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一回 顧秘起兵平石冰
關燈
小
中
大
方。
百姓被其所掠,商賈遭其所扼。
鄉士夫見府縣官員不敢征剿,心中不忿。
于是前議郎周玘乃周處之子,因齊王專政時,張翰、顧榮棄官南還,玘亦辭歸養母。
茲見石冰據淮,夏文等肆掠鄰境,将及本郡,乃聚集草萊好漢,并家丁親友,共有七千馀人,以防賊寇。
欲要征剿,又慮己為歸閑之官,不好擅用兵馬,乃詣賀循相議,共推吳興太守顧秘為主,以号令軍民。
秘見二賢自至,乃從之,即傳檄遠近,集兵共退石冰。
文至各處,有華譚、葛洪、甘卓等皆起兵應秘,兵威大振。
各下縣被賊所據者,見官兵四集,皆謀殺所署賊黨,以歸于正。
夏文見民心不順,官兵将至,乃收兵過江,見石冰言:“江南周玘等起兵,推顧秘為揚州都督,盡複我等所奪郡縣,吾與連戰不勝,隻得引兵過江。
”石冰聽言大怒,即責夏文曰:“我命你下江南奪取其地,而不能鎮守。
見兵才集,即便棄而逃回,是何道理!”喝令推出斬之,衆部屬向前保免。
石冰曰:“且看衆人之面,饒你性命。
可将原部之兵,速斬周玘頭來,将功折罪。
”夏文隻得低頭前進,去到江邊。
遙見對江旌旗飄動,已是南兵分布船隻,思要過江,複取淮揚等處。
夏文憂懼,思難為敵,先遣部将黃仁阻江為陣,以截住南兵。
周玘當前鋒,探得賊人有備,乃暗移兵,暗從烏江偷渡,過上流以出賊人之後。
顧秘使甘卓等對賊揚威誘賺,度周玘渡過将到,乃激勵将士齊心渡江破賊。
甘卓身披短甲,引兵當先,戒約諸兵曰:“吾等皆是自欲仗義退賊者,非是官軍之比。
今當協力向前,若有不用命者即斬,有功者重賞。
”衆皆發憤,踴躍争先,船如箭發,飛渡大江。
夏文與黃仁分兵阻戰,兩邊舟船來往,猶如那龍翻巨浪,風卷洪濤。
自午至未,江波為赤,賊兵三停去一,尚未肯退。
忽然,一枝官兵自瓜步順流殺下,勢不可當,乃議郎周玘也。
殺得賊衆無處可逃,披靡大敗。
夏文、黃仁乃棄船上岸,葛洪等亦帶馬追趕。
周玘先到,厲聲大喝曰:“賊徒今不歸正去邪,尚欲走往何處去也!”黃仁見玘追近,乃拍馬舞刀轉戰,不及五合,被周玘一槍刺死,賊乃大亂。
顧秘看見,揮軍并進。
夏文料不能敵,逃回京口。
顧、周等連夜追至,圍城攻打。
夏文兵少,恐被所困,乃乘夜偷出,走至廣陵,以從劉機。
顧秘、甘卓、葛洪、周玘亦分兵直趨廣陵,不在話下。
時石冰又命部将夏正、汪可東分兵掠取壽陽、豫章等處,壽陽刺史劉準令守将吳會拒賊。
會與正戰,屢屢失利。
準自至,亦不能勝。
豫章守将舒越亦被汪可東困于城中,賊勢正熾。
卻好陳敏回兵,聽知其事,先令大将夏文華引兵趨救舒越。
汪可東見其至,撤兵迎敵。
舒越在城上看可東兵動,即整兵馬殺出。
汪可東被夏、舒二将兩頭夾攻,乃大敗棄豫章而走,轉掠浔陽。
陳敏又遣大将夏文盛領兵一萬,去救劉準。
準見救至,乃合文盛進複壽陽。
賊将夏正出戰,被夏文盛殺得大敗,不敢入城,乃連夜遁至臨淮,以合石冰。
時石冰已盡提兵馬去救廣陵,臨淮複為官兵所取。
