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回 劉璩改名投元度

關燈
違。

    ”元度大悅,曰:“既是大國故舊,漢氏忠良,何須賜禮?今來我這地方,汝等悉皆放心,誰敢到此來訪?”即命兀哈台同劉伯根引接劉淵等俱入大營相見。

    衆人進營,齊下禮拜倒,元度慌令兀哈台扶住,謂曰:“公等系大國臣僚,俱有貴職。

    我們祖父亦是漢臣。

    小将今雖叨為羌主,亦曾受惠汝漢,列位不須行此大禮,今後相見,止是一揖可矣。

    ”元度逐個看過,盡皆豐姿英偉,豪邁過人。

    齊萬年又生得身長九尺有六,面如紫玉,鼻似狻猊,雙眉斜豎,闊口高顴,目如烈炬,風神凜凜,氣岸堂堂,與廖全二人行坐皆退後一步,似有等殺之差。

    乃問之曰:“此位是誰?”劉淵曰:“此乃吾弟劉靈之契兄,姓齊名萬年,字永齡,齊田單之後,改國姓為齊。

    久聞大王高義,有拯溺救民之心,故同吾來相投,願為步卒,冀垂鞭效力耳!”元度曰:“看此人狀貌魁梧,豐英雄傑,乃将帥之材,非兵卒之列,真好漢也。

    ”淵答曰:“他也頗有些須武藝,能使八十斤大刀,上馬登山,如履平地,能射百步外連珠三箭,彈打空中飛鳥,應手而落,成都人稱他為擊飛将軍。

    因我後主寵用黃皓,崇信巫蠱,輕忽武功,以故與劉靈二人不願在軍,告病歸家。

    今避魏出蜀,揮鞭千裡,聞知大王欲募英勇,兼并西涼,特來相助,欲立尺寸之功,少報魏晉之仇。

    ”元度曰:“好漢有此高藝,的乎,否乎?”劉淵曰:“此乃可試之事,敢诳言也?”元度曰:“果如君言,有此奇能,則是由基再出、李廣複生矣。

    我有兩個鄰友,是此地東西二部大人,亦皆精于騎射。

    明日乃黃道吉期,天氣晴明,邀他同來試一操演,如果武藝超群,小帥當分部衆,君為總督,另居一處,鎮守地方。

    若其謬妄,當于外境住紮,編戶當差,莫以為小帥不重賢也。

    ”劉淵唯諾。

     元度命兀哈台安排筵席相款,一面遣飛騎去請馬、盧二部。

    使者領書前去,馬蘭與盧水二部長正約會至于甯平崗打圍,适在布場,忽見北部有使來到,呈上書劄。

    二人開看,乃是相邀操演之事。

    馬、盧問曰:“操演自有月期,我等豈容相召?今非時之約,必有甚故。

    ”使者曰:“昨者我大王在營中監造弓箭,有一起中國人來相投,内有一大漢,名齊萬年,身材雄偉,氣宇軒昂,道他刀法邁衆,箭矢超神,人所罕及。

    特來相請二位大人同去看操,比試箭法,望收圍場早去,我主專待。

    ”馬、盧二人曰:“既有這等英雄好漢來投,此乃莫非天意助我北地有當興之兆也?吾當收拾回營,整頓齊備,一同前去。

    ”于是每部各點精勇羌兵三百名,揀選鋒利器械,鮮明铠甲,駿馬強弓,嚴裝謹束,揚威示武,徑至北部。

    元度差人迎接,二部帥至軍門下馬,入參元度。

    禮畢,元度曰:“今有一端勝事,特請二位前來會議。

    昨者所投一班客人,共五個,稱是故漢遺臣,被魏侵伐,特來至此。

    内有兩個好漢,雲是結拜刎頸之交,一名劉靈,一名齊萬年。

    言其武勇絕倫,能射飛鳥。

    我欲演試他真否,故邀二位來此同看。

    如其箭法果奇,不必道也;若隻平常,敢勞二位聊顯高手,以見我北地弓馬熟閑之妙。

    未審尊意以為何如?”馬蘭曰:“操演小事,可喜兄長今有得賢之慶,是天助我等兆昌北地,使居民獲安耶!不然,何以得中國英雄至此邊鄙乎?”盧水曰:“我等來此胡界,粗得自逞,又被晉國倚大,授以職任,以緻彼之藩将常來打圍擾害,驅我民畜,本方之人野無所獵,地鮮所收,日加貧瘠,鄰郡守陳朋、方球等又無仁心,年年四季月,來索土産、羊馬皮氈、貂弓等物,甚是受他挾制。

    屢思少集兵糧以報漢仇,奈乎将寡力微,未能輕展。

    今一聞有中國賢豪來投,天意可知矣。

    我等承啟,恨不得插翅飛至。

    佳客何在?可先請出相見,設席相款,慢慢操演,免緻道我輕僥。

    ”元度依言,命兀哈台請劉淵等與馬、盧相見。

    衆人入營,下以大禮。

    蘭、水亦陪半禮,親自扶起。

    淵乃送上蜀錦浦珠以為贽禮,二人謝領。

    馬蘭曰:“足下是漢之親屬,吾亦漢之故臣,馬孟起乃嫡親叔祖,實馬鐵之孫也。

    ”盧水曰:“我亦漢中人氏,忿魏奪川,逃遁至此。

    今聞魏雖為晉所篡,而中心恨曹未少忘也。

    列位既到此間,同是一朝僚裔,今後隻以常禮相叙,弟兄相呼,協力共圖報仇,不負祖宗可也。

    ”淵等謝曰:“若得三部大人肯相提挈,漢朝二十四帝,九冥亦感大德也。

    ”元度曰:“此志頗立,但恐蔑才不能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