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六回 石勒輔漢收趙魏
關燈
小
中
大
王彌分兩路,往助先進。
鮮于豐見楊龍旗幟将至,乃謂廖翀曰:“吾等四人到此,被其阻住,不能下一枋頭,而使棘津之兵來奪,何以回話!吾當向前,以建頭功。
”言訖,挺槍殺入晉軍。
向冰看見,連忙撚槍殺出抵住。
二人馬頭相接,一來一往,戰上了三十馀合,鮮于豐被冰一槍刺死。
孔苌見之大怒,親自趕出報仇。
未及戰合,早被楊龍橫沖入陣。
向冰恃殺鮮于豐之威,亦挺槍躍馬直前拒敵,隻兩合,被楊龍一刀砍于馬下。
孔苌、廖翀突進,晉兵把持不住,奔潰望邺城而去。
石勒遂奪了枋頭,駐下軍馬。
晉敗兵至邺,報說向冰被斬,枋頭糧草皆失。
劉演聽言大駭曰:“枋頭乃東北之要地,今被所奪,不侵渤海,即犯邺郡也!”乃喚大将牟穆、林深分付曰:“今漢奪枋頭,必将寇邺。
你二人引兵一萬,将糧草貯于黃崗,往前要路紮寨守住,莫容近邺,以驚百姓。
”二将領命,留兵二千屯于黃崗,前進五十裡下寨。
石勒兵至,見晉将守把路口,即便大怒,拍馬向前,親欲沖戰。
隻見先鋒王彌早已砍入晉陣,牟穆、林深雙馬來敵,王如看見,馳出相助。
四員将戰未上三十馀合,忽見陣前大亂,卻是步将汲桑沖得晉軍把腳不住,手揮大斧,猶如伍丁力士開山,人馬迎刃而倒。
穆、深料不能支,乘夜退保黃崗。
王彌、張敬等要乘勝追趕,張賓止住,謂石勒曰:“吾觀此二人勢力已迫,若以大軍臨之,彼必不敢出戰,徒使百姓逃竄,緻傷性命爾。
宜遣廖翀前去勸谕歸降,倘得聽招,不須血刃矣。
”勒善其言,使廖翀徑到黃崗,密見二将,說以利害。
二人猶豫不答,翀又曰:“二位将軍領劉演之命到此,進不能救枋頭以全向冰,退不能保黃崗以退我兵,能免無罪乎!今我漢主恩威兼著,所向必克,不日河之南北皆為所取。
二公一同扶漢,亦可以建功立業,永保富貴,何得執迷以取損命!”牟、林二人聽翀之言,率衆詣枋頭降勒。
石勒見之大喜,即欲用為鄉導,以兵先打邺城。
牟、林二将不願自攻,乃勸勒曰:“邺台密迩京邑,中原巨鎮。
城郭堅固,兵糧廣盛,未易卒下。
且太尉劉琨思得鎮此,故命其侄劉演先去據守積糧。
若一先犯此地,成都王必合劉琨來救,又有公師藩在洛,恐未為美。
”張賓亦進言曰:“邺地界于中原之要,晉必未肯即棄,在所苦争者。
劉琨有段氏之助、王浚之援,必欲攻邺,倘彼以兵蹑我之後,勝敗未可定也。
今當舍此,先取罕城,以為聚糧之所,然後進兵北向,掃奪薊、并。
此桓文之略也。
且九州鼎沸,戰争橫起,遊行羁旅之人,悉無定志,何能保全以制天下!夫得地者昌,失地者亡。
今渤海襄國,皆趙之舊都,依山憑險,乃形勝之地,可與六國抗衡者也。
今觀劉永明甚不合于都督,久後必不相和。
彼系漢之宗族,亦有勇略,為衆所畏,當先預防其妒可也。
”石勒曰:“此人勇而躁暴,惟不足于我,我亦甚慮之。
孟孫兄既有見愛之心,必有以教我也。
”張賓曰:“都督以孤身奮起上黨,入洛報仇,引兵至此。
部糧救衆,靈昌河大建奇勳,名威邁于衆将。
雖都督二位尊兄,猶出于右,況他人乎!今一旦漢主即擢北路大總戎,其福德可預知也。
此行當先取二郡,并守邯鄲,使石季龍并王伏都據其根本,以圖日後為建都之所。
都督且受诏征讨,以釣漢主之心。
待功名稍盛,然後表奏漢主,求假節钺,保守山東,以便建服諸将,指揮群從。
待朝命下來,乃命将四出,授以奇略,推亡固存,任賢選能,兼弱攻昧,則群兇可除,王業可圖,天下亦可自立矣。
”石勒聽言大悅,深謝賓計。
乃引兵徑望渤海而去,議計攻城之策。
賓曰:“未可便攻大郡。
此處密迩劉琨、王浚之二鎮,有拓跋、段氏之助,若見我兵強盛,必然合力以拒我等,而争保境界鄰郡也。
且我今到此,資儲未固,若一戰即下,可無困乏之憂矣。
倘彼死守,琨、浚救至,恐未易敵。
今廣平諸處,秋成大熟,不如分遣諸将,旁掠下縣,收取糧谷,以實我軍。
然後征戰無匮,可以兼并也。