夏正遂率衆攻打,兩晝夜不能下,又被陳敏、劉準合兵追至,殺得夏正大敗而走,直至建康界口,大江之中紮下水寨,使人探聽夏文、石冰、汪可東消息。
敏、準二人得退臨淮之圍,即勒兵轉救浔陽。
浔陽守将葉興見汪可東兵盛,閉城固守。
可東日夜攻擊,葉興百計守禦,三千官兵死傷過半,看看城堞将毀,人力皆疲。
可東料城将陷,乃竭力攻打。
正在危急之中,忽見塵埃蔽日,兩路軍馬飛殺而至。
汪可東知是救兵,乃撤圍整陣以待。
被陳敏、劉準兩邊合至,殺得汪可東大敗而走,獲賊首十七名。
惟剩殘卒五百馀人,欲奔夏正水寨相合。
葉興開城出迎陳敏、劉準,入浔陽謝勞。
陳敏曰:“浔陽數遭寇擾,錢糧已竭。
我等不須入城,趁此去捉賊首,以斷後患。
”乃率兵南追汪可東。
先遣劉準還守壽陽,安慰百姓。
令夏文華、夏文盛将精兵五千追趕汪可東,至采石江及之。
可東回身接戰,被夏文盛所擒。
陳敏将可東斬首,即引得勝之兵,徑到揚州剿破石冰。
正遇賊兵四門沖出,與顧秘、周玘、葛洪、賀循等分頭鏖戰。
夏文盛、夏文華、錢廣、錢象亦分四路殺至,石冰、夏文等遂皆走入城中,閉門堅守。
攻及半月,并無寸功,反被石冰日夜嚴備,以石矢擊傷兵士不計其數。
衆人乃詣陳敏議計,敏曰:“石冰死守此城者,所恃有大江水寨夏正之兵、瓜步苗秀之兵以為聲援,欲望其救至耳。
諸公緊困城池,待下官先收夏正,不過十日往返,可以成功。
但得一人提兵去收苗秀,不過半月,廣陵勢孤,石冰就擒矣。
”葛洪曰:“某雖不能,願領兵馬直抵瓜步,以擒苗秀。
”衆人聽言大喜,即送二人起身而去。
陳敏帶衆直至建康,收剿夏正。
夏正率兵出戰,敏将夏文
百姓被其所掠,商賈遭其所扼。
鄉士夫見府縣官員不敢征剿,心中不忿。
于是前議郎周玘乃周處之子,因齊王專政時,張翰、顧榮棄官南還,玘亦辭歸養母。
茲見石冰據淮,夏文等肆掠鄰境,将及本郡,乃聚集草萊好漢,并家丁親友,共有七千馀人,以防賊寇。
欲要征剿,又慮己為歸閑之官,不好擅用兵馬,乃詣賀循相議,共推吳興太守顧秘為主,以号令軍民。
秘見二賢自至,乃從之,即傳檄遠近,集兵共退石冰。
文至各處,有華譚、葛洪、甘卓等皆起兵應秘,兵威大振。
各下縣被賊所據者,見官兵四集,皆謀殺所署賊黨,以歸于正。
夏文見民心不順,官兵将至,乃收兵過江,見石冰言:“江南周玘等起兵,推顧秘為揚州都督,盡複我等所奪郡縣,吾與連戰不勝,隻得引兵過江。
”石冰聽言大怒,即責夏文曰:“我命你下江南奪取其地,而不能鎮守。
見兵才集,即便棄而逃回,是何道理!”喝令推出斬之,衆部屬向前保免。
石冰曰:“且看衆人之面,饒你性命。
可将原部之兵,速斬周玘頭來,将功折罪。
”夏文隻得低頭前進,去到江邊。
遙見對江旌旗飄動,已是南兵分布船隻,思要過江,複取淮揚等處。
夏文憂懼,思難為敵,先遣部将黃仁阻江為陣,以截住南兵。
周玘當前鋒,探得賊人有備,乃暗移兵,暗從烏江偷渡,過上流以出賊人之後。
顧秘使甘卓等對賊揚威誘賺,度周玘渡過将到,乃激勵将士齊心渡江破賊。
甘卓身披短甲,引兵當先,戒約諸兵曰:“吾等皆是自欲仗義退賊者,非是官軍之比。
今當協力向前,若有不用命者即斬,有功者重賞。
