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六回 五鹿墟晉漢鬥陣
關燈
小
中
大
再題成都王等圍漢軍于魏郡,已将五十馀日,城中糧盡,宰馬為食。
而沙麓關、靈昌道兩路救應糧草悉被阻住,雖則屢戰不勝,其險要卻皆守定矣。
但傳令勿戰,雖一郡刺史,守有馀力。
何乃聽孫洵無謀之言、長沙不智之說。
而陸機亦從其議,欲以陣法顯己之能,是亦按圖索骥,妄欲拟比于祖父,其天淵矣。
反将沙麓、靈昌塞險之兵召轉,盡皆罷圍,還屯五鹿墟而去。
廣州參軍鄭攀、幽州參軍斐憲曰:“今我大軍撤圍,心皆自顧,不能統一。
倘賊人以精兵蹑之,必至驚亂矣。
必須留重兵為斷後方可。
”陸機曰:“吾已算定在此。
”乃命先鋒祁弘、張方将兵二萬,各帶本部将佐,伏于十裡之内,以防追趕。
又命馬隆引本部人馬,伏于十裡之外,接應二将。
于是大兵皆依次逐漸而退。
其日輪是先鋒王彌巡守城池,看見晉大營中旗幡不豎,各寨人馬無行,鼓聲不鬧,遂命王如于城上巡視,疾趨中軍見張賓,曰:“吾觀晉營中并無動靜,遙見西角上十裡馀外旗飄隐隐。
莫非我國救至,彼去迎敵,不然必是斷吾之歸路耳。
可趁此出兵追之,定獲辎重矣。
”賓曰:“得他退去,我等心亦寬矣,何須即追。
且着人探其何故,再行計議。
”于是遣使出四門去探,路上之人并百姓們盡皆報實,言漢兵分兩路送糧至此,晉使人阻于沙麓山、靈昌河。
西路大将石勒,三戰斬晉将十五六員。
北路大将劉曜,打傷大将六員,打死者十四五員。
晉懼,分三路而不相顧,乃召轉二處守兵,退至五鹿墟,欲共阻漢糧,以遏其歸路。
若兩日可到,則不被所截矣。
王彌曰:“可急追之,殺他一陣,使其無暇他計。
倘得二路糧草一到,又何懼哉!”張賓曰:“未可追他,必有重兵斷後,以防追趕,去亦不見全勝。
宜着人往二處接之,還是急務。
”彌曰:“晉将不過張方、祁弘為最,吾何畏乎!”乃綽刀上馬,引兵五千,開門沖出。
張賓急喚劉靈、關防、張實、呼延攸出城相助。
原來彌弟王如在城上看見兄去追趕,恐其有失,亦橫刀躍馬,随後疾發。
王彌方才追得五七裡,隻聽得一聲炮響,大将張方引兵殺出,大喝曰:“王彌潑賊,餓不死的頑鬼!速走猶遲,尚欲自來送命耶!”王彌更不打話,揮刀劈面砍去,張方接戰。
未及十馀合,王如趕到,林成、馬瞻、刁默、呂朗一齊殺出。
五員晉将圍住漢将兩員,死不肯放。
背後劉、關、張、呼延四将接應兵到,又被祁弘、王昌、孫緯、高柔、王甲如截住,關中郅輔、張輔又殺将來。
時将日末,劉曜當前鋒,糧至魏郡。
看見前面塵頭蔽日,喊殺連天,乃大叫曰:“此必晉漢交兵,吾當往助一陣。
”曹嶷曰:“都督地理未熟,不可向前,待我去助。
”劉曜不聽,單鞭躍馬如飛,望塵而進。
祁弘看見,挺槍阻住。
曜曰:“汝是何人,敢來拒我!曾知沙麓關下,連打晉将二十員劉永明将軍乎?”祁弘曰:“我是漳河殺胡虜三萬級的祁大王,那曉得兒曹輩馬前小卒乎?”劉曜大怒,揮鞭打去,弘以槍接戰。
二人鬥上了二十馀合,一個怒吽吽眼中出火,一個惡狠狠口内生煙。
再又戰二十合将近,姜飛、曹嶷競至,沖王昌、孫緯陣中,遂皆敗走,祁弘亦棄戰奔去。
劉曜複拍馬打入張方陣中,鞭中林成背上,于是晉兵望風奔遁。
劉曜、王彌不舍,從後又趕。
