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〇一回 孫緯甲始敗石勒
關燈
小
中
大
餞饋手本,張賓心知是計,乃密問其使曰:“王如将軍自來相見否?”使曰:“如言向日得罪于上黨公,逃避至此,幸得将軍念舊,貸以不征,理合來謝,但恐上黨公見怒,故不敢來,望将軍方便恕之。
”賓曰:“他既不來甚好,我自有分曉。
”乃遣使回。
入見石勒,備言如此如此。
勒大喜,乃伏兵江邊以待。
璃至,石虎等發伏圍之,璃知計洩,退後而走。
吳豫、趙鹿、劉膺等截住,璃乃戰死。
王如看見,知事已壞,乃棄船引本部親兵東走。
勒不知其情,渡過江夏,将及到岸,哨船回報:“賊首嚴嶷奉楊岠為江夏太守,嚴兵守住,未可輕進。
”石勒聽報大怒,親帥大軍攻之。
楊岠見其勢盛,不敢出戰,伺夜棄城而走,以奔嚴嶷。
石勒使石虎将兵追之,虎乃圍住賊壘,嚴嶷知勢不敵,解甲投降,虎收其部衆二萬,帶至中軍見勒。
勒命囚之,解上平陽,請旨發落。
漢主下诏褒獎,加勒為南路大總管。
勒又得侯、嶷、王璃等水步軍五萬馀,心中遂欲渡江,盡平南土。
令人于葛坡大造舟船,近郡廣陵。
廣陵自陳敏被剿之後,壽陽刺史劉準知甘卓、顧榮等徐州逃回,無人鎮守,乃薦成都王舊将陳眕來守。
眕到任,知前上黨守羊綜、廣平守邵肇皆被石勒所逐,逃在廣陵,即請二人為掾,共聚兵馬,分隸屬縣,蓄糧備亂,聲勢稍振,民賴之。
至是聞知石勒營造舟船,即召羊、邵二人議曰:“石勒得據上流,将欲東下,故此治船。
二公可将輕舟密往焚之,使賊勢沮扼,然後請琅琊王添兵,守住九江京口,江東無虞矣。
”綜、肇領計前去,燒其篷廠。
監督工匠者乃漢大将軍張實,實怒其算,又恐石勒見怪,即将本兵二萬,與吳豫、劉寶往報仇恨。
趕一二日将及,隻見陳眕引兵來救,實乃進與眕戰,曆十日不獲解甲,大小數戰不能勝,反被陳眕逼退八十馀裡。
張實大忿曰:“吾自離川入羌,年曆六旬,大小數百戰,未嘗少敗,今被匹夫所迫,何顔再見吾兄與漢帝等人乎?”于是戒約三軍,飽食而起,自與趙鹿居先,吳、劉二将居後,銜枚疾走,夤夜馳至眕軍,時将四更,一齊奮勇殺入。
眕軍恃勝無備,被張實直搗中麾,陳眕倉皇來敵,被實一槍刺死。
羊綜、邵肇趕到,把張實圍住,實怒奮沖擊,前後所殺三百馀人。
眕兵抵死不退,趙鹿又被羊綜戰住,張實身中四槍,面被兩箭,正将危急,得吳豫、劉寶沖入,殺散晉兵,戳死羊綜,眕兵乃四散逃去,邵肇亦死于亂中。
張實乃盡得眕之糧仗,收兵還葛坡。
敗軍奔投于周顗、祖逖處,告知其事。
二人相悉,具文申禀于琅琊王。
琅琊王召王導、賀循議曰:“石勒無故造船,其意必思東下,二公何以待之?”王導曰:“可命紀瞻守住廣陵,卞壸、周訪、劉遐、周玘督兵分把水陸二道隘口,添兵壽春,助劉機、祖逖共禦防之。
”琅琊王然其議,遵而行之。
會天久雨,百日不止,平地水深數尺,人家遭沒過半。
石勒所将北兵不服水土,軍中疫作,死者什四,馬皆困殺,糧又不繼。
南兵屋居火食,戰氣益勵。
祖逖探知其情,乃使人持書索戰,以試虛實。
勒心患之,召集諸将議之,計無所出,當下刁膺上言,勸勒假意送書歸款于琅琊王,請移兵掃平河朔,以贖前罪,待其準信,使祖逖等罷兵,再作計議。
石勒無言可答,喟然長歎。
周振勸勒徙營高處,少避水害。
勒曰:“數有前定,豈在移營?二公皆未善也。
”時張實患瘡傷不能愈,勒使人以氈車送上平陽漢主處而去。
諸兵士見之,皆紛紛背議言:“上黨公莫非欲回兵乎?”石勒聞之大驚,密謂衆将曰:“軍心不固,今将奈何?”張敬、趙概、孔苌、呼延莫、張曀仆等二十馀将齊進曰:“馬久不乘,則生災疾;人久不戰,則怠筋骨。
今及吳軍未集,吾等謂各與精卒三百,以船分二十馀道,一齊俱發,俟夜登其城,殺其将卒,據其糧廪,然後進取丹陽,直趨建邺,可以生縛司馬氏諸兒輩矣。
”石勒乃冷笑曰:“若此,斯是勇将規模也。
”各賜馬一匹、铠一副、緞一端,又謂之曰:“此事非易也,還當别議之。
”衆将謝出。
