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七回 鬥陣法漢敗晉兵
關燈
小
中
大
動,彩鳳旗開,成都王頭戴沖天金冠,身穿嵌星金甲、飛魚襖、蟠龍帶,兩邊擺下部将十馀員。
前面有張方、祁弘二先鋒,引兵二萬,分為兩翼,堂堂峙立。
漢陣上二太子劉聰頭帶獬豸金冠,身穿蟒龍繡服、紅簪纓、碧玉帶,左右列猛将十員。
左翼上都督劉曜、先鋒劉靈,右翼上都督石勒、先鋒王彌,盡皆威風凜凜,壯氣巍巍,兩邊擺着。
成都王方欲親問劉聰,隻見陸機高聲叫曰:“張賓詭谲小人!兩番布陣,皆不敢打,何為好漢!”賓曰:“你自無能逞能,緻敗而又敗,何敢責人!”機曰:“我和你連日交戰,皆是混殺,徒傷兵士,未決雌雄。
今日當各戒兵将,不許亂鬥,一個對一個,任他自見輸赢。
亦不許追趕,以四個為則,若有三個勝則算為勝,三個輸則算為輸,兩個輸則算為平。
一言為定:你勝我即兵回洛陽,以魏郡讓你。
我勝汝即退回平陽,以魏郡還我。
即以此地為界,不許侵犯,免得終日厮殺,害及無辜之命。
又且炎熱将至,非是用兵之時,各宜憐惜生靈,毋作不仁。
”劉聰曰:“向蒙見愛,心切念之,勸大王保重千金之軀,預作知機之事。
趁此未戰回軍,威名尚在。
倘若再有差訛,反為世人所笑,恐不美也。
欲待少讓分厘,部衆又道我怯。
将佐在此,随問叫那一個出馬,說定輸者就退。
”張方聽言大怒,躍馬出陣,橫刀叫曰:“賊子敢恁狂妄,在親王前猶肆無忌也。
張先鋒出馬,選一能者來戰!”聰曰:“誰先出馬?”王彌曰:“魍魉匹夫,曾言單搦我戰,待我前去擒他。
”乃亦舞刀而出。
二人并施英勇,各抖精神,但隻見:四手盤旋,凜凜雙刀光炫目;八蹄踯躅,騰騰兩馬勢驚人。
一連戰上六十馀合,不分勝敗。
晉陣上祁弘見張方不能取勝,心中懊惱,忍耐不住,挺槍殺出。
劉靈看見,亦挺長矛向前,責罵曰:“祁弘匹夫,食言小輩!議定不許幫戰,一對一對挨次而出,汝敢妄亂。
劉子通在此,和你并個三百合,不得走也!”祁弘見靈來到,連忙抵住。
二人就在陣前各逞神威,喧呼大戰。
就便是天上六丁逢七殺,神中白虎遇黃幡。
二将也戰上六十馀合,不分勝負。
南陽王駕下遊奕将軍翁猛見二将狠鬥,急揮宣花月斧,砍過漢陣,欲助祁弘。
劉曜大怒,手擎竹節剛鞭,挺出罵曰:“無信狗奴,欲來何幹!”望猛照頭打去,二人接住,戰不上十合馀,翁猛力怯,遮隔不疊,被曜一鞭打中腦上,頭顱粉碎,倒撞下馬。
劉曜得勝,正欲去助劉靈,忽聽得銮鈴震響,鼓角齊鳴,一員大将跑馬趕來,威風猛赫,狀貌獰猙,乃是範陽王駕下橫沖兵馬使王曠也。
手舞雙鞭,望曜打來,二人敵住。
王曠奮盡平生勇力,欲為翁猛報仇,雙鞭渾如風卷,劉曜從容架隔。
不上二十合,曠力用乏,漸漸抵敵不住,被曜一鞭打得抱鞍吐紅而走。
劉曜趕去,卻得東海王駕下折沖大将宋胄、施融殺出接住。
劉曜獨戰二将,并無少怯。