不二裡,炮聲震起,鼓角齊鳴,馬隆帶兵截出。
關防随後大叫曰:“天色昏晚,且自回城,饒他去罷!”彌、曜乃回馬,一同望城中而行。
未及五裡,一彪軍馬橫出左手,朦朦茫茫,旌旗飄展,十有馀裡。
劉曜、王、關等各各紮定,輪刀勒馬以俟。
将至面前,乃是夔安與新來都督石勒也。
一行人盡至城中,命将糧車俱推至教場堆着。
王彌、劉靈入見,言劉王子、姜公子、趙四舍、汲桑俱到,聰、賓大喜。
諸葛宣于曰:“可傳令教諸将且自更衣歇息,來早相見。
”聰曰:“不然。
親戚故舊久闊,恨不得頃刻相見,何待來日!”乃命大張燈火,都至中軍相叙,各訴衷曲。
宣于分排坐位,設宴共飲,至夜而散。
次日早,乃大集諸将,議論軍務。
或曰:“今我添兵二十馀萬,上将二十馀員。
錢糧俱足,且隻守住。
他合南北諸侯,定有分散之日。
待其勢解,以兵乘之,可坐而取勝也。
”宣于、張賓、姜發皆曰:“諸君以逸待勞之言,亦甚有理。
但有一件,晉人兵多将廣,若不出兵與戰,恐其絆住我等,分遣大鎮打别郡城,豈此魏郡能安吾等耶!必須前去對住他們,使之不生他想。
”劉聰曰:“我今雖添這些兵馬,前後不過四十馀萬,尚不能及其一半。
若不能勝,丞相以為何如?”宣于曰:“兵者可進而不可退。
若一自示以弱,則被其所侮。
若以他兵徑趨平陽,我等去又不得,豈不受抑乎!”姜發亦曰:“兵在精而不在多,隻要為将者善于用謀耳。
必須整軍馬前往五鹿墟紮營對敵,以示雄威。
然衆寡之勢,容某與丞相、軍師三人商議計策,緩緩消除他們。
此正曹孟德破袁本初之勢,殿下勿以為憂。
”劉玄明從之。
乃以姜發與劉曜督兵十萬,立下一屯,張實與石勒督兵十萬,立下一屯,留靳準、喬昕、劉欽等督兵五萬
而沙麓關、靈昌道兩路救應糧草悉被阻住,雖則屢戰不勝,其險要卻皆守定矣。
但傳令勿戰,雖一郡刺史,守有馀力。
何乃聽孫洵無謀之言、長沙不智之說。
而陸機亦從其議,欲以陣法顯己之能,是亦按圖索骥,妄欲拟比于祖父,其天淵矣。
反将沙麓、靈昌塞險之兵召轉,盡皆罷圍,還屯五鹿墟而去。
廣州參軍鄭攀、幽州參軍斐憲曰:“今我大軍撤圍,心皆自顧,不能統一。
倘賊人以精兵蹑之,必至驚亂矣。
必須留重兵為斷後方可。
”陸機曰:“吾已算定在此。
”乃命先鋒祁弘、張方将兵二萬,各帶本部将佐,伏于十裡之内,以防追趕。
又命馬隆引本部人馬,伏于十裡之外,接應二将。
于是大兵皆依次逐漸而退。
其日輪是先鋒王彌巡守城池,看見晉大營中旗幡不豎,各寨人馬無行,鼓聲不鬧,遂命王如于城上巡視,疾趨中軍見張賓,曰:“吾觀晉營中并無動靜,遙見西角上十裡馀外旗飄隐隐。
莫非我國救至,彼去迎敵,不然必是斷吾之歸路耳。
可趁此出兵追之,定獲辎重矣。
”賓曰:“得他退去,我等心亦寬矣,何須即追。
且着人探其何故,再行計議。
”于是遣使出四門去探,路上之人并百姓們盡皆報實,言漢兵分兩路送糧至此,晉使人阻于沙麓山、靈昌河。
西路大将石勒,三戰斬晉将十五六員。
北路大将劉曜,打傷大将六員,打死者十四五員。
晉懼,分三路而不相顧,乃召轉二處守兵,退至五鹿墟,欲共阻漢糧,以遏其歸路。
若兩日可到,則不被所截矣。
王彌曰:“可急追之,殺他一陣,使其無暇他計。
倘得二路糧草一到,又何懼哉!”張賓曰:“未可追他,必有重兵斷後,以防追趕,去亦不見全勝。
