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七回 鬥陣法漢敗晉兵

關燈
晉軍被漢将兩頭合殺将來,圍于陣中。

    陸機見衆不退,思以勝漢,又令四路接應諸侯分頭去助,令公師藩、郭勱等協助張、祁。

    張賓見其救兵四至,放起号炮,曹嶷、孔苌,楊龍、王如、呼延模五路大兵十萬,殺入陣中戡敵,勢不可當。

    北陣上張敬刺傷王甲始,西陣上石勒砍死姬巧,東陣上趙染戳死苟晖,南陣上關防枭斬駱臻,關山又斬王昌,廖翀刺死桓彬,晉兵大亂。

    石勒直沖而前,苟晞與陳午雙來抵住。

    戰未十合,汲桑撞到,揮斧奮砍而入。

    苟晞見其勢急,帶馬而走。

    石勒趕去,值高潤向前抵住,晞乃得脫。

    陳午被汲桑所殺,高潤被石勒砍中肩窩而走。

    祁弘與劉靈戰及有百馀合,凡五回分進,兩不相舍。

    又遇黃命殺至,大叫曰:“子通不可輕放,除得祁弘那賊,其馀易平也!”祁弘恐被所并有失,乃亦望東而走。

    黃命追去,北宮純來敵住。

    戰未五合,劉靈又至相助。

    忽劉曜躍馬揮鞭打入,靈乃轉馬望東掠陣而去,正見張軌帶兵來救北宮純,劉靈阻住。

    大将毛賓殺出,不五合,被劉靈一矛刺死。

    宋配大怒,引兵合至,兩家混戰不退。

    劉聰親出大呼曰:“晉兵敗矣,可努力擊之!”便躍馬橫刀突入晉軍,連斬華文、葉武二将,晉兵退走。

    劉聰直取陸機,張雄随進,機望後遁去,于是衆皆大敗。

    漢兵從後趕去,殺得死屍疊疊,器械丢滿道路,五鹿墟地土皆赤。

    直至天色昏黑,諸葛宣于乃命鳴金收軍,漢兵大勝回寨。

    計點人馬,亦折萬馀。

    所得衣甲器械,不計其數。

    後人有詩歎晉漢五鹿墟相戰之慘雲: 殺氣迷茫五鹿墟,晉劉曾此決雄雌。

    軍兵呐喊聲連漢,将士沖鋒血染衣。

     旗幟影搖天地慘,刀槍光閃鬼神凄。

    紅汐百裡愁難洗,白骨千尋恨怎除。

     晉帥陸機欲鬥陣法,又被劉曜激罵哄去,殺得大敗。

    走五七裡,日暗昏黑,始得紮住,收拾回寨。

    各郡鎮報折軍數,共四萬有零;大将六員,副将八員;兖州刺史苟晖。

    成都王看畢,大怒曰:“若是如斯行徑,不但取辱于賊,且作天下話靶耳!豈有百馀萬大兵而戰一隅之漢,屢遭挫衄,有何顔面見朝中士大夫乎!”陸機曰:“非是智謀不及,人不用命,而被人見笑也。

    奈彼賊将萬夫之敵者有二十馀員,故不能當其鋒,所以屢敗與他。

    ”張方、祁弘在旁,聽言不忿曰:“元帥何藐視自己之甚也!來日試出布陣,待小将與之獨戰,不斬王彌、劉靈四将,願納先鋒之印,誓死沙場,不回寨中!”成都王曰:“二将之能,孤所盡知也,但再無其次耳!”乃賜重賞,以嘉壯其志。

    張、祁二人曰:“元帥在此,某願立下軍令狀于軍政司,若是戰輸,依法枭首。

    ”成都王大喜曰:“人人志略能如二将,緻身為國,何賊寇之不可克也!”因是頒犒三軍,下谕激勵,言有能斬得漢将一名者,賞金千兩;生獲一名者,封縣公;能枭張賓、諸葛并王彌、劉、石十二漢将中一名者,封縣公;生獲一名者,封郡公。

    不用命建功者斬首示衆。

    将士盡皆發憤,願效死力,誓複漢恨。

     漢帥劉聰收兵入寨,一邊設宴賀喜,一邊商議軍事。

    聰曰:“昨日一戰,吾心甚是駭栗。

    幸而獲勝,實賴丞相之雄略以制彼耳。

    ”宣于曰:“前韓陵山張孟孫以八門妙變,被殺一陣,陸機心已難矣。

    若再布以名色奇異之陣,則彼必懼而不敢來犯。

    吾故以陣之淺而變之深奧者而誘之。

    吾所布五行陣,内按洪範六壬轉運。

    知其必以五行正運來打,所以吾料定要勝彼也。

    ”聰曰:“丞相可謂繩其祖父者矣!”張賓、姜發曰:“今雖幸勝數陣,亦傷折人馬過多。

    成都王立此大意,屢屢受辱,嗔恨我等之甚。

    早晚必有一場大戰,決非往日之比。

    數次皆以陣法賺彼來打,逸中取勝,是彼拙于勞故也。

    ”宣于曰:“論戰足可以為敵,兵糧則有衆寡之差。

    惟有以計應彼,亦無妨事。

    ”賓曰:“若以漳台比之,我勢已增一半,料不畏彼。

    但以孤城陷于中州,有主客之異耳。

    ”發曰:“昔班定遠以一旅孤軍,橫行西域。

    我今至此,亦不為遠。

    雖則彼兵多倍于我,隻要堅守陣腳,逸以待之。

    分付衆将不得恃血氣之勇,被其所誘,以緻誤陷敵圍,則我之将帥,還有勝彼之機。

    但不宜亂動,看緩急而進,弱則助之,我勝則止。

    所謂知己知彼,勝敗亦不緻大恚也。

    ”劉玄明曰:“存忠之言是也。

    ”乃即分付衆将,各宜依令而行,不可亂動。

    衆皆應諾而散。

     次日,成都王出兵。

    張方使人向前叫曰:“張子正先鋒單戰王彌,可速出來,不然即當攻入汝寨矣!”守軍以其言傳入帳中,劉聰、張賓、宣于等大鳴炮铳,嚴兵而出,與晉師相對列開陣勢。

    三通鼓罷,黃羅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