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九回周蘭谏霸王出師

關燈
大漢五年八月日,漢王大兵出成臯,韓信為大元帥,遂統領諸将進發。

    一路孔熙、陳賀二先鋒,秋毫不犯,所到郡縣,望風歸服,二将着令照舊管理,地方百裡,簟食壺漿,以迎王師,大兵不覺早到九裡山,相連數百裡,各立營寨。

    孔熙、陳賀就朝見漢王,且說:“賴大王威德,一路不動聲色,郡縣望風歸降。

    ”王賞勞二将,就令左右安兩營,守護大營。

    命蕭何催攢糧儲,以給軍需。

    又差兩起細作,探聽彭城消息,有信急早來報,好作準備。

     不說漢王屯兵于此。

    早有彭城細作,打聽漢王屯兵于沛郡,星夜報與霸玉。

    霸王望西指而大罵曰:“吾不殺此胯夫,誓不班師!”便要吩咐三軍,克日就起兵。

    季布、周蘭谏曰:“不可!韓信僞計多端,陛下若動怒,才一起兵,必中奸計。

    ”霸王曰:“朕縱橫天下,未嘗受一日之辱,若按兵不動,使諸侯聞之,豈不取笑?”急欲傳旨起兵。

    周蘭複又谏曰:“漢兵勢重,又兼韓信詭計甚多,陛下不可輕敵。

    以臣愚見,隻可深溝高壘,勿與之戰,發檄文調各處諸侯前來救應,仍差人過江借會稽各郡縣糧米以為軍需,與彼相持日久,彼軍決定疲乏,供給不便,那時陛下以逸代勞,鼓兵而西,一戰可勝,使韓信無以用其謀,張良無以算其策,漢兵四散奔潰,楚兵相襲于後,榮陽、成臯,随手可得也。

    若陛下不依臣言,空壁而作,寡不可以敵衆,倘戰有不勝,陛下将何以适從乎?”霸王沉吟不決,遂回宮見虞姬。

    姬曰:“連日聞漢兵将近,陛下何以禦之?”霸王将周蘭之言,訴說一遍。

    姬曰:“周蘭之言,極為有理。

    如陛下從其謀,社稷可保無事,不然恐難取勝,彭城亦不可守。

    陛下當思之!”霸王曰:“明日當與群臣計議。

    ” 次日,霸王會群臣複議之曰:“周蘭勸朕勿與漢戰,此議何如?”李左車曰:“陛下如不親往,漢兵知楚怯也,決進攻彭城。

    彭城倘不能守,陛下将何往乎?為今之計,陛下統兵急與之戰,如勝,則漢必走矣,如不勝,歸守彭城以為根本,調“取各處人馬救授,亦可接次而來,又兼漢兵久住自疲,我兵乘其敝而攻之,漢兵決敗。

    陛下舍此必勝之策,而欲從群臣守株之計,不亦誤乎?”漢王曰:“左車之言,正合吾意!”遂傳令起兵,急往沛郡進發。

    方出城,忽大風驟起,将中軍寶纛旗折為兩斷,三軍盡吃一驚。

    霸王所乘烏骓馬,行至玉樓橋下,大嘶數聲。

    周蘭、項伯見霸王此行,各相議曰:“大旗被折,龍馬長嘶,此非吉兆,何不扣馬以止前進?”又着虞子期于後車急奏虞後,勸止進兵。

     且說霸王,到十裡西關,隻見周蘭、項伯大小文武衆臣,俱在駐節亭,請霸王暫且少憩。

    衆臣時膝近前啟奏曰:“陛下方出城,大旗折倒,龍馬長嘶,此行兵之所忌也。

    不若旋師,少待數日,再差人打聽漢兵消息,看緩急如何,然後進兵不遲。

    ”霸王曰:“纣以甲子而亡,武王以甲子而興,何驗于彼,而不驗于此?大抵風折旌,馬長嘶,亦偶然耳!豈可大兵既出,内外皆知,複又回師,反緻百姓猜疑。

    倘漢之細作知之,使傳聞于彼,決笑朕之怯也!”随起身揮動人馬,方欲前進,左右來報:“虞娘娘差人上書。

    ”項王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