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八回 劉靈祁弘齊射死
關燈
小
中
大
卻說漢兵二打洛陽,劉曜與上官巳、北宮純等構戰,被司馬越、苟晞救至,殺得大敗,折兵五萬。
劉聰屯兵西門,聞敗思遁,又遭晉兵乘機夜劫,折兵二萬、大将呼延朗、黃顯,退據洛水。
晉将失計,以為漢軍兩次皆敗,不敢再窺洛陽,竟不攻洛水之兵,使之退盡,而乃置于度外,使其得以養威蓄銳,何其愚也。
劉曜敗回西河,心下遑遑,亦不問聰兵勝負若何,惟日夕煩惱。
姜發進言曰:“今兵折糧少,不若且回平陽,再聚人馬,俟天時人事相合,再圖進取。
那時征召石勒、王彌刻期同至,一鼓下之,方得成功也。
”曜曰:“但初出兵,兩戰皆敗,不好回見君主耳。
”宣于又曰:“勝敗兵家之常,何得以此為意?”曜從之,乃留兵三萬,以呼延晏、呼延颢守住西河,抽兵回平陽。
入見漢主,俯伏請罪,言:“奉命進攻洛陽,以報王彌之仇,大小十戰皆已獲勝,不期司馬越、苟晞兩路救至,從後攻入,以此抵當不住,折兵四五萬,銳氣挫動,隻得且回,其實無顔見陛下耳!”漢主慰之曰:“兵者危事,焉能保其必勝,何得言罪!但當勵心再舉,共圖大計可也。
”乃設宴款勞,重賞将士。
又差官往蒲子縣迎回王彌。
彌奉诏入朝,伏地奏曰:“臣奉敕命攻洛,帶兵為前驅,奈被石總督失期,後軍不繼,遭西涼兵掩至夾攻,以緻敗衄誤國,無顔見衆,故暫投蒲子少紮。
今含羞來見,乞治失律之罪。
”漢主曰:“卿乃國之元戎,出師讨多,勝日常多,敗日稀少,何故言此!斯時晉數尚未該破,丞相曾言之,是朕自誤,始安王亦敗,豈汝一人之罪乎?彼是一時幸勝,西涼兵豈能常答應耶!”即加彌為司隸校尉,親自宴之。
次日,彌、曜率諸将入朝謝宴,漢主曰:“叵耐張骐、北宮純等殺吾兵士數萬,朕欲大興報仇之師,再去攻洛,衆卿以為何如?”宣于曰:“未可又蹈前轍。
必欲複恨,須過二年,待其運數少衰,待臣親提一旅之師,振威洛陽,可緻捷矣。
”漢王曰:“然則且先并諸處要郡,積聚兵糧,然後好攻洛陽。
”宣于曰:“今兩戰失利,或者天欲少抑吾兵強暴,未可知也。
不若隻且養兵蓄銳,一齊俱動,先下洛陽,據有中原,然後分命出師,他郡亦可下也。
”漢主曰:“兵亦不宜久困,我今人強馬壯,洛陽少挫,豈宜畏縮?又安得坐而待時,欲使天将州郡送來與我乎?”即命曹嶷為山東招讨使,去合石勒,共取東平瑯琊、倉坦等處。
劉靈為河北招讨使,姜飛為先鋒,姜發為軍師,取幽、燕、冀北等處。
二将受命出朝,靈領雄兵八萬,督關、姜等十大将軍北上,嶷領精兵五萬,督同夔安、钭剛、曹岌等東出。
諸葛宣于與陳元達歎曰:“主上似覺老悖,今不納忠言,矜強傲視,安保不敗乎!” 劉靈等望北而進,将近入界,晉軍探得,飛馬報至幽州,言:“漢差劉靈為帥,提十萬來奪幽冀之地,不日将到矣。
”王浚聽言,拍案大怒曰:“自襄國誤遭詭計,至今怨恨未忘,練兵二載,正欲往報前仇,不想潑賊又先犯境擾我。
