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回 曹嶷際遇據青州
關燈
小
中
大
話說漢将曹嶷自喪師而回,心中甚是悒怏,與夔安等于途愁議不已。
行至臨昫地界,忽見背後塵飛旗動,一枝軍馬疾馳而至。
嶷慌擺下陣勢,後軍見前面紮下,亦駐馬不敢進。
嶷使通事向問曰:“汝是何人,無故來追我也?”其人回道:“我将軍乃青州裨将夏國相,今因苟晞不道,殺其母舅高淵,并害父親夏陽。
今恐遭戮,背領家兵五百人,欲往青州合兄夏國卿,往北漢借兵複仇。
汝将軍何人,望乞借路一過。
”通事馳白曹嶷,嶷曰:“既是如此,待吾親自見他。
”遂單騎直前,謂國相曰:“将軍适言有此極冤,何不随吾同上平陽,奏過漢主,起兵為汝報卻此仇。
”國相曰:“事難姑緩,吾今要趁老賊在外,連夜前去殺了苟豹,以雪其恨,保全母兄,所謂出其不意。
苟晞必然興兵讨吾,那時即當棄城逃上平陽,以見将軍耳!”曹嶷聽其所言,乃複說之曰:“汝今孤身兵寡,焉能即便報仇?況苟豹必有爪牙親信,莫使思魚失餌。
我今願與你報仇,有雄兵二萬,上将十員,同去青州城下,伺夜密到,你推求救,賺開城門,那時方能保得母兄,報得父冤。
”國相曰:“青州軍馬錢糧,皆是吾兄參畫,将軍若肯仗義,悄悄同去,待吾叫開城門,一湧而入,可下青州也。
然後阻海設險,吾等據守要害,苟晞必不能複與将軍争矣。
”曹嶷大喜,重待國相,星夜卷旗息鼓而進。
不數日,徑到廣固界上。
嶷曰:“父仇不共戴天,在所必報,不可有洩,俟夜亟去,須以言語哄其開門,待兵入内,方可制他。
”國相曰:“将軍之言是也,我今先行,不可誤約。
”嶷曰:“吾分二道随後就起,以夔安、黃彪跟你前去。
”國相等馳至城下,時當近更,方才閉城,軍人未散。
國相高聲叫曰:“可開城門,待吾進來。
”軍人曰:“将軍去助太爺退漢,何乃暮夜獨回至此也?”國相曰:“太爺為救曹杯,被困于東平城内,使葉福往邺城,吾到此間,催他二郡兵糧進救,欲裡應外合,共破賊也。
”軍人不知緣故,開門放入。
夔安、黃彪據住城門曰:“我等五百跟随之人,皆走力倦,須慢慢而進,你等不要看守。
”守兵立住。
須臾,曹嶷自引兵到,守人見多,急來阻閉,已被湧進,各皆奔報夏國卿、苟豹知道。
豹喚國卿速點兵馬,豹乃挂甲而出,早被國相兄弟擒住。
左右急問何故,各來奪時,夔安、黃彪揮刀斧砍散衆軍。
曹嶷大兵俱到,遂無人敢動,乃将苟豹押出,斬首招祭夏陽。
呂律下令不許劫掠,安撫百姓,遂定青州。
次日,曹嶷差人将苟豹首級并青州戶口數目,上平陽報捷。
國相收斬晞親黨二十馀人,馀各無擾,民皆大悅。
漢主得報甚喜,即降诏命,授嶷為青州刺史,夔安為青州總督,黃彪、钭剛為左右督護,夏國卿為青州别駕,夏國相為登萊統制。
嶷得诏,乃繕甲練兵,分守險要,與石勒襄國為漢鼎峙矣。
時北地多亂,惟江左少見兵甲,稍得安甯。
瑯琊王司馬睿在建康,常與司馬謀主王導憂及國家。
導曰:“殿下既懷社稷之慮,亟當廣糧積兵,聘諸賢士,以備不虞。
”睿曰:“蒙先生指教,心亦甚切矣,但至者鮮耳。
”導曰:“今周、顧諸賢戬平陳敏,向征過京封賞,衆知北亂,去到徐州,又皆奔回,東海王竟無頒秩,殿下何不差官慰勞旌賞,兼錄有功将士,則江左悉皆歸心矣。
”司馬睿從之,乃遣官吏旌賞有功将士羊鑒、甘卓、顧榮、周玘,改正将官夏文華、夏文盛、錢廣、羊奕、夏文、夏正等各皆一秩,又錄與陳敏戰亡将士子孫,使襲前職,至建康受祿。
甘、顧等不敢受,皆拜還職賞。
瑯琊王複與王導親詣甘、顧諸家存問,衆皆佯推出外。
導曰:“殿下親臨,禮難交接,故不敢即見。
暫且回駕,不日必有回話,諸賢皆達事體者也。
”睿從其言,回返建康。
越數日,甘、顧等果相約至金陵躬謝瑯琊王。
瑯琊王謙恭接待,因勸之仕,以救天下倒懸,二人意不欲出,即上言曰:“臣等既辭晉主之爵,半途逃轉,焉可妄受以欺君也。
”王導曰:“君因中原多故,故不就職,正宜協助瑯琊王共保江東,設或中原有變,得以保全晉祚于此地,是亦一代之忠臣也,何為固恪?”周玘乃勸甘、顧從之,于是卓、榮年過半百,恐負任托,複舉舊撫軍将軍祖逖、冠軍将軍劉遐、牙門将軍戴淵、刁協于瑯琊王曰:“臣等衰朽,不堪任重,惟此數子避亂吳中,皆有文武全才,宜當用之。
”瑯琊王大喜,皆以書币請至,拜祖逖為北中郎将,刺守豫州;拜戴淵為冠軍鎮北将軍,劉遐為冠軍平北将軍,屯兵太山,以禦北寇。
