡崧、陳安。
又率衆将将南陽王之首,引兵圍城,招安胡崧。
崧以兵馬皆托于夏正之手,恐其與夏景通謀,内中作變,乃自缢而死。
辛滔、張選見崧死,主又被殺,亦開門納降。
二郡悉平。
衆将入城,使人上長安報捷。
趙主曜大喜,下诏封陳安為隴右公,夏景、宋毅、王用、夏文、張選、辛滔、夏正皆封關内侯,分鎮二郡。
和苞自上邽至長安,上言請保首級歸葬,以盡臣職。
趙主嘉其忠義,賜爵奉義大夫。
差人同苞至上邽,以王禮收葬司馬保,給俸祿供養其妃子。
苞感曜恩,乃入長安受職。
解虎、尹車二人謀議曰:“昨收上邽、秦州,皆吾二人之功,一舉而下大郡,以除腹心之患。
今封衆人重職,而不及你我,此等昏庸,有功不賞,幸用新進,忽棄舊勳,何以使人用命乎?”二将忿忿不已,乃召巴酋句徐、厍彭等至帳中,相與共飲酒,至半酣,尹車密謂二人曰:“今主上偏恃己見,賞罰不明,忽我大功,重封陳安。
又賜諸降将關内侯,我等收服諸降将者,毫無升授。
如斯倒置,不久必敗。
吾欲統領本部軍馬,出屯陉陽,别作良圖。
但恐獨力難成,思與公等心腹相托,故特披肝瀝膽以吐真情。
二公有何高見以教我也?”厍彭曰:“吾等亦無奇計。
既蒙下問,惟有生死相從,聊效犬馬之力耳。
”尹車二人大喜,約至元宵一同反出泾陽。
于是再命斟酒,盡興而飲,直過半夜不散。
伏侍之人厭于煩苦,懶承指使,皆暗中倚坐偷睡。
解虎喚令換酒,使者應遲,虎乃喝命吊起鞭打,次日治罪。
其人俟衆去睡,倩夥割斷其繩,趁夜擊登聞鼓告首。
守禁門者恐解虎等覺,覓此人不見,懼而逃去。
即急傳報入内,内官徑叩宮門,報知趙主。
趙主慌起,出召衛士分付曰:“尹車、解虎思欲造反,汝等速去圍住,莫使逃走。
此時醉酒在營,正好下手。
”衆人得令,一時疾去。
虎等果皆未醒,遂被所擒。
趙主見四将捉至,乃親問曰:“
臣聞上邽司馬保有兵十馀萬,屢思複取長安,實為肘腋之患。
宜先并之,使秦隴悉歸于我。
長安無憂,然後可别行他事。
”趙主曰:“軍師嘉謀,真先本後末,進退有序者也。
”乃命大将解虎、尹車引兵五萬,攻打上邽。
又遣人往隴西去,說陳安共攻上邽。
使至,陳安拆書看曰: 竊緣将軍乃蓋世之英,誤堕昏庸,緻遭殘妒,俾碩才不能顯用,大志弗獲少伸,實為可惜。
前遣劉雅相結,約攻讒慝,聊與将洗雪萬一之冤。
不憶将軍先期起發,吾兵不知,未及應協,而被西涼韓璞等隔斷汝我,使将軍奔敗無地,入蜀假援。
成主雄固知将軍乃不世之傑,僞授梁州刺史,不過遙受而已,吾思君才止此,豈可以少展也?茲特再奉寸楮麾下,先遣解尹二将,提兵五萬,進攻司馬保。
君若不棄夙好,西出相助,共報仇恨,永鎮秦川,亦足不負于祖宗天地耶!君年将知命,脫不憤悱,恐無時矣。
望惟詳之。
陳安看畢,自思前被殺敗,一向未振。
雖有兵六七萬,不能即報冤仇,乃從趙主之命,送使回長安,起兵五萬,亦趨上邽。
司馬保聞知二路兵至,即命夏文領兵出退。
文曰:“長安人馬強盛,又有陳安為助,焉可輕敵?必須召回胡崧,再往西涼求救,方可保守。
”司馬保曰:“汝為大将,隻倚他人,縱使殺賊,亦不用命!”乃将夏文收于監中,再召夏景、蓋濤、宋毅、王用四将分付曰:“汝等可将人馬四萬出城,用心退賊,速斬陳安、解虎之頭,回來重重有賞。
