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一七回 漢劉約死後還魂
關燈
小
中
大
地界,一方有警,峻即率衆馳往相救,一縣皆安。
剿賊數處,獲金帛無限,且各富貴之家亦賴其功,鹹稱峻為義軍總,多輸錢谷饷其部曲,兵糧充足,威聲大振。
漢青州都督曹嶷,雖然近附于晉,心中實持兩端,思自霸者,嫌峻在境,己謀難遂,乃使總管夔安、參軍夏國臣将兵五萬,設言蘇峻私招軍馬,以讨賊為名,廣積錢糧,欲在為亂,假稱奉诏誅剿,徑至掖縣責峻。
峻明知其嫌嫉而然,豈是奉诏?但以嶷受晉帝加封為廣饒侯,不敢出戰,恐耽抗拒之名,使人目為作亂者。
正思無計可退青州之兵,忽報劉遐遣人來至,峻不知其何故,乃命召入。
遐使進見,告曰:“今我劉下邳、徐泰山奉诏讨伐叛臣周堅,因為漢石勒遣石虎來助,被其圍住,進退不得。
我主遍思,隻有将軍仁義廣播,忠勇慷慨,肯濟急難。
故遣小人前來求救,有書拜上,望惟拯之。
”峻接啟拆開,看其詞意恭敬,心中大悅,乃與部屬等議曰:“我之初心,欲與君等共保鄉邑,以作太平人耳。
不期曹、夔懷忌,嫌吾兵盛,特來相伐,自此兩成仇隙矣。
今劉下邳來此求救,本不當去,奈有青州之故,正宜将計就計,去助國兵,讨滅周堅,就鎮彭城。
奉表歸江南,請為晉臣,朝廷必喜,料無人來攙奪。
但汝等多是本縣之人,難強遠去,願留者各還甯家,我帶收降萬人前往。
衆心以為何如?”部屬等曰:“寨主既為國家宣力,我等焉有不相從,少效犬馬之勞乎?隻有一件,但夏參軍、夔總管在此,倘見吾等南行,乘動以兵襲之,豈不受禍乎?”峻曰:“吾願離棄此地,彼欲已滿,諒無妨事。
設再無知,吾必殺他一個大敗而去。
且我料得彭城,以為根本,複何疑懼之有?汝等必不放心,當作書送與,明辭而去。
”乃使人竟以書至夔安營中,辭雲: 掖城義軍總蘇峻拜書青齊大總管夔老将軍麾下:竊聞石勒雄傑過人,屢請并伐青州,以正不臣,幸得漢主勿許。
今以漢主任嬖荒政,正欲專征,聞曹都督東附于晉,故又争奪彭城,阻鲠晉救,以思有事于齊,而公等不揆,反要加兵于峻,是乃尋敝聲援以自孤耳。
吾以公既同為晉臣,故不出戰以傷和氣。
聞得石勒與我國争奪彭城,仆今欲往赴義,乞總管毋相掩襲,斂戈卷甲,善撫黎庶,仆必不複再來分占。
山左之地,一并收轄,毋使寇擾掖民,幸甚。
敬此奉别,統希炤納。
使至夔安營中,呈上書啟。
安開看訖,問于夏國臣曰:“峻懼兵威,思欲脫去,明以書來告辭。
參軍高見,還是相容的是,還是追剿的是?”國臣曰:“蘇峻智勇之将,追戰未必即勝。
且我等慮漢讨伐,因暗附晉結援,豈可又露面是心非之迹?又聞石勒與我等甚相妒忌,正宜從之,任其自去,我無肘腋之患,得破石虎,使其吞噬之心挫喪。
實一舉解兩敵之機會也。
”夔安乃回書假意結好,言無相襲之意,将軍放心以幹國功。
峻得報,盡提人馬三萬馀,望彭城而進。
石虎與周堅二兵,每日輪流攻擊,劉遐、徐龛隻是倚濠拒守,以待救援。
看看糧竭勢迫,忽見漢兵紛紛傳報救兵已到,石虎即便分兵一半來退,輪刀立馬大喝曰:“你是何人?敢大膽至此,以犯石大爺耶?”蘇峻曰:“潑賊辄敢無禮!不聞吾破寇之名也?”虎怒殺出。