琅琊王駕下安東将軍淩霄,乃淩統之孫,極有武略,見劉曜戰勢昌熾,乃挺方天畫戟,馳馬出助。
剛到陣前,猛見一員漢将,勢如熊虎,橫刀截出,厲聲大喝曰:“賊弟子欲何所為,曉得靈昌道口獨斬四将石世龍将軍否!”淩霄曰:“我乃東吳四世虎将,那知你邊方胡狗!”言罷,挺戟便刺,石勒以刀架住。
二人戰上三十馀合,淩霄抵敵不住,被勒一刀砍于馬下。
宋胄看見,吃了一驚,槍法慌亂,被劉曜一鞭打中背心,吐血而走。
施融見勢不諧,回馬望陣中逃去,石勒、劉曜雙馬沖入,趕及背後,大叫休走。
施融急忙轉身迎敵,早被一鞭擊中手腕,棄槍于地,石勒搶進,連頭一刀砍下。
晉将二十馀員一齊殺出,思困曜、勒、彌、靈。
姜飛急搶向前,姜發把旗一搖,漢将齊奔敵住。
兩邊互相混戰,直攪得飛塵翳日,殺氣迷空,暗沉沉四野無光神鬼泣,昏慘慘兩間失色地天愁。
将約有兩個時辰,但見屍橫遍地,血積成流,晉将當之不住,兵衆大敗而走。
于是八王十三鎮諸侯各皆奔潰,自相踐踏,哭聲大震,聞于遠迩。
幸得日落西山,風生東北,沙土迷目,兩邊各自收兵。
漢獲全勝,得馬匹器仗不計其數。
成都王回寨,查驗軍冊,共折人馬四萬,大将四五員。
成都王見說,氣得喉嚨哽咽,半晌不言,心頭如火,倒于床上。
不知司馬穎得病性命如何。
後人有詩十二句,貶陸機不能成功雲: 堪歎江東陸士衡,才全文武動公卿。
築壇挂印提兵馬,欲掃胡劉僞漢平。
韓陵山下遭三敗,五鹿墟前被兩征。
十萬亡兵冤氣重,百員殒将怨魂深。
胸中空有孫吳術,目下無由展一能。
武不封侯文不相,隻應浮學得虛名。
成都王五鹿
前面有張方、祁弘二先鋒,引兵二萬,分為兩翼,堂堂峙立。
漢陣上二太子劉聰頭帶獬豸金冠,身穿蟒龍繡服、紅簪纓、碧玉帶,左右列猛将十員。
左翼上都督劉曜、先鋒劉靈,右翼上都督石勒、先鋒王彌,盡皆威風凜凜,壯氣巍巍,兩邊擺着。
成都王方欲親問劉聰,隻見陸機高聲叫曰:“張賓詭谲小人!兩番布陣,皆不敢打,何為好漢!”賓曰:“你自無能逞能,緻敗而又敗,何敢責人!”機曰:“我和你連日交戰,皆是混殺,徒傷兵士,未決雌雄。
今日當各戒兵将,不許亂鬥,一個對一個,任他自見輸赢。
亦不許追趕,以四個為則,若有三個勝則算為勝,三個輸則算為輸,兩個輸則算為平。
一言為定:你勝我即兵回洛陽,以魏郡讓你。
我勝汝即退回平陽,以魏郡還我。
即以此地為界,不許侵犯,免得終日厮殺,害及無辜之命。
又且炎熱将至,非是用兵之時,各宜憐惜生靈,毋作不仁。
”劉聰曰:“向蒙見愛,心切念之,勸大王保重千金之軀,預作知機之事。
趁此未戰回軍,威名尚在。
倘若再有差訛,反為世人所笑,恐不美也。
欲待少讓分厘,部衆又道我怯。
将佐在此,随問叫那一個出馬,說定輸者就退。
”張方聽言大怒,躍馬出陣,橫刀叫曰:“賊子敢恁狂妄,在親王前猶肆無忌也。
張先鋒出馬,選一能者來戰!”聰曰:“誰先出馬?”王彌曰:“魍魉匹夫,曾言單搦我戰,待我前去擒他。
”乃亦舞刀而出。
