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四回 漢兵奪取常山郡
關燈
小
中
大
兵跌饬數百。
杇見漢衆不退,遣人報知張牛。
牛即分付軍士曰:“此處城垣牢固,賊心不在此處,明是牽引我的,你等為我守之。
”言訖,分兵五百,如飛趕至北門,見漢兵猶在對拒,牛乃命衆盡力射之。
漢兵抵當不住,悉皆退去。
張賓見士卒受傷,遂收入寨。
張牛曰:“今得程公射退賊兵,獲保常山,莫大之功矣。
”程杇曰:“未足為功,賊雖暫退,為夜晚天黑也。
彼見城牆打壞數處,明日劉聰必然大至,難與為敵矣。
宜思一計策,破他一陣,方可再守。
”張牛曰:“府尊之言甚善。
今城将壞,非用良謀,安能以寡敵衆?吾二人今已時刻不可少離。
吾有一計,可命吾侄張廉、牙将劉雄帶領兵士二千,趁今兵退,即偷出城,将城河上流閘住。
若是明日劉聰親來之時,放炮為号,決閘放水,待其一湧而至,水勢若洶,命其沿河殺轉,我等自内殺出,可擒劉聰矣。
”程杇曰:“此計大妙,速宜行之。
”張牛乃喚二将,分付以閘水之計:“我這裡城上待其兵到,即便放炮,招号決水。
若是水勢洶湧,汝便也放号炮,随流殺下,我等好出城接應,以擒賊将。
”二人領計,乘空出城,去上流将河口塞住,水高丈馀,二人大喜。
卻說張賓收兵入營,劉聰曰:“今此一計已甚如意,又被賊奴一番弓箭射退我軍扒兵數百,以緻大功垂成而不克,惜哉,惜哉!來日可要齊心協力,定要攻破常山,不可再誤。
吾當親自臨城,莫使其修補城垣,頭上又起。
”張賓乃命安排各件器具齊整。
次早,關防、黃臣、張實三人屯兵城外,以防沖戰,其馀将士皆随元帥劉聰至城下攻打。
張牛、程杇親上城頭防守,見劉聰自在指點軍士以鍬?攻掘。
時将近巳,牛乃放起号炮。
張廉、劉雄聽得,放閘決水,沿河兩岸水深四五尺,河中平高丈馀,勢如海潮,乃亦放炮,沿河殺下。
漢兵正在發喊,忽聽得汛聲如雷,一似萬馬奔騰,大水湧至。
漢兵亂竄,立腳不住,湧入河中者屍漂疊疊。
劉聰、張賓皆陷入濠中,馬幾沒背。
上流頭張廉、劉雄掩下,城中張牛、程杇、程灼殺出,漢将馬皆奔逸,各不相顧。
程灼見一金盔金甲者在水中覓岸而上,知是劉聰,遂飛馬趕去。
張賓大叫曰:“有賊暗算元帥,誰能救主?”程灼将到,奈水深不能近前,遂取弓拔箭,思欲射之。
未及舉手,一員虎将飛步向前,從背後大喝曰:“賊子休得無禮,楊将軍來也!”程灼回看,楊興寶已逼至近。
程灼欺其無馬,下衣俱濕,按住了弓,挺槍便刺。
興寶見晉兵背後喊聲甚急,奮力狠戰,不分合數,隻顧卷入,一錘擊中馬頸,程灼連人撞入水中。
興寶欲向岸邊去打,已被推去數丈。
程灼甲重,沉溺而死。
興寶遂把住岸口,喝軍士扶救元帥,衆皆下水。
水勢甚急,淹去者數人,扯得劉玄明上岸。
張牛飛馬趕來,卻得漢将李瓒戰住。
兵士又救得張賓登岸,馬皆未曾得起。
張牛看見,撇了李瓒,來擒劉聰。
興寶拒住與戰,不防一腳踹入水坎,被張牛一槍刺中手腕,興寶拽錘而走,思引張牛,免傷聰、賓。
張牛不趕,徑取聰、賓,劉聰揮刀步戰,張賓亦拔劍雙抵。
正在危迫,王彌看見,飛馬來救,晉将劉雄拒住。
雄方少怯,張廉又到,協力把王彌抵住。
關謹繞城而至,見張牛逼住劉聰,不顧王彌,直前而去,高聲大叫曰:“勿得無禮,關将軍在此!”張牛見其人紫面長須,手持青龍大刀,威如猛虎,料是非常,乃撇聰、賓,着意迎敵,戰不十合,漸漸力怯,放馬趕去。
張賓高叫曰:“除得此人,則常山方能得下!”關謹聽得,遂緊追去。
王彌被二将拒于中路,不能去救劉聰,見關謹馬過,心中大怒,奮起神威,号吼逼進,馘斬劉雄于馬下。
張廉不退,反欲搶來報仇,彌張目叱曰:“魍魉匹夫,許戌尚懼王飛豹,擒典升如抱孩提,走猶遲,敢來讨死也?”猛喝一聲,夾馬迫入。
張廉不能展手,被王彌輕伸虎臂,生擒過馬,令人捆起,送見劉聰。
衆将皆集,鹹勸劉聰入寨更衣。
聰曰:“吾所懼者張、程二賊不肯出城,今彼恃此決水之計,思欲勝我,皆出在外,趁此已斬三将,将各門把住,不容再進,城可下也。