蘇峻一向未逢勍敵,知虎英勇,乃抖擻精神,奮勇接戰。
石虎見其武藝超凡,遂亦着意防備。
二人狠戰上四十馀合,不分勝敗。
劉遐看見塵埃亂滾,急謂徐龛曰:“峻公為我等受困,沖鋒來救。
石虎去阻,正在酣戰,不可不去接應。
你将兵馬出拒周堅,待吾前往夾而攻之,始能勝賊。
”言訖,龛即奮然直取周堅,二邊戰住。
劉遐引兵二萬,從後沖去,殺得北兵紛紛亂倒,屍血交橫,徑出陣前。
石虎見之,以為遐被困久糧悭,必然易與,遂撇峻先來退殺劉遐。
方才交刃,蘇峻大刀砍至,勢不可當。
石虎兩頭受敵,知遐、峻皆猛勇之将,乃棄敵來合周堅,欲入彭城保守。
蘇峻緊跟不放,徐龛又大勝,追堅而至。
石虎見兩處皆敗,遂棄城往北走去。
周堅亦随後奔逃。
劉、蘇等追趕二十馀裡,斬首一千七百級,乃回兵同至彭城。
百姓皆拜道迎賀曰:“吾侪惟恐污陷腥膻,幸得将軍來破逆賊,使得複見天日矣。
”遐等慰之而與衆入城安民。
二太守設宴緻謝蘇峻,峻曰:“小将未受朝命,已承尊召,特引小兵前來。
今幸已退賊,下邳、泰山公可以言功,而仆亦得聊效進身之力矣。
”劉、徐謙謝曰:“今複此郡,皆賴将軍之威。
下官二命幸賴保全,受賜多矣,何敢罔冒功績?暫請住軍彭城,待吾奉表入朝,奉将軍破賊之功,聽旨莅任,勿得介嫌。
”劉遐、徐龛各遣人上言蘇峻仗義集兵破寇大勳。
元帝見表甚悅,即授蘇峻為臨淮内史,令其便宜行事,招集人馬以防周堅勾引石虎南寇。
徐、劉二人各領鎮北将軍秩,帶兵回鎮。
于是三将各往之任。
自此蘇峻兵馬日強,威名遠震,石勒亦不敢侵犯邊境,橫暴之勢起矣。
後人有詩歎曰: 晉室東遷至建康,思憶複仇統一難。
多是天公限南北,故生巨逆屢為殃。
剿賊數處,獲金帛無限,且各富貴之家亦賴其功,鹹稱峻為義軍總,多輸錢谷饷其部曲,兵糧充足,威聲大振。
漢青州都督曹嶷,雖然近附于晉,心中實持兩端,思自霸者,嫌峻在境,己謀難遂,乃使總管夔安、參軍夏國臣将兵五萬,設言蘇峻私招軍馬,以讨賊為名,廣積錢糧,欲在為亂,假稱奉诏誅剿,徑至掖縣責峻。
峻明知其嫌嫉而然,豈是奉诏?但以嶷受晉帝加封為廣饒侯,不敢出戰,恐耽抗拒之名,使人目為作亂者。
正思無計可退青州之兵,忽報劉遐遣人來至,峻不知其何故,乃命召入。
遐使進見,告曰:“今我劉下邳、徐泰山奉诏讨伐叛臣周堅,因為漢石勒遣石虎來助,被其圍住,進退不得。
我主遍思,隻有将軍仁義廣播,忠勇慷慨,肯濟急難。
故遣小人前來求救,有書拜上,望惟拯之。
”峻接啟拆開,看其詞意恭敬,心中大悅,乃與部屬等議曰:“我之初心,欲與君等共保鄉邑,以作太平人耳。
不期曹、夔懷忌,嫌吾兵盛,特來相伐,自此兩成仇隙矣。
今劉下邳來此求救,本不當去,奈有青州之故,正宜将計就計,去助國兵,讨滅周堅,就鎮彭城。
奉表歸江南,請為晉臣,朝廷必喜,料無人來攙奪。
但汝等多是本縣之人,難強遠去,願留者各還甯家,我帶收降萬人前往。
衆心以為何如?”部屬等曰:“寨主既為國家宣力,我等焉有不相從,少效犬馬之勞乎?隻有一件,但夏參軍、夔總管在此,倘見吾等南行,乘動以兵襲之,豈不受禍乎?”峻曰:“吾願離棄此地,彼欲已滿,諒無妨事。
設再無知,吾必殺他一個大敗而去。
且我料得彭城,以為根本,複何疑懼之有?汝等必不放心,當作書送與,明辭而去。
