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四回 漢兵奪取常山郡
關燈
小
中
大
漢兵既擒許、典二将,乘勝下了钜鹿。
典升部兵走敗常山,告說:“典将軍與許總兵共守钜鹿,犄角立寨,不能輕犯,乃用詭計偷渡過河,詐襲常山,将兵埋伏各處,賺我等過河救應,俱被漢兵圍住,活擒去了。
”太守程杇聽言大驚,曰:“二将若還被擒,钜鹿必破,漢兵不日将至此間矣。
”急請守将副帥張牛商議戰守之策。
張牛曰:“賊兵若破钜鹿,定然來寇常山。
此常山郡右連太行,左接瀛海,表山帶河,當燕趙之沖,乃北郡之要,決不可失者。
府尊乃程仲德之孫,代多智謀,高見以為何如?”杇曰:“蒙将軍大才下問,别無他計,依某愚見,一面點兵民運磚石守護,且将堞濠塹俱以修築完備。
但再遣一人,馳檄往兖州刺史苟道将軍處求救,則可以保固此地也。
”張牛從之,連夜使人持檄去求苟晞救援。
苟晞接檄書看之,大驚曰:“常山,吾之鄰郡,冀北屏障,不可不救者。
”乃命其追風團練使、屯操大将軍樂房領兵五千,先往常山救應,命紮營于界口,以張聲勢。
漢元帥劉聰自發钜鹿,将到常山,探馬報道:“兖州刺史苟晞差一大将帶兵來救常山,今在東界屯紮。
”張賓聽說,即問衆曰:“誰人肯往東路去阻兖兵,莫與常山張牛相合,我等好去圍城?”忽見馬上有兩人齊聲應道:“願往!”乃是右先鋒劉靈、右軍都尉楊興寶也。
劉玄明大喜曰:“二将肯去,一同帶兵前往,看強弱而後可以進戰,勿得有誤。
”二人領命,帶輕兵五千,望東徑至樂房寨前,相近紮下。
樂房見其輕己,即與副将胡祯将人馬出寨布陣,劉靈也排開陣勢。
三通鼓罷,樂房出馬,指漢将曰:“你等奪一平陽、钜鹿,反亂大朝,罪惡重極矣!又欲侵寇常山,是不自諒也!今我朝中齊王、成都、長沙、東海諸宗室,已皆大會軍兵,不日到此,及早退去,猶保故土。
”劉靈曰:“你是何人,敢來此處以言語思退吾大軍乎?”房曰:“吾乃三世将家樂進之孫、樂綝之子樂房是也。
”劉靈曰:“說是如此,你乃先世仇種,今來尋我,是償祖父宿債耳。
可即速下馬謝罪,免我動手。
”樂房聽言大怒,即便揮刀砍過漢陣,劉靈挺長矛接住。
二人各施武勇,大展雄威,惡鬥上三十馀合,未分勝敗。
晉副将胡祯見靈善戰,挺槍從旁攻入。
漢陣上楊興寶看見大怒,手舞鐵錘,飛步而出,?如奔電,匹若轟雷,風卷打入,軍士交橫亂倒,逼近樂房馬後。
房懼馬失,望前跑避,楊興寶随後趕去,大喝:“休走!”樂房回頭看之,遙見胡祯戰劉靈不過,被刺落馬,歎惜一聲。
楊興寶已追将及,慌忙舉刀砍敵,未及五合,被楊興寶一錘打中後胯,連人連馬俱倒,興寶一錘再去,正中頂門,死于非命。
兵士皆奔還山東而去。
劉靈二人找了房、祯首級,徑到常山城下恐吓張牛。
牛與程杇日夜嚴守,漢設雲梯弓弩射上。
牛、杇親自指揮守禦川谷,漢兵反被擊死無算。
一連十馀日,并無寸功。
劉玄明與諸将議曰:“常山城池又堅,守禦又能,頓兵曆旬,攻取不克,倘晉朝再差重臣提兵來救,又與雍州無異,前功悉棄矣。
汝等有何奇計,宜速言之,論功第一。
”張賓曰:“兵貴神速,遲則有變。
來日衆兵将分一半往東南角上大張聲勢,用力攻打,以誘晉兵。
吾造炮架十馀處,至黃昏時候,軍士各要囊沙束草,一齊推至城下,架起襄陽大炮,打壞城垛,然後以沙囊草束相間堆起,騰湧而上,用強弓硬弩射退守兵。
一得登城,彼兵必亂,乘亂砍開城門,大軍一入,程杇、張牛即不能走矣。
”劉聰深然其議,即命張賓提調制造器具齊備,以軍士一半在寨伺候,一半往東南攻城。
次日天早就出,程杇、張牛見漢兵皆從東南角盡力攻打,乃盡率城中精卒往二門嬰城戰守,西北上以百姓執械守之。
兩軍于城上城下以石矢奮擊,死傷甚衆。
挨至日晚,張賓命軍士将炮架推至城下,架起襄陽子母炮十馀處,一齊放動,猶如天崩地裂一般,聲聞數十裡。
程杇聽得,帶弓箭手五百人緣城來看。
至西門,正見漢軍在那裡堆草扒城,乃命軍士見有壞處守住射之,又命百姓拚死以磚石抛打。
