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六回 帝敕張華殺楚王
關燈
小
中
大
司馬玮既谮賈後害殺汝南王并衛瓘一家,即命李肇、公孫宏獻屍單以要封職,二人入宮呈上。
賈後曰:“卿二人去收太宰、太保,臨死各有怨恨乎?”肇曰:“太保見收,談笑就縛,别無所言,但雲吾死無恨,惟不能見帝、後一面,以謝知遇之恩。
”後曰:“太宰何如?”公孫宏曰:“無他,但言:‘吾之忠心,可以剖示天日,如何無辜枉殺忠良?’至日斜無人肯害,百姓皆灑淚以身護之。
”賈後聽言嘿然,但點首而遣宏、肇出伺賞赉,因自念曰:“此言各皆正理,太宰、太保若有異謀,吾之心腹豈無一人知之,何隻楚王之人聽得?且反情無一迹可證,謗吾之語素無見聞,汝南王乃老成明察之士,肯于太保尊官之前而發此邪言乎?況廢立大事,滿朝文武無一預謀之人,豈非妄謬而何?此事分明是司馬玮借刀殺人,希圖執政耳!今日被此小人所惑,枉殺無辜之命,二公雖在九冥幽境,含怨我矣。
必殺此奸徒,方消亡怨。
”于是悶悶不悅,倚欄而坐。
正值賈模因賈後殺此二家,恐再誅其黨,入宮探勸,見賈後攢眉獨坐,乃即問曰:“娘娘何故有不豫之色?莫非為枉殺太宰、太保而追悔懊惱乎?”後曰:“然。
”賈模曰:“二公盡忠王室,曾無過犯,因何事而遽戮之?滿朝悉皆驚駭,路人無弗悲哀,實不知其故也。
”賈後曰:“此是楚王讒賊,奏說他設謀欲廢帝逐我,思篡大位,吾恐禍及宗黨,一時暴怒,不曾詳審,即允信其誣,命下诏收其诰敕章绶。
楚王希吾之意,即命公孫宏作诏,以李肇等将兵竟收二家誅之,是吾之誤也。
”賈模曰:“楚王輕暴兇狠,獨畏汝南王在朝,不敢妄為。
今被讒谮,枉戮社稷之臣,楚王恃功愈肆,侮弄兵戈,将來橫虐,恐如虎難制矣。
”賈後聽言,甚加歎恨。
忽惠帝朝罷歸宮,問曰:“梓童因何面有愠色?中書所言甚事?”賈後将賈模評論汝南王有功無罪之言,細述一遍,帝曰:“朕亦哀傷二人無過,命榮晦诏免其官,不許收捉,讵意那賊反與太保有恨,竟收害之,卒緻汝南王并遭枉死。
欲治衆奸之罪以正國法,奈緣梓童有诏付彼,故爾姑容之。
可憐太宰乃創業舊臣,是朕皇叔,赤心理政,今被誣以反逆,而汝即便擅行誅戮,不由朝議。
可哀可哀,思之淚盈腮頰。
”後亦傷感曰:“吾知罪矣。
”帝複謂曰:“你倚托楚王以為好人,朕睹其行徑,隐讒懷佞,恣狠包兇,如蠶食葉,須臾過枝,将趁殺汝南之勢,漸及你我之身矣。
今日論誅亮、瓘之功,封賞悉不由朕,一拂其意,即怒形于色,深可畏也。
”賈模曰:“既然如此,事在早防,莫待噬臍徒悔。
”及俄而賈谧入宮朝後,亦言:“楚王橫暴過人,汝南王柔和謹慎,今反殺之,而任用楚王。
楚王乃虎狼之性,食人無腥者也,切不可使之秉政。
若一秉政,則吾賈氏一門,悉無噍類矣。
特為此事來奏娘娘,須當記之。
”賈後曰:“吾已被此潑賊所侮,悔無及矣。
今聖上當面在此,吾必報之。
二卿有何計策處置讒佞,剪除身邊之患,以雪太宰、太保九冥之恨,亟宜想來,待吾裁取。
”賈模曰:“此事非同小可,關系甚大,必得高謀奇識,方保無誤。
吾思别無他人,可與謀大事者,隻有太傅張華谟猷深遠,胸多機變,試召他來商議,必有良策,可以制得那人。
”帝與後密差宦官前去,宣召張華入宮面議。
不一時,華同宦官入宮,拜畢,帝曰:“朕有一密事與卿議之,恐有漏洩,特宣入宮内,勿使他人窺聽故也。
”華曰:“甚事?”帝曰:“楚王谮言太宰、太保謀反,朕一時不燭其奸,枉殺忠良,緻使楚王橫行殿陛,違逆制诏,朕甚寒心,思欲制彼,計無所出。
知太傅素有奇智,可為朕籌畫一策,冀安家社,以盡卿忠。
