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一回 羅尚會兵征李特
關燈
小
中
大
,寨中隻留些小兵卒在内行動,以李攀、任回、骞碩、趙誠、王角等伏兵在後。
張龜等不知有計,奮力大喊,殺入讓營。
見中無兵,回身殺出,隻聽得炮铳連天,攀、回、碩、誠四将分頭殺出,龜、興、深、貫各自迎敵。
戰未久,大喊漸近,李輔、趙說、李文、李祺等四下合至,反把官将圍于毗橋,殺得官兵屍積盈河,龜、興等隻得沖條血路,走回成都而去。
羅尚見衆敗回,心甚惱怒,即日集衆,再命張龜、錢貫将兵一萬前驅,自率衆将領兵二萬繼發,徑逼毗橋安營。
李讓恃勝,不問閻式,即便親自當先,欲乘初到以擊羅尚,反被錢貫奮勇殺敗。
錢貫直起毗橋,閻式驚慌,急命任回、李攀截出阻救。
攀與貫戰住,約有二三十合,錢貫力怯,又被任回攻入,貫不能抵,遂被擒住。
李讓得勝,乘勢殺過毗橋,一竟打入羅尚大營。
張興、張龜急來救應,羅尚已走,軍心遂亂。
趙誠、李攀等奮力擊之,官兵大敗,糧草器仗悉被李讓所得。
讓遂随後追去,羅尚走入本境,閉上栅門。
李讓命兵士放火,燒毀關隘,進屯成都北界。
羅尚大懼,思下一計,使張興詐降于讓,以為内應,張興領命而去。
李讓不知是計,乃受其降。
興見讓兵不滿二萬,将止任回、李文、趙誠,遂使心腹人偷出,暗約羅尚劫寨,以破李讓。
尚遣張龜、徐舉引兵一萬,銜枚疾起,徑趨讓營。
流衆無備,官軍大喊殺入,讓等慌忙急起,人不及甲,馬不及鞍,四散亂竄。
李文等自内拼死殺出,被降将張興一刀砍于馬下。
讓等各不相顧而走,轉奔毗橋李流營中。
張龜等連夜追至毗橋。
李流率衆殺出,官兵乃始住紮,立寨相拒。
未及三日,李特與上官晶回軍,探知羅尚、李讓持戰,李文被斬,即移兵先至毗橋,為文報仇。
細作報知羅尚,尚曰:“我因劫寨幸勝,輕兵追至此間,特既回兵,勢必難敵,不若退還成都,會兵再進。
”張興、費深曰:“豈以大晉方伯,懼此草寇,不戰而逃可乎?”羅尚然之,乃出兵搦戰。
特亦引衆布陣拒戰,兩邊擂鼓呐喊,李蕩手舞大刀而出,官将張興橫刀接住,二人各逞英雄,刀如卷雪,惡戰上三十馀合,并無上下。
費深見張興不能取勝,拍馬沖入相助,流将任道跑出抵住,四将往來交鬥,約近兩個時辰。
正在酣戰,被流将李讓、李攀以鐵騎從下流偷渡,繞出其後,官兵大亂。
羅尚急分張龜去敵,李攀恃勇,單馬直取張龜,張興、費深俱被殺敗,随後趕去。
卻得張龜一槍刺死李攀,流兵少沮,羅尚方得安遁至郫水住紮。
或謂羅尚曰:“今雖除得劇賊李攀,我亦失許多糧械,折兵五六千,一夜被追四十裡,兵力兩疲,不如且回成都去。
”費深曰:“不可。
今若一還成都,賊兵必盡力乘勢而來,圍困城池,便受其制矣。
宜立寨此處,亟差人往梁州、犍為、廣漢諸處求救。
若得一二處兵來,便可破賊矣。
”羅尚從其言,即差使往四處借兵救援。
