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回石季龍力擒雙将
關燈
小
中
大
話說石珠兵馬在良鄉村駐了三日,第四日正要動身,隻見軍士慌慌忙忙走進報道:“前面有一隊軍馬,不知何處來的,都打着紅旗,裹着紅巾,為首一位少年将軍,穿着金盔金甲,手提竹節鋼鞭,飛馬而來,已到營前,乞元帥定奪。
”石珠見說,連忙令慕容廆出營探看。
慕容廆即時披挂端正,手提金锏,騎了白文貙出營。
果然見一隊兵早已沖了營前。
見慕容廆引兵而出,那少年将軍便将軍馬紮住,高聲叫道:“你們紮的兵馬,可是石元帥與劉元帥的軍麼?”慕容廆不知原由,答道:“我們正是石元帥軍馬,你是何處将官?引兵到此,莫非是甚麼奸細麼?”那少年将軍見說正是石家兵,連忙滾下黃骠駒,說道:“小将洛陽崔賓佐,号子明,特來相投劉石二元帥麾下。
不知将軍姓甚名誰,望乞轉達,足感高誼。
”慕容廆道:“果是真心來投,且少待,待我禀過元帥,卻來相請。
”說罷,遂翻身入營,對石珠等告知,石珠見有将官來投,心下甚喜,親自出營相請。
同進營中,與衆人一個個見過。
石珠道:“将軍從洛陽而來,必知朝廷之事,不識目今國事何如?”崔賓佐道:“目今張茂生與裴逸民專政,棄禮義而附賈後,司馬氏各擁重兵,自相仇怨,将來骨肉之間,必有不安,所以小将不辭跋涉,遠投麾下。
晉陽城郭完固,人民富饒,得而守之,然後分兵征伐不道,天下大定矣。
”石珠見崔賓佐說話與諸将同意,心下大喜,就封賓佐為積弩将軍。
傳令即日拔寨起行,竟望潞安府而來。
離城一裡下寨,遣副先鋒呼延晏挑戰。
城中守将卻是周處、孟觀二人,俱有文武全才。
當下聽得石家兵馬臨城,二人便商量應敵。
周處道:“石珠兵馬浩大,手下兼有智謀之士,前日長平關一鼓而破,若與他戰,未必全勝,不若堅守不出,以老其師,特出雄兵,以截其糧。
彼既進不得戰,退迫于饑,不出一月,必有内潰,然後出兵以迫之,石珠不足平矣。
”孟觀道:“将軍素稱武勇,言何怯也!石珠烏合之衆,必不足懼,所以破長平關者,未逢敵手耳!今若堅守不出,必贻笑于彼,便道晉朝無有人物。
周将軍但引兵出戰,下官随後就來接應,管取一戰而擒石珠。
” 周處不得已,披挂上馬,引兵三千,開東門出戰。
隻見呼延晏手提青龍刀,身騎剪尾豹,引兵沖突而來。
兩下相見,各射住陣腳,将兵馬排開。
呼延晏出陣問道:“來将莫非是周将軍麼,何不下馬投降?”周處提槍躍馬答道:“既知我名,就當退避,何敢揚威耀武,稱幹比戈。
”呼延晏道:“我乃呼延晏是也。
将軍射虎斬蛟,英雄蓋世,今事此無道,有何益處?到不如相從我們,永保富貴。
”周處大怒道:“無知匹夫,既聞我斬蛟射虎之雄,何不投降?敢來犯順,不殺你決不幹休!”說罷,提槍刺來,呼延晏舞刀相迎,兩下一場大殺。
但見: 愁雲暗暗,怨霧蒙蒙。
戰鼓咚咚不絕,鋼刀晃晃相加。
一個騎的怪獸,渾如風卷殘雲; 一個跨的名馬,卻是濤飛雪浪。
周将軍是文武全才,那怕軍中馳騁;呼延晏乃英雄間出,豈肯陣上貪生。
正是将軍不怕死,怕死不将軍。
兩個戰上五十馀合,不分勝負。
周處一根槍,使得神出鬼沒,更無破綻。
呼延晏暗暗喝彩,撥轉坐騎就走。
