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四回 漢破洛陽擄懷帝

關燈
再進,看吾怯也不怯!”正在叙話,忽報呼延晏會合太子,以姜飛為前部,黃臣、黃命為左右,呼延颢為押後,引兵三萬,已在宣陽門外住紮。

    曜、勒見說,即同一班戰将關、張、趙、姜、王、魏等,齊去參谒。

    劉玄明曰:“自洛陽被晉劫營,殺死呼延朗,退屯洛水,無顔歸國,越有年矣。

    前番二次攻洛,不得诏命,弗及來助。

    今次敕吾同來,望諸故舊秉心協力,務成大功,方可報二次之恨也。

    ”衆人曰:“緻身效命,乃為将之本等耳!謹領鈞旨,但臣等以戎事奔馳,久失朝谒,伏乞容恕。

    ”太子慰勞已畢,設宴賜款。

    席間,太子聰舉杯謂衆曰:“今洛陽之困已極,可将各門分把,莫使晉帝君臣走脫,以贻禍根。

    城破隻在旬日中矣!”衆皆應諾,席散各歸營寨。

    次日,姜發、張賓調遣諸将,分屯各門,嚴加号令,把得水洩不通,樵蘇盡絕。

    張賓命四下築起土山,高與城齊,上可容軍士百馀,八門共一十六座,揀選能射強弓硬弩二百步者,立于其上,分付不可亂發,隻待晉兵上城呐喊,與我攻城人相持之時,即便望上射去。

    兵士得令,各去打點。

    王彌、關防、呼延晏、張實、黃臣、姜飛、趙染、劉景分八門攻打,晉兵于城上呐喊射箭,被漢兵自土山上發伏,一齊發箭,就如雨點一般。

    晉兵果不能當,打死者不計其數。

     王俊亟命各将遮牌木盾,向前蔽箭,射者立于背後,姜發又命架炮铳于土山之上擊之。

    晉兵不能支,俱走下城。

    王俊曰:“不可少退,退則城被打破,亦宜以炮對打,彼山上兵少,定然鬥我不過。

    ”以故各傷兵士而止。

    庾珉曰:“今彼築山攻我,若再增添數座,恐被所陷也。

    ”王俊曰:“可亟造發石車,先破此山,則免其再築矣。

    ”帝命王俊畫式監制,一夜而成,共八十乘。

    每山五乘,列于城上,橫安大桶,狀類炮筒,底實以硝,上嵌石子八個,大如碗者,又名八石機。

    安排齊整,漢兵竭力攻打,晉兵惟守而擊之。

    隻見土山上伏兵箭又亂發,王俊命點上藥線,聲震天地,石到處,連透數人,土山皆被打崩。

    共兵二千,無一得活者。

    張賓見此計被破,乃令軍士掏掘地道而進。

    王俊巡城,細觀動靜,乃謂衆将曰:“漢兵無計可入,必是思量欲掘地道也。

    ”傳令繞城開浚長渠深塹,着百姓守之,有水處引水灌滿。

    漢兵被水沖沒,死者無數。

    雖不得入,奈城中無糧可食,人民餓死,哭聲曉夜不斷。

    劉聰遍告諸将曰:“城破隻在早晚,何必區區以詭計暗謀,徒損兵命,且又自耽日月。

    倘若苟晞與長安、幽、冀、遼、并合兵來救,可不盡棄前功?但隻努力明打,城中愈怕,衆心慌變,城自破矣。

    ”于是石勒、劉曜親自臨城,與王彌、呼延攸、姜飛五路首将,皆申重令,戒約三軍曰:“自今日為始,軍士若不用命,則斬隊長;隊長不用命,則斬總旗;總旗不用命,則斬把總;把總不用命,則斬百總;百總不用命,則斬千總;有功者另行升賞。

    ”軍士聞令,雲梯亂豎,撞竿齊擊,炮铳火箭競進,晉兵救應不疊。

    城上人食少力疲,着箭便倒,抵之不住。

     呼延攸首克平昌門,丘光、樓裒悉皆戰死,攸遂入城放火,以吓諸門。

    守兵心慌,被王彌、徐邈又攻開廣陽門,城中火盛。

    荀藩司空與光祿大夫荀組等在城上者,知不能保,即走出城,望闤轅而逃。

    以是人各自顧,多走下城。

    姜飛、黃臣遂奪宣陽門,劉曜大兵入西明門,石勒陷東明門。

    晉兵将亂竄,郗性被桃豹擒住,郄禮被桃虎擒住,曹武欲走出城,被孔苌極力追去,遂戰死,枭其首而轉。

    曹誠看見,趕來報仇,五合之内,又為孔苌生擒過馬。

    上官巳奔入朝中,擁懷帝上馬,北宮純當先殺出,漢兵不能當,姜飛、黃臣急來阻截,懷帝等遂不能進前。

    北宮純翻身來救,黃臣揮刀戰住。

    上官巳不顧戰,保帝沖走,姜飛刺斜搶上,一槍戳死。

    北宮純看見,乃不顧帝,棄戰殺條血路,走還西涼而去。

    懷帝大哭回宮,與太子司馬诠躲入華林園中。

    呼延攸先殺入宮,問知帝在華林園,遂率兵尋而擒之。

    始安王曜至時,王彌已自朝中而出,曜遂怪之。

    頃間,呼延攸迎曜上殿,獻上懷帝,請禁殺戮。

    始安王喜而從之,下令各門晉官将早宜罷戰,免緻混死,漢官将免肆殺戮,妄害無辜。

    時晉文武百官與百姓軍兵,三停已散其二,惟司馬氏諸王子孫在内者,被害殆盡。

     附晉史臣幹寶斷曰: 晉之亡也,因内乏阿衡,外鮮良将,樹立攘權,任非其職耳。

    如苟筼之為将,自以智謀足過杜預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