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二回 羅尚因敗擒李特

關燈
僞益州刺史李特毗橋大破成都刺史羅尚,兵威大盛,乃分掠旁郡,命任臧、李堪襲上邽,閻式、李祺侵始昌,李武、任道攻陳倉,李速、羅準取陰平。

    四路主将領兵前去,皆望風歸附,不血刃而下數處。

    特即命四将為本處守令,于是谏議李讓、武陽侯李流、掌兵都尉楊褒合上邽守任臧、始昌令閻式、陳倉令李武、陰平守李速等,上書勸李特稱尊。

    特以羅尚、辛冉、李苾等皆是仇敵,俱守大郡,不肯聽從。

    閻式、楊褒又請依梁統奉窦融故事,自霸一方。

    特曰:“蒙諸君推舉,奈吾德涼無能,必欲見愛,待奪得廣漢、成都,方可行之。

    ”乃發兵先攻廣漢,以李讓将兵一萬為前驅,閻式為合後,即日起發。

    辛冉探得李讓兵到,亦驅兵出境阻敵,大小三戰皆敗,乃退入城中固守,求救于羅尚。

    尚合李苾,命費深與賀仁将兵五千去救廣漢。

    費、賀二将兵少,見李讓勢盛,紮于中途,不敢進前。

    辛冉糧盡兵疲,每日指望救兵,不見來到,乃率衆棄城,奔往江陽而去。

    李讓不去追趕,入城安民,留李超權廣漢太守,引得勝之兵攻打成都。

    李特曰:“羅公有德于我,我今迫之,是不義也,何可行此?”閻式曰:“待吾先作一書陳白本情,然後進攻,自無怨恨。

    ”特乃信之,遂令閻式修書,送往成都呈責羅尚。

    書曰: 晉宣威将軍長樂侯李特奉書成都羅侯老大人台下:切念天下之物,不得其平則鳴。

    特以略陽世族,無奈荒歉,含恥就蜀,出不得已也。

    雖然僑居曆旬,未嘗不守法奉公,妄為毫忽。

    第以逆臣趙鹢反亂朝廷,挾吾兄弟為助,執不允從緻怪,酷害吾弟于無辜,所以愚戆之性,頓起不平之鳴,攻除仇黨,自首聖朝,得荷鴻恩,念特有剪亂之微功,授吾兄弟以爵秩。

    蒙侯來蜀撫慰,特即服罪台下告以情悃,願效犬馬,與侯共安西土,冀叨實祿。

    豈侯聽取辛冉說妒之言,命田佐協助奸徒,激變良民,失大信以陷忠義之士。

    今特等已蹈背逆,正猶騎虎之勢,使優遊于平陽,則或望有脫。

    今又迫使入于山谷,甯不拼死命思斃夫虎,以求生我身也。

     書至,羅尚不答一辭,李特乃率兵逼城而陣。

    尚不出戰,遣人求救于梁、甯二州。

    恐其路遠不能應急,複卑辭緻書與特,緩其攻城。

    特召衆計議進退,楊褒、任回曰:“羅公以府庫空虛,外援不應,故以書假意谄我,若外兵一至,即難為計矣。

    趁此亦以虛詞寬其心,撤兵少退,乘彼釋備,夤夜以輕騎默搗城下,暗計襲之,可一鼓而克也。

    ”李讓、閻式曰:“不然,吾昔日威勢未立,王敦、辛冉俱集成都,若非羅公以義相待,吾等焉必有今日乎?且郡城堅固,張興、費深、徐舉皆力練之将,羅公亦以智勇稱者,今但老邁稍懦耳,安即無備?一時卒能襲彼,不若賣個人情,釋兵權歸廣漢,養銳積糧,擇人保守郡縣,防備官兵,自立官屬,看羅公何如。

    若再以兵伐我,那時竭力奪取成都,彼心亦甘,吾義亦全矣。

    ”特乃然之,回兵廣漢,自稱大都督、鎮西大将軍,承制拜封,一依河西窦融故事。

    以伯子輔為骠騎将軍,輔弟讓為骁騎将軍,兄子始為武威将軍,己子蕩為揚威将軍,次子雄為骁騎将軍,房弟堪為西夷校尉,堪子李離、李國為前後将軍,李恭、李樊、上官晶、任回、任道、費陀、王角、李祺、趙誠皆為輔國将軍,上官惇、王達、麹歆、李文為糧料使,李遠、李博、文斌、上官琦為谏議,趙說、王辛為司馬,楊褒、楊珪掌訟獄,嚴柽、李壽、王僚、王懷等為掾史,分掌事庶,閻式為正軍師,趙肅、何臣、毛植、襄珍為光祿大夫,大赦境内。

    時羅尚貪酷,百姓多不服,特乃約法寬刑,輕徭薄賦,民皆大悅。

     羅尚聞知李特置立官屬,更法釣買民心,怒其逆己,即日行文到荊、梁、關隴,告特反狀,大會軍兵,共圖剿特。

    李特聞知,聚衆商議曰:“迩聞羅尚會集各處,謀剿我等,軍馬招聚反易,隻有一件甚是可憂。

    為因連年與辛冉等構戰,糧欠儲空,恐難為敵,如之奈何?”衆流黨曰:“目今蜀中大戶,屢見西土構亂,兵戈尋擾,五家為保,十家為伍,皆相率立壘栅于深塢之中,移家眷老弱錢糧往避,以精壯守護,各有儲積。

    趙廞命張燦等侵奪民财,得我等救助之力甚多。

    今可使人到諸村塢善言假借,可然應允,數萬糧草,旬日能至,何足慮哉!”李特不許,将牛馬宰殺給衆,發寶帛布匹,到各塢明貿糧米問食。

    郡人見特如此所行,皆念其德,助牛米至軍門者日如輸運。

    特皆給與賦徭收票,民皆不受。

    有勇壯能執銳者,願來服役效命,共拒官兵,相保鎮守境域,得精卒六七千,軍容益盛。

    羅尚見諸郡兵馬到,遂帥衆至賊壘,隔四十裡,探子回報,特甚嚴備,并不為懼。

    尚乃紮立寨栅,與衆議曰:“李特此賊,假以仁義買釣人心,軍兵大集,加倍于我,我恐一将不能勝,事将何如?”任明、任獻與參軍徐舉皆曰:“賊兵雖多,不足懼也。

    聞他糧少,誓不擾民,軍饷必然無敷,但隻堅守,不與妄戰,不過半月,賊衆食盡,自然有變。

    那時以計破之,必成功矣。

    ”羅尚從之,分付緊守營寨,嚴戒軍兵堅壁守住。

    李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