周處随後追來,呼延晏取出小小朱紅盒子,揭去盒蓋,隻見一隻金鷹騰地飛出,望着周處左眼啄來,周處大叫一聲,措手不及,被呼延晏回轉身來,連人帶馬一刀砍死。
正是: 可憐善戰周家将,忽作軍前刀下人。
呼延晏殺了周處,收了金鷹,引兵驅殺一陣,奪了許多軍仗器械,收軍回營,向石珠報功。
石珠大喜,說道:“周處是城中勇将,今既被殺,城中喪膽,此城不日便當為我有。
”正說間,忽報孟觀在營外索戰,石珠道:“孟觀之勇,不下周處。
誰敢出戰?”隻見帳前轉過衛将軍張方,說道:“小将願往。
”石珠許之。
張方提刀出陣,孟觀喝道:“來将可是呼延晏麼?”張方道:“非也,我乃衛将軍張方。
”孟觀道:“既不是呼延晏,我不殺你,可叫呼延晏出來,償周處的罪。
”張方大怒道:“你敢小觑我麼?”不由分說,提刀便砍。
孟觀也舞刀相迎,不上數台,孟觀大喊一聲,一刀砍來,張方用力一閃,跌于馬下,被盂觀再複一刀,結果了性命。
敗軍回報石珠,石珠大怒,便令呼延晏出戰。
隻見帳前轉過齊萬年,說道:“不須副先鋒出去。
待小将去擒此匹夫,為張将軍報仇。
”說罷,不等石珠開口,一匹馬早已沖出陣來,大罵道:“孟觀小夫,敢殺我大将,快下馬受縛,免你一死,不然教你死無葬身之地。
”孟觀大怒,更不答話,舞刀就砍。
兩個自午至申,戰上百有馀合,未分勝負。
孟觀心生一計,拖刀便走,萬年不舍,緊緊迫來。
孟觀聽得背後馬鈴響,暗暗歡喜,等他馬來得較近,背砍一刀,卻砍中萬年馬首,将萬年跌下馬來,被孟觀活捉上馬,殺散馀兵,入城去了。
石珠聽知萬年被擒,忙使慕容廆出營追趕,城門已自閉緊。
慕容廆引兵追至城下,叫軍士四面攻打,城上炮石滾下,打傷無數軍士,隻得引兵回營。
石珠見齊萬年又被擒去,心下悶悶不悅,對諸将道:“一個城也不曾取得,卻損了我兩員大将,安能望取晉陽?”劉弘祖道:“
”石珠見說,連忙令慕容廆出營探看。
慕容廆即時披挂端正,手提金锏,騎了白文貙出營。
果然見一隊兵早已沖了營前。
見慕容廆引兵而出,那少年将軍便将軍馬紮住,高聲叫道:“你們紮的兵馬,可是石元帥與劉元帥的軍麼?”慕容廆不知原由,答道:“我們正是石元帥軍馬,你是何處将官?引兵到此,莫非是甚麼奸細麼?”那少年将軍見說正是石家兵,連忙滾下黃骠駒,說道:“小将洛陽崔賓佐,号子明,特來相投劉石二元帥麾下。
不知将軍姓甚名誰,望乞轉達,足感高誼。
”慕容廆道:“果是真心來投,且少待,待我禀過元帥,卻來相請。
”說罷,遂翻身入營,對石珠等告知,石珠見有将官來投,心下甚喜,親自出營相請。
同進營中,與衆人一個個見過。
石珠道:“将軍從洛陽而來,必知朝廷之事,不識目今國事何如?”崔賓佐道:“目今張茂生與裴逸民專政,棄禮義而附賈後,司馬氏各擁重兵,自相仇怨,将來骨肉之間,必有不安,所以小将不辭跋涉,遠投麾下。
晉陽城郭完固,人民富饒,得而守之,然後分兵征伐不道,天下大定矣。
”石珠見崔賓佐說話與諸将同意,心下大喜,就封賓佐為積弩将軍。
傳令即日拔寨起行,竟望潞安府而來。
離城一裡下寨,遣副先鋒呼延晏挑戰。
城中守将卻是周處、孟觀二人,俱有文武全才。
當下聽得石家兵馬臨城,二人便商量應敵。
周處道:“石珠兵馬浩大,手下兼有智謀之士,前日長平關一鼓而破,若與他戰,未必全勝,不若堅守不出,以老其師,特出雄兵,以截其糧。
