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二回 趙王倫謀廢賈後
關燈
小
中
大
,計廢太子而鸩枉其命,黔黎亦知其冤。
公為卿相,欲助桀為虐耶?”華曰:“諸王皆乃自相戕殺,與後何幹?據子之言,是欲造事耳?”司馬雅見華摭拒,不顧而出,怒謂其下曰:“刃将加頸而老賊猶為是言也。
”乃直以華意回報趙王。
趙王大怒,即糾齊王将兵把住雲龍門,阻拒外兵,許超、司馬雅、士猗、闾和率兵以防賈黨,張泓、孟平等随淮南王率兵入内,使駱休往約張衡、張林、卞粹、路始等為内應。
乃矯诏敕三部司馬曰:“中宮懷妒,與賈谧等謀害太後,枉殺太子。
今奉聖上密旨,使淮南王允、齊王冏等入宮,廢出賈後,以安社稷。
有能從令者賜爵關内侯,逆沼者誅及三族。
”朝中内外痛念太子枉死、賈後殘忍,一聞趙、齊、淮南三王舉事,盡皆踴躍開門,放衆帶兵入内。
淮南王司馬允親自向前,三軍鼓噪。
趙王見賈黨無備,命許超等皆入相助。
由是衆将大喊競進,排闼而入。
尚書郎師景恐有詐僞,不敢直開露闆以伺,趙王怪其阻抗親王,不容分辨,立執斬之以徇。
諸值門者悉皆奔散,徑入無礙。
賈後聞變,急敕禁兵出護。
張林、卞粹、蔡璜、李俨帶兵湧出,大呼曰:“奉帝密诏收賈模、賈谧,衆皆随吾入宮。
”收後玺绶,遂擁齊王而進。
齊王宣言曰:“賈後何在?汝為正宮,當循婦道,何得妄幹朝政,擅假君威?皇太後何辜而見廢,皇太子何罪而見誅?汝亡貞德,淫亂宮阃,污穢朝廷,招置朋黨,勾結奸佞,危我晉室。
今聖上有密诏在此,言汝罪貫盈,合當典刑。
姑念六禮之誼,赦以不死,廢為庶人。
可速出宮,往金墉城居止,毋得遲延,以幹聖怒。
”賈後曰:“聖上日夕與我同事起居,旨意皆從我出,此诏從何而來?衆軍不可被哄,乃假言也。
”張林、卞粹曰:“昔日殺太傅、汝南王,遣太後,宣太子,賜藥酒,亦皆皇上所出之诏乎?今何得言真假?自宜詳之。
”賈後無言可答,急忙逃入宮後,登景樓閣,望金銮殿大叫曰:“萬歲皇帝,汝為一國之主,有一婦而不能保全,使人假诏妄廢,今日及我,不日即将及汝也,可念結發之情速來相救!”衆軍将尋之不見,二王聽見在閣上喊叫,命張林催兵士上樓擒下,軍人不敢動,淮南王大怒,親自登樓,喝軍士拖之而行。
賈後叱之。
淮南王曰:“都是你這賊妒潑婦壞我家事,以緻害了許多忠臣國戚,汝楚二王、太後、太子盡遭枉害,婦道母德悉皆亡沒,尚容多言乎?”立命推上車輿,使尚書和郁持節送往金墉城舊宮而去。
遣兵守把,不許閑人出入,恐生計策。
三王乃請帝禦正殿,召諸大臣皆集,上賈後十惡之本,令軍士搜捕黨與,賈谧、賈模、賈午、韓谏、董猛、郭章、程據、孫慮、趙燦、解結、霍謙等,俱押赴東市聽令。
又差張林、卞粹去捉張華、裴頠。
時張華正與男張韪講論趙王約廢賈後之事,韪曰:“父親不從吾勸乞歸,今又拂逆趙王,禍事不遠矣。
”道猶未已,張林帶兵而至,謂華曰:“請司空上肘械。