”諸将即皆翻身
杇見漢衆不退,遣人報知張牛。
牛即分付軍士曰:“此處城垣牢固,賊心不在此處,明是牽引我的,你等為我守之。
”言訖,分兵五百,如飛趕至北門,見漢兵猶在對拒,牛乃命衆盡力射之。
漢兵抵當不住,悉皆退去。
張賓見士卒受傷,遂收入寨。
張牛曰:“今得程公射退賊兵,獲保常山,莫大之功矣。
”程杇曰:“未足為功,賊雖暫退,為夜晚天黑也。
彼見城牆打壞數處,明日劉聰必然大至,難與為敵矣。
宜思一計策,破他一陣,方可再守。
”張牛曰:“府尊之言甚善。
今城将壞,非用良謀,安能以寡敵衆?吾二人今已時刻不可少離。
吾有一計,可命吾侄張廉、牙将劉雄帶領兵士二千,趁今兵退,即偷出城,将城河上流閘住。
若是明日劉聰親來之時,放炮為号,決閘放水,待其一湧而至,水勢若洶,命其沿河殺轉,我等自内殺出,可擒劉聰矣。
”程杇曰:“此計大妙,速宜行之。
”張牛乃喚二将,分付以閘水之計:“我這裡城上待其兵到,即便放炮,招号決水。
若是水勢洶湧,汝便也放号炮,随流殺下,我等好出城接應,以擒賊将。
”二人領計,乘空出城,去上流将河口塞住,水高丈馀,二人大喜。
卻說張賓收兵入營,劉聰曰:“今此一計已甚如意,又被賊奴一番弓箭射退我軍扒兵數百,以緻大功垂成而不克,惜哉,惜哉!來日可要齊心協力,定要攻破常山,不可再誤。
吾當親自臨城,莫使其修補城垣,頭上又起。
”張賓乃命安排各件器具齊整。
次早,關防、黃臣、張實三人屯兵城外,以防沖戰,其馀将士皆随元帥劉聰至城下攻打。
張牛、程杇親上城頭防守,見劉聰自在指點軍士以鍬?攻掘。
時将近巳,牛乃放起号炮。
張廉、劉雄聽得,放閘決水,沿河兩岸水深四五尺,河中平高丈馀,勢如海潮,乃亦放炮,沿河殺下。
漢兵正在發喊,忽聽得汛聲如雷,一似萬馬奔騰,大水湧至。
漢兵亂竄,立腳不住,湧入河中者屍漂疊疊。
劉聰、張賓皆陷入濠中,馬幾沒背。
上流頭張廉、劉雄掩下,城中張牛、程杇、程灼殺出,漢将馬皆奔逸,各不相顧。
程灼見一金盔金甲者在水中覓岸而上,知是劉聰,遂飛馬趕去。
張賓大叫曰:“有賊暗算元帥,誰能救主?”程灼将到,奈水深不能近前,遂取弓拔箭,思欲射之。
未及舉手,一員虎将飛步向前,從背後大喝曰:“賊子休得無禮,楊将軍來也!”程灼回看,楊興寶已逼至近。
程灼欺其無馬,下衣俱濕,按住了弓,挺槍便刺。
興寶見晉兵背後喊聲甚急,奮力狠戰,不分合數,隻顧卷入,一錘擊中馬頸,程灼連人撞入水中。
興寶欲向岸邊去打,已被推去數丈。
程灼甲重,沉溺而死。
興寶遂把住岸口,喝軍士扶救元帥,衆皆下水。
水勢甚急,淹去者數人,扯得劉玄明上岸。
張牛飛馬趕來,卻得漢将李瓒戰住。
兵士又救得張賓登岸,馬皆未曾得起。
張牛看見,撇了李瓒,來擒劉聰。
興寶拒住與戰,不防一腳踹入水坎,被張牛一槍刺中手腕,興寶拽錘而走,思引張牛,免傷聰、賓。
張牛不趕,徑取聰、賓,劉聰揮刀步戰,張賓亦拔劍雙抵。
正在危迫,王彌看見,飛馬來救,晉将劉雄拒住。
雄方少怯,張廉又到,協力把王彌抵住。
關謹繞城而至,見張牛逼住劉聰,不顧王彌,直前而去,高聲大叫曰:“勿得無禮,關将軍在此!”張牛見其人紫面長須,手持青龍大刀,威如猛虎,料是非常,乃撇聰、賓,着意迎敵,戰不十合,漸漸力怯,放馬趕去。
張賓高叫曰:“除得此人,則常山方能得下!”關謹聽得,遂緊追去。
王彌被二将拒于中路,不能去救劉聰,見關謹馬過,心中大怒,奮起神威,号吼逼進,馘斬劉雄于馬下。
張廉不退,反欲搶來報仇,彌張目叱曰:“魍魉匹夫,許戌尚懼王飛豹,擒典升如抱孩提,走猶遲,敢來讨死也?”猛喝一聲,夾馬迫入。
張廉不能展手,被王彌輕伸虎臂,生擒過馬,令人捆起,送見劉聰。
衆将皆集,鹹勸劉聰入寨更衣。
聰曰:“吾所懼者張、程二賊不肯出城,今彼恃此決水之計,思欲勝我,皆出在外,趁此已斬三将,将各門把住,不容再進,城可下也。
”諸将即皆翻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