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一三回 郭璞避亂過江東
關燈
小
中
大
李矩既勝漢兵,祖逖、周訪申奏于朝,晉元帝嘉其功,升為淮南都督、汝陰侯,仍守荥陽。
诏去,複謂王導、刁協曰:“諸鎮得守臣屢敗漢寇,中原頗得晏安,江東幸為無事。
但聞得人言,杜曾猾賊還在太和山中躲匿,倘再竊發,必從上流徑至建康。
外議紛紛,未曾少息,朕甚憂之。
”王導曰:“陛下勿憂。
今有一術士姓郭名璞,善明天文地理,星數卦易無不精究玄奧,可召來一蔔,便知杜曾生死興衰,有無侵寇,何必慮乎?”晉主聽言大喜,即差使命去召郭璞。
按《傳》:郭璞字景純,河東人氏,少好經術,博涉古典,尤精《周易》,有高才而讷于言論,詞賦冠于中州,善古文奇字,妙于堪輿。
初,有究玄子郭公,客遊河東,賣蔔為生,知璞可教,乃以青囊中《玄微經》九卷賜璞。
璞暗誦精熟,即能洞徹陰陽,遂扣郭公訣之,因得其指授,由是禳災轉禍,通達無方,雖京房管辂不能過也。
璞有門人趙載,知青囊經之奇,屢為求讀之。
璞曰:“此乃天文禁語,豈汝可得妄習乎?”載懇之再四,璞執不與。
久之,趙載瞰其所藏,候璞他出,遂暗竊囊經私讀之,方才開卷,為飛火所焚。
載大驚失措,值璞适至,乃伏地泣告請罪。
璞曰:“我曾再三言之,汝何不聽?今果誤焚吾書,既已失矣,恐亦何為!”載乃辭謝别去。
璞見中州大亂,因自蔔其進退休咎,知西北将為胡寇所占,惟東南可安,乃挈家避徙南行。
道經洛陽,缺乏盤費,欲谒降漢左将軍趙固,少叙故舊,假借路資,并勸其複歸大晉。
遂徒步至府門,謂守者曰:“吾乃河東郭璞也,今将南行,特來拜谒趙将軍。
将軍何為閉門不納,忘童時共學之情也?煩為通報。
”門吏曰:“我将軍因喪良馬,心中憂惱,故此閉門,非為君也。
且郡中軍務重事怠理,何暇迎客?足下暫請少退,他日再來何如?”璞曰:“既為此等小事,何得過憂廢政?汝告趙将軍,言故人有術,人死且能活之,何況一馬?既将軍惜而念之,吾當代為救活此馬。
”守者相對笑曰:“馬已死二日矣,豈能再活?實欲愚诳我等通報耳。
”璞曰:“不然。
汝試與将軍道之,使某治而不效,當以二乘之價賠之。
”守門人乃入報曰:“門外有人欲要求見,言如此如此。
”趙固曰:“吾之不出理事者,正為此馬之故也。
若其人能活吾馬,可即請進。
”門吏乃出,迎璞入内。
隻見趙固拱候于中門,共至賓館。
禮畢,固曰:“先生何人?适聞尊言,道遠來見仆,以為善活吾馬,果其然乎?”璞曰:“然。
吾知故人閉門謝事,恐蹈荒政之愆,特來拜谒。
何以貴而忘賤也?”固曰:“吾曆官二十馀年,實欠晉接,似相忘也。
”璞曰:“郭大郎耳!”固乃再拜請罪,問曰:“吾馬已死二日,故人雲為複活,其長桑君上池之神能起死回生乎,抑亦鬼谷子通幽達冥之術乎?”璞曰:“俱不能。
”固曰:“既皆不能,何言能活吾馬?”璞曰:“但能靈于蔔筮耳。
”固曰:“故人謬矣。
蔔筮非醫馬之術,蔔之何益?”璞曰:“凡人一毫一忽,皆有神靈主宰。
今将軍之馬乃非常之馬,将軍乃一府之主,馬死又關人不祥之兆,豈無神靈以司之乎?若蔔之可救,則是将軍之福,否則禍恐不測。
