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七回 齊王會兵讨孫秀

關燈
齊王司馬冏忿恨趙王篡奪大位,移書約會各親王,共興義兵,掃除逆黨,以複孝惠。

    使者至邺城,進見成都王司馬穎,乃呈上書啟。

    穎接書看其來意,即召長史盧志、參軍司馬和演、蔡克、王彥、鄭琰,衛将石超、牽秀、董洪、趙讓、程牧、李毅、郭勱、公師藩等俱至共議,曰:“今齊王文書到此,言孫秀助趙王廢帝篡位,會同起兵,共讨叛逆。

    孤思此乃大不道之事,理宜問罪,意欲從之,慮兵微不能濟事;設使不從,又無坐視之理。

    卿等高見若何?”盧志曰:“大王若肯仗義讨逆,精勇必不召而自至,但命官司招募豪傑,榜文一出,悉皆響應矣,速往下縣趱集錢糧齊備,義旗舉日,諸王畢集,立能掃之,何慮之有?”成都王大悅,乃分遣諸将往各屬縣,谕以忠義,使之募兵集糧,協助讨叛。

    旬日之間,得兵三萬馀人,共計新舊有六萬之衆,命石超、牽秀等日夕教演,以備進讨不叙。

     卻說齊王第二使至陝西河間王司馬颙處,投下書啟。

    颙看其書,即喚長史李含、參軍房陽、屬部大将衙博、骁将張方、郅輔、牙将張輔、席薳、刁默、呂朗、馬瞻、郭偉等商議曰:“今齊王檄會孤等共讨趙王,我思他們既已篡位稱尊,京師兵廣,錢糧儲積,必有防嚴,恐未易讨。

    況日前有書與我,言欲請我入朝共理政事,以孤為王太弟。

    我今去就兩難,卿等有何高見?”張方曰:“既趙王許與大王共掌朝綱,今當趁此勒兵相助,協退齊王,大權必屬我掌,何又從齊王而自失阿衡大任乎?”颙曰:“孤心實不欲以兵去會齊王。

    前在洛陽之時,常言孤非帝派,甚多輕慢,又勸惠帝,言不可以關中重地益我,帝欲改之。

    孤用盡心力,賄托當道,方得來此。

    卿言是也。

    ”李含曰:“大王之見左矣。

    趙王書意許王為太弟者,是見惠帝無子,欲行反逆,故以此餌啖大王,以阻讨伐之心耳。

    今彼篡位,已立司馬誇為太子,焉用大王入朝?且天下親王臣宰皆怒孫秀之奸、趙王之逆,會兵問罪者公舉也,大王所論者私意也,豈可以私意而廢公事乎?”張方又曰:“大王将關中之兵,何從而不克?乃狐惑做甚?”河間王曰:“齊王之約,吾實不屑就也。

    ”李含又說之曰:“大王以為趙王有連和之心,故深信之。

    依臣度之,渠乃假意耳。

    今彼既篡大位,知齊王等決不甘忍,必興問罪之師,何不宣召大王入朝共理政事,聊慰人心,又可以抗敵齊王?胡乃一應中外重權悉委孫秀,豈非诳王之言乎?且淮南王有莫大功勞于彼,尚謀而殺之,況王未嘗有德于渠,安可輕信?今既無意起兵向洛,亦當出兵于途,以勉諸王之意,看緊慢而進,毋得坐視衆王成功,日後取悔無及。

    ”河間王乃從其言,遣張方為大将,以呂朗、刁默為左右,馬瞻、郭偉為後軍,将兵三萬,出屯陝東,觀察勝負而動。

     又道齊王第三使至湘陰,進見長沙王司馬義,呈上文書,拆開看其來意,亦聚長史何勖、親軍将軍皇甫商、王瑚、宋洪、王矩、陳眕、上官巳等,計議其事。

    何勖曰:“今趙倫無道,聽信賊奴孫秀,擅廢國君,妄篡大位,布置親黨,以亂晉統,正乃宗親仗義枕戈之日也,何待議哉?當速起兵,不須猶豫。

    ”長沙王然之,即往下縣催趱兵糧,不過旬日,各皆解送至府。

    長沙王乃亦遣人持書遍會諸王,期同赴洛陽,以靖國難。

    齊王得報大喜,遂擇日先行至颍陰下寨,以待諸路之兵。

    卻才完備,新野公司馬歆引兵先到,齊王大悅,曰:“初行下寨,助兵即至,大事定成。

    ”乃遣人迎接入寨。

    相見禮畢,歆曰:“吾職輕地弱,聞王檄至,亦聚些小人馬來聽指揮,同伐逆倫以清朝亂,共複惠帝。

    ”齊王曰:“賢弟之心,可謂忠貫日月者矣。

    ”數日之間,報道東海王司馬越、琅琊王司馬睿各皆帶人馬來到,兵威大振。

    河間王司馬颙接得長沙王約會之書,心中驚悔,及探得成都、東海、新野悉皆發兵讨逆,急召李含商議曰:“前日不聽長史良言,失于大計。

    今聞諸鎮皆起兵應赴齊王,長沙王又有書到,倘事成之後,義旗反指,以衆兵來問不赴國難之罪,那時何以應之?”含曰:“事猶未晚,可急馳檄催張方率兵前赴,乃言關中路遠,主公不敢擅離,賊甚多廣,恐怕變生肘腋,特遣臣等将兵前來,共讨孫秀。

    如此,則可以轉禍為福也。

    ”河間王曰:“此言極善,但恐張方先建不去之議,恐未即肯往聽指使耳。

    ”席薳曰:“大王急寫慰谕文書,小臣親去,管取無誤。

    ”司馬颙大喜,遂命薳行。

    薳至張方軍中,傳上王書,方見中間言各王皆集,知趙王不能敵,乃亦引兵前進,去會齊王。

    齊王使人約會成都王,将兵馬分作三路,一齊同起。

    河南地界上官府,疊将各王起兵之事報入洛陽。

    趙王見奏齊王會兵,不約而至,心中大懼,急召孫秀、闾和等入朝商議曰:“前承卿等勸朕廢帝自立,今坐未安位,而諸鎮藩王皆起兵來問罪,事将奈何?”孫秀曰:“此亦不足為懼。

    昔日蘇秦立合縱之法,連五國之兵,以侵秦關,秦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