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二回 趙王倫謀廢賈後

關燈
王,乞求分解。

    書曰: 臣雍州刺史解系,稽颡上言:臣自幼蒙錄用,叨秩三十有六年矣。

    勤勞王事,夙夜兢業,惟恐有負知遇豢養之恩,粗未嘗敢毫忽曠職、害民慢上之尤也。

    弟結在朝,雖為賈皇後、張司空之所任信,亦守名職,非趙燦、孫慮等附會為奸罪惡稔者,即本身之誅,或可原者,況臣在數千裡外,而得連坐于無辜之箓乎?第以扶風失律于齊萬年之事,怪臣直言上本,以幹孫長史之怒故耳!及後臣事駕下,獲除萬年和退劇寇,緻生不忿,今乘滅賈之威,欲累忠義之士,臣之心惟于殿下相從有日,萬祈哀之。

     梁王司馬肜見書,即自親詣趙王,勸免解系之罪,言解結雖有附賈之奸,系居外任,盡忠衛國,實無相幹。

    趙王曰:“吾自雍州回,見水中有蟹皆遏心膽,若不誅之,必以解結之故構奸為亂,可自遺禍于後乎?”遂族誅之。

    奏複太後、太子位号,立皇孫司馬臧為臨淮王,封楚王之子司馬範為襄陽王,以繼祀司馬玮。

    趙王倫自為太宰,都督中外諸軍事。

    以孫秀為侍中,兼中書令,許超等心腹将士一十二人,皆封将軍,賜縣子之秩。

    封齊王為車騎大将軍兼司徒,淮南王為骠騎大将軍兼司寇。

    趙王與孫秀欲大買朝士之心,例論誅賈氏之功賜爵加秩者,共計七百馀人。

    趙王自秉大政,見無人敢議,乃以世子司馬誇為仆射,複置相府官屬,選用名士皆隸幕下。

    以王堪、劉模為左右司馬,束晢為記室,荀菘等十人為中郎,陸機等十人為參軍,蔡璜等二十人為掾簿,選衙兵萬人,以張泓掌之,擢荀組、李重為趙府長史。

    李重知趙王有不臣之心,辭不就職。

    趙王遣使以威勒之,重憂憤成疾,複以氈車征之,重扶病拜受,月馀不食而卒。

     雁門太守閻缵聞知趙王等謀廢賈後,料張華、裴頠必及于難,連夜趕入朝中,思勸張華脫身去位,及至洛,張華已被害五日矣,遂披麻往東市覓尋華屍,拜俯哭曰:“吾曾竭力三複勸君,宜早遜位,君苦不聽,緻有今日,富貴何在?大是數也。

    ”再拜而起,忽見背綁上有小旗書“首犯一名賈谧”,缵乃瞋目叱之曰:“小兒曹乃亂國之囮,誅猶嫌晚,尚堪有彼猾母也。

    ”哭罷,上表訟華之冤,言華忠事二朝,澤被四表,今日坐虐後同朝,而卒緻誅戮,更族其家,枉冤深重,乞賜收殓追贈,庶泯忠績。

    惠帝見表,嗟歎不已,為懼趙王之威,不暇議贈,授缵為漢中太守。

    缵見孫秀專橫,知天下将亂,辭不受職,遁而隐去,時人歎服其高。

    趙王倫雖立定賈之功,素亦中才,無大智量,少果斷,凡事皆仗孫秀為之謀主,升黜任意,封賞自由,帝惟備位而已,由是孫秀之威震于朝野。

    秀本東吳族子,見晉滅吳,常時悔恨失身歸晉之錯,思有以報複司馬氏之心,慨力不及。

    至是得逞,乃乘間反複愚惑趙王,害卻張華、裴頠二個忠良元老,擢陸機兄弟入趙府,共謀壞晉之計。

    以己子孫會為折沖校尉,奏請尚河東公主。

    帝見權出其手,乃隻得曲從。

    會年二十即為顯貴,諸黨皆登卿相,舊日相從者,厮役俱為令掾,奴隸亦登仕版,府中燕集,貂蟬滿座,至于肆中缺市。

    時人為之諺曰:“貂不足,狗尾續。

    ”其門下之人,橫行予奪,民不聊生,郡邑之間,君子仁人不樂其與,恥服其章。

    而孫秀一惟取悅于人,府庫之儲不充于賜,糧差之入不給其賞,下人百姓亦知趙王必有壞亂矣。

    孫秀欲說趙王謀篡,恐其膽怯不從,複诳其使得罪于衆,自然畏而行之。

    乃密與言曰:“殿下結山海冤仇,而不思防憂後患,可謂智乎?今賈後尚在金墉,宗族雖無,親黨盛多,趙廞等是其至戚,總統全蜀,金陵陳恢亦其眷屬。

    今聖上中宮乏後,倘一悔悟,有人舉奏,诏取回宮,大王能安居乎?可乘此奏帝,令賜其死,以慰太後、謝妃、太子之魂。

    ”趙王從之,入奏惠帝,帝不敢拂。

    趙王乃召潘嶽作诏,嶽推拒,孫秀怒其逆己,頗形于色,嶽覺之,恐獲累,隻得承命草之。

    诏曰: 妒淫賈後,畜豺狼之性,恣兇狠之威,欺朕自由,擅權廢弑,害皇太後于非命,是無婦之道;毒皇太子以枉死,乃無母之慈。

    彜倫殄絕,綱紀何存?忠直之臣付之刀鋸,讒佞之輩授以權衡。

    禍亂我國家,隔絕朕母兒,使天下之人譏朕之不君,故舉朝之人難容伊之罪。

    以今廷評汝過,惡重罰輕,宜正典刑,以肅國法。

    朕念夫婦之情,不忍臨曹裸頸,賜以自盡,完其軀體,毋得苟延,速宜裁決。

     書訖,趙王令心腹臣王全赍诏并鸩酒送往金墉城去。

    賈後接诏開讀,悲不自勝,含淚歎曰:“吾被衆人所誤!事已至此,有何面目再見君王與諸大臣也?”遂盡飲其酒而死。

    王全命許昌太守以王後成禮葬之,免人議己。

    後人有詩歎曰: 賈氏南風毒似狼,弑姑害子冀長昌。

    禍根才斷身遭殺,空歎無顔見聖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