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六回會固陵楚漢交兵

關燈
卻說陸賈修書畢,即欲往楚投下,漢王曰:“不可,項王性暴,見我背約,豈肯優容?汝若往,必遭害矣。

    ”賈曰:“憑臣三寸舌,料見項王一言之間,定叫他起兵前來,臣亦無事。

    ”良、平曰:“非陸大夫不可遣也。

    ”漢王遂遣陸賈為使。

     賈辭漢王,一日到彭城,傳報漢使入見霸王。

    霸王曰:“陸大夫來有何講說?”賈曰:“前日漢王智賺太公還國,詐與陛下講和,今複更變,仍與陛下固陵會兵,群臣苦谏不聽,遣臣為使。

    臣思陛下威武重于天下,誰人不畏?今得東西為界,于漢足矣!漢王不自知足,又欲變更,與陛下會兵,遣臣為使,臣知陛下天顔咫尺,不敢冒幹,不得已而馳書上見。

    ”霸王曰:“朕一向知劉邦背約,不待汝來,亦欲與彼會兵。

    ”陸賈即将書呈上,霸王看書,書曰: 漢王劉邦書上霸王麾下:前太公、呂後在楚,亦承優養,但久羁不令還國,臨陣又置于俎上,蓄恨懷怒,非止一日;欲舉兵極力征讨,又恐投鼠傷器,盼前顧後,甚為兩難,不得已以講和分界,實乃為太公、呂後歸漢計耳。

    蓋人子為親,無所不至,雖捐軀亦所不恤,況用智乎?所謂利以惑愚,詐以蹈貪,成吞鈞之勢,濟引獵之計,王乃不悟,遂以為然。

    今太公、呂後俱已還國,無所管轄,大張旗鼓與王會兵固陵,王如不懼,速起兵前來決戰,勿違! 霸王看罷書大怒,遂将書扯破,又罵曰:“劉邦反複小人,将太公誘哄還國,卻乃負盟背約,欲與我決戰。

    想我自會稽起兵,身經三百餘戰,所向無敵,天下諸侯,莫不帖首歸朕。

    今劉邦匹夫,暫時得志,便敢欺侮!爾可速回,分付劉邦,洗頸同吾決戰,不殺此匹夫,誓不班師!” 陸賈拜辭霸王,回固陵見漢王,備說霸王甚怒,定欲起兵前來,想目下到固陵,王當速催預備韓信、英布、彭越前來,合兵會戰。

    王聞賈言甚憂,召良、平議曰:“戰書雖下,霸王決來,韓信又不見到,為之奈何?”良、平曰:“大王兵馬頗多,且分撥諸将,預備與楚交兵,再差人催趱韓信諸将作急前來接應,料亦無事。

    ”數日後,有探哨小校飛報,霸王統兵三十萬,出徐州長驅而來,一路郡縣官吏逃避,人遭兵戈之苦,踐踏田禾,民不安生。

    霸王人馬,将次到固陵,在三十裡外安下營寨。

    漢王曰:“霸王人馬初到,鋒芒正盛,未可交兵。

    少待數日,看聲勢如何,那時出戰不遲。

    ”陳平曰:“大王所見甚當,且多栽鹿角,立烽人,差人四面巡哨。

    ”一連十餘日,不與楚交兵。

     霸王曰:“漢王既差人下戰書,今到固陵,卻又堅壁不出者,何也?”季布、鐘離昧曰:“此必漢王鈍兵之計,意欲待陛下兵疲,那時方與交戰。

    ”周蘭曰:“不然,陛下遠來,利在速戰,漢兵駐紮于此,利在觀望,又況韓信兵未到,故此延遲,以挫楚兵銳氣。

    陛下明日當鼓噪與漢交兵,不可任波遷延。

    ”霸王曰:”周蘭之言是也。

    ”次日,霸王嚴整隊伍,多張旗幟,金鼓大作,殺奔漢營。

    漢王急遣王陵、樊哙、灌嬰、盧绾四将出馬,與楚交戰。

    霸王親臨陣前,要漢王出馬答話,四将曰:“漢王遣我四将,立擒大王,置于俎上,以報前日欲烹太公之意。

    ”霸王大怒,舉槍直取四将,四将各舉兵器交還。

    戰數十餘合,四将抵當不住,退下陣來。

    不等霸王追趕,漢陣上靳歙、周昌、高起、呂馬通十餘員齊出接霸王交戰,楚陣上有鐘離昧、季布、桓楚、虞子期,亦各持兵器來協力助攻。

    兩邊金鼓震天,直殺到日西,楚營内一聲炮響,周蘭率領一枝人馬擁出,沖殺過漢營來。

    漢陣上諸将被周蘭人馬沖殺來,四散奔走。

    霸王精神倍加,盡力追殺漢兵,漢王駐紮不定,急來同諸将向西逃避。

    楚兵追至固陵城下,漢兵進城,四門緊閉。

    霸王分咐:“今番不可放過,務要攻破固陵,擒捉漢王,以雪此無窮之恨!”諸将曰:“陛下從早攻殺一日,況今天晚,且暫回營,屯住人馬安歇一夜,明日務要齊心協力攻打,料此孤城,比成臯、榮陽不同,三日決可打開。

    ”霸王曰:“今晚安營,各要醒睡,須防劫寨。

    ”諸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