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一八回 段匹殚殺害劉琨
關燈
小
中
大
話說晉太尉劉琨自失并州,父子俱被趕散,琨至幽州相依段匹殚,次子劉群奔入遼西,投于段末杯,末杯亦禮遇頗厚。
長子劉濟為質于伐濟,乘代亂,與家将姬澹、代将衛雄将拓跋六修之子,轉投幽州,幽州公段匹殚憐之,遂命劉琨統領,同守征北城,有兵萬人。
時匹殚與弟末杯有隙,末杯妒兄不勞兵刃而得幽州中土大地,思欲傷之不售,乃設一計,密說劉群曰:“汝父乃中國堂堂丈夫,曆秩太尉,如何甘心作吾遼中部役之屬?況幽州是汝中原内地,反不容汝父居止,又遣于征北城聽調,吾亦為君恥之。
今姬澹、衛雄有舊代兵萬馀,足可為用。
汝可修書一封,去約汝父,待我起兵合取幽州,并其部衆,然後以汝父子為刺史守之,豈不複為晉朝之大臣乎?”劉群因末杯待身情重,隻得應允,遂作書付與。
末杯密遣精細之人,将書往征北城去說劉琨。
使至中途,撞遇段文鴦在郊外射獵。
其人直來,至近認得,慌張避閃。
文鴦疑惑,令兵士捉出,問其何往,回答不明。
命搜之,有劉群約父私書一封,乃押回幽州見兄段匹殚。
匹殚看書大怒,即将其使斬之,密與文鴦、段叔渾二人議曰:“我以好情相待劉琨。
今其子以書約合共謀伐我,出劉琨之意否?”段叔渾曰:“趁今莫令琨知,使人請他到此明責之,看其何如。
不然,姬澹、衛雄、烏桓恭皆有謀略者,一被逃去,與末杯相合,我等不得甯矣。
”匹殚然之,使人往征北城召請劉琨。
琨不知其事,即至幽州來見。
匹殚曰:“今汝令嗣唆構末杯共害下官,約公于内為應。
有書在此,特請越石自來一看。
”劉琨大驚曰:“焉有此事?吾今被劉曜、石勒淩并,一身落魄,四海無家,蒙公見邀,無恩可報,所望者欲同明公少伸大義,洗雪國恥,标名青史,流芳後世,庶不負空生于天地間耳。
何期此等狂奴暗中作歹,陷身不義,某豈此等之人也?”匹殚曰:“吾亦知公中心不苟,此實末杯诳誘令嗣,思以敝吾。
但以事故非細,不得不面白于公耳。
倘或彼二人果若來犯,吾必以正責之,恐公終念天性嗔怨下官也。
”琨曰:“忠肝義膽,似石難移,縱使賊生百計,愚性決不以一子之故而負德慚義者。
公其察之。
”匹殚知琨至誠不改,乃置酒作款,欲使複往征北城去。
段叔渾曰:“此事固然劉琨不預,其下盧谌、郝诜、姬澹皆恥居吾轄下,倘有乘利人于中生事,心焉可托?又或末杯劫迎而去,于吾有不便矣。
莫若羁留于此,使末杯失倚,則不敢發矣。
”匹殚從之,遂居琨于别室,使人監而守之,亦薄于交接矣。
有北地太守辟闾嵩,聽知匹殚幽羁劉琨,密往征北城約合姬澹、郝诜等,欲襲幽州,取回劉琨作為謀主,共并北方。
有人暗洩其謀,報知與匹殚。
匹殚召衆議曰:“人心若此,事将焉處?”段叔渾曰:“兄今不可固執小義,以誤大事,必除劉琨,方得患息。
若待嵩等謀成,末杯必與相合,難即破矣。
”匹殚乃密使人缢琨殺之。
從事盧谌、張儒聞琨被害,乃大哭設祭,與姬澹保劉濟棄征北城,奔遼西去尋劉群,以就末杯,說令起兵報恨。
有王浚舊從事荀綽,棄官居閑,在于幽州,見匹殚害死劉琨,知将亂起,乃挈家屬南徙,百十日始達吳中。
溫峤得聞綽言劉琨遭害,乃大哭,遙空拜曰:“吾受越石公之托,來此通誠于朝,冀幹大功,屢求返命不得。
棄母忘主,何為人也?”乃上表訟琨盡忠皇室,以孤力守職晉陽,間居胡穴北地數十馀年,不廢國事。
茲因勢竭家破奔遼,猶遣臣來求誠,思圖恢複。
今既身亡,宜加褒恤,诏回其子,俾受蔭襲,以崇恩典。
帝不聽,惟除峤為散騎侍郎。
峤以母喪北陲,主亡無贈,不肯受職,力求奔喪。
帝乃下诏敕封故太尉劉琨為忠愍公。
峤又以不得終制為辭。
帝愛其才,不肯使去,乃下诏切責之曰:“今桀逆未枭,梓宮未返,豈可以私情而不受王命可也?”峤不得已,乃受職。
知帝任用尚書令刁協、侍中劉隗。
協性剛毅,與物多忤。
隗性鲠直,不能容奸。
二人欲矯時弊,每每崇上抑下,排撻豪舊,凡諸刻碎之政,皆考核之,彈劾不避權幸。
惟王氏疑帝倚之,遏制其盛,深懷忌嫉。
溫峤托其勸帝為琨伸冤。
