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一八回 段匹殚殺害劉琨
關燈
小
中
大
見書大喜,即召衆将議曰:“吾心每每思并冀州,恐未易得。
今天賜其便,雖然末杯說吾為彼出力報恨,實乃我之幸也。
”于是即令石虎引兵五萬,暗襲冀州。
此時邵續頓兵幽州,匹殚以末杯在界外揚言要再攻幽州報恨,未送還鎮,不虞石虎兵到。
邵竺兵少,不敢出戰,使百姓戎裝充數,上城守禦。
使人先赍文書,連夜往幽州催叔回救。
使至,邵續見之,大驚,急忙往見段匹殚,議曰:“下官承公教谕,領兵來赴,幸退兇逆。
不意石勒乘虛襲我根本,此必末杯勾引其來,彼雖不曾回兵,料亦思欲絆住我等,亦未敢犯公之境。
且自相辭前去。
”匹殚隻得饋送起身。
臨行,續執匹殚手歎曰:“賊胡勢甚猖大,此回勝敗未知何如者。
”匹殚曰:“唇齒必須相顧。
君急先行,下官待探子一到,随後統兵即來接應。
”續乃如飛疾回。
勒之探軍見知其因,向前連夜馳報與石虎。
石虎召衆問曰:“邵續回兵,誰敢分人馬去阻,不使近城,待吾好破此城?”石遵曰:“不然。
冀州城牆河北稱首,急切未易即下。
不若趁其未到,将軍自将精兵,悄悄的前往總路青山谷中,兩頭埋伏,其回必從此過,出其不意,一時殺出,可獲邵續矣。
何愁冀城有不下乎?”石虎大喜,遂親率精兵一半,前往埋伏俟候。
邵續不防有計,催兵疾進。
時将酉分,至青山谷口,邵輯曰:“此處山路僻窄,可着人打探齊整,慢慢而去可也。
”續曰:“城中兵少,急似燃眉,趁此日暮過去,賊人不知,速行莫誤。
”命輯當先,自斷後,坦然而進。
軍士未及出谷,隻聽得炮铳轟天,伏兵從兩頭殺出,殺得冀兵紛紛亂倒,血流屍積。
石虎從中大叫曰:“不可走了邵續父子,違者誅戮!”邵輯聽得,舍命沖出,望城中走去。
邵續在後,被石虎看見,拖刀趕來。
續慌棄盔毀帶,雜于軍中欲逃。
石虎恐遠難辨,取弓搭箭,望背後滿發一矢,力大弓緊,一箭飲羽,穿透續之馬腹,把續掀翻下地。
虎恐被脫,策馬向前。
續才轉身掙起,即為生擒上馬。
邵輯方得入城,敗軍亦到,輯以為父至,連忙開門接應,看不見父,随即問曰:“老爺何在?”軍曰:“被敵将生擒去了。
”輯聽其言,放聲大哭,亟入與邵竺議曰:“必須往幽州求救,或可取回父親,以保城池也。
”竺乃使人趁虎兵未合,出城而去。
次早,将邵續押于陣前,使之招降子侄,免傷百姓,續乃高聲大叫曰:“吾兒邵輯、邵竺聽言分付:吾之素志,欲效忠報國。
不幸至此,無能為也。
汝等努力共奉段公為主,保城破賊,勿以吾身為念,至虧臣節。
”石兵見續不肯招降子侄,複擁而去。
輯、竺遙望而哭曰:“顧忠不能顧孝。
父命如此,其将奈何?”乃隻緊守城隍伺救。
越三日,段匹殚救兵大至,紮營于城東,以為掎角之勢。
遣人報入城中,輯、竺等大喜,即喚城下石兵謂曰:“我小将軍有令,汝等且退,明日整兵出城,與你決一勝敗。
可去将息,以好厮戰。
”小兵報入軍中,石虎大怒,下令竭力攻城。
石遵又曰:“城堅難下,守禦甚嚴,外有勁兵,戰未易勝。
不如将續且回襄國,與右侯計議,再進未遲。
”石虎亦因文鴦英勇,昔曾相結,遂從其議,乘機入寨,于夜悄悄抽兵回轉。
次早,幽、冀之兵各各打點出戰,至辰分不見虎兵。
使人探之,方知石虎已去。
于是匹殚入城,安慰邵竺兄弟,留遼将獨孤忠助守,自回幽州而去。
石虎将邵續回郡,送見石勒。
勒使之降,邵續言辭慷慨,忠義凜然,願死晉室,勿負國恩。
勒見其貞誠剛毅可尚,釋而禮之,使為幕賓。
因下令諸将曰:“今後克敵,倘獲士類,必生緻之,不得妄殺。
”此是石勒好處。
邵竺上表至江東,吏部侍郎韓胤奏曰:“西北方藩鎮,惟存邵續、李矩二人。
今續被石虎所執,守義不屈,勒以胡寇優而禮之,陷身異域,甚孤忠義之心,宜發兵救取,以勸将來。
”衆以為不能盡剿胡勒,焉能取回?且遠隔南北,事非輕細,惟下诏令邵輯襲為冀州刺史,與段匹殚相援協守。
時人見晉國遭此數輩,自胡地而起,混入中原,衣冠屈膝,有詩歎曰: 閑來獨坐檢馀編,追數興亡思慘然。
五帝念民輕帝業,商周繼迹尚同前。
