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六回 五鹿墟晉漢鬥陣
關燈
小
中
大
,将兵六萬,鎮守營寨。
王如領兵一萬,往來救應。
楊興寶督兵一萬,守護将台。
分布已畢,請劉玄明下台引戰,以劉曜為先鋒,分付曰:“殿下出陣,他激吾打陣,切不可去。
他前日被張孟孫殺敗一陣,他亦必不肯來打。
但隻以言語辱罵逼之,晉先鋒張方、祁弘恃其勇猛,甯耐不住,定然出戰。
小将軍鬥到深間,望本陣而走,他必趕來。
一到陣門,不敢退去,定然乘勢打陣,便入我之圈套矣。
”劉曜曰:“謹奉軍師将令。
但恐其不來追趕。
”宣于曰:“吾已算定,管取建功。
”劉曜喜諾。
當時亦有古風一首,贊諸葛之能、漢将士之雄曰: 旌旗密密排林薮,戈戟飰?燦星鬥。
刀光閃處電光橫,鼓聲震處雷聲吼。
将峙渾如虎豹蹲,馬馳亦似蛟龍走。
懸牌武士氣昂昂,挂印先鋒雄糾糾。
鐵衣戎服不離身,羽箭雕弓常在手。
百戰無辭戰馬勞,一心要把乾坤扭。
宣于智識邁孫吳,陣法精深難并偶。
此際同成輔漢功,他日何愁名譽朽。
諸葛宣于布完陣圖,授計于劉曜。
太子劉聰曰:“陸機前次打陣,受吾之抑。
今番不來則罷,若來打陣,必有猛将當先破敵。
丞相亦須謹防,不可藐視晉人。
”宣于曰:“臣受祖傳秘法,其陣玄妙在于變化莫測耳。
雖項羽複生,子胥再出,亦不能輕易破此,但自放心。
”聰等乃出陣前候戰。
晉帥成都王與陸機等在将台上觀看漢陣,見其整而不煩,精而不雜,深加歎羨,乃自謂曰:“張賓此賊今日之陣,愈加伶俐,真有良将材者。
何時能平這賊!”探事小軍曰:“今日布陣的不是張賓,乃新來漢國正軍師、右丞相也,複姓諸葛,名宣于,字修之。
比論才藝,實漢之第一臣子。
今臨大敵,故自來耳。
”成都王曰:“若此,必得卧龍遺訓,其陣決不可打者,宜傳令諸将不可妄進。
”陸機曰:“此五行正運陣也,與太乙一氣、渾天太極、五法大同小異,無他變化。
非前日八陣圖,有孔明異授之玄妙耳。
破則亦易,但隻是引得那賊來打我陣,便可擒矣。
”言訖,下台分付衆将曰:“今日之戰,比往時不同,又添劉曜、石勒二骁寇至此。
若能取勝者,即授上公之職。
”衆将受令。
成都王乃帶親将石牽、郭陳等當先出陣打話,左有張方、右有祁弘二先鋒護衛而出。
陸機見劉曜單身立馬于前,劉曜身邊隻有張雄等數人,欺其勢弱,即便大言曰:“今我雄兵一百五十馀萬,名将三千馀員,推山可倒,踏城可平。
汝等及早歸降,貸以不死,猶得保全左國,以存宗祀。
少若遲延,必有漳河之例。
那時悔之晚矣!”漢陣上劉曜高聲答應曰:“吾之皇兄,昔在洛陽,與成都王有一面之交,故不忍加逼,退軍魏郡,以賣一陣之功。
汝等不肯回轉,是不知時勢者也。
今我大漢複興,天眷人順,所向無敵。
脫若再抗吾兵,吾必擒汝剉為萬段!”成都王聽言大怒曰:“小羯奴辄敢無禮,辱我大國親王!先鋒可速出馬,擒此逆賊,以正反叛之罪!”張方得令,驟馬輪刀殺過漢陣,劉曜手舞竹節剛鞭接住。
二人兵器齊施,刀鞭并舉,正是那雄兵逢猛士,惡漢遇強徒。
怎見得?有《西江月》一首為證: 人似玄壇魔帝,馬如黑虎神龍。
因争強弱鬧天公,各逞雄威較勝。
一個刀翻雪片,一個鞭卷流星。
騰騰殺氣滾煙雲,遮得晴空日暝。
