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回 諸葛宣于别徐光
關燈
小
中
大
勢之然。
後人有詩贊劉淵之有馀福、衆人之有貞忠雲: 懷恨諸雄出故川,投身羌土欲翻愆。
鹹銜豫子心圖趙,各抱留侯志報冤。
緯地已生張孟氏,經天先自脫劉淵。
威聲震裂三秦地,更有彌靈齊萬年。
又有詩一首贊衆人能複漢業雲: 蜀遭魏襲走離川,避入羌中冀報冤。
群雄破陣如摧霧,衆将攻城似卷煙。
設策張姜仇膽落,運籌諸葛敵心寒。
直教梁趙諸王懼,請命求和割左賢。
詞歸一集,話分兩頭。
不說劉、張聚會,計議接應齊萬年之事,再題蜀中汲桑與故主趙染、張賓等在郭胡家居住,聞知晉朝篡魏,差王祥之孫王衍為行人,撫慰各處,河北、河西鎮守之官加敕賜職,威權同天子親臨,搜求不附,先斬後奏。
人将此言報與郭胡曰:“今王太尉自任行人之職,巡察邊郡,但有家中容留異鄉來曆不明之人者,定行抄徙。
我見公家犯此,特來報知。
”以是郭胡與其少子郭敬商議,打發蜀衆往關外避之。
賓等辭去,至黑莽坡被夔安等沖散,汲桑乘暗負小主趙勒竊逃,遂失衆夥。
行轉河西,數日并無容身之處。
一日行至荏平,見所大宅院,前往投宿,衆拒不納,家主名師歡親出,看桑、勒二人雄偉俊秀,乃喚其入内,問曰:“你是何方人氏,因何至此?”汲桑對曰:“某本張掖人,此兒乃宦家子弟,其父與吾同本貿易,不幸遭疫而亡,吾今挈彼回鄉,途中被強梁所奪,故來相投,伏乞垂憫。
”歡曰:“然則你是為商的,到吾家中能會做些甚麼勾當?”桑曰:“久曆風霜苦楚,傭工粗細皆可,亦曉射獵。
”歡聽說,留住于家。
居數日,見桑有力量可托,乃喚謂曰:“此小子不會做甚,送到城裡吾兒書館中去相伴讀書,汝則同吾出入,必無輕慢。
”汲桑稱謝。
次日,自送趙勒入城,正值郡官跟随王衍出外,師歡在前,見頭踏至,急躲于道右僻處,汲桑與趙勒行左畔,無處可藏,乃避立道旁。
王衍見汲桑狀如熊虎,趙勒兒又神貌俱奇,熟看良久,又回頭觑其行動迅捷,急命左右喚問姓名。
桑負勒走去,尋之不見。
衍謂衆官曰:“适間道上那個漢子,攜彼稚子,雄而且異,睹其衣冠行徑,似吾華人,鑒貌察色,大類胡族,恐他日亂吾晉家天下者,此之徒也。
”即轉回城,傳令捕拿。
汲桑覺之,另出北門而走,追者不能及。
桑不敢回師歡處去,一路重複問到郭胡家中投奔。
郭敬見勒又至,十分歡喜,請出父親郭胡。
胡喚桑入,問曰:“你與趙大郎等同去,何又與四舍獨至?”桑将被盜趕散之故告訴一遍,胡甚憫之。
郭敬曰:“今後且隻在此,與我共做人家也罷。
”居無何,王行人出榜,連門挨問,捉拿一大漢并一小厮,甚是緊急。
郭敬乃匿二人于内室,不許外人相見。
次後有一親朋名沐延探知其實,強逼郭胡獻出官府請賞,胡不從,入内,謂汲桑曰:“本欲相留在此,奈何官司構募甚急,外人背語紛紛,第恐你我皆遭其害,今可急從後門遁去,以圖再會,毋緻被獲不便。
”即命郭敬将錢二串,助為路費。
汲桑拜謝流涕,往北而去。
行過旬日,途中食用甚貴,百文不能飽,盤纏用盡,行至日晚,并無人煙形迹。
将及近更,忽然聽得數聲犬吠,趙勒兒曰:“前面山犬汪汪,必有人家。
我和你饑餓已極,且去買些面飰吃吃,又作道理。
”桑從之,縱步而往,卻是一所古廟,并無别屋。
二人亦隻得入内,拜告曰:“某乃亡蜀忠良,逃避至此,迷失路途,無處可投,特到神堂借寓一宵,惟願陰中保佑,明早尋見故主。
不然,我今身無盤纏,小主兒途中必然受餓,是桑之罪也。
”禱訖,往神背後尋覓歇息。
忽見舊門一扇,橫于地上,桑乃移于側畔,掩上廟門,抱勒而卧。
至天明,将欲出廟往人家覓食,忽然間趙勒兒腹中攪痛,按之不住,冷汗津津,面皆改色。
桑急拜神求護,亦略無定,隻得抱于膝上揉而摩之,一時不能少住。
汲桑驚惶失措。
頃而日光入廟,抱于門外日下揉之,須臾汗出,痛止神定。
桑曰:“此是感冒幽陰之氣故也,我與你急忙離去。
”勒曰:“我已餓傷矣,有甚的把些我吃,方好走路。
”桑曰:“亦要前面去買,這裡那有見成的?”于是覓路而出。
行不百步,忽有晉兵數百,各持棍棒弓箭,觌面闖來,桑急抱勒奔轉廟邊藏之,已被看見。
晉兵疑其有财,分投尋捕,正欲至桑躲處,忽有大鹿四五十個,作二三陣望道旁馳突而出,晉軍見鹿望東南而走,呼衆挽弓趕捕,各人争前射鹿,
