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九回周蘭谏霸王出師
關燈
小
中
大
曰:“禦妻差人上甚書?有何話說?”拆書觀看,乃虞後親筆車中所就也。
其書曰: 文王聽後妃之谏而成聖,大禹讀塗山之箴而興夏,自古帝王未有不從谏而成治也。
妾本婦人,無遠大見,比聞漢将韓信,詭計百出。
須當預為防備。
周蘭等之言,字字有意,實為效忠,陛下不可不聽。
況今日之行,大風折旗,烏骓長嘶,此上天示警,陛下尤當退省,豈可謂尋常之兆而忽之耶? 霸王觀書,方有趑趄之意,忽李左車急趨近前曰:“适有臣家人過沛郡,親見漢王領一枝兵回成臯,信亦有回兵之意。
臣料漢兵太多,軍糧不敷,恐陛下大兵一臨,決難支持。
兵法有雲:兵多将累,況無糧乎?陛下若乘彼三軍無糧而征之,不戰自亂,必克勝矣。
”霸王聞左車之言,遂決意西向,無複留戀。
又見前部人馬已行五十裡之外,難于挽回,長驅前進,再無有敢攔阻者。
不日早到沛郡,離城五十裡安營畢,差人打聽漢王在否?韓信消息如何?去人不多時,回奏漢王大營在城外六十裡栖鳳坡,終日高歌飲酒,各處人馬相連結營,絡繹不絕。
韓信大營在九裡山之東,操練人馬,亦無回兵之意。
城中四門不閉,随人往來。
霸王聞說,急召李左車,連呼數次,不知所往。
左右來報,昨晚李左車領從人并帶來行裝,徑自逃走,不知去向。
霸王大怒曰:“左車實韓信所使,詐來投降,以觀朕之虛實!”召項伯責之曰:“汝不審左車來曆,誤舉于朕前,以為可用,朕一時不察,信其巧言而聽用,誤吾大事者,皆汝之罪也!”伯曰:“臣聽左車素有聲名,因見投降,遂舉用于王前,誤中奸計,實臣之罪。
”霸王怒氣不息。
周蘭等勸谏曰:“項司馬這是忠心為國,一時未審奸計,輕于舉用。
今既大兵到此,且理論出戰應敵之策,不心追悔前事。
”霸王從其言,遂黜免項伯,乃重賞周蘭等。
當日回帳見虞姬備說:“李左車投降,誘我到此,悔不聽禦妻之言!”虞姬曰:“妾言不足借,惟望陛下奮力出戰,恢複鴻基,獎率諸将,同心協力,早奏凱歌,其他不必較也。
”霸王曰:“禦妻之言,正合我意。
” 次日,升帳召諸将曰:“爾等從吾數百戰,未嘗敗北,今日漢兵勢重,不應輕敵,須要倍加用心。
鐘離昧領兵三萬在左哨駐紮,季布領兵三萬右哨駐紮,桓楚為前部,虞子期為後應,諸将随朕出戰。
若彼敗,可速追,若彼勝,四面救授,務要仔細提防,各相保守。
料一月之間,漢兵糧盡,自然走矣。
”諸将拜伏曰:“陛下神算,非臣等所及也。
” 不說楚兵安營于沛城之東。
且說韓信調度諸軍,各有方向,随處各有隐伏,兵多而有紀律,将分而有定守,變化不常,随機運用,十分嚴厲,專等楚兵到來。
隻見小校報入中軍,左車回漢營,韓信急請相見,備說詐降入楚,盡知霸王虛實。
信曰:“若非先生此行,項王不來,吾兵豈可久居?倘各處救兵再到,急難取勝。
今幸項王到此,但不知何以使彼深入重地,以中吾計?先生有方略,願聽金玉,以剖群疑。
”李左車曰:“元帥想有妙策,故此下問。
臣有一言,不知合否?”韓信遂拱手聽左車之言。
未知有何議論?且看下回分解:
其書曰: 文王聽後妃之谏而成聖,大禹讀塗山之箴而興夏,自古帝王未有不從谏而成治也。
妾本婦人,無遠大見,比聞漢将韓信,詭計百出。
須當預為防備。
周蘭等之言,字字有意,實為效忠,陛下不可不聽。
況今日之行,大風折旗,烏骓長嘶,此上天示警,陛下尤當退省,豈可謂尋常之兆而忽之耶? 霸王觀書,方有趑趄之意,忽李左車急趨近前曰:“适有臣家人過沛郡,親見漢王領一枝兵回成臯,信亦有回兵之意。
臣料漢兵太多,軍糧不敷,恐陛下大兵一臨,決難支持。
兵法有雲:兵多将累,況無糧乎?陛下若乘彼三軍無糧而征之,不戰自亂,必克勝矣。
”霸王聞左車之言,遂決意西向,無複留戀。
又見前部人馬已行五十裡之外,難于挽回,長驅前進,再無有敢攔阻者。
不日早到沛郡,離城五十裡安營畢,差人打聽漢王在否?韓信消息如何?去人不多時,回奏漢王大營在城外六十裡栖鳳坡,終日高歌飲酒,各處人馬相連結營,絡繹不絕。
韓信大營在九裡山之東,操練人馬,亦無回兵之意。
城中四門不閉,随人往來。
霸王聞說,急召李左車,連呼數次,不知所往。
左右來報,昨晚李左車領從人并帶來行裝,徑自逃走,不知去向。
霸王大怒曰:“左車實韓信所使,詐來投降,以觀朕之虛實!”召項伯責之曰:“汝不審左車來曆,誤舉于朕前,以為可用,朕一時不察,信其巧言而聽用,誤吾大事者,皆汝之罪也!”伯曰:“臣聽左車素有聲名,因見投降,遂舉用于王前,誤中奸計,實臣之罪。
”霸王怒氣不息。
周蘭等勸谏曰:“項司馬這是忠心為國,一時未審奸計,輕于舉用。
今既大兵到此,且理論出戰應敵之策,不心追悔前事。
”霸王從其言,遂黜免項伯,乃重賞周蘭等。
當日回帳見虞姬備說:“李左車投降,誘我到此,悔不聽禦妻之言!”虞姬曰:“妾言不足借,惟望陛下奮力出戰,恢複鴻基,獎率諸将,同心協力,早奏凱歌,其他不必較也。
”霸王曰:“禦妻之言,正合我意。
” 次日,升帳召諸将曰:“爾等從吾數百戰,未嘗敗北,今日漢兵勢重,不應輕敵,須要倍加用心。
鐘離昧領兵三萬在左哨駐紮,季布領兵三萬右哨駐紮,桓楚為前部,虞子期為後應,諸将随朕出戰。
若彼敗,可速追,若彼勝,四面救授,務要仔細提防,各相保守。
料一月之間,漢兵糧盡,自然走矣。
”諸将拜伏曰:“陛下神算,非臣等所及也。
” 不說楚兵安營于沛城之東。
且說韓信調度諸軍,各有方向,随處各有隐伏,兵多而有紀律,将分而有定守,變化不常,随機運用,十分嚴厲,專等楚兵到來。
隻見小校報入中軍,左車回漢營,韓信急請相見,備說詐降入楚,盡知霸王虛實。
信曰:“若非先生此行,項王不來,吾兵豈可久居?倘各處救兵再到,急難取勝。
今幸項王到此,但不知何以使彼深入重地,以中吾計?先生有方略,願聽金玉,以剖群疑。
”李左車曰:“元帥想有妙策,故此下問。
臣有一言,不知合否?”韓信遂拱手聽左車之言。
未知有何議論?且看下回分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