但将軍誠禱,試蔔一卦,知何神為祟,何神可活,寓于何方,悉在爻象中矣。
”趙固不信,心中猶豫。
璞曰:“将軍毋用沉吟,若蔔而不效,有言在先,願償馬價之值。
”趙固從之,乃設香案,親自下拜,禱告通神。
祝畢,璞亦叩齒祈請,擲錢鋪爻,乃曰:“知其故矣。
将軍請再拜,待吾複占。
”固曰:“再占何為?”璞曰:“再蔔乃知何神可救。
馬若活,将軍即轉禍為福矣。
”固依言再占。
璞曰:“此馬可以起矣,可急備物伺候。
”固曰:“當用何物?”璞曰:“須要長竿三十根,梯二乘,兵人三十個,各執長竿,往正東而去,三十裡地,有一茂林,林中有一社廟,廟後有一古木,木有窠巢,巢有神獸,似猴非猴,似狐非狐。
命軍士以梯站立,盡力亂擊其樹,彼必驚跳而下,再登他樹。
又趕又擊,不過十數樹,即不能走,可以擒矣。
此獸并不傷人,隻須抱持而回,置于馬側,不須飼喂,自能活馬。
”趙固依其所言,令兵士三十二個,持梯、竿向東三十裡,林廟木巢悉如所說,兵士駭服。
見其樹停停高四五丈,竿不及巢,乃豎梯以二人向上擊之,其馀在下亂敲。
巢中果有一物,猴不猴而狐不狐,驚出跳撲于地。
軍人一時不敢以手去拿,那獸又複上于他樹。
趙固之親腹人曰:“先生言渠不會傷人,今皆應口,怎不捉住?”盡再一齊擊之,獸墜不能迅走,遂被所獲,果然不逞爪牙,随衆抱回,送見趙固。
固正與璞飲酒,看軍人持來,大駭,乃謂璞曰:“故人何靈之驗也!今将焉用?”璞曰:“但放于馬旁,自有活理。
”固乃私自随去竊看。
其獸進廄,見馬倒地,即便一躍而去,向馬周身聞之,以口向耳中噓氣者三,鼻中噓氣者六,以舌于眼上餂之。
須臾,馬耳搖動,擡頭擺尾,吐涎鬥馀,
诏去,複謂王導、刁協曰:“諸鎮得守臣屢敗漢寇,中原頗得晏安,江東幸為無事。
但聞得人言,杜曾猾賊還在太和山中躲匿,倘再竊發,必從上流徑至建康。
外議紛紛,未曾少息,朕甚憂之。
”王導曰:“陛下勿憂。
今有一術士姓郭名璞,善明天文地理,星數卦易無不精究玄奧,可召來一蔔,便知杜曾生死興衰,有無侵寇,何必慮乎?”晉主聽言大喜,即差使命去召郭璞。
按《傳》:郭璞字景純,河東人氏,少好經術,博涉古典,尤精《周易》,有高才而讷于言論,詞賦冠于中州,善古文奇字,妙于堪輿。
初,有究玄子郭公,客遊河東,賣蔔為生,知璞可教,乃以青囊中《玄微經》九卷賜璞。
璞暗誦精熟,即能洞徹陰陽,遂扣郭公訣之,因得其指授,由是禳災轉禍,通達無方,雖京房管辂不能過也。
璞有門人趙載,知青囊經之奇,屢為求讀之。
璞曰:“此乃天文禁語,豈汝可得妄習乎?”載懇之再四,璞執不與。
久之,趙載瞰其所藏,候璞他出,遂暗竊囊經私讀之,方才開卷,為飛火所焚。
載大驚失措,值璞适至,乃伏地泣告請罪。
璞曰:“我曾再三言之,汝何不聽?今果誤焚吾書,既已失矣,恐亦何為!”載乃辭謝别去。
璞見中州大亂,因自蔔其進退休咎,知西北将為胡寇所占,惟東南可安,乃挈家避徙南行。
道經洛陽,缺乏盤費,欲谒降漢左将軍趙固,少叙故舊,假借路資,并勸其複歸大晉。
遂徒步至府門,謂守者曰:“吾乃河東郭璞也,今将南行,特來拜谒趙将軍。
将軍何為閉門不納,忘童時共學之情也?煩為通報。
