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回 長沙謀議取齊王
關燈
小
中
大
王曰:“長沙王披挂進朝,事必有變。
彼倚關、邺之兵在外,思欲制我,亟宜速發,猶恐不及矣。
”齊王從之,令路秀、衛毅、韓泰、劉真等提兵先攻雲龍門,葛、董等準備入内,以捉長沙王。
衛、路等兵至,長沙王之将馬鹹、逯苞、馮嵩、宋洪、董拱、宋淇、上官巳等,分兩邊殺出,兩家拒住死戰,箭如飛蝗,直至帝前。
帝喝羽林軍出助,共破齊兵。
長沙王得命,使成輔、劉佑扶住惠帝,親帶王瑚、王矩、皇甫商、陳珍統羽林軍馬,開門殺出。
陳珍當先,首沖齊兵,諸将繼至,勢不可當。
葛旟、董艾等亦皆親自臨陣,于是朝中大亂,兩家交橫惡戰,殺死軍兵及百姓等不可勝計。
齊王見長沙諸猛将善戰難敵,又有護衛禁兵相助,料不能勝,乃密召黃門令王璜盜出内庫驺虞之幡,向前诳退三軍。
璜乃持幡直至軍前高叫曰:“今奉聖上敕命,持此幡以戒谕兩軍。
汝等且各罷戰回營,不得擾攘宮阙,震驚殿陛,違者定夷三族。
二王之事,明日大會百官,當殿辨議,毋得故違。
”衆軍士皆面面相觑,不敢動手,羽林軍皆欲退去。
王瑚向前曰:“兄長素存忠義,今日何得私将禁中公物以助惡逆乎!”璜曰:“弟何不懼妄亂朝廷,而欲反責劣兄耶!”王瑚見其所言,即說長沙王曰:“今若一被賺退,明日廷議,則坐我以反情,罪難逭矣!此幡決不可信從者。
”長沙王曰:“今皇上是成輔、劉佑監輔在東華門樓之上,此幡何由而出!明知是齊王詐計,盜來愚惑兩軍者。
誰人敢向前去,揚言領旨,即将王璜殺之,奪其驺虞之幡,則可以制齊兵矣。
”宋洪曰:“隻要汝器不怪,某當除之。
”王瑚曰:“今處滅門之中,各為其主,焉暇他顧!”宋洪聽言,欣然向前,高叫王璜曰:“既有虞幡,必有诏谕。
可叫齊府之兵不得妄動,待吾來領聖谕,即當退兵。
”言訖,直至璜前。
王璜不知洪意,拱手稱問,洪曰:“黃門大人旨意何在?”璜曰:“倉惶之際,惟有聖谕,未有旨意。
”洪曰:“既無旨意,何得诳吾!”即搶上前,一刀将王璜砍死,奪其驺虞幡,即帶羽林軍士,高叫齊兵曰:“司馬冏謀反,聖上親诏羽林兵馬收拿究問,汝等何得抗旨助逆!今給驺虞幡在此,可速退去,免夷三族。
”葛旟喝令衆兵曰:“敢有退者,斬首号令!此幡齊王所請王璜持出,今司馬義擅殺朝臣,反情衆見。
有人能獲其首者,官封萬戶。
”齊兵遂不肯退。
宋洪又同羽林軍士宣叫曰:“汝等抗違朝廷憲典,欲何為也!再若不退,明日成都王入城,九族皆誅!”衆兵聽說,又值日暗昏黑,齊陣上漸漸走散,奔入羽林軍中者十之三四,孫洵亦遺書長沙王而遁。
上官巳見齊勢将解,乃激勵衆将奮力一擊。
齊兵遂潰。
王瑚、皇甫商、馬鹹三人獲得葛旟,路秀被亂軍所殺,劉真、韓泰、衛毅皆被擒住。
長沙王傳令攻入齊府,捉齊王缢殺之。
其府中所有,悉遭搶散。
長沙王命将五公等并齊府腹黨皆斬之,惟收葛、董六人家族斬之,馀皆赦免。
當即出榜安民,慰令衆兵歸營。
次日早朝,長沙王率百官奉惠帝登殿朝賀,頒诏赦孫洵之罪,将六人首級差官赍送到成都王軍中而去。
外解錢鈔犒賞二王兵士,持申帖禀問朝中之事。
成都王問于盧志,志曰:“今齊王見我等兵動,閉城拒我。
長沙王發憤任難,幸除董、葛大蠹,得去齊豪,功可尚矣。
今我王亦入京中,長沙王遜又不好,不遜又不好。
依臣愚見,且自委任于彼,收兵還邺,庶使張方懷妒我之心,豈非兩全其美乎?”成都王善之,回書與長沙王,辭帝回邺。
長沙王乃奏帝加河間、成都二王郡邑,封張方、石超等為平難車騎骠騎将軍,關内、漳邺等侯,于是各皆收拾還鎮。
長沙王見成都推讓,恐人議己之非,乃謙恭卑遜,汲汲于政,朝中頗治。
凡一應軍國重事,皆遣人咨禀成都王而後施行,人皆重之。
鹹道齊王自專,以緻取禍,晉之史官幹寶斷齊王冏曰: 冏名父之子,倡義勤王。
摧僞業于既成,拯皇輿于已墜。
策勳考績,良足可稱。
然而臨禍忘憂,逞心縱欲,曾不知樂不可極,盈難久持。
笑古人之未工,忘己事之已拙。
若采王豹之奇策,納孫惠之嘉谟,高謝衮章,永表東海。
雖雲伊霍,何以加焉。
後人有詩歎齊王曰: 堪笑齊王見識迷,乘危履滿欠知幾。
