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一四回 王敦一計害二王
關燈
小
中
大
立功名于人之上耳!堂尊肯從,衆當戴以為首矣!”琇曰:“今江東大定,兵甲如雲,将帥列滿殿陛。
祖豫州、陶廣州、周襄陽、甘南郡、荀皖城,盡皆忠心為國;王武昌、荊州王廙、樊城李桓、漢陽許朝,悉各雄擁兵馬。
諸君欲以區區一郡弱卒,與天下大兵争勝,以逆犯順,不亦愚乎?且夫識時務者呼為俊傑,今功曹等不達世變,徒取自尋滅亡耳!”徐馨知琇必然不肯相從,乃顧謂衆人曰:“言已出口,不殺之何以得兵起事?”于是諸好漢搶上,府隸阻住曰:“汝等欲為,任自行移,何犯本官?”周勰走出,喝衆亂砍,袁琇與仆隸皆死。
馨、勰統其府兵庫帑,勾集船隻,招軍買馬,繕甲置械,擇日行事。
下縣申文報入建業司馬府知道,司馬上奏,晉主聽之大驚,即聚文武商議發兵往吳興征讨。
司徒王導曰:“且宜從容,待臣思之再議。
”俯首半晌無對。
晉主曰:“思之何如?”導曰:“臣再三思忖,發兵一事,猶未為便。
若多興人馬,難免驚動三吳百姓,必緻逃亡竄匿,以失生生之意;若少興人馬,又恐難平逆子。
且周氏乃是世代功臣之家,一至加兵,勰必抗敵,則累其滿門該殄矣。
今周筵尚在朝中為黃門侍郎,乃是周勰族兄,豈肯使彼作逆覆宗乎?此人忠剛有謀,何不召來面谕,使其自往吳興,必能平靜逆黨,奚必妄動兵馬、勞民傷衆乎?”元帝然之,乃召周筵上殿,謂之曰:“迩來卿家周勰與功曹徐馨等,謀殺吳興太守,聚衆作亂。
朕思汝周氏世代忠義,國家事事賴之,今陡作此不義之事,滿朝駭愕,黃門自度,以為可乎?”周筵對曰:“勰之為人,臣素知之,無能為也,且懦而少斷,必不敢起此大謀,多因徐馨、徐馥兄弟為奸,勒勰作上,情的有之,其下馀黨皆思希圖富貴,為人所惑耳!不勞聖慮煩兵,待到吳興察之,自有擒勰之策,且勿驚動遠近,以恐上流。
”晉帝慰勞再四,遣筵發行,囑付曰:“卿到本郡,善觑方便,勿負朕意。
聞是周紮老卿在内為主,非勰易與者。
”筵曰:“紮忠正,未可卒以相誣。
俱在臣之身上。
”乃辭出,望吳興而去,密遣人先往探問周紮。
紮大驚曰:“吾以老緻仕在家,豈知逆勰妄為此事?”急召其子周續問之。
此時續亦聚集好漢,思應徐馨,在外未回。
紮怒而責之,續乃以勰謀實對。
紮聽罷,頓足大驚,慌集族衆示之曰:“吾家世稱忠孝,今阿勰等作此滅門大禍,将害及一族之宗矣!當明言于公,汝曹勿以我為不義自賊,弗得弗如是也!”乃将周續杖之,鎖禁房中,自至儀興縣中,見知縣孔侃,明言其事。
孔侃素知紮存忠義,即求紮為書策,共相圖之。
紮曰:“叛逆徒知吾等洩其謀,必即動手,先從縣中起。
可急點集官兵民快準備,免被所算。
”侃從之,共聚有精壯五百人,于縣防備。
周勰知叔杖子鎖禁不從,遂不敢動手,匿于家中。
徐馥使人召勰計議,人以紮與孔侃聚兵之故道之,衆兵壯私相議曰:“前者功曹等言是周紮公令其聚兵,共讨刁協、王敦,今觀所為,乃妄言耳!我等何即被其所诳,而計滅族乎!今若與官兵相敵,有周公在内,決無勝理,不如反戈攻殺徐功曹,以釋己罪,方保無禍。
”衆議已定,一齊殺到徐馨衙内去。
馨見事變,急令家兵拒住内門。
衆見馨閉門,即便放火燒起。
徐馥領衆殺出,以人少抵敵不過,盡被殺死。
衆人找了首級,入内将馨并砍其頭,去迎周紮。
一家大小悉被燒死,衆才提頭出府,欲往儀興見紮。
卻好周筵來到,問其何故,衆皆跪下告罪。
筵曰:“自首者免誅,汝等既殺徐馨折罪,一并赦之。
”衆人拜謝,随筵到縣。
孔侃聞報筵至,乃同周紮出迎,入内相見。
筵謂孔侃曰:“父母大人,何得反置作逆之侪在坐也?”侃乃跪下,以紮杖子谕族、聚兵制勰之事告上一遍。
筵聽其言,始喚紮分付曰:“吾因人傳周劭、周勰托叔之勢,謀為作亂,朝廷命吾自來收治,故先使人至家探問。
幸叔已自仗義,與孔父母預謀防亂,俾反側子悔罪,攻殺徐馨。
叔情雖得稍明,猶不能盡雪誣愆,必須再去捕捉阿勰,朝廷方始信汝忠正,無為逆之事。
”紮曰:“吾奉诏命,以義滅親,有何不可?況吾先立此心久矣,侄雖不至,亦要自除逆子矣!”遂率衆并縣兵至家,将勰擒之。
勰曰:“非幹我事,乃吾兄周劭之意,我何敢主此大謀?”紮曰:“汝要做便做,怎又假我之名,移禍相害耶?若非吾知,險些兒宗祀俱休矣!尚欲辨乎?”乃連
