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一七回 漢劉約死後還魂

關燈
與太子朋黨作事,必不悅于殿下者。

    吾知此謀是吾兄光遠懼其亂國而然。

    但彼一人,不能獨制三靳。

    我王若舍此入朝,恐陰堕計中,有皇太弟之不測耳。

    ”始安王曰:“我等東征西讨,人不離甲,馬不離鞍,出死入生,才能共成事業。

    今被靳準坐享厚祿,獨掌大權,意欲回朝貶而除之,何出此不祥之語哉?”子遠曰:“彼勢已固,賊黨又盛,漢主與太子皆傾心任托,生殺除拜,悉委靳賊。

    聖旨雖下,焉知其不預設奸謀以防大王乎?”始安王曰:“卿言亦是。

    還當留此以為靳準之懼,使不敢妄為異志,但無可以回帝诏。

    ”子遠曰:“宜具表上言:‘關西巨寇楊武土司楊難敵,不時窺瞰;隴上陳安竊發;上邽胡崧、司馬保,河内李矩、郭默,每每糾合,思複長安。

    臣恐朝離暮變,以數年血戰功業,一旦自委于人,甚為可惜,是以未敢擅離。

    ’若不允我,再來宣召,必須帶兵至界,先使人上本求罷靳準兄弟,以看賊等将何所為,方好行事。

    ”曜從之,修表回朝。

    漢主見之,呻吟思索,意欲不準。

    靳準、王沉力贊,以為劉曜忠諒之言可聽,且留彼與石勒、曹嶷雄鎮三方,堪使晉人畏懼,亦足為平陽之保障,勝似列于殿陛也。

    漢主被其阻惑,遂不再征,但下敕封曜為左丞相之職,兼參朝内大事;石勒兼右丞相,參南北兵備大事。

     勒受诏,乃行文至南界淝淮地面,嚴操兵馬,以遏晉兵北上之勢。

    晉彭城太守周默乃是文人,惟内史周堅勇而知兵,素來二人不相和睦,至是令堅治軍防漢南寇,堅以為:“漢無侵意,焉可妄起兵釁,謆惑人心?”默叱而責之。

    堅不服,與之較辨。

    默欲劾奏于朝,堅懼,乃殺周默,舉兵降于石勒。

    勒思兼南土,乃受其降,遣上将孔勇為副,以堅為彭城守。

    郡丞乃劉遐之弟劉遜,逃回建業,奏知晉帝。

    晉帝大怒曰:“周堅賊子,朕待之不薄,安得擅殺功臣子孫,背負國恩,反将中華大地降于胡寇!若不征讨,則反側子效尤,将引賊兵南犯矣。

    ”即便下诏,命下邳守備劉遐、泰山太守徐龛,起二鎮之兵共讨之。

    遐字正遠,廣平府易陽人。

    性果毅,熟弓馬,短而有膂力,北方人比之為賽翼德,以其似張飛也。

    劉遐得诏,知是己弟奏請伐堅,即先引兵會合徐龛,共有精兵四萬,進讨周堅。

    周堅聽得,一邊點集兵士守城,一邊使人報知石勒。

    石勒乃命石虎引兵五萬,星夜往彭城救應。

    石虎得令,一路肆意逞殺而進,無問居民過客、善惡知愚,逢者就戮,赤地千裡,不勝慘毒。

    當下,兵至彭城界上,隻見周堅使飛馬又往告急,見有兵馬到,即忙向前報知,言:“晉兵圍城攻打,周太守與孔副軍出軍退敵,被一将劉遐殺死孔勇,衆敗入城,今将垂破矣。

    望大兵速救!”石虎見說大怒,催兵疾進。

    遐、龛恃勝,不曾提防救至,至近始知,連忙抽兵列陣備戰。

    陣未成,石虎當先早到,見晉兵阻敵,怒罵曰:“屢敗南逃賊子,見吾來尚不退避,敢抗拒也?”揮刀單騎沖陣,如入無人之境。

    北兵大喊随進。

    南兵見其驟至,迎戰不疊,遂走亂竄。

    石虎奮勇一擊,遐、龛顧敵無及,衆皆披靡,走入寨中,深塹堅壁守定。

    石虎追至,被水阻斷,遂将兵隔濠把住,遣兵士四向叫曰:“可速投降,免緻殺戮!汝曉得石爺的利害否?”南兵以言傳入中軍,有知者曰:“石虎殘忍過殺,骁勇無比,昔年謝胥投降他們,他又殺而欲坑兵士,不可惹者。

    ”劉遐聽言,下令不許妄動,隻是用心守住,以俟思計求援破他。

    于是死死拒定,以弩箭列于濠塹之邊,北兵亦不能即犯。

    一連相持十馀日,南兵糧少,皆欲退走。

    徐龛不肯,與劉遐等議曰:“事勢已迫,遠求不能答應矣。

    今掖縣有一好漢,大是俠士,投慕者多,部下聚有雄兵數萬,保障一方,賊寇憚之。

    今當遣一能言之人,偷出重圍,前去求救,往返不過三四日。

    若得此人肯從,待其兵至,吾等裡應外合,可勝石虎矣。

    ”劉遐曰:“為今之計,惟有此耳。

    諒其必然仗義者。

    ”即修書一封,選有膽略舌辨副将一員,扮作使命之人,貼肉收藏,乘夜黑悄悄偷過賊圍,徑往掖縣求救于蘇峻。

     按《史》:蘇峻字明德,山東掖縣人。

    少有勇力,精于騎射,能使六十斤大刀,人莫能敵。

    苟晞聘之數次,峻見天下大亂,以弱冠恐及于難,不肯應命。

    東海王司馬越欲授為折沖将軍,同上長安讨張方,峻又避匿于山中,不敢出仕。

    越三年馀,智力稍自老練。

    因草寇竊發,侵掠鄉裡,乃出倡首,結聚闾閻鄰黨,有少壯千馀,共保一方,屢逐寇盜,斬其魁渠,收化其部落。

    回還桑梓,悉願相從,不肯散去,遂稱之為主帥,有兵将之序矣。

    忽日有二賊首,聞知隻有蘇峻不容擾侵百姓,乃率衆數千,至掖縣來尋報仇,反為峻斬者三百級,追趕數百裡,轉戰轉敗。

    賊見峻窮追不已,奮力雙雙殺來并峻,被峻格斬一人,生擒一人,降兵五百馀,馀者走散。

    以此滿縣皆來遵奉,稱為保長,願聽指令,以求救援。

    峻期與定約,以炮聲四響為号,十裡一報,各設一保甲,東西南北隻立四處,不得亂發難救。

    于是各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