”華曰:“卿欲枉害忠臣耶?”林曰:“有诏責公,公為宰相,太後之廢不能谏保,太子之死不能伸理,賈後之妒不能規止,食君之祿無一敢言,朝皆幸位虛誕屍職,渺若不聞,何以為忠?”華曰:“前皇上會議于式乾殿之日,惟我一人挺身争辨,其如帝後惱怒不允,我将奈何?既退,我又上表章,極言皇嗣國之根本,不可輕動,宜查筆迹,書從何來,帝苦不聽。
表章尚存,何為不谏?”林曰:“公言是矣。
既谏而不從則當去之,何不避位以效蓬萌之潔、屈原之清?何乃阿黨固秩之若是乎?”華無言可答,被縛而入。
趙王乃宣言于殿上曰:“今賈後兇悍,污濁内庭;虐廢太後,無母之禮;枉殺太子,無母之仁;謀害諸王,矯行帝命;欲滅司馬氏,以立賈午懷妊之僞胎,情同呂後,事類漢惠。
今孤痛念祖宗創業之艱,慮思樹蠹枝摧之義,故此核其的實,奮起不平。
今吾等非敢欺君擅為,實為國家宗社之計,不得已而行耳,并無别議。
但賈後所為,皆是一班逆黨唆诳侮惑,以緻壞法。
乞衆八座大臣詳拟定奪,請旨将賈谧、郭章等正以國法,警戒奸邪。
”惠帝見趙、齊、淮南三王皆戎裝披挂,諸武士皆明盔明甲,刀槍凜凜,戈甲森森,唬得心驚膽戰,如坐針氈,乃謂趙王曰:“卿等是王室至親,即朕一體。
今為國幹功,以除惡逆,依法施行,何須請旨?”于是拿到郭、賈等一班,盡皆斬首号令,夷其三族。
張華二子三孫皆死,惟張韪長子張輿字公安往川中取藥獲免。
裴頠斬,衆臣上保以為裴秀有大功于朝,頠亦寡過,宜免其族。
趙王、孫秀以其與己無惡,乃從之,徙二子于遠方,共一十四口得不死。
趙王又收所不悅者四家:散騎常侍韓豫、雍州刺史解系、司戶杜斌、兵曹掾趙浚等。
解系見收,遣使持書将罄有珍寶,盡獻梁
公為卿相,欲助桀為虐耶?”華曰:“諸王皆乃自相戕殺,與後何幹?據子之言,是欲造事耳?”司馬雅見華摭拒,不顧而出,怒謂其下曰:“刃将加頸而老賊猶為是言也。
”乃直以華意回報趙王。
趙王大怒,即糾齊王将兵把住雲龍門,阻拒外兵,許超、司馬雅、士猗、闾和率兵以防賈黨,張泓、孟平等随淮南王率兵入内,使駱休往約張衡、張林、卞粹、路始等為内應。
乃矯诏敕三部司馬曰:“中宮懷妒,與賈谧等謀害太後,枉殺太子。
今奉聖上密旨,使淮南王允、齊王冏等入宮,廢出賈後,以安社稷。
有能從令者賜爵關内侯,逆沼者誅及三族。
”朝中内外痛念太子枉死、賈後殘忍,一聞趙、齊、淮南三王舉事,盡皆踴躍開門,放衆帶兵入内。
淮南王司馬允親自向前,三軍鼓噪。
趙王見賈黨無備,命許超等皆入相助。
由是衆将大喊競進,排闼而入。
尚書郎師景恐有詐僞,不敢直開露闆以伺,趙王怪其阻抗親王,不容分辨,立執斬之以徇。
諸值門者悉皆奔散,徑入無礙。
賈後聞變,急敕禁兵出護。
張林、卞粹、蔡璜、李俨帶兵湧出,大呼曰:“奉帝密诏收賈模、賈谧,衆皆随吾入宮。
”收後玺绶,遂擁齊王而進。
齊王宣言曰:“賈後何在?汝為正宮,當循婦道,何得妄幹朝政,擅假君威?皇太後何辜而見廢,皇太子何罪而見誅?汝亡貞德,淫亂宮阃,污穢朝廷,招置朋黨,勾結奸佞,危我晉室。
今聖上有密诏在此,言汝罪貫盈,合當典刑。
姑念六禮之誼,赦以不死,廢為庶人。
可速出宮,往金墉城居止,毋得遲延,以幹聖怒。
