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九回 苟晞拒漢殺汲桑
關燈
小
中
大
不說劉靈北侵被害,再說曹嶷領漢主之命,東掠晉地,竟至襄國界内,會合石勒一同起兵,先取東平瑯琊。
石勒見诏,即請張賓議曰:“前者段氏失陣,王浚被吾破敗北遁,每懷深恨,若一移兵輕動,彼必乘虛來襲,豈不反失現成之地乎!”張賓曰:“都督之言雖是,但君命亦不可違。
今王飛豹已回平陽。
我等難離此地,當以曹都尉為帥,汲民德為先鋒,使吾兒張雄參贊軍務,趙文翰督中軍,統刁膺、呂律、逯明、劉景、孔苌、桃豹等,率兵四萬先行,吾弟張敬統吳豫、趙鹿等,引兵三萬為後繼,連曹嶷共兵十萬,先取東平。
”勒從之,分撥諸将起發,盡望山東而進。
晉之守關津軍卒飛馬報至東平,東平守将曹杯、曹樽乃魏曹仁之孫也,聽得漢兵将犯本郡,即召集僚佐計議其事,曹樽曰:“此地皆屬苟青州轄下所受,今宜急發文書關報苟道将,一面點兵出城阻拒,勿使入境驚擾百姓。
”曹杯依議,乃令裨将何深守城,兄弟二人引兵一萬,直至界上紮寨拒守。
汲桑探得有備,亦将軍馬屯住,等曹嶷、張雄到,共議進取之策。
張雄曰:“東平一州,守兵不過萬馀,今守将兄弟俱來在此備我,城中必少防守。
曹都尉與都護孔世魯,引兵二萬抄出其後,把住城中救兵,汲民德與呂正音、刁膺出兵對陣,吾與趙文翰叔分兩翼俟候擊之,可一戰而勝曹杯,可奪東平矣。
”曹嶷大喜,即便依計而行,與孔苌、桃豹将兵二萬,直趨東平,汲桑引兵搦戰。
曹樽率衆出寨,兩陣對圓,漢将張敬居中,左有趙染,右有張雄,前面先鋒汲桑,全裝披挂,手執開山大斧,豁地而立,就如金甲門神,高聲大叫曰:“牧馬帥在此,晉将有敢對敵者可出打話。
”隻見炮聲才過,金鼓喧天,晉陣旗開,曹杯當先立馬,手持長槍,指張雄曰:“汝等胡中獸類,不守禮法,妄侵吾地,欲尋死也。
”張雄曰:“你是何人,敢此大言?”杯曰:“吾乃大魏金枝曹杯将軍,汝等知否?”雄曰:“汝既曹氏之裔,今非曹氏之國,忘身事仇,玷辱祖父,豈不愧乎?獨不聞匿怨而交其人,左丘明恥之,而況反事逆臣,希一朝爵祿,而甘聽使役耶!”杯曰:“孺子敢恁妄談,少刻拿住,碎屍萬段,方才饒你。
”言訖,挺槍殺過漢陣,張敬勒馬将出,張雄搶前高叫曰:“叔父且住,待侄兒捉此不與祖宗争氣的潑賊,以報碎屍萬段之言。
”曹杯見雄來敵,欺其年幼,不以為意。
誰知戰了五十馀合,槍法愈精,勇氣愈倍,兩邊兵士啧啧稱羨,惱了曹樽,忍耐不住,厲聲叫曰:“吾兄枉為大将,一兒曹輩何不能立擒也!”乃亦拍馬殺出,思欲夾攻張雄。
汲桑看見,睜目大喝曰:“吾為先鋒,尚不助陣以逼汝等,賊子何敢妄進也!”即便揮斧踏步趕出。
曹樽欺桑無馬,直前而進,舉槍望桑胸前徑戳,被桑撥開槍,一斧,砍去,正中馬頭,馬倒,曹樽落地,再是一斧,劈開腦袋而死。
曹杯見弟被殺,慌忙帶馬望東平而走。
張敬揮兵一湧而進,殺得晉兵望風奔潰,大敗二十裡。
天将日墜,忽聽得一聲炮響,三員猛将殺出,截住入城之路。
曹杯思欲沖陣,曹嶷、夔安各揮刀斧向前。
杯料不能過,尋路而走,被曹、夔分兩道追趕,殺得晉兵屍橫疊疊,剩不上五千人馬,杯棄東平,望洛陽而走。
曹嶷住馬收兵,杯乃複入瑯琊。
張敬趕至,正遇孔苌等回軍,具言嶷、夔逼迫曹杯,不曾入城,追二十裡而住。
敬大喜,乃一同住紮。
催張雄等議計,雄曰:“既然如此,可即圍城攻之,免使青、邺救至。
”于是分四路一齊進攻。
晉将何深率兵守護,巡行西門,被桃豹一标槍打中左眼而死。
曹杯之子曹炳慌走下城,兵士無主。
汲桑、夔安雙斧砍開城門,漢兵湧入,曹炳催兵抵戰,孔苌放火燒起房屋。
時将一更,焰炙天紅,人民逃竄無路,炳等退入私衙,張敬、張雄自進,喝令救火,免害百姓。
衆将依令,把住各門路道。
曹嶷念杯同宗,急忙帶兵到衙前招安曹炳。
誰知已被汲桑打入,男女老幼盡皆殺得一個不留。
曹嶷太息歎曰:“汲桑受命為前部大将,不能少施仁義,而肆虐妄殺無辜,他日能保善終乎?”乃請命親為收葬之。
後人有詩一首歎汲桑之忍曰: 自古攻城要惜民,無辜枉害觸天心。