”即集參軍遊暢、裴憲、荀綽等共議曰:“叵耐漢賊無狀忒甚,因見我誤輸一陣與石勒,即欲藐視幽冀,今使劉靈将兵來寇,諸公有計,勿吝見教,必須破猾虜,毋使猖獗肆志。
”裴憲曰:“某觀劉靈五鹿墟之戰,雖然勇猛,乃匹夫狂徒耳,易于破者,何用怒為?”遊暢曰:“且點集人馬,出界阻住,莫使入境侵擾百姓。
然後齊起大兵,擇取地面,與彼搦戰,看緊慢以計逆之。
務要除此潑賊,方保州郡安靖也。
”浚善其言,先命孫緯為前鋒,提兵二萬出阻漢兵,自領大隊人馬随後而起。
孫緯得令,兵出幽州七十裡,遇漢兵來到,兩邊各布陣勢,以防沖突。
劉靈統關防、關心、呼延攸、關謹、趙雄為左右,姜飛、姜發于中軍。
靈出陣前,手執長槍,身騎番馬,高聲大叫曰:“今我大漢中興,兵馬強盛,掃平天下,隻在反掌間矣。
茲來收汝幽州一彈丸之地,尚敢引兵拒敵,是不知時勢也。
好好下馬獻城,免我動刀。
若言半聲不肯,打破城池,盡皆殺戮,那時悔之晚矣!”孫緯大怒曰:“我主幾次要來擒你正罪,以朝中自亂,未暇興師。
今汝反來侵犯,是乃自投刀斧矣!”即便撥馬殺出。
劉靈挺槍接住,二人各施英勇,一連戰上五六十合,未分勝敗。
忽然塵埃大起,王浚自領兵至,祁弘、王昌兩騎馬當先趕來助戰,關防、呼延攸各舞大刀砍出敵住。
王浚自到,見衆戰亂,喝令孫綸、胡矯等一齊沖陣。
漢将關山、關謹等亦皆搶前迎敵,兩邊混鬧,塵蔽千尋。
此一場争戰與往常大不相同,當時好勝之人有《西江月》一聯為記: 戰将刀槍卷
劉聰屯兵西門,聞敗思遁,又遭晉兵乘機夜劫,折兵二萬、大将呼延朗、黃顯,退據洛水。
晉将失計,以為漢軍兩次皆敗,不敢再窺洛陽,竟不攻洛水之兵,使之退盡,而乃置于度外,使其得以養威蓄銳,何其愚也。
劉曜敗回西河,心下遑遑,亦不問聰兵勝負若何,惟日夕煩惱。
姜發進言曰:“今兵折糧少,不若且回平陽,再聚人馬,俟天時人事相合,再圖進取。
那時征召石勒、王彌刻期同至,一鼓下之,方得成功也。
”曜曰:“但初出兵,兩戰皆敗,不好回見君主耳。
”宣于又曰:“勝敗兵家之常,何得以此為意?”曜從之,乃留兵三萬,以呼延晏、呼延颢守住西河,抽兵回平陽。
入見漢主,俯伏請罪,言:“奉命進攻洛陽,以報王彌之仇,大小十戰皆已獲勝,不期司馬越、苟晞兩路救至,從後攻入,以此抵當不住,折兵四五萬,銳氣挫動,隻得且回,其實無顔見陛下耳!”漢主慰之曰:“兵者危事,焉能保其必勝,何得言罪!但當勵心再舉,共圖大計可也。
”乃設宴款勞,重賞将士。
又差官往蒲子縣迎回王彌。
彌奉诏入朝,伏地奏曰:“臣奉敕命攻洛,帶兵為前驅,奈被石總督失期,後軍不繼,遭西涼兵掩至夾攻,以緻敗衄誤國,無顔見衆,故暫投蒲子少紮。
今含羞來見,乞治失律之罪。
”漢主曰:“卿乃國之元戎,出師讨多,勝日常多,敗日稀少,何故言此!斯時晉數尚未該破,丞相曾言之,是朕自誤,始安王亦敗,豈汝一人之罪乎?彼是一時幸勝,西涼兵豈能常答應耶!”即加彌為司隸校尉,親自宴之。