”衆皆發憤,踴躍争先,船如箭發,飛渡大江。
夏文與黃仁分兵阻戰,兩邊舟船來往,猶如那龍翻巨浪,風卷洪濤。
自午至未,江波為赤,賊兵三停去一,尚未肯退。
忽然,一枝官兵自瓜步順流殺下,勢不可當,乃議郎周玘也。
殺得賊衆無處可逃,披靡大敗。
夏文、黃仁乃棄船上岸,葛洪等亦帶馬追趕。
周玘先到,厲聲大喝曰:“賊徒今不歸正去邪,尚欲走往何處去也!”黃仁見玘追近,乃拍馬舞刀轉戰,不及五合,被周玘一槍刺死,賊乃大亂。
顧秘看見,揮軍并進。
夏文料不能敵,逃回京口。
顧、周等連夜追至,圍城攻打。
夏文兵少,恐被所困,乃乘夜偷出,走至廣陵,以從劉機。
顧秘、甘卓、葛洪、周玘亦分兵直趨廣陵,不在話下。
時石冰又命部将夏正、汪可東分兵掠取壽陽、豫章等處,壽陽刺史劉準令守将吳會拒賊。
會與正戰,屢屢失利。
準自至,亦不能勝。
豫章守将舒越亦被汪可東困于城中,賊勢正熾。
卻好陳敏回兵,聽知其事,先令大将夏文華引兵趨救舒越。
汪可東見其至,撤兵迎敵。
舒越在城上看可東兵動,即整兵馬殺出。
汪可東被夏、舒二将兩頭夾攻,乃大敗棄豫章而走,轉掠浔陽。
陳敏又遣大将夏文盛領兵一萬,去救劉準。
準見救至,乃合文盛進複壽陽。
賊将夏正出戰,被夏文盛殺得大敗,不敢入城,乃連夜遁至臨淮,以合石冰。
時石冰已盡提兵馬去救廣陵,臨淮複為官兵所取。
夏正遂率衆攻打,兩晝夜不能下,又被陳敏、劉準合兵追至,殺得夏正大敗而走,直至建康界口,大江之中紮下水寨,使人探聽夏文、石冰、汪可東消息。
敏、準二人得退臨淮之圍,即勒兵轉救浔陽。
浔陽守将葉興見汪可東兵盛,閉城固守。
可東日夜攻擊,葉興百計守禦,三千官兵死傷過半,看看城堞将毀,人力皆疲。
可東料城将陷,乃竭力攻打。
正在危急之中,忽見塵埃蔽日,兩路軍馬飛殺而至。
汪可東知是救兵,乃撤圍整陣以待。
被陳敏、劉準兩邊合至,殺得汪可東大敗而走,獲賊首十七名。
惟剩殘卒五百馀人,欲奔夏正水寨相合。
葉興開城出迎陳敏、劉準,入浔陽謝勞。
陳敏曰:“浔陽數遭寇擾,錢糧已竭。
我等不須入城,趁此去捉賊首,以斷後患。
”乃率兵南追汪可東。
先遣劉準還守壽陽,安慰百姓。
令夏文華、夏文盛将精兵五千追趕汪可東,至采石江及之。
可東回身接戰,被夏文盛所擒。
陳敏将可東斬首,即引得勝之兵,徑到揚州剿破石冰。
正遇賊兵四門沖出,與顧秘、周玘、葛洪、賀循等分頭鏖戰。
夏文盛、夏文華、錢廣、錢象亦分四路殺至,石冰、夏文等遂皆走入城中,閉門堅守。
攻及半月,并無寸功,反被石冰日夜嚴備,以石矢擊傷兵士不計其數。
衆人乃詣陳敏議計,敏曰:“石冰死守此城者,所恃有大江水寨夏正之兵、瓜步苗秀之兵以為聲援,欲望其救至耳。
諸公緊困城池,待下官先收夏正,不過十日往返,可以成功。
但得一人提兵去收苗秀,不過半月,廣陵勢孤,石冰就擒矣。
”葛洪曰:“某雖不能,願領兵馬直抵瓜步,以擒苗秀。
”衆人聽言大喜,即送二人起身而去。
陳敏帶衆直至建康,收剿夏正。
夏正率兵出戰,敏将夏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