”華曰:“此陛下家事,何難處之?楚王恃威
賈後曰:“卿二人去收太宰、太保,臨死各有怨恨乎?”肇曰:“太保見收,談笑就縛,别無所言,但雲吾死無恨,惟不能見帝、後一面,以謝知遇之恩。
”後曰:“太宰何如?”公孫宏曰:“無他,但言:‘吾之忠心,可以剖示天日,如何無辜枉殺忠良?’至日斜無人肯害,百姓皆灑淚以身護之。
”賈後聽言嘿然,但點首而遣宏、肇出伺賞赉,因自念曰:“此言各皆正理,太宰、太保若有異謀,吾之心腹豈無一人知之,何隻楚王之人聽得?且反情無一迹可證,謗吾之語素無見聞,汝南王乃老成明察之士,肯于太保尊官之前而發此邪言乎?況廢立大事,滿朝文武無一預謀之人,豈非妄謬而何?此事分明是司馬玮借刀殺人,希圖執政耳!今日被此小人所惑,枉殺無辜之命,二公雖在九冥幽境,含怨我矣。
必殺此奸徒,方消亡怨。
”于是悶悶不悅,倚欄而坐。
正值賈模因賈後殺此二家,恐再誅其黨,入宮探勸,見賈後攢眉獨坐,乃即問曰:“娘娘何故有不豫之色?莫非為枉殺太宰、太保而追悔懊惱乎?”後曰:“然。
”賈模曰:“二公盡忠王室,曾無過犯,因何事而遽戮之?滿朝悉皆驚駭,路人無弗悲哀,實不知其故也。
”賈後曰:“此是楚王讒賊,奏說他設謀欲廢帝逐我,思篡大位,吾恐禍及宗黨,一時暴怒,不曾詳審,即允信其誣,命下诏收其诰敕章绶。
楚王希吾之意,即命公孫宏作诏,以李肇等将兵竟收二家誅之,是吾之誤也。
”賈模曰:“楚王輕暴兇狠,獨畏汝南王在朝,不敢妄為。
今被讒谮,枉戮社稷之臣,楚王恃功愈肆,侮弄兵戈,将來橫虐,恐如虎難制矣。
”賈後聽言,甚加歎恨。
忽惠帝朝罷歸宮,問曰:“梓童因何面有愠色?中書所言甚事?”賈後将賈模評論汝南王有功無罪之言,細述一遍,帝曰:“朕亦哀傷二人無過,命榮晦诏免其官,不許收捉,讵意那賊反與太保有恨,竟收害之,卒緻汝南王并遭枉死。
欲治衆奸之罪以正國法,奈緣梓童有诏付彼,故爾姑容之。
可憐太宰乃創業舊臣,是朕皇叔,赤心理政,今被誣以反逆,而汝即便擅行誅戮,不由朝議。
可哀可哀,思之淚盈腮頰。
”後亦傷感曰:“吾知罪矣。
”帝複謂曰:“你倚托楚王以為好人,朕睹其行徑,隐讒懷佞,恣狠包兇,如蠶食葉,須臾過枝,将趁殺汝南之勢,漸及你我之身矣。
今日論誅亮、瓘之功,封賞悉不由朕,一拂其意,即怒形于色,深可畏也。
”賈模曰:“既然如此,事在早防,莫待噬臍徒悔。
”及俄而賈谧入宮朝後,亦言:“楚王橫暴過人,汝南王柔和謹慎,今反殺之,而任用楚王。
楚王乃虎狼之性,食人無腥者也,切不可使之秉政。
若一秉政,則吾賈氏一門,悉無噍類矣。
特為此事來奏娘娘,須當記之。
”賈後曰:“吾已被此潑賊所侮,悔無及矣。
今聖上當面在此,吾必報之。
二卿有何計策處置讒佞,剪除身邊之患,以雪太宰、太保九冥之恨,亟宜想來,待吾裁取。
”賈模曰:“此事非同小可,關系甚大,必得高謀奇識,方保無誤。
吾思别無他人,可與謀大事者,隻有太傅張華谟猷深遠,胸多機變,試召他來商議,必有良策,可以制得那人。
”帝與後密差宦官前去,宣召張華入宮面議。
不一時,華同宦官入宮,拜畢,帝曰:“朕有一密事與卿議之,恐有漏洩,特宣入宮内,勿使他人窺聽故也。
”華曰:“甚事?”帝曰:“楚王谮言太宰、太保謀反,朕一時不燭其奸,枉殺忠良,緻使楚王橫行殿陛,違逆制诏,朕甚寒心,思欲制彼,計無所出。
知太傅素有奇智,可為朕籌畫一策,冀安家社,以盡卿忠。
”華曰:“此陛下家事,何難處之?楚王恃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