不從遜位辭權谏,固寵無長反喪軀。
彼倚關、邺之兵在外,思欲制我,亟宜速發,猶恐不及矣。
”齊王從之,令路秀、衛毅、韓泰、劉真等提兵先攻雲龍門,葛、董等準備入内,以捉長沙王。
衛、路等兵至,長沙王之将馬鹹、逯苞、馮嵩、宋洪、董拱、宋淇、上官巳等,分兩邊殺出,兩家拒住死戰,箭如飛蝗,直至帝前。
帝喝羽林軍出助,共破齊兵。
長沙王得命,使成輔、劉佑扶住惠帝,親帶王瑚、王矩、皇甫商、陳珍統羽林軍馬,開門殺出。
陳珍當先,首沖齊兵,諸将繼至,勢不可當。
葛旟、董艾等亦皆親自臨陣,于是朝中大亂,兩家交橫惡戰,殺死軍兵及百姓等不可勝計。
齊王見長沙諸猛将善戰難敵,又有護衛禁兵相助,料不能勝,乃密召黃門令王璜盜出内庫驺虞之幡,向前诳退三軍。
璜乃持幡直至軍前高叫曰:“今奉聖上敕命,持此幡以戒谕兩軍。
汝等且各罷戰回營,不得擾攘宮阙,震驚殿陛,違者定夷三族。
二王之事,明日大會百官,當殿辨議,毋得故違。
”衆軍士皆面面相觑,不敢動手,羽林軍皆欲退去。
王瑚向前曰:“兄長素存忠義,今日何得私将禁中公物以助惡逆乎!”璜曰:“弟何不懼妄亂朝廷,而欲反責劣兄耶!”王瑚見其所言,即說長沙王曰:“今若一被賺退,明日廷議,則坐我以反情,罪難逭矣!此幡決不可信從者。
”長沙王曰:“今皇上是成輔、劉佑監輔在東華門樓之上,此幡何由而出!明知是齊王詐計,盜來愚惑兩軍者。
誰人敢向前去,揚言領旨,即将王璜殺之,奪其驺虞之幡,則可以制齊兵矣。
”宋洪曰:“隻要汝器不怪,某當除之。
”王瑚曰:“今處滅門之中,各為其主,焉暇他顧!”宋洪聽言,欣然向前,高叫王璜曰:“既有虞幡,必有诏谕。
可叫齊府之兵不得妄動,待吾來領聖谕,即當退兵。
”言訖,直至璜前。
王璜不知洪意,拱手稱問,洪曰:“黃門大人旨意何在?”璜曰:“倉惶之際,惟有聖谕,未有旨意。
”洪曰:“既無旨意,何得诳吾!”即搶上前,一刀将王璜砍死,奪其驺虞幡,即帶羽林軍士,高叫齊兵曰:“司馬冏謀反,聖上親诏羽林兵馬收拿究問,汝等何得抗旨助逆!今給驺虞幡在此,可速退去,免夷三族。
”葛旟喝令衆兵曰:“敢有退者,斬首号令!此幡齊王所請王璜持出,今司馬義擅殺朝臣,反情衆見。
有人能獲其首者,官封萬戶。
”齊兵遂不肯退。
宋洪又同羽林軍士宣叫曰:“汝等抗違朝廷憲典,欲何為也!再若不退,明日成都王入城,九族皆誅!”衆兵聽說,又值日暗昏黑,齊陣上漸漸走散,奔入羽林軍中者十之三四,孫洵亦遺書長沙王而遁。
上官巳見齊勢将解,乃激勵衆将奮力一擊。
齊兵遂潰。
王瑚、皇甫商、馬鹹三人獲得葛旟,路秀被亂軍所殺,劉真、韓泰、衛毅皆被擒住。
長沙王傳令攻入齊府,捉齊王缢殺之。
其府中所有,悉遭搶散。
長沙王命将五公等并齊府腹黨皆斬之,惟收葛、董六人家族斬之,馀皆赦免。
當即出榜安民,慰令衆兵歸營。
次日早朝,長沙王率百官奉惠帝登殿朝賀,頒诏赦孫洵之罪,将六人首級差官赍送到成都王軍中而去。
外解錢鈔犒賞二王兵士,持申帖禀問朝中之事。
成都王問于盧志,志曰:“今齊王見我等兵動,閉城拒我。
長沙王發憤任難,幸除董、葛大蠹,得去齊豪,功可尚矣。
今我王亦入京中,長沙王遜又不好,不遜又不好。
依臣愚見,且自委任于彼,收兵還邺,庶使張方懷妒我之心,豈非兩全其美乎?”成都王善之,回書與長沙王,辭帝回邺。
長沙王乃奏帝加河間、成都二王郡邑,封張方、石超等為平難車騎骠騎将軍,關内、漳邺等侯,于是各皆收拾還鎮。
長沙王見成都推讓,恐人議己之非,乃謙恭卑遜,汲汲于政,朝中頗治。
凡一應軍國重事,皆遣人咨禀成都王而後施行,人皆重之。
鹹道齊王自專,以緻取禍,晉之史官幹寶斷齊王冏曰: 冏名父之子,倡義勤王。
摧僞業于既成,拯皇輿于已墜。
策勳考績,良足可稱。
然而臨禍忘憂,逞心縱欲,曾不知樂不可極,盈難久持。
笑古人之未工,忘己事之已拙。
若采王豹之奇策,納孫惠之嘉谟,高謝衮章,永表東海。
雖雲伊霍,何以加焉。
後人有詩歎齊王曰: 堪笑齊王見識迷,乘危履滿欠知幾。
不從遜位辭權谏,固寵無長反喪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