”門吏曰:“我将軍因喪良馬,心中憂惱,故此閉門,非為君也。
且郡中軍務重事怠理,何暇迎客?足下暫請少退,他日再來何如?”璞曰:“既為此等小事,何得過憂廢政?汝告趙将軍,言故人有術,人死且能活之,何況一馬?既将軍惜而念之,吾當代為救活此馬。
”守者相對笑曰:“馬已死二日矣,豈能再活?實欲愚诳我等通報耳。
”璞曰:“不然。
汝試與将軍道之,使某治而不效,當以二乘之價賠之。
”守門人乃入報曰:“門外有人欲要求見,言如此如此。
”趙固曰:“吾之不出理事者,正為此馬之故也。
若其人能活吾馬,可即請進。
”門吏乃出,迎璞入内。
隻見趙固拱候于中門,共至賓館。
禮畢,固曰:“先生何人?适聞尊言,道遠來見仆,以為善活吾馬,果其然乎?”璞曰:“然。
吾知故人閉門謝事,恐蹈荒政之愆,特來拜谒。
何以貴而忘賤也?”固曰:“吾曆官二十馀年,實欠晉接,似相忘也。
”璞曰:“郭大郎耳!”固乃再拜請罪,問曰:“吾馬已死二日,故人雲為複活,其長桑君上池之神能起死回生乎,抑亦鬼谷子通幽達冥之術乎?”璞曰:“俱不能。
”固曰:“既皆不能,何言能活吾馬?”璞曰:“但能靈于蔔筮耳。
”固曰:“故人謬矣。
蔔筮非醫馬之術,蔔之何益?”璞曰:“凡人一毫一忽,皆有神靈主宰。
今将軍之馬乃非常之馬,将軍乃一府之主,馬死又關人不祥之兆,豈無神靈以司之乎?若蔔之可救,則是将軍之福,否則禍恐不測。
但将軍誠禱,試蔔一卦,知何神為祟,何神可活,寓于何方,悉在爻象中矣。
”趙固不信,心中猶豫。
璞曰:“将軍毋用沉吟,若蔔而不效,有言在先,願償馬價之值。
”趙固從之,乃設香案,親自下拜,禱告通神。
祝畢,璞亦叩齒祈請,擲錢鋪爻,乃曰:“知其故矣。
将軍請再拜,待吾複占。
”固曰:“再占何為?”璞曰:“再蔔乃知何神可救。
馬若活,将軍即轉禍為福矣。
”固依言再占。
璞曰:“此馬可以起矣,可急備物伺候。
”固曰:“當用何物?”璞曰:“須要長竿三十根,梯二乘,兵人三十個,各執長竿,往正東而去,三十裡地,有一茂林,林中有一社廟,廟後有一古木,木有窠巢,巢有神獸,似猴非猴,似狐非狐。
命軍士以梯站立,盡力亂擊其樹,彼必驚跳而下,再登他樹。
又趕又擊,不過十數樹,即不能走,可以擒矣。
此獸并不傷人,隻須抱持而回,置于馬側,不須飼喂,自能活馬。
”趙固依其所言,令兵士三十二個,持梯、竿向東三十裡,林廟木巢悉如所說,兵士駭服。
見其樹停停高四五丈,竿不及巢,乃豎梯以二人向上擊之,其馀在下亂敲。
巢中果有一物,猴不猴而狐不狐,驚出跳撲于地。
軍人一時不敢以手去拿,那獸又複上于他樹。
趙固之親腹人曰:“先生言渠不會傷人,今皆應口,怎不捉住?”盡再一齊擊之,獸墜不能迅走,遂被所獲,果然不逞爪牙,随衆抱回,送見趙固。
固正與璞飲酒,看軍人持來,大駭,乃謂璞曰:“故人何靈之驗也!今将焉用?”璞曰:“但放于馬旁,自有活理。
”固乃私自随去竊看。
其獸進廄,見馬倒地,即便一躍而去,向馬周身聞之,以口向耳中噓氣者三,鼻中噓氣者六,以舌于眼上餂之。
須臾,馬耳搖動,擡頭擺尾,吐涎鬥馀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