兩員将戰上兩回,晉陣上祁弘見方戰曜未下,挺槍出陣,高叫曰:“張子正且住,待我來捉此賊!前日因是夜晚,放他脫去。
今日必要活捉,方見手段。
”劉曜正欲詐敗以誘晉将,看其将到陣前,乃撥轉馬頭,望本陣而走,張方、祁弘從後趕去。
陸機隻道劉曜真輸,親把黃旗一展,苟晞、夏旸、陳午、高潤望東陣而進,王浚、王昌、胡矩、孫緯、王甲始望北陣而進,劉琨、姬澹、李弘、姬巧、管清望西陣而進,李矩、夏雲、郭默、郭誦、駱臻望南陣而進。
張、祁二将追劉曜将及漢陣,隻見劉聰、宣于皆從西南角走入,劉曜亦從後而進。
張、祁逼至,關謹、關心兩口大刀立馬陣頭,喝衆不許亂動。
又見陣後孔苌、桃豹雄威凜凜,注目凝看。
張、祁等不敢少退,隻得向前攻陣。
張賓在将台上将紅白旗指揮二處,漢兵乃隻以弓弩拒住,方寸不離。
二将奮力沖之,猶如堅城固壁,一步不能進,反被射死無數軍馬。
五路晉兵在外沖攻漢陣,猶如遊蜂觸牆,無隙可入。
陸機下令竭力再攻,若陣一動,可即破矣。
五路放炮約會,一齊俱進。
兩邊相拒,自午及未,漢兵皆有防牌抵箭,晉兵射傷者坐卧滿地,晉将盡皆志疲氣沮。
陸機恐怕有失,又調劉沉、劉弘、陶侃、馬隆、邵續、郅輔等往助五路。
宣于曰:“可以擊殺晉兵矣!”遂将白旗豎起。
張賓在台上看見,即把白旗招展,漢陣大開,晉将沖入。
張賓把紅旗摩動,劉靈、王彌并關防、趙染、石勒五路依方殺出,外面呼延晏、姜飛、關謹、關河、楊龍、黃臣、刁膺等六路殺轉。
兩邊将官在将台上看此一番惡戰,盡皆不能辨認,惟隻搖頭吐舌而已。
當時有詩一首歎曰: 晉漢交兵五鹿墟,苦争惡戰地天籲。
日慘雲愁神鬼泣,兵驚将駭魄魂飛。
王如領兵一萬,往來救應。
楊興寶督兵一萬,守護将台。
分布已畢,請劉玄明下台引戰,以劉曜為先鋒,分付曰:“殿下出陣,他激吾打陣,切不可去。
他前日被張孟孫殺敗一陣,他亦必不肯來打。
但隻以言語辱罵逼之,晉先鋒張方、祁弘恃其勇猛,甯耐不住,定然出戰。
小将軍鬥到深間,望本陣而走,他必趕來。
一到陣門,不敢退去,定然乘勢打陣,便入我之圈套矣。
”劉曜曰:“謹奉軍師将令。
但恐其不來追趕。
”宣于曰:“吾已算定,管取建功。
”劉曜喜諾。
當時亦有古風一首,贊諸葛之能、漢将士之雄曰: 旌旗密密排林薮,戈戟飰?燦星鬥。
刀光閃處電光橫,鼓聲震處雷聲吼。
将峙渾如虎豹蹲,馬馳亦似蛟龍走。
懸牌武士氣昂昂,挂印先鋒雄糾糾。
鐵衣戎服不離身,羽箭雕弓常在手。
百戰無辭戰馬勞,一心要把乾坤扭。
宣于智識邁孫吳,陣法精深難并偶。
此際同成輔漢功,他日何愁名譽朽。
諸葛宣于布完陣圖,授計于劉曜。
太子劉聰曰:“陸機前次打陣,受吾之抑。
今番不來則罷,若來打陣,必有猛将當先破敵。
丞相亦須謹防,不可藐視晉人。
”宣于曰:“臣受祖傳秘法,其陣玄妙在于變化莫測耳。
雖項羽複生,子胥再出,亦不能輕易破此,但自放心。
”聰等乃出陣前候戰。
晉帥成都王與陸機等在将台上觀看漢陣,見其整而不煩,精而不雜,深加歎羨,乃自謂曰:“張賓此賊今日之陣,愈加伶俐,真有良将材者。
何時能平這賊!”探事小軍曰:“今日布陣的不是張賓,乃新來漢國正軍師、右丞相也,複姓諸葛,名宣于,字修之。
比論才藝,實漢之第一臣子。
今臨大敵,故自來耳。
