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三回 石勒南侵據江漢
關燈
小
中
大
話分兩頭,卻說石勒奉漢主之命,引兵助曜攻洛,聞知劉曜敗歸,意欲收回。
聽得王彌已克南陽諸郡,王迩等進逼襄陽,乃亦移兵徑趨樊城。
樊城守将李德,魏李典之後,自恃屢代将家,聽報石勒犯境,即點兵馬離城退剿。
出界不遠,兩軍相遇,各皆布成陣勢。
李德出馬謂石勒及張賓曰:“汝等往往稱是中朝人氏,漢臣世裔,何為從胡寇作亂,以擾中州,害及士大夫乎?”張賓應曰:“晉世不道,骨肉自殘,元元塗炭。
大丈夫正宜救民于水火,豈效汝等不肖祖宗之人乎?今此地半屬于我,尚欲拒抗耶?”言訖,揮衆出戰,張敬、張實一齊沖入其陣。
李德抵敵不住,大敗而走,奔入樊城。
張實二人徑追至城下,正欲打門,張賓領大軍俱至,分四角安營把住,一連攻打三日。
李德守禦對擊,矢石将盡,兵民甚憂。
德料漢兵強盛,孤城難守,乃與僚佐等議曰:“石勒犷猛,我兵微少,意欲棄此,保全各家家屬,君等以為何如?”部将陳仁曰:“各處州郡被破者多,何曾有能保身嗣者!今當收拾家眷,載上庫帑,某願當先保護,将軍在後,逃往荊州,又作計較。
”李德然之。
待勒兵退後,于半夜開門逃出。
趙染知之,欲要趕捉,值天黑路生而止,德獲安走。
次日,城中百姓大開四門,豎立降旗。
張賓引衆入城,隻見滿街香花拜迎。
勒乃随方安撫,兵士秋毫不敢犯,民皆大悅。
勒使諸将巡讨下縣,兵方出,有人來報曰:“且未可動。
今東海王死,晉帝差大臣王衍率文武送喪,歸葬東海,金寶甚多,有兵護衛,恐出惹禍。
”石勒亟謂張賓曰:“司馬越乃晉之罪魁,今天殺彼,使得善終,而又容其還葬食邑,則無以懲戒後惡矣!可追轉枭首示衆方好。
”賓聽之,使孔苌、桃豹帥吳豫等,将輕騎萬人,如風疾起,追奪越柩。
苌等追至苦縣地方及之。
王衍見有兵至,命何倫迎敵。
倫使宋胄将五千來退,與苌接戰,不滿十合,宋胄被苌斬之。
倫慌自出,已被孔苌、桃豹逼至。
吳豫等分頭圍住,何倫死拒,不能得脫。
次日,石勒自帥鐵騎萬人來到,喝令亂箭射之。
衛兵死者過半,馀皆走散。
其從官司徒王衍、尚書劉望、長史劉喬、庾敳并襄陽王司馬範、仁城王濟、西河王喜、齊王韶等三十六王并諸臣子送殡者,無一得免,被勒所俘者三百馀人。
将至襄陽,聞知王迩大掠而去,遂舉衆入襄陽,安撫百姓,諸将獻俘。
勒坐堂上,召王衍于階下問曰:“卿為宰執,而阿附東海,害及黎民,誤國至此,有何言也?”衍曰:“臣少無宦情,未嘗有意于卿相,雖居越下,不預世事。
晉國禍敗之由,責不在己,向日之事未覺其因。
”勒又問洛陽之事,衍曰:“晉國虛實,明公已知,今天下四海,仰明公威名重矣,正宜乘此建立尊号,鼎立三分,何愁有不治乎?”勒曰:“君壯歲登朝,名冠海宇,身居重任,何得言無宦情哉!不谙體統,破害天下,非君而誰!”乃命引出别居,衍退。
勒笑謂衆曰:“吾行天下多矣,未嘗見此等奸人,佞而且谲,何以待之?”孔苌曰:“彼乃晉之三公,今若處以重職,恐亦以清談蠱惑我衆,處以卑職,必不善為我用,留之何益?”勒曰:“此人固不可留,但彼罪惡未彰,賢名在外,不宜加以鋒刃,當陰去之。
”乃分付羝人另設一榻于浮牆之下,送衍居卧,令其夜中排牆壓而殺之。
衍臨榻所,見其行意,私謂僚屬等曰:“吾曹知有今日,何不早去虛無之學、寂滅之習,盡心戮力,以匡王室,亦不為人所擄矣。
”乃三點其首曰:“王衍,王衍,亦至是哉!”歎息未已,早為羝人排牆壓榻而死。
勒又命斬何倫、潘滔,以正罔上之罪。