祖豫州、陶廣州、周襄陽、甘南郡、荀皖城,盡皆忠心為國;王武昌、荊州王廙、樊城李桓、漢陽許朝,悉各雄擁兵馬。
諸君欲以區區一郡弱卒,與天下大兵争勝,以逆犯順,不亦愚乎?且夫識時務者呼為俊傑,今功曹等不達世變,徒取自尋滅亡耳!”徐馨知琇必然不肯相從,乃顧謂衆人曰:“言已出口,不殺之何以得兵起事?”于是諸好漢搶上,府隸阻住曰:“汝等欲為,任自行移,何犯本官?”周勰走出,喝衆亂砍,袁琇與仆隸皆死。
馨、勰統其府兵庫帑,勾集船隻,招軍買馬,繕甲置械,擇日行事。
下縣申文報入建業司馬府知道,司馬上奏,晉主聽之大驚,即聚文武商議發兵往吳興征讨。
司徒王導曰:“且宜從容,待臣思之再議。
”俯首半晌無對。
晉主曰:“思之何如?”導曰:“臣再三思忖,發兵一事,猶未為便。
若多興人馬,難免驚動三吳百姓,必緻逃亡竄匿,以失生生之意;若少興人馬,又恐難平逆子。
且周氏乃是世代功臣之家,一至加兵,勰必抗敵,則累其滿門該殄矣。
今周筵尚在朝中為黃門侍郎,乃是周勰族兄,豈肯使彼作逆覆宗乎?此人忠剛有謀,何不召來面谕,使其自往吳興,必能平靜逆黨,奚必妄動兵馬、勞民傷衆乎?”元帝然之,乃召周筵上殿,謂之曰:“迩來卿家周勰與功曹徐馨等,謀殺吳興太守,聚衆作亂。
朕思汝周氏世代忠義,國家事事賴之,今陡作此不義之事,滿朝駭愕,黃門自度,以為可乎?”周筵對曰:“勰之為人,臣素知之,無能為也,且懦而少斷,必不敢起此大謀,多因徐馨、徐馥兄弟為奸,勒勰作上,情的有之,其下馀黨皆思希圖富貴,為人所惑耳!不勞聖慮煩兵,待到吳興察之,自有擒勰之策,且勿驚動遠近,以恐上流。
”晉帝慰勞再四,遣筵發行,囑付曰:“卿到本郡,善觑方便,勿負朕意。
聞是周紮老卿在内為主,非勰易與者。
”筵曰:“紮忠正,未可卒以相誣。
俱在臣之身上。
”乃辭出,望吳興而去,密遣人先往探問周紮。
紮大驚曰:“吾以老緻仕在家,豈知逆勰妄為此事?”急召其子周續問之。
此時續亦聚集好漢,思應徐馨,在外未回。
紮怒而責之,續乃以勰謀實對。
紮聽罷,頓足大驚,慌集族衆示之曰:“吾家世稱忠孝,今阿勰等作此滅門大禍,将害及一族之宗矣!當明言于公,汝曹勿以我為不義自賊,弗得弗如是也!”乃将周續杖之,鎖禁房中,自至儀興縣中,見知縣孔侃,明言其事。
孔侃素知紮存忠義,即求紮為書策,共相圖之。
紮曰:“叛逆徒知吾等洩其謀,必即動手,先從縣中起。
可急點集官兵民快準備,免被所算。
”侃從之,共聚有精壯五百人,于縣防備。
周勰知叔杖子鎖禁不從,遂不敢動手,匿于家中。
徐馥使人召勰計議,人以紮與孔侃聚兵之故道之,衆兵壯私相議曰:“前者功曹等言是周紮公令其聚兵,共讨刁協、王敦,今觀所為,乃妄言耳!我等何即被其所诳,而計滅族乎!今若與官兵相敵,有周公在内,決無勝理,不如反戈攻殺徐功曹,以釋己罪,方保無禍。
”衆議已定,一齊殺到徐馨衙内去。
馨見事變,急令家兵拒住内門。
衆見馨閉門,即便放火燒起。
徐馥領衆殺出,以人少抵敵不過,盡被殺死。
衆人找了首級,入内将馨并砍其頭,去迎周紮。
一家大小悉被燒死,衆才提頭出府,欲往儀興見紮。
卻好周筵來到,問其何故,衆皆跪下告罪。
筵曰:“自首者免誅,汝等既殺徐馨折罪,一并赦之。
”衆人拜謝,随筵到縣。
孔侃聞報筵至,乃同周紮出迎,入内相見。
筵謂孔侃曰:“父母大人,何得反置作逆之侪在坐也?”侃乃跪下,以紮杖子谕族、聚兵制勰之事告上一遍。
筵聽其言,始喚紮分付曰:“吾因人傳周劭、周勰托叔之勢,謀為作亂,朝廷命吾自來收治,故先使人至家探問。
幸叔已自仗義,與孔父母預謀防亂,俾反側子悔罪,攻殺徐馨。
叔情雖得稍明,猶不能盡雪誣愆,必須再去捕捉阿勰,朝廷方始信汝忠正,無為逆之事。
”紮曰:“吾奉诏命,以義滅親,有何不可?況吾先立此心久矣,侄雖不至,亦要自除逆子矣!”遂率衆并縣兵至家,将勰擒之。
勰曰:“非幹我事,乃吾兄周劭之意,我何敢主此大謀?”紮曰:“汝要做便做,怎又假我之名,移禍相害耶?若非吾知,險些兒宗祀俱休矣!尚欲辨乎?”乃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