不數日,梁州刺史許雄差裨将孔志、張世引兵一萬,廣漢守辛冉令部将李統領兵三千,犍為太守李苾遣牙将傅欽、賀仁引兵五千,刻日俱到郫水寨中聽調。
羅尚接入款勞,隻見南蠻校尉樵登遣副将秦敬、左明引兵七千又到,羅尚兵威複振。
李特探知官兵四集,心中憂懼,召衆議對敵之策。
閻式曰:“吾有一計。
官兵湊集,其心各别,互相稱強,但示弱以誘之,然後用奇設策,一戰可破尚衆矣,何足懼哉?”李特聽言大喜,乃分付李超、任回等,每日出戰,常示弱少怯,以驕其志。
官兵不出,特亦不出,衆皆以為李特畏懼,便有怠忽之意。
相持十有馀日,探得羅尚巡更不嚴,命上官晶、任回、李流、趙誠四人,帶領精兵,乘夜劫入羅尚大營。
尚急綽槍上馬,與張興殺出。
流兵箭如雨發,馬中數箭,得張興緊護馬後。
剛才離陣,流将任回跑馬趕去,李統看見,急往相救,又被李蕩在寨外繞轉,大喝一聲,頭随刀落,把李統砍于馬下。
右寨中孔志聽得喊起,綽剛叉馳馬而出,不防李讓伏在寨外,見志去,急取弓先發一箭,正中孔志左肋,翻身落馬,被亂兵刺死。
張世趕到大寨,正遇任回,交馬三合,李讓趕到,從背後一刀砍世下馬。
秦敬、傅欽雙到,流将趙說抵住,不五合,被秦敬生擒過馬。
李流看見,急扯箭乘暗欲射秦敬,以救趙說,反中趙說面門,敬即擲說下馬,逆戰李流。
才五合,一槍刺中流腿,流負痛抵住,得上官晶來救,戰住秦敬。
頃而李恭、李堪逼至,李恭戳死傅欽,上官晶斬了秦敬。
羅尚知各兵皆敗,遂與張興等奔回成都,賀仁、左明亦走回鎮而去。
後人見川中疊遭兵亂,有詩歎曰: 漢世承平四百馀,蒼生久晏變屠誅。
自從鄧艾逾川後,釀得幹戈疊亂離。
張龜等不知有計,奮力大喊,殺入讓營。
見中無兵,回身殺出,隻聽得炮铳連天,攀、回、碩、誠四将分頭殺出,龜、興、深、貫各自迎敵。
戰未久,大喊漸近,李輔、趙說、李文、李祺等四下合至,反把官将圍于毗橋,殺得官兵屍積盈河,龜、興等隻得沖條血路,走回成都而去。
羅尚見衆敗回,心甚惱怒,即日集衆,再命張龜、錢貫将兵一萬前驅,自率衆将領兵二萬繼發,徑逼毗橋安營。
李讓恃勝,不問閻式,即便親自當先,欲乘初到以擊羅尚,反被錢貫奮勇殺敗。
錢貫直起毗橋,閻式驚慌,急命任回、李攀截出阻救。
攀與貫戰住,約有二三十合,錢貫力怯,又被任回攻入,貫不能抵,遂被擒住。
李讓得勝,乘勢殺過毗橋,一竟打入羅尚大營。
張興、張龜急來救應,羅尚已走,軍心遂亂。
趙誠、李攀等奮力擊之,官兵大敗,糧草器仗悉被李讓所得。
讓遂随後追去,羅尚走入本境,閉上栅門。
李讓命兵士放火,燒毀關隘,進屯成都北界。
羅尚大懼,思下一計,使張興詐降于讓,以為内應,張興領命而去。
李讓不知是計,乃受其降。
興見讓兵不滿二萬,将止任回、李文、趙誠,遂使心腹人偷出,暗約羅尚劫寨,以破李讓。
尚遣張龜、徐舉引兵一萬,銜枚疾起,徑趨讓營。
流衆無備,官軍大喊殺入,讓等慌忙急起,人不及甲,馬不及鞍,四散亂竄。
李文等自内拼死殺出,被降将張興一刀砍于馬下。
讓等各不相顧而走,轉奔毗橋李流營中。
張龜等連夜追至毗橋。