”石勒從其計,分遣孔苌、桃豹、張曀仆、支屈
鮮于豐見楊龍旗幟将至,乃謂廖翀曰:“吾等四人到此,被其阻住,不能下一枋頭,而使棘津之兵來奪,何以回話!吾當向前,以建頭功。
”言訖,挺槍殺入晉軍。
向冰看見,連忙撚槍殺出抵住。
二人馬頭相接,一來一往,戰上了三十馀合,鮮于豐被冰一槍刺死。
孔苌見之大怒,親自趕出報仇。
未及戰合,早被楊龍橫沖入陣。
向冰恃殺鮮于豐之威,亦挺槍躍馬直前拒敵,隻兩合,被楊龍一刀砍于馬下。
孔苌、廖翀突進,晉兵把持不住,奔潰望邺城而去。
石勒遂奪了枋頭,駐下軍馬。
晉敗兵至邺,報說向冰被斬,枋頭糧草皆失。
劉演聽言大駭曰:“枋頭乃東北之要地,今被所奪,不侵渤海,即犯邺郡也!”乃喚大将牟穆、林深分付曰:“今漢奪枋頭,必将寇邺。
你二人引兵一萬,将糧草貯于黃崗,往前要路紮寨守住,莫容近邺,以驚百姓。
”二将領命,留兵二千屯于黃崗,前進五十裡下寨。
石勒兵至,見晉将守把路口,即便大怒,拍馬向前,親欲沖戰。
隻見先鋒王彌早已砍入晉陣,牟穆、林深雙馬來敵,王如看見,馳出相助。
四員将戰未上三十馀合,忽見陣前大亂,卻是步将汲桑沖得晉軍把腳不住,手揮大斧,猶如伍丁力士開山,人馬迎刃而倒。
穆、深料不能支,乘夜退保黃崗。
王彌、張敬等要乘勝追趕,張賓止住,謂石勒曰:“吾觀此二人勢力已迫,若以大軍臨之,彼必不敢出戰,徒使百姓逃竄,緻傷性命爾。
宜遣廖翀前去勸谕歸降,倘得聽招,不須血刃矣。
”勒善其言,使廖翀徑到黃崗,密見二将,說以利害。
二人猶豫不答,翀又曰:“二位将軍領劉演之命到此,進不能救枋頭以全向冰,退不能保黃崗以退我兵,能免無罪乎!今我漢主恩威兼著,所向必克,不日河之南北皆為所取。
二公一同扶漢,亦可以建功立業,永保富貴,何得執迷以取損命!”牟、林二人聽翀之言,率衆詣枋頭降勒。
石勒見之大喜,即欲用為鄉導,以兵先打邺城。
牟、林二将不願自攻,乃勸勒曰:“邺台密迩京邑,中原巨鎮。
城郭堅固,兵糧廣盛,未易卒下。
且太尉劉琨思得鎮此,故命其侄劉演先去據守積糧。
若一先犯此地,成都王必合劉琨來救,又有公師藩在洛,恐未為美。
”張賓亦進言曰:“邺地界于中原之要,晉必未肯即棄,在所苦争者。
劉琨有段氏之助、王浚之援,必欲攻邺,倘彼以兵蹑我之後,勝敗未可定也。
今當舍此,先取罕城,以為聚糧之所,然後進兵北向,掃奪薊、并。
此桓文之略也。
且九州鼎沸,戰争橫起,遊行羁旅之人,悉無定志,何能保全以制天下!夫得地者昌,失地者亡。
今渤海襄國,皆趙之舊都,依山憑險,乃形勝之地,可與六國抗衡者也。
今觀劉永明甚不合于都督,久後必不相和。
彼系漢之宗族,亦有勇略,為衆所畏,當先預防其妒可也。
”石勒曰:“此人勇而躁暴,惟不足于我,我亦甚慮之。
孟孫兄既有見愛之心,必有以教我也。
”張賓曰:“都督以孤身奮起上黨,入洛報仇,引兵至此。
部糧救衆,靈昌河大建奇勳,名威邁于衆将。
雖都督二位尊兄,猶出于右,況他人乎!今一旦漢主即擢北路大總戎,其福德可預知也。
此行當先取二郡,并守邯鄲,使石季龍并王伏都據其根本,以圖日後為建都之所。
都督且受诏征讨,以釣漢主之心。
待功名稍盛,然後表奏漢主,求假節钺,保守山東,以便建服諸将,指揮群從。
待朝命下來,乃命将四出,授以奇略,推亡固存,任賢選能,兼弱攻昧,則群兇可除,王業可圖,天下亦可自立矣。
”石勒聽言大悅,深謝賓計。
乃引兵徑望渤海而去,議計攻城之策。
賓曰:“未可便攻大郡。
此處密迩劉琨、王浚之二鎮,有拓跋、段氏之助,若見我兵強盛,必然合力以拒我等,而争保境界鄰郡也。
且我今到此,資儲未固,若一戰即下,可無困乏之憂矣。
倘彼死守,琨、浚救至,恐未易敵。
今廣平諸處,秋成大熟,不如分遣諸将,旁掠下縣,收取糧谷,以實我軍。
然後征戰無匮,可以兼并也。
”石勒從其計,分遣孔苌、桃豹、張曀仆、支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