”賈後曰:“聖上日夕與我同事起居,旨意皆從我出,此诏從何而來?衆軍不可被哄,乃假言也。
”張林、卞粹曰:“昔日殺太傅、汝南王,遣太後,宣太子,賜藥酒,亦皆皇上所出之诏乎?今何得言真假?自宜詳之。
”賈後無言可答,急忙逃入宮後,登景樓閣,望金銮殿大叫曰:“萬歲皇帝,汝為一國之主,有一婦而不能保全,使人假诏妄廢,今日及我,不日即将及汝也,可念結發之情速來相救!”衆軍将尋之不見,二王聽見在閣上喊叫,命張林催兵士上樓擒下,軍人不敢動,淮南王大怒,親自登樓,喝軍士拖之而行。
賈後叱之。
淮南王曰:“都是你這賊妒潑婦壞我家事,以緻害了許多忠臣國戚,汝楚二王、太後、太子盡遭枉害,婦道母德悉皆亡沒,尚容多言乎?”立命推上車輿,使尚書和郁持節送往金墉城舊宮而去。
遣兵守把,不許閑人出入,恐生計策。
三王乃請帝禦正殿,召諸大臣皆集,上賈後十惡之本,令軍士搜捕黨與,賈谧、賈模、賈午、韓谏、董猛、郭章、程據、孫慮、趙燦、解結、霍謙等,俱押赴東市聽令。
又差張林、卞粹去捉張華、裴頠。
時張華正與男張韪講論趙王約廢賈後之事,韪曰:“父親不從吾勸乞歸,今又拂逆趙王,禍事不遠矣。
”道猶未已,張林帶兵而至,謂華曰:“請司空上肘械。
”華曰:“卿欲枉害忠臣耶?”林曰:“有诏責公,公為宰相,太後之廢不能谏保,太子之死不能伸理,賈後之妒不能規止,食君之祿無一敢言,朝皆幸位虛誕屍職,渺若不聞,何以為忠?”華曰:“前皇上會議于式乾殿之日,惟我一人挺身争辨,其如帝後惱怒不允,我将奈何?既退,我又上表章,極言皇嗣國之根本,不可輕動,宜查筆迹,書從何來,帝苦不聽。
表章尚存,何為不谏?”林曰:“公言是矣。
既谏而不從則當去之,何不避位以效蓬萌之潔、屈原之清?何乃阿黨固秩之若是乎?”華無言可答,被縛而入。
趙王乃宣言于殿上曰:“今賈後兇悍,污濁内庭;虐廢太後,無母之禮;枉殺太子,無母之仁;謀害諸王,矯行帝命;欲滅司馬氏,以立賈午懷妊之僞胎,情同呂後,事類漢惠。
今孤痛念祖宗創業之艱,慮思樹蠹枝摧之義,故此核其的實,奮起不平。
今吾等非敢欺君擅為,實為國家宗社之計,不得已而行耳,并無别議。
但賈後所為,皆是一班逆黨唆诳侮惑,以緻壞法。
乞衆八座大臣詳拟定奪,請旨将賈谧、郭章等正以國法,警戒奸邪。
”惠帝見趙、齊、淮南三王皆戎裝披挂,諸武士皆明盔明甲,刀槍凜凜,戈甲森森,唬得心驚膽戰,如坐針氈,乃謂趙王曰:“卿等是王室至親,即朕一體。
今為國幹功,以除惡逆,依法施行,何須請旨?”于是拿到郭、賈等一班,盡皆斬首号令,夷其三族。
張華二子三孫皆死,惟張韪長子張輿字公安往川中取藥獲免。
裴頠斬,衆臣上保以為裴秀有大功于朝,頠亦寡過,宜免其族。
趙王、孫秀以其與己無惡,乃從之,徙二子于遠方,共一十四口得不死。
趙王又收所不悅者四家:散騎常侍韓豫、雍州刺史解系、司戶杜斌、兵曹掾趙浚等。
解系見收,遣使持書将罄有珍寶,盡獻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