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六回會固陵楚漢交兵

關燈
曰:“陛下聖見極明。

    ”諸将安營已定不題。

     卻說漢王進城,與良、平諸将計議曰:“固陵城小,難以久持,楚兵勢重,一時打開,玉石不辨。

    爾等有何妙策?”張良、陳平曰:“此城孤小,量難堅守,乘今晚楚營未定,況一日苦戰,三軍困乏,可差人上城四望,看那門軍少,先着數健将去殺開大路,再着數大将斷後,大王當趨成臯,以避其鋒。

    料楚人夜晚必不敢遠追。

    ”漢王曰:“事在危急,不可遲緩。

    ”就傳令諸将,同大小三軍,預備出城,先令小校看那門的軍少。

    小校看畢,回說:“北門軍少,路徑又大,可以殺出。

    ”漢王命柴武、周勃、靳歙三将,領精兵開放北門,先沖殺出去,随後漢王同大小将士,接續攻殺。

    楚營中恒楚巡哨,當此夜之黑時,三軍一日困乏,又無準備,人馬又不多,如何抵當?及各門知覺,調轉救應,漢兵已沖殺出來。

    鐘離昧急奏霸王曰:“夜黑之際,恐防埋伏,不敢四散追趕,不若且安營寨,任他逃走,待天明之時,再作區處。

    ”霸王傳令,不可四散追趕。

    以此漢兵得以盡力遠遁。

    行八十裡,天色方明,良、平曰:“三軍雖是辛苦,不可停住,當極力前奔。

    ”漢王曰:“楚兵随後複到成臯,仍四面圍困,一時救兵不到,又何以禦之?”張良曰:“大王到成臯,不消三日,楚兵決退。

    ”漢王曰:“先生有何奇策,使楚兵不戰自退?”良曰:“楚兵每戰不能久持者,以糧饷不便,又得彭越常絕楚糧道,以此不得取勝。

    臣見楚兵圍困固陵,恐久而必破。

    前日與楚交兵之時,密令張倉、臧荼領精兵五千,乘亂從小路前繞到楚積糧之處,夜晚劫燒積聚,又絕楚糧食。

    臣料楚兵到成臯,或後邊軍糧不能接濟,決然回兵。

    大王可急走,以防追襲。

    ”于是漢王傳令着三軍,一晝夜行三百裡,數日可到成臯。

     卻說霸王分付諸将,乘漢王敗走,當極力追趕,縱使到成臯,亦可攻打破。

    諸将得令,統領三軍,追趕漢兵不題。

     卻說漢王到成臯,大兵進城。

    二日,楚兵随後亦到,将成臯圍了,催趱三軍,攻打甚急。

    正在将破之時,隻見季布、鐘離昧急來奏霸王曰:“見今軍中缺糧,今早有人飛報柳村所積軍糧,盡被漢兵劫燒盡絕,又聞韓信人馬将到,陛下若不乘此回兵,倘韓信攻其外,漢王攻其内,楚兵又缺軍糧,決難支持。

    ”霸王曰:“朕常憂楚糧不足,今被燒絕,軍中乏食,豈能持久?不若傳令且回軍,仍着桓楚、虞子期斷後,以防追襲。

    ”當日大小三軍,正憂無糧,聞傳令回軍,即時人馬如風卷雲退,不消半日,大軍盡數退回。

    桓楚、虞子期斷後,徐徐照次東行,隊伍亦不錯亂。

    漢兵在城上巡哨,見楚兵退回,急來報知漢王,漢王曰:“不出子房之見,楚果退矣。

    此必張倉等燒絕糧道,以此楚後退去。

    ”此時欲命大将追趕,陳平曰:“不可!楚兵退去,必有強将斷後,倘我兵追襲,反中其計,受其截殺。

    況楚兵非戰敗而回,不過因缺食徐徐退去,三軍亦不驚懼,豈可追趕?”漢王曰:“平言是也。

    ”于是楚兵退去,漢兵亦不追趕。

    霸王大兵回到彭城,追問看守軍糧之人,不行用心防守,以緻為漢兵所燒,乃将為首者枭首示衆。

    自此重整兵馬,預備出敵。

     且說漢王駐兵成臯,召良、平計議曰:“韓信、英布、彭越三将,屢召不至,奈何?”張良曰:“韓信雖封為王,而未有分地;彭越屢建大功,亦無封爵之賞;英布背楚投漢以來,未加優禮。

    況三人見利忘義,貪而自矜,苟隆爵殊恩,裂土封賞,使各有郡邑所轄,彼皆争相用力,自為之戰。

    王命一臨,即趨而來,孰有不奉命者哉!”漢王曰:“先生之言,洞見三人肺腑。

    就煩先生持符檄三道,加封韓信為三齊王,臨近一帶郡邑,皆屬統理,凡一應租稅錢糧等項,悉供齊王支用,正所謂分地定制,名植界限。

    英布加封淮南王,凡淮南所産之物,悉為英布供給之費。

    彭越封為大梁王,凡梁地所出,皆為彭越收管支用。

    ”檄文已寫,就交付與張良佩而行之。

    張良辭漢王,徑往三處分封。

    未知如何?且看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