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四回 漢破洛陽擄懷帝

關燈
話說漢将王彌差徐邈上平陽上表,求攻洛陽之後,乃将南陽錢糧移至汝甯,等候征進,每日操演軍馬。

    忽見徐邈赍敕來到,王彌大喜,拜讀畢,即令王迩、王如統徐邈先發,往助呼延,自将大兵五萬後起。

    迩等知呼延攸屯軍洛陽城下,乃亦進至廣陽門列寨。

    攸知彌兵到,遂發令三軍攻打城池。

    晉兵延城戰守,矢石不斷,漢兵不能得近。

    呼延攸大怒,親自督戰,以大炮擊其城垛,打死兵無數。

    晉主知漢攻急,心中大懼,召衆将商議破敵之計。

    張骐兄弟曰:“臣等受國大恩,必須努力退賊,今勢已急,若不出戰,彼愈逞肆。

    趁今别兵未集,明日臣請突出殺他一陣,敗其前鋒,則賊勢自弛矣。

    ”衆文武皆喜躍曰:“非将軍不能退吓醜虜。

    ”次日早晨,張骐前驅,張骥在後,引兵四萬,開門突出,分作兩路殺奔漢營而來。

    呼延攸正欲點兵攻城,不虞張骐掩至,聽得喊起,急忙綽刀上馬出敵。

    未經數合,張骥又到,攸子呼延?舞鞭接住,争奈晉之兵将拼死狠殺,勢不可當。

    呼延?被張骥所殺,攸退不得,抵死力戰二将,青銅大刀砍缺。

    正在危迫之際,卻得西寨王彌自到,催令王如、王迩、徐邈往助呼延攸攻城。

    兵将出寨,隻見探馬來報:“被晉将張骐劫中我寨,殺死小将軍,正将垂敗,乞将軍速往救之。

    ”王彌聽說,呼如、迩如飛疾進。

    二人趕到,正見骐、骥兄弟圍住呼延攸,如、迩慌忙沖入。

    張骐等抽身退走,徐邈适至,即與呼延攸随後追去。

    未及至城,忽見一員大将橫刀躍馬截出,大呼曰:“偷營賊子,王飛豹在此等你,可速下馬!”張骐戰久,恐不能勝,翻身繞城而走,徐邈又趕在前。

    骐見兩頭有兵,隻得與彌接戰。

    十合之中,被王彌一刀砍于馬下。

    張骥正被王如、王迩趕至,見兄落馬,心知難敵,徑望城中走去。

    如、迩接尾追趕,忽見呼延攸在前,大叫曰:“賊子偷劫吾營,殺害吾兒,快來填命!”骥心以為呼延攸戰久力乏,向前沖去。

    誰知王如兄弟逼近,三面受敵,不能當抵,被呼延攸一刀背打落馬鞍,王如一刀砍下其首。

    晉兵四散奔潰,有一半走得入城,在外多被所殺,降者三千人。

    彌等乘勢圍城攻打。

     相持旬馀,城中糧乏,帝謂衆文武曰:“洛陽城中因諸王自亂,先帝西遷之後,倉庫空處,張方逆賊又罄卷而去。

    自朕受命以來,連遭漢寇,今遇久困,糧盡兵疲,百姓窮極,餓聲滿道,朕不忍聞,将何處之?”王俊曰:“今天下無兵來援,恐洛陽難保,可遣人修整船隻,依周馥之言,漏夜出城,且往江南少避,又作道理。

    ”帝從之,遣人密往預備船隻伺候。

    是夜,命曹武、曹誠、郗性保護,與諸大臣悄悄起發。

    将至門邊,前使偷入回報,言:“船被漢将呼延晏燒毀,修理不得,一時無辦。

    須從陸路而行方可。

    ”懷帝大咤曰:“此天亡我也!可惜祖宗大業,到此休矣。

    ”郗性曰:“聖駕已發,既無船隻,可從旱路奔往長安,以就南陽王。

    ”帝曰:“百官多半無馬,車輛又少,賊若以兵追之,悉被所擒矣,如何去得?不若回宮,衆卿悉力保守,又作道理。

    ”于是複轉,懷帝與近臣等夜坐不寐,歎息無已。

    王俊又進言曰:“前者苟晞表請陛下遷都倉坦,暫避其毒,陛下不從,今當乘此黑夜遁出,往彼處依之。

    ”帝聽其言,欲召衆官同奔。

    時獨文臣庾珉、王俊,武臣丘光、樓裒在側,丘光曰:“不必召衆,臣先察其意思,多不肯行,知彼皆欲保全妻孥,未必棄而即從,且多則為累。

    我二人護駕潛出,百官知之,明日亦皆來奔也。

    ”珉曰:“君言是也。

    ”乃扶帝自西掖門出。

    行至銅駝街,被餓夫結夥為盔者趁黑搶掠,車辇盡失。

    丘光、樓裒欲捕而殺之,奈看不見,盡被走散。

    帝不能行,乃泣而還宮,遣從人投奔苟晞道其事。

    使出,走至天明,到硖石堡,遇魏浚巡哨人所獲。

    浚乃度支大使,其時聚得米谷甚多,帥流民數百馀家,保據河陰,獲得帝從人,問其來曆,從人告以備細,浚甚酸怆,乃備糧米三千斛,從間道越夜送至城中,以給帝食。

     越旬日,隻見漢帥劉曜、石勒攻打三台、郫城不克,聞知呼延攸解有糧至,乃掠其下縣庫藏,複将大兵進圍洛陽。

    呼延攸、王彌皆來拜谒,道及攻城之事,二将獻張骐、張骥首級,劉曜大喜曰:“吾此一來,誓欲親枭這賊,誰想已死在我将家之手矣。

    ”攸傳漢主語,言:“二位主帥,今番定要齊心共克洛陽。

    ”張賓曰:“前日退攻三台者,為乏糧耳,聖上不知,以吾等為怯。

    今軍得食,明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