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六回 五鹿墟晉漢鬥陣

關燈
守魏郡,自與宣于督兵十萬為中軍,王彌、劉靈、楊龍、廖全将兵五萬為前驅,徑離郡城,望五鹿墟而進。

    正是有分教:晉元帥使得智盡計窮,軍士們心驚膽喪;漢軍帥用出奇謀異見,将佐輩氣壯威雄。

    後人有詩歎曰: 漢思晉鹿起胡羌,群雄馳逐出平陽。

    才入五墟成角鬥,橫驅萬億命傷殘。

     白骨盈丘冤氣盛,紅沙滿地血腥長。

    英豪物故山川舊,留得虛名在世間。

     劉玄明兵至五鹿墟,與晉軍相距三十馀裡。

    伏路小軍飛報至晉軍中曰:“漢兵已至西北角屯紮,立三大營,三十六寨,軍容甚是雄壯。

    ”成都王曰:“潑胡既至,明日即當出戰。

    諸将可分作十路,待戰酣一齊殺出,三個并一個,豈有不勝之理乎!”盧志曰:“胡寇弓馬熟閑,多有勇力,若徒與之鬥狠角戰,恐難制彼。

    必須設計,務勝醜虜。

    庶使兵威可振,然後衆心固壯,有破彼之機矣。

    ”陸士衡曰:“前者韓陵山布陣,漢賊不曾來打,緻費心思。

    因被賺去攻賊,反遭暗算,吾甚恥焉。

    我明日再布一陣,令彼來打,必有成功。

    劉曜、石勒少而驕戆,王彌、劉靈勇而躁暴,漢來打陣,必此四人當先。

    待其打入陣中,内有變法,任他如虎,亦不能出,縱有外救,無隙可入。

    若是戰将骁勇,隻須弩箭齊起,射其坐馬,可以擒賊矣。

    若能去此四人,則劉聰自然易破。

    可以盡複諸州,而建掃清漠南之績矣!”成都王信以為然,即便大喜曰:“自起兵至此,兩月之期,建立功勳,皆在明日一陣之中。

    諸将士各宜用心效力,定有重賞。

    ”分付已訖,遂命陸機開辦物色。

    次日,成都王與衆官上将台觀看布陣。

    陸機指點諸鎮,各分方位擺列。

    傳下将令,遍告兵士:“不可交頭接耳,不可左顧右盼,不可訛言妄語。

    但看令旗為号,指東則從東,指西則從西,不可少離方位,不可錯亂隊伍。

    若有賊兵打陣,不可大驚小怪,倉惶失措,違者軍法治之。

    ”軍皆奉命。

    陸機乘馬揮旗,指明方向,隊伍數目,東西南北,前後左右,各按旗幡服飾顔色分布,不一時陣成。

    再調四鎮精兵,以候協助捉獲漢将。

    又使健軍持戰書入漢寨索戰,諸葛宣于與劉玄明等拆開看雲: 晉征西剿寇大元帥陸士衡書示僞漢掌軍事張賓知悉:切謂古之稱良将者,必全攻守之法。

    汝前于韓陵川布陣,力不能攻,故以詭言绐我,幸得微志。

    及至計窮,乘夜逃遁,豈男子乎!漳河之時,能無愧耶?今于五鹿墟再布一陣,如敢來打,當即出兵前來。

    否則自綁轅門,請罪求赦,或可少全黨類也。

     劉聰看畢,問于三軍師宣于等曰:“此奴何恁狂妄!”宣于笑曰:“陸機若欲鬥陣,則晉兵又是晦氣入命矣。

    不足與他計較,且隻打點出軍,以破此賊。

    ”遂善遣其使,回言即便前來打陣,教陸機引頸受縛。

    使去,張、姜、諸葛與衆将等上台看晉布陣。

    隻見正中立下一陣,主将盡打黃旗,副将皆左紅旗、右皂旗;上手擺下一陣,盡皆紅旗紅甲;下手一陣,盡皆白旗白甲,此乃内中五陣。

    又外正東上一陣,盡皆青旗青色号服;正西上一陣,盡皆白旗白色号服;正南上一陣,亦皆紅旗紅色号服;正北上一陣,亦皆黑旗黑色号服。

    其外八王之兵分布八方,各皆整整有方,循循有序。

    當時有古風一篇贊陸機之能、晉兵之盛雲: 密密軍兵川野塞,滾滾塵迷天地黑。

    旌旗遍滿五鹿墟,戈戟遮昏馬陵北。

     東西戰士如熊虎,南北征夫似鷹鹘。

    狼牙箭插魚袋橫,豸衣甲挂龍鱗赫。

     劍鋒氣吐鬥牛光,刀刃芒欺霜雪色。

    江東名将稱伯言,此日士衡能繼迹。

     法遵呂望究玄微,不讓孫吳與韓白。

     劉玄明與劉曜、石勒等,看其陣法端嚴,兵馬強盛,甚加稱讓。

    因問軍師等曰:“此陣可以破否?”宣于曰:“此太極陣也。

    中按太極陰陽之氣,化生兩儀日月之形。

    兩儀又生四象,而變生萬物。

    此陣惟臣祖武侯攻守各極其妙,注釋于家傳秘訣,故臣等亦能破之。

    但打陣乃以逸待勞,犯兵家之忌。

    不若布成陣勢,誘彼來打,方可勝也。

    ”宣于乃下台,乘馬執旗,分遣王彌、劉靈二先鋒,引副将四員,督兵一萬,布于正中,盡皆黃旗黃服。

    趙染、趙概領兵一萬,布于東角,盡皆青旗綠袍;關防、關山領兵一萬,布于南角,盡皆紅旗紅袍;石勒、汲桑領兵一萬,布于西角,盡皆白旗素服;張實、張敬領一萬兵,布于北角,盡皆皂旗玄服。

    此中五屯,取象五行。

    再命姜飛、廖翀領兵一萬,旗服皆綠,雜于東之左隅,按蒼天風木之氣;關謹、關心領兵一萬,旗服皆赤,雜于南之右隅,按丹天熱火之氣;關河、呼延颢領兵一萬,旗服皆紫,雜于南之右隅,按暑天火土之氣;刁膺、支雄領兵一萬,旗服皆素,雜于西之右隅,按素天燥金之氣;呼延晏、攸領兵一萬,旗服皆黑,雜于北之右隅,按玄天寒水之氣;黃臣、黃命領兵一萬,旗服皆褐,雜于北之右隅,按ì天濕土之氣。

    又以曹嶷、夔安将兵二萬,附于東之後;孔苌、桃豹将兵二萬,附于西之後;馬甯、呼延模将兵二萬,附于南之後;楊龍、趙鹿将兵二萬,附于北之後。

    以廖全督張曀仆等九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