一從司馬逄牛續,胡馬縱橫混冀燕。
不是途遙難顧援,自辜忠義陷腥膻。
今天賜其便,雖然末杯說吾為彼出力報恨,實乃我之幸也。
”于是即令石虎引兵五萬,暗襲冀州。
此時邵續頓兵幽州,匹殚以末杯在界外揚言要再攻幽州報恨,未送還鎮,不虞石虎兵到。
邵竺兵少,不敢出戰,使百姓戎裝充數,上城守禦。
使人先赍文書,連夜往幽州催叔回救。
使至,邵續見之,大驚,急忙往見段匹殚,議曰:“下官承公教谕,領兵來赴,幸退兇逆。
不意石勒乘虛襲我根本,此必末杯勾引其來,彼雖不曾回兵,料亦思欲絆住我等,亦未敢犯公之境。
且自相辭前去。
”匹殚隻得饋送起身。
臨行,續執匹殚手歎曰:“賊胡勢甚猖大,此回勝敗未知何如者。
”匹殚曰:“唇齒必須相顧。
君急先行,下官待探子一到,随後統兵即來接應。
”續乃如飛疾回。
勒之探軍見知其因,向前連夜馳報與石虎。
石虎召衆問曰:“邵續回兵,誰敢分人馬去阻,不使近城,待吾好破此城?”石遵曰:“不然。
冀州城牆河北稱首,急切未易即下。
不若趁其未到,将軍自将精兵,悄悄的前往總路青山谷中,兩頭埋伏,其回必從此過,出其不意,一時殺出,可獲邵續矣。
何愁冀城有不下乎?”石虎大喜,遂親率精兵一半,前往埋伏俟候。
邵續不防有計,催兵疾進。
時将酉分,至青山谷口,邵輯曰:“此處山路僻窄,可着人打探齊整,慢慢而去可也。
”續曰:“城中兵少,急似燃眉,趁此日暮過去,賊人不知,速行莫誤。
”命輯當先,自斷後,坦然而進。
軍士未及出谷,隻聽得炮铳轟天,伏兵從兩頭殺出,殺得冀兵紛紛亂倒,血流屍積。
石虎從中大叫曰:“不可走了邵續父子,違者誅戮!”邵輯聽得,舍命沖出,望城中走去。
邵續在後,被石虎看見,拖刀趕來。
續慌棄盔毀帶,雜于軍中欲逃。
石虎恐遠難辨,取弓搭箭,望背後滿發一矢,力大弓緊,一箭飲羽,穿透續之馬腹,把續掀翻下地。
虎恐被脫,策馬向前。
續才轉身掙起,即為生擒上馬。
邵輯方得入城,敗軍亦到,輯以為父至,連忙開門接應,看不見父,随即問曰:“老爺何在?”軍曰:“被敵将生擒去了。
”輯聽其言,放聲大哭,亟入與邵竺議曰:“必須往幽州求救,或可取回父親,以保城池也。
”竺乃使人趁虎兵未合,出城而去。
次早,将邵續押于陣前,使之招降子侄,免傷百姓,續乃高聲大叫曰:“吾兒邵輯、邵竺聽言分付:吾之素志,欲效忠報國。
不幸至此,無能為也。
汝等努力共奉段公為主,保城破賊,勿以吾身為念,至虧臣節。
”石兵見續不肯招降子侄,複擁而去。
輯、竺遙望而哭曰:“顧忠不能顧孝。
父命如此,其将奈何?”乃隻緊守城隍伺救。
越三日,段匹殚救兵大至,紮營于城東,以為掎角之勢。
遣人報入城中,輯、竺等大喜,即喚城下石兵謂曰:“我小将軍有令,汝等且退,明日整兵出城,與你決一勝敗。
可去将息,以好厮戰。
”小兵報入軍中,石虎大怒,下令竭力攻城。
石遵又曰:“城堅難下,守禦甚嚴,外有勁兵,戰未易勝。
不如将續且回襄國,與右侯計議,再進未遲。
”石虎亦因文鴦英勇,昔曾相結,遂從其議,乘機入寨,于夜悄悄抽兵回轉。
次早,幽、冀之兵各各打點出戰,至辰分不見虎兵。
使人探之,方知石虎已去。
于是匹殚入城,安慰邵竺兄弟,留遼将獨孤忠助守,自回幽州而去。
石虎将邵續回郡,送見石勒。
勒使之降,邵續言辭慷慨,忠義凜然,願死晉室,勿負國恩。
勒見其貞誠剛毅可尚,釋而禮之,使為幕賓。
因下令諸将曰:“今後克敵,倘獲士類,必生緻之,不得妄殺。
”此是石勒好處。
邵竺上表至江東,吏部侍郎韓胤奏曰:“西北方藩鎮,惟存邵續、李矩二人。
今續被石虎所執,守義不屈,勒以胡寇優而禮之,陷身異域,甚孤忠義之心,宜發兵救取,以勸将來。
”衆以為不能盡剿胡勒,焉能取回?且遠隔南北,事非輕細,惟下诏令邵輯襲為冀州刺史,與段匹殚相援協守。
時人見晉國遭此數輩,自胡地而起,混入中原,衣冠屈膝,有詩歎曰: 閑來獨坐檢馀編,追數興亡思慘然。
五帝念民輕帝業,商周繼迹尚同前。
一從司馬逄牛續,胡馬縱橫混冀燕。
不是途遙難顧援,自辜忠義陷腥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