”乃使人竟以書至夔安營中,辭雲: 掖城義軍總蘇峻拜書青齊大總管夔老将軍麾下:竊聞石勒雄傑過人,屢請并伐青州,以正不臣,幸得漢主勿許。
今以漢主任嬖荒政,正欲專征,聞曹都督東附于晉,故又争奪彭城,阻鲠晉救,以思有事于齊,而公等不揆,反要加兵于峻,是乃尋敝聲援以自孤耳。
吾以公既同為晉臣,故不出戰以傷和氣。
聞得石勒與我國争奪彭城,仆今欲往赴義,乞總管毋相掩襲,斂戈卷甲,善撫黎庶,仆必不複再來分占。
山左之地,一并收轄,毋使寇擾掖民,幸甚。
敬此奉别,統希炤納。
使至夔安營中,呈上書啟。
安開看訖,問于夏國臣曰:“峻懼兵威,思欲脫去,明以書來告辭。
參軍高見,還是相容的是,還是追剿的是?”國臣曰:“蘇峻智勇之将,追戰未必即勝。
且我等慮漢讨伐,因暗附晉結援,豈可又露面是心非之迹?又聞石勒與我等甚相妒忌,正宜從之,任其自去,我無肘腋之患,得破石虎,使其吞噬之心挫喪。
實一舉解兩敵之機會也。
”夔安乃回書假意結好,言無相襲之意,将軍放心以幹國功。
峻得報,盡提人馬三萬馀,望彭城而進。
石虎與周堅二兵,每日輪流攻擊,劉遐、徐龛隻是倚濠拒守,以待救援。
看看糧竭勢迫,忽見漢兵紛紛傳報救兵已到,石虎即便分兵一半來退,輪刀立馬大喝曰:“你是何人?敢大膽至此,以犯石大爺耶?”蘇峻曰:“潑賊辄敢無禮!不聞吾破寇之名也?”虎怒殺出。
蘇峻一向未逢勍敵,知虎英勇,乃抖擻精神,奮勇接戰。
石虎見其武藝超凡,遂亦着意防備。
二人狠戰上四十馀合,不分勝敗。
劉遐看見塵埃亂滾,急謂徐龛曰:“峻公為我等受困,沖鋒來救。
石虎去阻,正在酣戰,不可不去接應。
你将兵馬出拒周堅,待吾前往夾而攻之,始能勝賊。
”言訖,龛即奮然直取周堅,二邊戰住。
劉遐引兵二萬,從後沖去,殺得北兵紛紛亂倒,屍血交橫,徑出陣前。
石虎見之,以為遐被困久糧悭,必然易與,遂撇峻先來退殺劉遐。
方才交刃,蘇峻大刀砍至,勢不可當。
石虎兩頭受敵,知遐、峻皆猛勇之将,乃棄敵來合周堅,欲入彭城保守。
蘇峻緊跟不放,徐龛又大勝,追堅而至。
石虎見兩處皆敗,遂棄城往北走去。
周堅亦随後奔逃。
劉、蘇等追趕二十馀裡,斬首一千七百級,乃回兵同至彭城。
百姓皆拜道迎賀曰:“吾侪惟恐污陷腥膻,幸得将軍來破逆賊,使得複見天日矣。
”遐等慰之而與衆入城安民。
二太守設宴緻謝蘇峻,峻曰:“小将未受朝命,已承尊召,特引小兵前來。
今幸已退賊,下邳、泰山公可以言功,而仆亦得聊效進身之力矣。
”劉、徐謙謝曰:“今複此郡,皆賴将軍之威。
下官二命幸賴保全,受賜多矣,何敢罔冒功績?暫請住軍彭城,待吾奉表入朝,奉将軍破賊之功,聽旨莅任,勿得介嫌。
”劉遐、徐龛各遣人上言蘇峻仗義集兵破寇大勳。
元帝見表甚悅,即授蘇峻為臨淮内史,令其便宜行事,招集人馬以防周堅勾引石虎南寇。
徐、劉二人各領鎮北将軍秩,帶兵回鎮。
于是三将各往之任。
自此蘇峻兵馬日強,威名遠震,石勒亦不敢侵犯邊境,橫暴之勢起矣。
後人有詩歎曰: 晉室東遷至建康,思憶複仇統一難。
多是天公限南北,故生巨逆屢為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