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五回 石勒襲苟晞報仇
關燈
小
中
大
此無禮,不向我們近處投降,到往遠處而去,是欺我耶!”命石闵帶吳豫入城安民,自與李恽詣勒營禀曰:“南人奸狡多詐,難知心腹,倘若其中有變,反為不美,不若斬胥而坑其卒,庶無始安王坦延之咎。
”勒曰:“我既準其降,安可食言以絕歸向之心乎?”虎曰:“他們若有真心,兒子圍城五日,到不投降,今見勢迫,直到此處路中來降,非本意也,欲圖父耳,但以不能得近,故此将計就計,詐降取事,必須殺之以絕其禍。
”石勒見虎堅執己見,意欲罪責石虎。
孔苌在旁勸之曰:“公子初出幹功,權宜從此一次,但斬謝胥,免其軍衆可也。
”勒不得已,乃責謝胥背主不忠,斬首号令。
石虎又将胥兵押去,命掘坑盡坑之。
石勒亦慌上馬,與趙染、孔苌同去阻止。
石虎正在催兵掏掘,見勒到,亦忙近前,忽見晉軍中有一副總,望趙染即便大叫曰:“趙大官人,可看四舍面,救我一命!”勒見其人叫出趙字并四舍,急與趙染向前去看,認得是郭季之子郭敬。
二人連忙下馬,執敬之手,泣曰:“我們遣人到宅,請你父子,不曾得見,一向遍訪,并無消息。
今日天教大恩人此間相會,又可以救數千人之命。
”親自喝退掘坑軍士,喚石虎謂之曰:“吾兒既有大志大略,休得挾記小忿,看我此大恩人分上,放免這殘卒。
”石虎見謝胥主為者已斬,兵士無預,乃盡釋之,因問父曰:“此何人也,父親若是相敬之甚,親自下馬執手叙泣?”勒曰:“你們年幼,有所不知。
我姓趙,名勒,字世龍,蜀漢五虎将軍趙子龍之孫也。
因被鄧艾襲川,我與汝伯等十人逃難而出,中途遭逐,身無盤纏,是此人父子留我等數月,供給衣糧,送我至酒泉地方,以避晉人搜捕。
及到地方,又被夔安等劫奪趕散,我與汲桑迷失道途,不見衆人,無處可投,隻得轉往他家借住。
又半載,晉差訪察過往行人,挨查漢臣嚴緊。
是他用計,以車馬送我至上黨,流落其地。
石大夫見吾非下流之相,收吾為嗣,改姓石氏,此實是吾之故恩人也。
”虎乃亦向前謝敬,勒又指趙染、趙概曰:“此乃吾之親兄,汝之伯父也。
”石虎遂請衆并入三台,進郭敬衣冠,設宴叙倫禮之序。
石勒假節署敬為上将軍,管轄三台兵衆,令其迎父為三台守。
敬曰:“父母俱亡,因為兵火,與兄弟流離至此,弟亦未知何在。
”勒甚傷感,與石虎同回許昌,命虎攻掠下縣,所向無敵。
勒以為虎可倚任,待以嫡親,令其鎮守許昌,與郭敬相援,自引大兵複還襄國。
将欲起馬,忽細作報道:“今有倉坦守将苟晞,欲取三台,占許昌,破洛陽,茲奉豫章王司馬端為主,要合南陽王長安之兵,瑯琊王江東之旅,檄荀下、閻鼎、王浚、劉琨、王敦、李矩、張軌等兵,聲言不日将出,先打三台坐洛三處。
石勒聽說,即合張賓議曰:“苟晞舉事,十有九成,若一出兵,必從此起。
我今一去,石虎雖勇,其年幼而且忽,郭敬新統軍馬,未經大敵,皆非晞之對手,還當住此體探而行。
”賓曰:“先發者制人,後發者制于人。
若待其兵少合,則我許邺先罹其殃,到不如将兵先往襲之,出其不意,可破彼矣。
可令季龍公子帶領孔苌、桃豹将鐵騎五千先驅,吾弟二人,領兵一萬接應,潛往襲彼,脫不能下,我等大兵陸續再進,定成功矣。
”石勒曰:“晞賊多奸,恐難卒制,況有汲桑之仇,未曾得報,時切在心。
吾當與軍師親往伐之方可。
”于是将兵分作三道,悄悄從間道而進,勿使晞知。
元來苟晞氣運将衰,已自改常,從殺汲桑退漢兵,又上表殺東海王,以為天下無敵,遂驕矜苛暴,旁若無人,設有少忤者,即便誅斬。
嘗決囚臨淄河,淄水盡赤,慘酷不可勝言。
時人呼為屠伯。
舊遼西太守閻亨,緻仕在家,聞晞欲興晉室,亦往輔之。
見其殺戮太盛,軍民畏懼,乃進谏曰:“明公居于亂世,欲效力恢複,不可殘暴太過,當使天下之人有所歸可也。
”苟晞反怒其面斥己過,命将亨斬之。
時從事參謀明預有疾在身,聞知此故,乃扶病入見曰:“閻亨所谏者,乃天下之公,亦明公之福也,何反殺彼,以失衆望?”晞轉怒曰:“我欲殺一匹夫,何害于事?汝乃扶病來阻制我也。
”預曰:“明公以禮遇預,預故以禮自盡,今明公怒預,其如遠近之人怒明公,何昔先桀為天子,且以驕暴而亡,況今公乃臣屬,可驕暴乎?乞明公且息是怒,思預之言為幸。
”晞使人舁預回寓所,竟斬閻亨。