次日,彌、曜率諸将入朝謝宴,漢主曰:“叵耐張骐、北宮純等殺吾兵士數萬,朕欲大興報仇之師,再去攻洛,衆卿以為何如?”宣于曰:“未可又蹈前轍。
必欲複恨,須過二年,待其運數少衰,待臣親提一旅之師,振威洛陽,可緻捷矣。
”漢王曰:“然則且先并諸處要郡,積聚兵糧,然後好攻洛陽。
”宣于曰:“今兩戰失利,或者天欲少抑吾兵強暴,未可知也。
不若隻且養兵蓄銳,一齊俱動,先下洛陽,據有中原,然後分命出師,他郡亦可下也。
”漢主曰:“兵亦不宜久困,我今人強馬壯,洛陽少挫,豈宜畏縮?又安得坐而待時,欲使天将州郡送來與我乎?”即命曹嶷為山東招讨使,去合石勒,共取東平瑯琊、倉坦等處。
劉靈為河北招讨使,姜飛為先鋒,姜發為軍師,取幽、燕、冀北等處。
二将受命出朝,靈領雄兵八萬,督關、姜等十大将軍北上,嶷領精兵五萬,督同夔安、钭剛、曹岌等東出。
諸葛宣于與陳元達歎曰:“主上似覺老悖,今不納忠言,矜強傲視,安保不敗乎!” 劉靈等望北而進,将近入界,晉軍探得,飛馬報至幽州,言:“漢差劉靈為帥,提十萬來奪幽冀之地,不日将到矣。
”王浚聽言,拍案大怒曰:“自襄國誤遭詭計,至今怨恨未忘,練兵二載,正欲往報前仇,不想潑賊又先犯境擾我。
”即集參軍遊暢、裴憲、荀綽等共議曰:“叵耐漢賊無狀忒甚,因見我誤輸一陣與石勒,即欲藐視幽冀,今使劉靈将兵來寇,諸公有計,勿吝見教,必須破猾虜,毋使猖獗肆志。
”裴憲曰:“某觀劉靈五鹿墟之戰,雖然勇猛,乃匹夫狂徒耳,易于破者,何用怒為?”遊暢曰:“且點集人馬,出界阻住,莫使入境侵擾百姓。
然後齊起大兵,擇取地面,與彼搦戰,看緊慢以計逆之。
務要除此潑賊,方保州郡安靖也。
”浚善其言,先命孫緯為前鋒,提兵二萬出阻漢兵,自領大隊人馬随後而起。
孫緯得令,兵出幽州七十裡,遇漢兵來到,兩邊各布陣勢,以防沖突。
劉靈統關防、關心、呼延攸、關謹、趙雄為左右,姜飛、姜發于中軍。
靈出陣前,手執長槍,身騎番馬,高聲大叫曰:“今我大漢中興,兵馬強盛,掃平天下,隻在反掌間矣。
茲來收汝幽州一彈丸之地,尚敢引兵拒敵,是不知時勢也。
好好下馬獻城,免我動刀。
若言半聲不肯,打破城池,盡皆殺戮,那時悔之晚矣!”孫緯大怒曰:“我主幾次要來擒你正罪,以朝中自亂,未暇興師。
今汝反來侵犯,是乃自投刀斧矣!”即便撥馬殺出。
劉靈挺槍接住,二人各施英勇,一連戰上五六十合,未分勝敗。
忽然塵埃大起,王浚自領兵至,祁弘、王昌兩騎馬當先趕來助戰,關防、呼延攸各舞大刀砍出敵住。
王浚自到,見衆戰亂,喝令孫綸、胡矯等一齊沖陣。
漢将關山、關謹等亦皆搶前迎敵,兩邊混鬧,塵蔽千尋。
此一場争戰與往常大不相同,當時好勝之人有《西江月》一聯為記: 戰将刀槍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