堆草之上,人立不穩,塌去者數處,漢
典升部兵走敗常山,告說:“典将軍與許總兵共守钜鹿,犄角立寨,不能輕犯,乃用詭計偷渡過河,詐襲常山,将兵埋伏各處,賺我等過河救應,俱被漢兵圍住,活擒去了。
”太守程杇聽言大驚,曰:“二将若還被擒,钜鹿必破,漢兵不日将至此間矣。
”急請守将副帥張牛商議戰守之策。
張牛曰:“賊兵若破钜鹿,定然來寇常山。
此常山郡右連太行,左接瀛海,表山帶河,當燕趙之沖,乃北郡之要,決不可失者。
府尊乃程仲德之孫,代多智謀,高見以為何如?”杇曰:“蒙将軍大才下問,别無他計,依某愚見,一面點兵民運磚石守護,且将堞濠塹俱以修築完備。
但再遣一人,馳檄往兖州刺史苟道将軍處求救,則可以保固此地也。
”張牛從之,連夜使人持檄去求苟晞救援。
苟晞接檄書看之,大驚曰:“常山,吾之鄰郡,冀北屏障,不可不救者。
”乃命其追風團練使、屯操大将軍樂房領兵五千,先往常山救應,命紮營于界口,以張聲勢。
漢元帥劉聰自發钜鹿,将到常山,探馬報道:“兖州刺史苟晞差一大将帶兵來救常山,今在東界屯紮。
”張賓聽說,即問衆曰:“誰人肯往東路去阻兖兵,莫與常山張牛相合,我等好去圍城?”忽見馬上有兩人齊聲應道:“願往!”乃是右先鋒劉靈、右軍都尉楊興寶也。
劉玄明大喜曰:“二将肯去,一同帶兵前往,看強弱而後可以進戰,勿得有誤。
”二人領命,帶輕兵五千,望東徑至樂房寨前,相近紮下。
樂房見其輕己,即與副将胡祯将人馬出寨布陣,劉靈也排開陣勢。
三通鼓罷,樂房出馬,指漢将曰:“你等奪一平陽、钜鹿,反亂大朝,罪惡重極矣!又欲侵寇常山,是不自諒也!今我朝中齊王、成都、長沙、東海諸宗室,已皆大會軍兵,不日到此,及早退去,猶保故土。
”劉靈曰:“你是何人,敢來此處以言語思退吾大軍乎?”房曰:“吾乃三世将家樂進之孫、樂綝之子樂房是也。
”劉靈曰:“說是如此,你乃先世仇種,今來尋我,是償祖父宿債耳。
可即速下馬謝罪,免我動手。
”樂房聽言大怒,即便揮刀砍過漢陣,劉靈挺長矛接住。
二人各施武勇,大展雄威,惡鬥上三十馀合,未分勝敗。
晉副将胡祯見靈善戰,挺槍從旁攻入。
漢陣上楊興寶看見大怒,手舞鐵錘,飛步而出,?如奔電,匹若轟雷,風卷打入,軍士交橫亂倒,逼近樂房馬後。
房懼馬失,望前跑避,楊興寶随後趕去,大喝:“休走!”樂房回頭看之,遙見胡祯戰劉靈不過,被刺落馬,歎惜一聲。
楊興寶已追将及,慌忙舉刀砍敵,未及五合,被楊興寶一錘打中後胯,連人連馬俱倒,興寶一錘再去,正中頂門,死于非命。
兵士皆奔還山東而去。
劉靈二人找了房、祯首級,徑到常山城下恐吓張牛。
牛與程杇日夜嚴守,漢設雲梯弓弩射上。
牛、杇親自指揮守禦川谷,漢兵反被擊死無算。
一連十馀日,并無寸功。
劉玄明與諸将議曰:“常山城池又堅,守禦又能,頓兵曆旬,攻取不克,倘晉朝再差重臣提兵來救,又與雍州無異,前功悉棄矣。
汝等有何奇計,宜速言之,論功第一。
”張賓曰:“兵貴神速,遲則有變。
來日衆兵将分一半往東南角上大張聲勢,用力攻打,以誘晉兵。
吾造炮架十馀處,至黃昏時候,軍士各要囊沙束草,一齊推至城下,架起襄陽大炮,打壞城垛,然後以沙囊草束相間堆起,騰湧而上,用強弓硬弩射退守兵。
一得登城,彼兵必亂,乘亂砍開城門,大軍一入,程杇、張牛即不能走矣。
”劉聰深然其議,即命張賓提調制造器具齊備,以軍士一半在寨伺候,一半往東南攻城。
次日天早就出,程杇、張牛見漢兵皆從東南角盡力攻打,乃盡率城中精卒往二門嬰城戰守,西北上以百姓執械守之。
兩軍于城上城下以石矢奮擊,死傷甚衆。
挨至日晚,張賓命軍士将炮架推至城下,架起襄陽子母炮十馀處,一齊放動,猶如天崩地裂一般,聲聞數十裡。
程杇聽得,帶弓箭手五百人緣城來看。
至西門,正見漢軍在那裡堆草扒城,乃命軍士見有壞處守住射之,又命百姓拚死以磚石抛打。
堆草之上,人立不穩,塌去者數處,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