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三回 李國設計奪漢中

關燈
酷,遂複奪汶山,兵威再振。

    茲為不肯擾民,緻軍糧竭。

    聞先生高義多囷,故遣仆來告,望施春澤之濡,濟廣漢之軍,即所以濟益州之名也。

    ”長生不為動。

    楊褒曰:“徐副總為羅成都之參軍,先生之所知也。

    以羅公殘刻百姓,谏勸觸怒,妄欲加害。

    亦念吾李益州仁心感衆,義氣動人,故此相歸,欲共救民于水火也。

    吾雖關外流民,粗知大禮。

    今晉朝大亂,兩川終失,先生肯出,抑可以振南陽之績于青城之起。

    脫若堅拒不與,流衆情極,率郫城、汶山、廣漢之衆,三面迫之,恐先生雖得清名,而高譽頓挫矣。

    ”長生曰:“大丈夫威武不能屈,據子之言,是欲脅吾從汝也。

    ”徐舉曰:“不然,吾亦晉臣,豈肯陷于不忠也?但國朝失政,有功無賞,有罪不嗔,雖奮死沙場,亦惟付之落花流水。

    先生不若因而從之,更有仁義之名,久遠之譽。

    倘或王川,亦一時鼎足之師侶也。

    ”長生不得已,乃出糧以給流軍。

    李流得糧,乃議複取涪城、少城二郡。

    範長生曰:“不可争此空城。

    今羅尚新複,必要力争,且尚之兵糧,皆取給于犍為。

    犍為太守李苾乃是文官,素不知兵。

    若鼓行而東,唾手可得,則又斷成都一臂矣。

    ”李流大喜,命李雄提兵去襲犍為。

     雄以兵夜行日住,潛至城下,李苾始知,急聚衆人商議曰:“賊兵寇城,賀仁解糧往成都未回,怎生迎敵?”仁弟賀俊曰:“吾願領兵退賊。

    ”即便披挂出城,直沖李雄。

    雄見勢勇,慌忙舞刀接戰,不十合,賀俊架隔不及,被雄活擒過馬。

    李苾在城上看見,即便走入衙中,收拾望北門逃出,奔往成都而去。

    軍兵無主,盡皆投降。

    李雄使人報至廣漢,李流大喜,往郫城召李讓至犍為鎮守,代雄回軍商議進取。

    雄曰:“今叔父敬甫不在郫城,郫城勢單,宜先取少城,好共相守援。

    ”流然之,遣上官晶、任回、任道、王辛引兵一萬前進。

    少城守将洪蕃、常深引兵出戰,被上官晶一刀砍中馬頭,洪蕃墜地,蕃叫願降。

    常深不敢再敵,奔往成都,報知羅尚,上官晶遂奪少城。

    羅尚見常深至,報知其事,心中大怒,親自帥衆來争。

    上官晶會合任臧,掎角為勢。

    尚與之連戰,互相勝負,乃亦紮住。

    持守旬馀,羅尚無犍為運糧之助,憂軍乏食,收回成都。

    上官晶留任道、王辛鎮守二城,同任臧、任回、洪蕃并回廣漢。

    李雄大喜,議取涪城。

    正欲起兵,忽值李流染病不起,遂各停止。

    雄侍疾十馀日,藥餌無效,形憂于色。

    李流覺之,謂雄曰:“汝不須煩,吾病危笃,恐不能起。

    你可悄地發書,往犍為召回李讓,綿竹召回李堪,巴西召回李離、李國,汶山李遠至此,我有說話分付。

    ”雄從之。

    遣人持憑引,密往交代諸親族。

    不數日各皆歸到,齊入省谒,流曰:“吾蒙弟侄并諸友輩推舉,實指望同心協力,以報兄侄大仇,再闡馀光。

    不幸沾此重疾,日增危劇,多因不保,可請軍師與衆将官至此,吾見一面,以盡相共之義。

    ”須臾閻式、楊褒、上官晶、任臧、任回、王角、趙肅等俱至。

    流曰:“吾與諸君,今得冕冠佩服,統馭軍民,皆賴吾兄與弟為之倡首。

    今吾兄與弟,暨侄李始、李蕩,皆竭戰而亡,甚為可憫。

    念李雄亦吾兄之子,有恢弘英武之材,禦衆拒強之略,汝等必欲保全諸衆宗祀子孫,非立李雄不可,惟無逆吾言,則各皆幸甚。

    ”李讓曰:“謹依兄命,敢不盡心?”複謂閻、楊等曰:“吾乃李益州兄弟,今與兄堪面許盡忠輔侄,君等當念亡兄李特昔情,共受遺金,勿得相負。

    ”衆皆曰:“吾等若違益州顧命,忘甸長大德,子孫不得昌盛,身體不得周全。

    ”李流聽見文斌、嚴柽、麹歆等立誓,召至榻前,垂淚涕泣曰:“吾兄弟與諸君同患難,曆艱險,未曾少有乖離,正所謂貧賤之交、死生之友。

    滿望白首同歸,揚旌鄉土,飲諸裡社,以盡平生。

    不期天勿從願,以吾兄垂成之業,半途奄棄,如之奈何?”言罷恸哭,衆皆号悲曰:“主公且宜保重尊體,共圖大事。

    ”流曰:“無能為矣!諸君有文武之才,必能建立勳業。

    強敵在迩,不可一日無主。

    吾死之時,宜即日李雄以統兵衆,吾等亡過之魂,亦皆感祐矣。

    ”言訖昏沉。

    衆皆跪下:“謹奉鈞旨,敢不盡命。

    ”流張目含淚不能答,至夜而卒。

    次日,李讓、李堪率衆先立李雄為主。

    升帳莅事已畢,乃舉哀治喪,葬流于青城山麓。

    喪禮完,上官晶、任臧會衆等共議,欲立李雄為王。

    楊褒、閻式曰:“此事尚未可行。

    時下東得西失,民持兩端,地土人心不固。

    若還妄自矜大,衆必惡之,恐易為變也。

    ”晶等曰:“立之為王,則可以号令全蜀。

    幸貴者争來相附,共圖成事矣。

    吾當面見主公而議之。

    ”乃入告其事,李雄曰:“吾以線才篾德,荷蒙諸君推戴為主,猶恐不堪,況敢罔昧乎?且叔喪未冷,外有羅尚仇鄰未殄,聞吾自立,彼必申奏晉朝。

    倘若四方兵至,取亡之道也,安可行之?”閻式曰:“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