行至臨昫地界,忽見背後塵飛旗動,一枝軍馬疾馳而至。
嶷慌擺下陣勢,後軍見前面紮下,亦駐馬不敢進。
嶷使通事向問曰:“汝是何人,無故來追我也?”其人回道:“我将軍乃青州裨将夏國相,今因苟晞不道,殺其母舅高淵,并害父親夏陽。
今恐遭戮,背領家兵五百人,欲往青州合兄夏國卿,往北漢借兵複仇。
汝将軍何人,望乞借路一過。
”通事馳白曹嶷,嶷曰:“既是如此,待吾親自見他。
”遂單騎直前,謂國相曰:“将軍适言有此極冤,何不随吾同上平陽,奏過漢主,起兵為汝報卻此仇。
”國相曰:“事難姑緩,吾今要趁老賊在外,連夜前去殺了苟豹,以雪其恨,保全母兄,所謂出其不意。
苟晞必然興兵讨吾,那時即當棄城逃上平陽,以見将軍耳!”曹嶷聽其所言,乃複說之曰:“汝今孤身兵寡,焉能即便報仇?況苟豹必有爪牙親信,莫使思魚失餌。
我今願與你報仇,有雄兵二萬,上将十員,同去青州城下,伺夜密到,你推求救,賺開城門,那時方能保得母兄,報得父冤。
”國相曰:“青州軍馬錢糧,皆是吾兄參畫,将軍若肯仗義,悄悄同去,待吾叫開城門,一湧而入,可下青州也。
然後阻海設險,吾等據守要害,苟晞必不能複與将軍争矣。
”曹嶷大喜,重待國相,星夜卷旗息鼓而進。
不數日,徑到廣固界上。
嶷曰:“父仇不共戴天,在所必報,不可有洩,俟夜亟去,須以言語哄其開門,待兵入内,方可制他。
”國相曰:“将軍之言是也,我今先行,不可誤約。
”嶷曰:“吾分二道随後就起,以夔安、黃彪跟你前去。
”國相等馳至城下,時當近更,方才閉城,軍人未散。
國相高聲叫曰:“可開城門,待吾進來。
”軍人曰:“将軍去助太爺退漢,何乃暮夜獨回至此也?”國相曰:“太爺為救曹杯,被困于東平城内,使葉福往邺城,吾到此間,催他二郡兵糧進救,欲裡應外合,共破賊也。
”軍人不知緣故,開門放入。
夔安、黃彪據住城門曰:“我等五百跟随之人,皆走力倦,須慢慢而進,你等不要看守。
”守兵立住。
須臾,曹嶷自引兵到,守人見多,急來阻閉,已被湧進,各皆奔報夏國卿、苟豹知道。
豹喚國卿速點兵馬,豹乃挂甲而出,早被國相兄弟擒住。
左右急問何故,各來奪時,夔安、黃彪揮刀斧砍散衆軍。
曹嶷大兵俱到,遂無人敢動,乃将苟豹押出,斬首招祭夏陽。
呂律下令不許劫掠,安撫百姓,遂定青州。
次日,曹嶷差人将苟豹首級并青州戶口數目,上平陽報捷。
國相收斬晞親黨二十馀人,馀各無擾,民皆大悅。
漢主得報甚喜,即降诏命,授嶷為青州刺史,夔安為青州總督,黃彪、钭剛為左右督護,夏國卿為青州别駕,夏國相為登萊統制。
嶷得诏,乃繕甲練兵,分守險要,與石勒襄國為漢鼎峙矣。
時北地多亂,惟江左少見兵甲,稍得安甯。
瑯琊王司馬睿在建康,常與司馬謀主王導憂及國家。
導曰:“殿下既懷社稷之慮,亟當廣糧積兵,聘諸賢士,以備不虞。
”睿曰:“蒙先生指教,心亦甚切矣,但至者鮮耳。
”導曰:“今周、顧諸賢戬平陳敏,向征過京封賞,衆知北亂,去到徐州,又皆奔回,東海王竟無頒秩,殿下何不差官慰勞旌賞,兼錄有功将士,則江左悉皆歸心矣。
”司馬睿從之,乃遣官吏旌賞有功将士羊鑒、甘卓、顧榮、周玘,改正将官夏文華、夏文盛、錢廣、羊奕、夏文、夏正等各皆一秩,又錄與陳敏戰亡将士子孫,使襲前職,至建康受祿。
甘、顧等不敢受,皆拜還職賞。
瑯琊王複與王導親詣甘、顧諸家存問,衆皆佯推出外。
導曰:“殿下親臨,禮難交接,故不敢即見。
暫且回駕,不日必有回話,諸賢皆達事體者也。
”睿從其言,回返建康。
越數日,甘、顧等果相約至金陵躬謝瑯琊王。
瑯琊王謙恭接待,因勸之仕,以救天下倒懸,二人意不欲出,即上言曰:“臣等既辭晉主之爵,半途逃轉,焉可妄受以欺君也。
”王導曰:“君因中原多故,故不就職,正宜協助瑯琊王共保江東,設或中原有變,得以保全晉祚于此地,是亦一代之忠臣也,何為固恪?”周玘乃勸甘、顧從之,于是卓、榮年過半百,恐負任托,複舉舊撫軍将軍祖逖、冠軍将軍劉遐、牙門将軍戴淵、刁協于瑯琊王曰:“臣等衰朽,不堪任重,惟此數子避亂吳中,皆有文武全才,宜當用之。
”瑯琊王大喜,皆以書币請至,拜祖逖為北中郎将,刺守豫州;拜戴淵為冠軍鎮北将軍,劉遐為冠軍平北将軍,屯兵太山,以禦北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