彼既進不得戰,退迫于饑,不出一月,必有内潰,然後出兵以迫之,石珠不足平矣。
”孟觀道:“将軍素稱武勇,言何怯也!石珠烏合之衆,必不足懼,所以破長平關者,未逢敵手耳!今若堅守不出,必贻笑于彼,便道晉朝無有人物。
周将軍但引兵出戰,下官随後就來接應,管取一戰而擒石珠。
” 周處不得已,披挂上馬,引兵三千,開東門出戰。
隻見呼延晏手提青龍刀,身騎剪尾豹,引兵沖突而來。
兩下相見,各射住陣腳,将兵馬排開。
呼延晏出陣問道:“來将莫非是周将軍麼,何不下馬投降?”周處提槍躍馬答道:“既知我名,就當退避,何敢揚威耀武,稱幹比戈。
”呼延晏道:“我乃呼延晏是也。
将軍射虎斬蛟,英雄蓋世,今事此無道,有何益處?到不如相從我們,永保富貴。
”周處大怒道:“無知匹夫,既聞我斬蛟射虎之雄,何不投降?敢來犯順,不殺你決不幹休!”說罷,提槍刺來,呼延晏舞刀相迎,兩下一場大殺。
但見: 愁雲暗暗,怨霧蒙蒙。
戰鼓咚咚不絕,鋼刀晃晃相加。
一個騎的怪獸,渾如風卷殘雲; 一個跨的名馬,卻是濤飛雪浪。
周将軍是文武全才,那怕軍中馳騁;呼延晏乃英雄間出,豈肯陣上貪生。
正是将軍不怕死,怕死不将軍。
兩個戰上五十馀合,不分勝負。
周處一根槍,使得神出鬼沒,更無破綻。
呼延晏暗暗喝彩,撥轉坐騎就走。
周處随後追來,呼延晏取出小小朱紅盒子,揭去盒蓋,隻見一隻金鷹騰地飛出,望着周處左眼啄來,周處大叫一聲,措手不及,被呼延晏回轉身來,連人帶馬一刀砍死。
正是: 可憐善戰周家将,忽作軍前刀下人。
呼延晏殺了周處,收了金鷹,引兵驅殺一陣,奪了許多軍仗器械,收軍回營,向石珠報功。
石珠大喜,說道:“周處是城中勇将,今既被殺,城中喪膽,此城不日便當為我有。
”正說間,忽報孟觀在營外索戰,石珠道:“孟觀之勇,不下周處。
誰敢出戰?”隻見帳前轉過衛将軍張方,說道:“小将願往。
”石珠許之。
張方提刀出陣,孟觀喝道:“來将可是呼延晏麼?”張方道:“非也,我乃衛将軍張方。
”孟觀道:“既不是呼延晏,我不殺你,可叫呼延晏出來,償周處的罪。
”張方大怒道:“你敢小觑我麼?”不由分說,提刀便砍。
孟觀也舞刀相迎,不上數台,孟觀大喊一聲,一刀砍來,張方用力一閃,跌于馬下,被盂觀再複一刀,結果了性命。
敗軍回報石珠,石珠大怒,便令呼延晏出戰。
隻見帳前轉過齊萬年,說道:“不須副先鋒出去。
待小将去擒此匹夫,為張将軍報仇。
”說罷,不等石珠開口,一匹馬早已沖出陣來,大罵道:“孟觀小夫,敢殺我大将,快下馬受縛,免你一死,不然教你死無葬身之地。
”孟觀大怒,更不答話,舞刀就砍。
兩個自午至申,戰上百有馀合,未分勝負。
孟觀心生一計,拖刀便走,萬年不舍,緊緊迫來。
孟觀聽得背後馬鈴響,暗暗歡喜,等他馬來得較近,背砍一刀,卻砍中萬年馬首,将萬年跌下馬來,被孟觀活捉上馬,殺散馀兵,入城去了。
石珠聽知萬年被擒,忙使慕容廆出營追趕,城門已自閉緊。
慕容廆引兵追至城下,叫軍士四面攻打,城上炮石滾下,打傷無數軍士,隻得引兵回營。
石珠見齊萬年又被擒去,心下悶悶不悅,對諸将道:“一個城也不曾取得,卻損了我兩員大将,安能望取晉陽?”劉弘祖道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