如不成功,皆以軍法治之!”四人領命,出議曰:“今長安隴西二處,兵馬二十馀萬,猛将如林。
南陽王目為等閑,隻叫我四個出拒,就獻首級,如何是好?”夏景曰:“彼恃王子驕?,不恤士卒。
吾侄夏文以此為言,辄遭缧绁。
我等豈可違彼,自取罪戾?”宋毅曰:“便是如此,主公貪淫嗜殺,并無憫人疾苦之意。
我等今次不能取勝,身且難保矣。
怎生計較?”王用曰:“他們父被害而不思,長安危而不救,主被擄而不顧,君親大仇,棄如鴻毛,況吾将士乎?不若權保首領,刺殺此不明之徒,去投趙主,必有好處。
”蓋濤曰:“此事非吾臣子所為,諸君見左矣。
”三人見其不肯,恐洩其語,即乃先将蓋濤殺之。
至黃昏時分,城外炮起,解虎兵到。
宋夏等各藏利刀,詐入請兵。
司馬保才上燈,欲議軍事,見衆入内,乃曰:“孤命汝等出兵退賊,還不速去,到此何幹?”王用曰:“趙兵十萬已到。
吾四人要分兩處,好防陳安。
以四萬兵不能為敵,特來請兵添助。
”保曰:“汝等早不阻賊,容其臨城,故違吾令,是何道理?”方怒起立,王用、宋毅逼近案台,兩刀齊至。
司馬保叫得一聲,已自倒地。
夏景割了首級,乘夜奔往解虎營中而去。
虎大喜,以酒與景等飲至天明。
次早,入城安撫百姓。
兵士有不願者萬馀,奔往秦州去投胡崧、陳安。
又率衆将将南陽王之首,引兵圍城,招安胡崧。
崧以兵馬皆托于夏正之手,恐其與夏景通謀,内中作變,乃自缢而死。
辛滔、張選見崧死,主又被殺,亦開門納降。
二郡悉平。
衆将入城,使人上長安報捷。
趙主曜大喜,下诏封陳安為隴右公,夏景、宋毅、王用、夏文、張選、辛滔、夏正皆封關内侯,分鎮二郡。
和苞自上邽至長安,上言請保首級歸葬,以盡臣職。
趙主嘉其忠義,賜爵奉義大夫。
差人同苞至上邽,以王禮收葬司馬保,給俸祿供養其妃子。
苞感曜恩,乃入長安受職。
解虎、尹車二人謀議曰:“昨收上邽、秦州,皆吾二人之功,一舉而下大郡,以除腹心之患。
今封衆人重職,而不及你我,此等昏庸,有功不賞,幸用新進,忽棄舊勳,何以使人用命乎?”二将忿忿不已,乃召巴酋句徐、厍彭等至帳中,相與共飲酒,至半酣,尹車密謂二人曰:“今主上偏恃己見,賞罰不明,忽我大功,重封陳安。
又賜諸降将關内侯,我等收服諸降将者,毫無升授。
如斯倒置,不久必敗。
吾欲統領本部軍馬,出屯陉陽,别作良圖。
但恐獨力難成,思與公等心腹相托,故特披肝瀝膽以吐真情。
二公有何高見以教我也?”厍彭曰:“吾等亦無奇計。
既蒙下問,惟有生死相從,聊效犬馬之力耳。
”尹車二人大喜,約至元宵一同反出泾陽。
于是再命斟酒,盡興而飲,直過半夜不散。
伏侍之人厭于煩苦,懶承指使,皆暗中倚坐偷睡。
解虎喚令換酒,使者應遲,虎乃喝命吊起鞭打,次日治罪。
其人俟衆去睡,倩夥割斷其繩,趁夜擊登聞鼓告首。
守禁門者恐解虎等覺,覓此人不見,懼而逃去。
即急傳報入内,内官徑叩宮門,報知趙主。
趙主慌起,出召衛士分付曰:“尹車、解虎思欲造反,汝等速去圍住,莫使逃走。
此時醉酒在營,正好下手。
”衆人得令,一時疾去。
虎等果皆未醒,遂被所擒。
趙主見四将捉至,乃親問曰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