二人并施英勇,各抖精神,但隻見:四手盤旋,凜凜雙刀光炫目;八蹄踯躅,騰騰兩馬勢驚人。
一連戰上六十馀合,不分勝敗。
晉陣上祁弘見張方不能取勝,心中懊惱,忍耐不住,挺槍殺出。
劉靈看見,亦挺長矛向前,責罵曰:“祁弘匹夫,食言小輩!議定不許幫戰,一對一對挨次而出,汝敢妄亂。
劉子通在此,和你并個三百合,不得走也!”祁弘見靈來到,連忙抵住。
二人就在陣前各逞神威,喧呼大戰。
就便是天上六丁逢七殺,神中白虎遇黃幡。
二将也戰上六十馀合,不分勝負。
南陽王駕下遊奕将軍翁猛見二将狠鬥,急揮宣花月斧,砍過漢陣,欲助祁弘。
劉曜大怒,手擎竹節剛鞭,挺出罵曰:“無信狗奴,欲來何幹!”望猛照頭打去,二人接住,戰不上十合馀,翁猛力怯,遮隔不疊,被曜一鞭打中腦上,頭顱粉碎,倒撞下馬。
劉曜得勝,正欲去助劉靈,忽聽得銮鈴震響,鼓角齊鳴,一員大将跑馬趕來,威風猛赫,狀貌獰猙,乃是範陽王駕下橫沖兵馬使王曠也。
手舞雙鞭,望曜打來,二人敵住。
王曠奮盡平生勇力,欲為翁猛報仇,雙鞭渾如風卷,劉曜從容架隔。
不上二十合,曠力用乏,漸漸抵敵不住,被曜一鞭打得抱鞍吐紅而走。
劉曜趕去,卻得東海王駕下折沖大将宋胄、施融殺出接住。
劉曜獨戰二将,并無少怯。
琅琊王駕下安東将軍淩霄,乃淩統之孫,極有武略,見劉曜戰勢昌熾,乃挺方天畫戟,馳馬出助。
剛到陣前,猛見一員漢将,勢如熊虎,橫刀截出,厲聲大喝曰:“賊弟子欲何所為,曉得靈昌道口獨斬四将石世龍将軍否!”淩霄曰:“我乃東吳四世虎将,那知你邊方胡狗!”言罷,挺戟便刺,石勒以刀架住。
二人戰上三十馀合,淩霄抵敵不住,被勒一刀砍于馬下。
宋胄看見,吃了一驚,槍法慌亂,被劉曜一鞭打中背心,吐血而走。
施融見勢不諧,回馬望陣中逃去,石勒、劉曜雙馬沖入,趕及背後,大叫休走。
施融急忙轉身迎敵,早被一鞭擊中手腕,棄槍于地,石勒搶進,連頭一刀砍下。
晉将二十馀員一齊殺出,思困曜、勒、彌、靈。
姜飛急搶向前,姜發把旗一搖,漢将齊奔敵住。
兩邊互相混戰,直攪得飛塵翳日,殺氣迷空,暗沉沉四野無光神鬼泣,昏慘慘兩間失色地天愁。
将約有兩個時辰,但見屍橫遍地,血積成流,晉将當之不住,兵衆大敗而走。
于是八王十三鎮諸侯各皆奔潰,自相踐踏,哭聲大震,聞于遠迩。
幸得日落西山,風生東北,沙土迷目,兩邊各自收兵。
漢獲全勝,得馬匹器仗不計其數。
成都王回寨,查驗軍冊,共折人馬四萬,大将四五員。
成都王見說,氣得喉嚨哽咽,半晌不言,心頭如火,倒于床上。
不知司馬穎得病性命如何。
後人有詩十二句,貶陸機不能成功雲: 堪歎江東陸士衡,才全文武動公卿。
築壇挂印提兵馬,欲掃胡劉僞漢平。
韓陵山下遭三敗,五鹿墟前被兩征。
十萬亡兵冤氣重,百員殒将怨魂深。
胸中空有孫吳術,目下無由展一能。
武不封侯文不相,隻應浮學得虛名。
成都王五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