于是衆多憤怨,悉生異心,部下兵士往往逃出,散為盜賊,見石勒兵至,相率投入,告以其情。
勒暗喜曰:“老奸可破必矣。
”傳令催前部與諸兵速進
”勒曰:“我既準其降,安可食言以絕歸向之心乎?”虎曰:“他們若有真心,兒子圍城五日,到不投降,今見勢迫,直到此處路中來降,非本意也,欲圖父耳,但以不能得近,故此将計就計,詐降取事,必須殺之以絕其禍。
”石勒見虎堅執己見,意欲罪責石虎。
孔苌在旁勸之曰:“公子初出幹功,權宜從此一次,但斬謝胥,免其軍衆可也。
”勒不得已,乃責謝胥背主不忠,斬首号令。
石虎又将胥兵押去,命掘坑盡坑之。
石勒亦慌上馬,與趙染、孔苌同去阻止。
石虎正在催兵掏掘,見勒到,亦忙近前,忽見晉軍中有一副總,望趙染即便大叫曰:“趙大官人,可看四舍面,救我一命!”勒見其人叫出趙字并四舍,急與趙染向前去看,認得是郭季之子郭敬。
二人連忙下馬,執敬之手,泣曰:“我們遣人到宅,請你父子,不曾得見,一向遍訪,并無消息。
今日天教大恩人此間相會,又可以救數千人之命。
”親自喝退掘坑軍士,喚石虎謂之曰:“吾兒既有大志大略,休得挾記小忿,看我此大恩人分上,放免這殘卒。
”石虎見謝胥主為者已斬,兵士無預,乃盡釋之,因問父曰:“此何人也,父親若是相敬之甚,親自下馬執手叙泣?”勒曰:“你們年幼,有所不知。
我姓趙,名勒,字世龍,蜀漢五虎将軍趙子龍之孫也。
因被鄧艾襲川,我與汝伯等十人逃難而出,中途遭逐,身無盤纏,是此人父子留我等數月,供給衣糧,送我至酒泉地方,以避晉人搜捕。
及到地方,又被夔安等劫奪趕散,我與汲桑迷失道途,不見衆人,無處可投,隻得轉往他家借住。
又半載,晉差訪察過往行人,挨查漢臣嚴緊。
是他用計,以車馬送我至上黨,流落其地。
石大夫見吾非下流之相,收吾為嗣,改姓石氏,此實是吾之故恩人也。
”虎乃亦向前謝敬,勒又指趙染、趙概曰:“此乃吾之親兄,汝之伯父也。
”石虎遂請衆并入三台,進郭敬衣冠,設宴叙倫禮之序。
石勒假節署敬為上将軍,管轄三台兵衆,令其迎父為三台守。
敬曰:“父母俱亡,因為兵火,與兄弟流離至此,弟亦未知何在。
”勒甚傷感,與石虎同回許昌,命虎攻掠下縣,所向無敵。
勒以為虎可倚任,待以嫡親,令其鎮守許昌,與郭敬相援,自引大兵複還襄國。
将欲起馬,忽細作報道:“今有倉坦守将苟晞,欲取三台,占許昌,破洛陽,茲奉豫章王司馬端為主,要合南陽王長安之兵,瑯琊王江東之旅,檄荀下、閻鼎、王浚、劉琨、王敦、李矩、張軌等兵,聲言不日将出,先打三台坐洛三處。
石勒聽說,即合張賓議曰:“苟晞舉事,十有九成,若一出兵,必從此起。
我今一去,石虎雖勇,其年幼而且忽,郭敬新統軍馬,未經大敵,皆非晞之對手,還當住此體探而行。
”賓曰:“先發者制人,後發者制于人。
若待其兵少合,則我許邺先罹其殃,到不如将兵先往襲之,出其不意,可破彼矣。
可令季龍公子帶領孔苌、桃豹将鐵騎五千先驅,吾弟二人,領兵一萬接應,潛往襲彼,脫不能下,我等大兵陸續再進,定成功矣。
”石勒曰:“晞賊多奸,恐難卒制,況有汲桑之仇,未曾得報,時切在心。
吾當與軍師親往伐之方可。
”于是将兵分作三道,悄悄從間道而進,勿使晞知。
元來苟晞氣運将衰,已自改常,從殺汲桑退漢兵,又上表殺東海王,以為天下無敵,遂驕矜苛暴,旁若無人,設有少忤者,即便誅斬。
嘗決囚臨淄河,淄水盡赤,慘酷不可勝言。
時人呼為屠伯。
舊遼西太守閻亨,緻仕在家,聞晞欲興晉室,亦往輔之。
見其殺戮太盛,軍民畏懼,乃進谏曰:“明公居于亂世,欲效力恢複,不可殘暴太過,當使天下之人有所歸可也。
”苟晞反怒其面斥己過,命将亨斬之。
時從事參謀明預有疾在身,聞知此故,乃扶病入見曰:“閻亨所谏者,乃天下之公,亦明公之福也,何反殺彼,以失衆望?”晞轉怒曰:“我欲殺一匹夫,何害于事?汝乃扶病來阻制我也。
”預曰:“明公以禮遇預,預故以禮自盡,今明公怒預,其如遠近之人怒明公,何昔先桀為天子,且以驕暴而亡,況今公乃臣屬,可驕暴乎?乞明公且息是怒,思預之言為幸。
”晞使人舁預回寓所,竟斬閻亨。
于是衆多憤怨,悉生異心,部下兵士往往逃出,散為盜賊,見石勒兵至,相率投入,告以其情。
勒暗喜曰:“老奸可破必矣。
”傳令催前部與諸兵速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