後人有詩贊劉淵之有馀福、衆人之有貞忠雲: 懷恨諸雄出故川,投身羌土欲翻愆。
鹹銜豫子心圖趙,各抱留侯志報冤。
緯地已生張孟氏,經天先自脫劉淵。
威聲震裂三秦地,更有彌靈齊萬年。
又有詩一首贊衆人能複漢業雲: 蜀遭魏襲走離川,避入羌中冀報冤。
群雄破陣如摧霧,衆将攻城似卷煙。
設策張姜仇膽落,運籌諸葛敵心寒。
直教梁趙諸王懼,請命求和割左賢。
詞歸一集,話分兩頭。
不說劉、張聚會,計議接應齊萬年之事,再題蜀中汲桑與故主趙染、張賓等在郭胡家居住,聞知晉朝篡魏,差王祥之孫王衍為行人,撫慰各處,河北、河西鎮守之官加敕賜職,威權同天子親臨,搜求不附,先斬後奏。
人将此言報與郭胡曰:“今王太尉自任行人之職,巡察邊郡,但有家中容留異鄉來曆不明之人者,定行抄徙。
我見公家犯此,特來報知。
”以是郭胡與其少子郭敬商議,打發蜀衆往關外避之。
賓等辭去,至黑莽坡被夔安等沖散,汲桑乘暗負小主趙勒竊逃,遂失衆夥。
行轉河西,數日并無容身之處。
一日行至荏平,見所大宅院,前往投宿,衆拒不納,家主名師歡親出,看桑、勒二人雄偉俊秀,乃喚其入内,問曰:“你是何方人氏,因何至此?”汲桑對曰:“某本張掖人,此兒乃宦家子弟,其父與吾同本貿易,不幸遭疫而亡,吾今挈彼回鄉,途中被強梁所奪,故來相投,伏乞垂憫。
”歡曰:“然則你是為商的,到吾家中能會做些甚麼勾當?”桑曰:“久曆風霜苦楚,傭工粗細皆可,亦曉射獵。
”歡聽說,留住于家。
居數日,見桑有力量可托,乃喚謂曰:“此小子不會做甚,送到城裡吾兒書館中去相伴讀書,汝則同吾出入,必無輕慢。
”汲桑稱謝。
次日,自送趙勒入城,正值郡官跟随王衍出外,師歡在前,見頭踏至,急躲于道右僻處,汲桑與趙勒行左畔,無處可藏,乃避立道旁。
王衍見汲桑狀如熊虎,趙勒兒又神貌俱奇,熟看良久,又回頭觑其行動迅捷,急命左右喚問姓名。
桑負勒走去,尋之不見。
衍謂衆官曰:“适間道上那個漢子,攜彼稚子,雄而且異,睹其衣冠行徑,似吾華人,鑒貌察色,大類胡族,恐他日亂吾晉家天下者,此之徒也。
”即轉回城,傳令捕拿。
汲桑覺之,另出北門而走,追者不能及。
桑不敢回師歡處去,一路重複問到郭胡家中投奔。
郭敬見勒又至,十分歡喜,請出父親郭胡。
胡喚桑入,問曰:“你與趙大郎等同去,何又與四舍獨至?”桑将被盜趕散之故告訴一遍,胡甚憫之。
郭敬曰:“今後且隻在此,與我共做人家也罷。
”居無何,王行人出榜,連門挨問,捉拿一大漢并一小厮,甚是緊急。
郭敬乃匿二人于内室,不許外人相見。
次後有一親朋名沐延探知其實,強逼郭胡獻出官府請賞,胡不從,入内,謂汲桑曰:“本欲相留在此,奈何官司構募甚急,外人背語紛紛,第恐你我皆遭其害,今可急從後門遁去,以圖再會,毋緻被獲不便。
”即命郭敬将錢二串,助為路費。
汲桑拜謝流涕,往北而去。
行過旬日,途中食用甚貴,百文不能飽,盤纏用盡,行至日晚,并無人煙形迹。
将及近更,忽然聽得數聲犬吠,趙勒兒曰:“前面山犬汪汪,必有人家。
我和你饑餓已極,且去買些面飰吃吃,又作道理。
”桑從之,縱步而往,卻是一所古廟,并無别屋。
二人亦隻得入内,拜告曰:“某乃亡蜀忠良,逃避至此,迷失路途,無處可投,特到神堂借寓一宵,惟願陰中保佑,明早尋見故主。
不然,我今身無盤纏,小主兒途中必然受餓,是桑之罪也。
”禱訖,往神背後尋覓歇息。
忽見舊門一扇,橫于地上,桑乃移于側畔,掩上廟門,抱勒而卧。
至天明,将欲出廟往人家覓食,忽然間趙勒兒腹中攪痛,按之不住,冷汗津津,面皆改色。
桑急拜神求護,亦略無定,隻得抱于膝上揉而摩之,一時不能少住。
汲桑驚惶失措。
頃而日光入廟,抱于門外日下揉之,須臾汗出,痛止神定。
桑曰:“此是感冒幽陰之氣故也,我與你急忙離去。
”勒曰:“我已餓傷矣,有甚的把些我吃,方好走路。
”桑曰:“亦要前面去買,這裡那有見成的?”于是覓路而出。
行不百步,忽有晉兵數百,各持棍棒弓箭,觌面闖來,桑急抱勒奔轉廟邊藏之,已被看見。
晉兵疑其有财,分投尋捕,正欲至桑躲處,忽有大鹿四五十個,作二三陣望道旁馳突而出,晉軍見鹿望東南而走,呼衆挽弓趕捕,各人争前射鹿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