李流率衆殺出,官兵乃始住紮,立寨相拒。
未及三日,李特與上官晶回軍,探知羅尚、李讓持戰,李文被斬,即移兵先至毗橋,為文報仇。
細作報知羅尚,尚曰:“我因劫寨幸勝,輕兵追至此間,特既回兵,勢必難敵,不若退還成都,會兵再進。
”張興、費深曰:“豈以大晉方伯,懼此草寇,不戰而逃可乎?”羅尚然之,乃出兵搦戰。
特亦引衆布陣拒戰,兩邊擂鼓呐喊,李蕩手舞大刀而出,官将張興橫刀接住,二人各逞英雄,刀如卷雪,惡戰上三十馀合,并無上下。
費深見張興不能取勝,拍馬沖入相助,流将任道跑出抵住,四将往來交鬥,約近兩個時辰。
正在酣戰,被流将李讓、李攀以鐵騎從下流偷渡,繞出其後,官兵大亂。
羅尚急分張龜去敵,李攀恃勇,單馬直取張龜,張興、費深俱被殺敗,随後趕去。
卻得張龜一槍刺死李攀,流兵少沮,羅尚方得安遁至郫水住紮。
或謂羅尚曰:“今雖除得劇賊李攀,我亦失許多糧械,折兵五六千,一夜被追四十裡,兵力兩疲,不如且回成都去。
”費深曰:“不可。
今若一還成都,賊兵必盡力乘勢而來,圍困城池,便受其制矣。
宜立寨此處,亟差人往梁州、犍為、廣漢諸處求救。
若得一二處兵來,便可破賊矣。
”羅尚從其言,即差使往四處借兵救援。
不數日,梁州刺史許雄差裨将孔志、張世引兵一萬,廣漢守辛冉令部将李統領兵三千,犍為太守李苾遣牙将傅欽、賀仁引兵五千,刻日俱到郫水寨中聽調。
羅尚接入款勞,隻見南蠻校尉樵登遣副将秦敬、左明引兵七千又到,羅尚兵威複振。
李特探知官兵四集,心中憂懼,召衆議對敵之策。
閻式曰:“吾有一計。
官兵湊集,其心各别,互相稱強,但示弱以誘之,然後用奇設策,一戰可破尚衆矣,何足懼哉?”李特聽言大喜,乃分付李超、任回等,每日出戰,常示弱少怯,以驕其志。
官兵不出,特亦不出,衆皆以為李特畏懼,便有怠忽之意。
相持十有馀日,探得羅尚巡更不嚴,命上官晶、任回、李流、趙誠四人,帶領精兵,乘夜劫入羅尚大營。
尚急綽槍上馬,與張興殺出。
流兵箭如雨發,馬中數箭,得張興緊護馬後。
剛才離陣,流将任回跑馬趕去,李統看見,急往相救,又被李蕩在寨外繞轉,大喝一聲,頭随刀落,把李統砍于馬下。
右寨中孔志聽得喊起,綽剛叉馳馬而出,不防李讓伏在寨外,見志去,急取弓先發一箭,正中孔志左肋,翻身落馬,被亂兵刺死。
張世趕到大寨,正遇任回,交馬三合,李讓趕到,從背後一刀砍世下馬。
秦敬、傅欽雙到,流将趙說抵住,不五合,被秦敬生擒過馬。
李流看見,急扯箭乘暗欲射秦敬,以救趙說,反中趙說面門,敬即擲說下馬,逆戰李流。
才五合,一槍刺中流腿,流負痛抵住,得上官晶來救,戰住秦敬。
頃而李恭、李堪逼至,李恭戳死傅欽,上官晶斬了秦敬。
羅尚知各兵皆敗,遂與張興等奔回成都,賀仁、左明亦走回鎮而去。
後人見川中疊遭兵亂,有詩歎曰: 漢世承平四百馀,蒼生久晏變屠誅。
自從鄧艾逾川後,釀得幹戈疊亂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