”成都王曰:“若此,必得卧龍遺訓,其陣決不可打者,宜傳令諸将不可妄進。
”陸機曰:“此五行正運陣也,與太乙一氣、渾天太極、五法大同小異,無他變化。
非前日八陣圖,有孔明異授之玄妙耳。
破則亦易,但隻是引得那賊來打我陣,便可擒矣。
”言訖,下台分付衆将曰:“今日之戰,比往時不同,又添劉曜、石勒二骁寇至此。
若能取勝者,即授上公之職。
”衆将受令。
成都王乃帶親将石牽、郭陳等當先出陣打話,左有張方、右有祁弘二先鋒護衛而出。
陸機見劉曜單身立馬于前,劉曜身邊隻有張雄等數人,欺其勢弱,即便大言曰:“今我雄兵一百五十馀萬,名将三千馀員,推山可倒,踏城可平。
汝等及早歸降,貸以不死,猶得保全左國,以存宗祀。
少若遲延,必有漳河之例。
那時悔之晚矣!”漢陣上劉曜高聲答應曰:“吾之皇兄,昔在洛陽,與成都王有一面之交,故不忍加逼,退軍魏郡,以賣一陣之功。
汝等不肯回轉,是不知時勢者也。
今我大漢複興,天眷人順,所向無敵。
脫若再抗吾兵,吾必擒汝剉為萬段!”成都王聽言大怒曰:“小羯奴辄敢無禮,辱我大國親王!先鋒可速出馬,擒此逆賊,以正反叛之罪!”張方得令,驟馬輪刀殺過漢陣,劉曜手舞竹節剛鞭接住。
二人兵器齊施,刀鞭并舉,正是那雄兵逢猛士,惡漢遇強徒。
怎見得?有《西江月》一首為證: 人似玄壇魔帝,馬如黑虎神龍。
因争強弱鬧天公,各逞雄威較勝。
一個刀翻雪片,一個鞭卷流星。
騰騰殺氣滾煙雲,遮得晴空日暝。
兩員将戰上兩回,晉陣上祁弘見方戰曜未下,挺槍出陣,高叫曰:“張子正且住,待我來捉此賊!前日因是夜晚,放他脫去。
今日必要活捉,方見手段。
”劉曜正欲詐敗以誘晉将,看其将到陣前,乃撥轉馬頭,望本陣而走,張方、祁弘從後趕去。
陸機隻道劉曜真輸,親把黃旗一展,苟晞、夏旸、陳午、高潤望東陣而進,王浚、王昌、胡矩、孫緯、王甲始望北陣而進,劉琨、姬澹、李弘、姬巧、管清望西陣而進,李矩、夏雲、郭默、郭誦、駱臻望南陣而進。
張、祁二将追劉曜将及漢陣,隻見劉聰、宣于皆從西南角走入,劉曜亦從後而進。
張、祁逼至,關謹、關心兩口大刀立馬陣頭,喝衆不許亂動。
又見陣後孔苌、桃豹雄威凜凜,注目凝看。
張、祁等不敢少退,隻得向前攻陣。
張賓在将台上将紅白旗指揮二處,漢兵乃隻以弓弩拒住,方寸不離。
二将奮力沖之,猶如堅城固壁,一步不能進,反被射死無數軍馬。
五路晉兵在外沖攻漢陣,猶如遊蜂觸牆,無隙可入。
陸機下令竭力再攻,若陣一動,可即破矣。
五路放炮約會,一齊俱進。
兩邊相拒,自午及未,漢兵皆有防牌抵箭,晉兵射傷者坐卧滿地,晉将盡皆志疲氣沮。
陸機恐怕有失,又調劉沉、劉弘、陶侃、馬隆、邵續、郅輔等往助五路。
宣于曰:“可以擊殺晉兵矣!”遂将白旗豎起。
張賓在台上看見,即把白旗招展,漢陣大開,晉将沖入。
張賓把紅旗摩動,劉靈、王彌并關防、趙染、石勒五路依方殺出,外面呼延晏、姜飛、關謹、關河、楊龍、黃臣、刁膺等六路殺轉。
兩邊将官在将台上看此一番惡戰,盡皆不能辨認,惟隻搖頭吐舌而已。
當時有詩一首歎曰: 晉漢交兵五鹿墟,苦争惡戰地天籲。
日慘雲愁神鬼泣,兵驚将駭魄魂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