劉、刁二人乃上言:“劉琨為晉重臣,被段匹殚所殺,理宜問罪。
”帝以匹殚新據幽燕,其勢轉盛,且
長子劉濟為質于伐濟,乘代亂,與家将姬澹、代将衛雄将拓跋六修之子,轉投幽州,幽州公段匹殚憐之,遂命劉琨統領,同守征北城,有兵萬人。
時匹殚與弟末杯有隙,末杯妒兄不勞兵刃而得幽州中土大地,思欲傷之不售,乃設一計,密說劉群曰:“汝父乃中國堂堂丈夫,曆秩太尉,如何甘心作吾遼中部役之屬?況幽州是汝中原内地,反不容汝父居止,又遣于征北城聽調,吾亦為君恥之。
今姬澹、衛雄有舊代兵萬馀,足可為用。
汝可修書一封,去約汝父,待我起兵合取幽州,并其部衆,然後以汝父子為刺史守之,豈不複為晉朝之大臣乎?”劉群因末杯待身情重,隻得應允,遂作書付與。
末杯密遣精細之人,将書往征北城去說劉琨。
使至中途,撞遇段文鴦在郊外射獵。
其人直來,至近認得,慌張避閃。
文鴦疑惑,令兵士捉出,問其何往,回答不明。
命搜之,有劉群約父私書一封,乃押回幽州見兄段匹殚。
匹殚看書大怒,即将其使斬之,密與文鴦、段叔渾二人議曰:“我以好情相待劉琨。
今其子以書約合共謀伐我,出劉琨之意否?”段叔渾曰:“趁今莫令琨知,使人請他到此明責之,看其何如。
不然,姬澹、衛雄、烏桓恭皆有謀略者,一被逃去,與末杯相合,我等不得甯矣。
”匹殚然之,使人往征北城召請劉琨。
琨不知其事,即至幽州來見。
匹殚曰:“今汝令嗣唆構末杯共害下官,約公于内為應。
有書在此,特請越石自來一看。
”劉琨大驚曰:“焉有此事?吾今被劉曜、石勒淩并,一身落魄,四海無家,蒙公見邀,無恩可報,所望者欲同明公少伸大義,洗雪國恥,标名青史,流芳後世,庶不負空生于天地間耳。
何期此等狂奴暗中作歹,陷身不義,某豈此等之人也?”匹殚曰:“吾亦知公中心不苟,此實末杯诳誘令嗣,思以敝吾。
但以事故非細,不得不面白于公耳。
倘或彼二人果若來犯,吾必以正責之,恐公終念天性嗔怨下官也。
”琨曰:“忠肝義膽,似石難移,縱使賊生百計,愚性決不以一子之故而負德慚義者。
公其察之。
”匹殚知琨至誠不改,乃置酒作款,欲使複往征北城去。
段叔渾曰:“此事固然劉琨不預,其下盧谌、郝诜、姬澹皆恥居吾轄下,倘有乘利人于中生事,心焉可托?又或末杯劫迎而去,于吾有不便矣。
莫若羁留于此,使末杯失倚,則不敢發矣。
”匹殚從之,遂居琨于别室,使人監而守之,亦薄于交接矣。
有北地太守辟闾嵩,聽知匹殚幽羁劉琨,密往征北城約合姬澹、郝诜等,欲襲幽州,取回劉琨作為謀主,共并北方。
有人暗洩其謀,報知與匹殚。
匹殚召衆議曰:“人心若此,事将焉處?”段叔渾曰:“兄今不可固執小義,以誤大事,必除劉琨,方得患息。
若待嵩等謀成,末杯必與相合,難即破矣。
”匹殚乃密使人缢琨殺之。
從事盧谌、張儒聞琨被害,乃大哭設祭,與姬澹保劉濟棄征北城,奔遼西去尋劉群,以就末杯,說令起兵報恨。
有王浚舊從事荀綽,棄官居閑,在于幽州,見匹殚害死劉琨,知将亂起,乃挈家屬南徙,百十日始達吳中。
溫峤得聞綽言劉琨遭害,乃大哭,遙空拜曰:“吾受越石公之托,來此通誠于朝,冀幹大功,屢求返命不得。
棄母忘主,何為人也?”乃上表訟琨盡忠皇室,以孤力守職晉陽,間居胡穴北地數十馀年,不廢國事。
茲因勢竭家破奔遼,猶遣臣來求誠,思圖恢複。
今既身亡,宜加褒恤,诏回其子,俾受蔭襲,以崇恩典。
帝不聽,惟除峤為散騎侍郎。
峤以母喪北陲,主亡無贈,不肯受職,力求奔喪。
帝乃下诏敕封故太尉劉琨為忠愍公。
峤又以不得終制為辭。
帝愛其才,不肯使去,乃下诏切責之曰:“今桀逆未枭,梓宮未返,豈可以私情而不受王命可也?”峤不得已,乃受職。
知帝任用尚書令刁協、侍中劉隗。
協性剛毅,與物多忤。
隗性鲠直,不能容奸。
二人欲矯時弊,每每崇上抑下,排撻豪舊,凡諸刻碎之政,皆考核之,彈劾不避權幸。
惟王氏疑帝倚之,遏制其盛,深懷忌嫉。
溫峤托其勸帝為琨伸冤。
劉、刁二人乃上言:“劉琨為晉重臣,被段匹殚所殺,理宜問罪。
”帝以匹殚新據幽燕,其勢轉盛,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