宜着人往二處接之,還是急務。
”彌曰:“晉将不過張方、祁弘為最,吾何畏乎!”乃綽刀上馬,引兵五千,開門沖出。
張賓急喚劉靈、關防、張實、呼延攸出城相助。
原來彌弟王如在城上看見兄去追趕,恐其有失,亦橫刀躍馬,随後疾發。
王彌方才追得五七裡,隻聽得一聲炮響,大将張方引兵殺出,大喝曰:“王彌潑賊,餓不死的頑鬼!速走猶遲,尚欲自來送命耶!”王彌更不打話,揮刀劈面砍去,張方接戰。
未及十馀合,王如趕到,林成、馬瞻、刁默、呂朗一齊殺出。
五員晉将圍住漢将兩員,死不肯放。
背後劉、關、張、呼延四将接應兵到,又被祁弘、王昌、孫緯、高柔、王甲如截住,關中郅輔、張輔又殺将來。
時将日末,劉曜當前鋒,糧至魏郡。
看見前面塵頭蔽日,喊殺連天,乃大叫曰:“此必晉漢交兵,吾當往助一陣。
”曹嶷曰:“都督地理未熟,不可向前,待我去助。
”劉曜不聽,單鞭躍馬如飛,望塵而進。
祁弘看見,挺槍阻住。
曜曰:“汝是何人,敢來拒我!曾知沙麓關下,連打晉将二十員劉永明将軍乎?”祁弘曰:“我是漳河殺胡虜三萬級的祁大王,那曉得兒曹輩馬前小卒乎?”劉曜大怒,揮鞭打去,弘以槍接戰。
二人鬥上了二十馀合,一個怒吽吽眼中出火,一個惡狠狠口内生煙。
再又戰二十合将近,姜飛、曹嶷競至,沖王昌、孫緯陣中,遂皆敗走,祁弘亦棄戰奔去。
劉曜複拍馬打入張方陣中,鞭中林成背上,于是晉兵望風奔遁。
劉曜、王彌不舍,從後又趕。
不二裡,炮聲震起,鼓角齊鳴,馬隆帶兵截出。
關防随後大叫曰:“天色昏晚,且自回城,饒他去罷!”彌、曜乃回馬,一同望城中而行。
未及五裡,一彪軍馬橫出左手,朦朦茫茫,旌旗飄展,十有馀裡。
劉曜、王、關等各各紮定,輪刀勒馬以俟。
将至面前,乃是夔安與新來都督石勒也。
一行人盡至城中,命将糧車俱推至教場堆着。
王彌、劉靈入見,言劉王子、姜公子、趙四舍、汲桑俱到,聰、賓大喜。
諸葛宣于曰:“可傳令教諸将且自更衣歇息,來早相見。
”聰曰:“不然。
親戚故舊久闊,恨不得頃刻相見,何待來日!”乃命大張燈火,都至中軍相叙,各訴衷曲。
宣于分排坐位,設宴共飲,至夜而散。
次日早,乃大集諸将,議論軍務。
或曰:“今我添兵二十馀萬,上将二十馀員。
錢糧俱足,且隻守住。
他合南北諸侯,定有分散之日。
待其勢解,以兵乘之,可坐而取勝也。
”宣于、張賓、姜發皆曰:“諸君以逸待勞之言,亦甚有理。
但有一件,晉人兵多将廣,若不出兵與戰,恐其絆住我等,分遣大鎮打别郡城,豈此魏郡能安吾等耶!必須前去對住他們,使之不生他想。
”劉聰曰:“我今雖添這些兵馬,前後不過四十馀萬,尚不能及其一半。
若不能勝,丞相以為何如?”宣于曰:“兵者可進而不可退。
若一自示以弱,則被其所侮。
若以他兵徑趨平陽,我等去又不得,豈不受抑乎!”姜發亦曰:“兵在精而不在多,隻要為将者善于用謀耳。
必須整軍馬前往五鹿墟紮營對敵,以示雄威。
然衆寡之勢,容某與丞相、軍師三人商議計策,緩緩消除他們。
此正曹孟德破袁本初之勢,殿下勿以為憂。
”劉玄明從之。
乃以姜發與劉曜督兵十萬,立下一屯,張實與石勒督兵十萬,立下一屯,留靳準、喬昕、劉欽等督兵五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