勒徐問張賓曰:“紛言若是,于君之計以為何如?”賓曰:“以愚度之,将軍破洛陽,執其天子,殺其王侯妻孥,掠其妃嫔,焚
”賓曰:“他既不來甚好,我自有分曉。
”乃遣使回。
入見石勒,備言如此如此。
勒大喜,乃伏兵江邊以待。
璃至,石虎等發伏圍之,璃知計洩,退後而走。
吳豫、趙鹿、劉膺等截住,璃乃戰死。
王如看見,知事已壞,乃棄船引本部親兵東走。
勒不知其情,渡過江夏,将及到岸,哨船回報:“賊首嚴嶷奉楊岠為江夏太守,嚴兵守住,未可輕進。
”石勒聽報大怒,親帥大軍攻之。
楊岠見其勢盛,不敢出戰,伺夜棄城而走,以奔嚴嶷。
石勒使石虎将兵追之,虎乃圍住賊壘,嚴嶷知勢不敵,解甲投降,虎收其部衆二萬,帶至中軍見勒。
勒命囚之,解上平陽,請旨發落。
漢主下诏褒獎,加勒為南路大總管。
勒又得侯、嶷、王璃等水步軍五萬馀,心中遂欲渡江,盡平南土。
令人于葛坡大造舟船,近郡廣陵。
廣陵自陳敏被剿之後,壽陽刺史劉準知甘卓、顧榮等徐州逃回,無人鎮守,乃薦成都王舊将陳眕來守。
眕到任,知前上黨守羊綜、廣平守邵肇皆被石勒所逐,逃在廣陵,即請二人為掾,共聚兵馬,分隸屬縣,蓄糧備亂,聲勢稍振,民賴之。
至是聞知石勒營造舟船,即召羊、邵二人議曰:“石勒得據上流,将欲東下,故此治船。
二公可将輕舟密往焚之,使賊勢沮扼,然後請琅琊王添兵,守住九江京口,江東無虞矣。
”綜、肇領計前去,燒其篷廠。
監督工匠者乃漢大将軍張實,實怒其算,又恐石勒見怪,即将本兵二萬,與吳豫、劉寶往報仇恨。
趕一二日将及,隻見陳眕引兵來救,實乃進與眕戰,曆十日不獲解甲,大小數戰不能勝,反被陳眕逼退八十馀裡。
張實大忿曰:“吾自離川入羌,年曆六旬,大小數百戰,未嘗少敗,今被匹夫所迫,何顔再見吾兄與漢帝等人乎?”于是戒約三軍,飽食而起,自與趙鹿居先,吳、劉二将居後,銜枚疾走,夤夜馳至眕軍,時将四更,一齊奮勇殺入。
眕軍恃勝無備,被張實直搗中麾,陳眕倉皇來敵,被實一槍刺死。
羊綜、邵肇趕到,把張實圍住,實怒奮沖擊,前後所殺三百馀人。
眕兵抵死不退,趙鹿又被羊綜戰住,張實身中四槍,面被兩箭,正将危急,得吳豫、劉寶沖入,殺散晉兵,戳死羊綜,眕兵乃四散逃去,邵肇亦死于亂中。
張實乃盡得眕之糧仗,收兵還葛坡。
敗軍奔投于周顗、祖逖處,告知其事。
二人相悉,具文申禀于琅琊王。
琅琊王召王導、賀循議曰:“石勒無故造船,其意必思東下,二公何以待之?”王導曰:“可命紀瞻守住廣陵,卞壸、周訪、劉遐、周玘督兵分把水陸二道隘口,添兵壽春,助劉機、祖逖共禦防之。
”琅琊王然其議,遵而行之。
會天久雨,百日不止,平地水深數尺,人家遭沒過半。
石勒所将北兵不服水土,軍中疫作,死者什四,馬皆困殺,糧又不繼。
南兵屋居火食,戰氣益勵。
祖逖探知其情,乃使人持書索戰,以試虛實。
勒心患之,召集諸将議之,計無所出,當下刁膺上言,勸勒假意送書歸款于琅琊王,請移兵掃平河朔,以贖前罪,待其準信,使祖逖等罷兵,再作計議。
石勒無言可答,喟然長歎。
周振勸勒徙營高處,少避水害。
勒曰:“數有前定,豈在移營?二公皆未善也。
”時張實患瘡傷不能愈,勒使人以氈車送上平陽漢主處而去。
諸兵士見之,皆紛紛背議言:“上黨公莫非欲回兵乎?”石勒聞之大驚,密謂衆将曰:“軍心不固,今将奈何?”張敬、趙概、孔苌、呼延莫、張曀仆等二十馀将齊進曰:“馬久不乘,則生災疾;人久不戰,則怠筋骨。
今及吳軍未集,吾等謂各與精卒三百,以船分二十馀道,一齊俱發,俟夜登其城,殺其将卒,據其糧廪,然後進取丹陽,直趨建邺,可以生縛司馬氏諸兒輩矣。
”石勒乃冷笑曰:“若此,斯是勇将規模也。
”各賜馬一匹、铠一副、緞一端,又謂之曰:“此事非易也,還當别議之。
”衆将謝出。
勒徐問張賓曰:“紛言若是,于君之計以為何如?”賓曰:“以愚度之,将軍破洛陽,執其天子,殺其王侯妻孥,掠其妃嫔,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