白起殺降親受戮,汲桑焉保善其身。
又有詩一首贊張雄之能曰: 足智多謀羨
石勒見诏,即請張賓議曰:“前者段氏失陣,王浚被吾破敗北遁,每懷深恨,若一移兵輕動,彼必乘虛來襲,豈不反失現成之地乎!”張賓曰:“都督之言雖是,但君命亦不可違。
今王飛豹已回平陽。
我等難離此地,當以曹都尉為帥,汲民德為先鋒,使吾兒張雄參贊軍務,趙文翰督中軍,統刁膺、呂律、逯明、劉景、孔苌、桃豹等,率兵四萬先行,吾弟張敬統吳豫、趙鹿等,引兵三萬為後繼,連曹嶷共兵十萬,先取東平。
”勒從之,分撥諸将起發,盡望山東而進。
晉之守關津軍卒飛馬報至東平,東平守将曹杯、曹樽乃魏曹仁之孫也,聽得漢兵将犯本郡,即召集僚佐計議其事,曹樽曰:“此地皆屬苟青州轄下所受,今宜急發文書關報苟道将,一面點兵出城阻拒,勿使入境驚擾百姓。
”曹杯依議,乃令裨将何深守城,兄弟二人引兵一萬,直至界上紮寨拒守。
汲桑探得有備,亦将軍馬屯住,等曹嶷、張雄到,共議進取之策。
張雄曰:“東平一州,守兵不過萬馀,今守将兄弟俱來在此備我,城中必少防守。
曹都尉與都護孔世魯,引兵二萬抄出其後,把住城中救兵,汲民德與呂正音、刁膺出兵對陣,吾與趙文翰叔分兩翼俟候擊之,可一戰而勝曹杯,可奪東平矣。
”曹嶷大喜,即便依計而行,與孔苌、桃豹将兵二萬,直趨東平,汲桑引兵搦戰。
曹樽率衆出寨,兩陣對圓,漢将張敬居中,左有趙染,右有張雄,前面先鋒汲桑,全裝披挂,手執開山大斧,豁地而立,就如金甲門神,高聲大叫曰:“牧馬帥在此,晉将有敢對敵者可出打話。
”隻見炮聲才過,金鼓喧天,晉陣旗開,曹杯當先立馬,手持長槍,指張雄曰:“汝等胡中獸類,不守禮法,妄侵吾地,欲尋死也。
”張雄曰:“你是何人,敢此大言?”杯曰:“吾乃大魏金枝曹杯将軍,汝等知否?”雄曰:“汝既曹氏之裔,今非曹氏之國,忘身事仇,玷辱祖父,豈不愧乎?獨不聞匿怨而交其人,左丘明恥之,而況反事逆臣,希一朝爵祿,而甘聽使役耶!”杯曰:“孺子敢恁妄談,少刻拿住,碎屍萬段,方才饒你。
”言訖,挺槍殺過漢陣,張敬勒馬将出,張雄搶前高叫曰:“叔父且住,待侄兒捉此不與祖宗争氣的潑賊,以報碎屍萬段之言。
”曹杯見雄來敵,欺其年幼,不以為意。
誰知戰了五十馀合,槍法愈精,勇氣愈倍,兩邊兵士啧啧稱羨,惱了曹樽,忍耐不住,厲聲叫曰:“吾兄枉為大将,一兒曹輩何不能立擒也!”乃亦拍馬殺出,思欲夾攻張雄。
汲桑看見,睜目大喝曰:“吾為先鋒,尚不助陣以逼汝等,賊子何敢妄進也!”即便揮斧踏步趕出。
曹樽欺桑無馬,直前而進,舉槍望桑胸前徑戳,被桑撥開槍,一斧,砍去,正中馬頭,馬倒,曹樽落地,再是一斧,劈開腦袋而死。
曹杯見弟被殺,慌忙帶馬望東平而走。
張敬揮兵一湧而進,殺得晉兵望風奔潰,大敗二十裡。
天将日墜,忽聽得一聲炮響,三員猛将殺出,截住入城之路。
曹杯思欲沖陣,曹嶷、夔安各揮刀斧向前。
杯料不能過,尋路而走,被曹、夔分兩道追趕,殺得晉兵屍橫疊疊,剩不上五千人馬,杯棄東平,望洛陽而走。
曹嶷住馬收兵,杯乃複入瑯琊。
張敬趕至,正遇孔苌等回軍,具言嶷、夔逼迫曹杯,不曾入城,追二十裡而住。
敬大喜,乃一同住紮。
催張雄等議計,雄曰:“既然如此,可即圍城攻之,免使青、邺救至。
”于是分四路一齊進攻。
晉将何深率兵守護,巡行西門,被桃豹一标槍打中左眼而死。
曹杯之子曹炳慌走下城,兵士無主。
汲桑、夔安雙斧砍開城門,漢兵湧入,曹炳催兵抵戰,孔苌放火燒起房屋。
時将一更,焰炙天紅,人民逃竄無路,炳等退入私衙,張敬、張雄自進,喝令救火,免害百姓。
衆将依令,把住各門路道。
曹嶷念杯同宗,急忙帶兵到衙前招安曹炳。
誰知已被汲桑打入,男女老幼盡皆殺得一個不留。
曹嶷太息歎曰:“汲桑受命為前部大将,不能少施仁義,而肆虐妄殺無辜,他日能保善終乎?”乃請命親為收葬之。
後人有詩一首歎汲桑之忍曰: 自古攻城要惜民,無辜枉害觸天心。
白起殺降親受戮,汲桑焉保善其身。
又有詩一首贊張雄之能曰: 足智多謀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