乃發越之棺,斬首谕衆曰:“亂天下者,此人也!吾為天下報之。
”遂焚其屍
聽得王彌已克南陽諸郡,王迩等進逼襄陽,乃亦移兵徑趨樊城。
樊城守将李德,魏李典之後,自恃屢代将家,聽報石勒犯境,即點兵馬離城退剿。
出界不遠,兩軍相遇,各皆布成陣勢。
李德出馬謂石勒及張賓曰:“汝等往往稱是中朝人氏,漢臣世裔,何為從胡寇作亂,以擾中州,害及士大夫乎?”張賓應曰:“晉世不道,骨肉自殘,元元塗炭。
大丈夫正宜救民于水火,豈效汝等不肖祖宗之人乎?今此地半屬于我,尚欲拒抗耶?”言訖,揮衆出戰,張敬、張實一齊沖入其陣。
李德抵敵不住,大敗而走,奔入樊城。
張實二人徑追至城下,正欲打門,張賓領大軍俱至,分四角安營把住,一連攻打三日。
李德守禦對擊,矢石将盡,兵民甚憂。
德料漢兵強盛,孤城難守,乃與僚佐等議曰:“石勒犷猛,我兵微少,意欲棄此,保全各家家屬,君等以為何如?”部将陳仁曰:“各處州郡被破者多,何曾有能保身嗣者!今當收拾家眷,載上庫帑,某願當先保護,将軍在後,逃往荊州,又作計較。
”李德然之。
待勒兵退後,于半夜開門逃出。
趙染知之,欲要趕捉,值天黑路生而止,德獲安走。
次日,城中百姓大開四門,豎立降旗。
張賓引衆入城,隻見滿街香花拜迎。
勒乃随方安撫,兵士秋毫不敢犯,民皆大悅。
勒使諸将巡讨下縣,兵方出,有人來報曰:“且未可動。
今東海王死,晉帝差大臣王衍率文武送喪,歸葬東海,金寶甚多,有兵護衛,恐出惹禍。
”石勒亟謂張賓曰:“司馬越乃晉之罪魁,今天殺彼,使得善終,而又容其還葬食邑,則無以懲戒後惡矣!可追轉枭首示衆方好。
”賓聽之,使孔苌、桃豹帥吳豫等,将輕騎萬人,如風疾起,追奪越柩。
苌等追至苦縣地方及之。
王衍見有兵至,命何倫迎敵。
倫使宋胄将五千來退,與苌接戰,不滿十合,宋胄被苌斬之。
倫慌自出,已被孔苌、桃豹逼至。
吳豫等分頭圍住,何倫死拒,不能得脫。
次日,石勒自帥鐵騎萬人來到,喝令亂箭射之。
衛兵死者過半,馀皆走散。
其從官司徒王衍、尚書劉望、長史劉喬、庾敳并襄陽王司馬範、仁城王濟、西河王喜、齊王韶等三十六王并諸臣子送殡者,無一得免,被勒所俘者三百馀人。
将至襄陽,聞知王迩大掠而去,遂舉衆入襄陽,安撫百姓,諸将獻俘。
勒坐堂上,召王衍于階下問曰:“卿為宰執,而阿附東海,害及黎民,誤國至此,有何言也?”衍曰:“臣少無宦情,未嘗有意于卿相,雖居越下,不預世事。
晉國禍敗之由,責不在己,向日之事未覺其因。
”勒又問洛陽之事,衍曰:“晉國虛實,明公已知,今天下四海,仰明公威名重矣,正宜乘此建立尊号,鼎立三分,何愁有不治乎?”勒曰:“君壯歲登朝,名冠海宇,身居重任,何得言無宦情哉!不谙體統,破害天下,非君而誰!”乃命引出别居,衍退。
勒笑謂衆曰:“吾行天下多矣,未嘗見此等奸人,佞而且谲,何以待之?”孔苌曰:“彼乃晉之三公,今若處以重職,恐亦以清談蠱惑我衆,處以卑職,必不善為我用,留之何益?”勒曰:“此人固不可留,但彼罪惡未彰,賢名在外,不宜加以鋒刃,當陰去之。
”乃分付羝人另設一榻于浮牆之下,送衍居卧,令其夜中排牆壓而殺之。
衍臨榻所,見其行意,私謂僚屬等曰:“吾曹知有今日,何不早去虛無之學、寂滅之習,盡心戮力,以匡王室,亦不為人所擄矣。
”乃三點其首曰:“王衍,王衍,亦至是哉!”歎息未已,早為羝人排牆壓榻而死。
勒又命斬何倫、潘滔,以正罔上之罪。
乃發越之棺,斬首谕衆曰:“亂天下者,此人也!吾為天下報之。
”遂焚其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