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末藩鎮演義
關燈
小
中
大
芝黃巢等擾亂中原,雖然一時犯不到我們代北來,但二賊是個流寇,行蹤無定的。
且朝廷每每調派各道軍馬會同攻剿,我們也不能不作一個準備。
再者軍士們借此勤加教練,也免至荒怠起來。
”那李正使聽了,十分贊成,便命克用統率着教練。
克用領命,每日将人馬整頓得十分齊備,隻等朝廷诏令下來,便要讨伐賊寇。
一日又請那正使前來閱操,這李盡忠見了軍士們如此雄壯,器械又這般精強,心下十分歡喜,閱畢回來,一路上歎念不已。
忽又想着:自己才能家世,俱不及他。
值此天下大亂,便起了一個良禽擇木的念頭。
這年正是幹符四年的冬季,轉瞬間殘年已過到了元日。
盡忠便召集幾個心腹軍官開了一個密秘會議、你道那幾個軍官呢?一個姓康名君立,一個姓薛名志勤,一個姓程名懷信,一個姓李名存璋。
不一時來到後堂,那李盡忠坐了主席,對衆人道:“方今王黃二盜大亂中原,朝廷号令不複行于四方,此乃英雄豪傑立功名富貴之秋也。
我等雖然各擁重兵,隻是學識有限,名望不高,不足以号召天下。
值此風雲際會之期,而無龍鳳攀附之地,坐視駒光虛度,弄得老大無成,豈不可歎嗎?弟每值流年更換,不覺悲從中來。
想諸君振翮待鳴,必同此心理。
我見副兵馬使勇冠諸軍,其尊人振武節度使功大官高,名聞天下。
若輔以舉事,代北不足平也。
諸君以為何如?”原來那四将都與克用最好,聽了此話,一齊贊成。
盡忠又道:“今歲代北薦饑,大同防禦使段文楚,本兼水陸發運使,全不實心任職,弄得漕運不繼,一味的克扣軍糧。
今年這樣寒冷,他将軍衣等件全用舊棉作成,又按新價報官,于中取利,代北軍士們饑寒怨怒,恨之刺骨。
康兄你尚能言,何不潛往蔚州,說那副兵馬使一同起兵,乘此機會誅了文楚,推他作個防禦使,我們代北軍馬從此統一,再無他項監督之人,那件大事自然更易舉行了。
”那康君立領命,一馬來到蔚州,見了克用,叙禮已罷,便向克用說道:“方今天下大亂,天子将邊事付與我們。
今年偶然饑荒,段文楚那厮還削奪我們的衣糧,弄得邊軍個個饑寒交迫,人心逞動。
推其用心,意在激成兵變,使我等獲罪朝廷。
我等雖愚,焉能守死?公家父子素以威德服邊人,我已得正使贊同,敢請副使一同興兵,共誅虐帥!”克用聽了,正以部下饑寒喧噪,無法調停,大有允意。
便對君立道:“吾父現在振武,事關重大,等我禀報後再行。
”君立道:“副使差矣,從來機事貴密,若往振武,事必洩露。
文楚得知做了準備,反不易取勝。
副使如以此事可行,何必千裡禀命呢?以末将料之,公與正使同心合力,誅那文楚已自有餘。
”克用點首應允,當請君立複命,約于上元夜在雲州會同起事。
君立去後,過了幾日,便到上元。
那正使李盡忠趁着月明人鬧,帶領部下人馬先攻雲州的牙城。
文楚聞得有變,正拟調兵防禦,那知帳下兵士們受他的虐待,巴不得有事打個内應外合,誰肯出力?待他分派已畢,那城門早開放了,李盡忠等進來,将文楚及督糧官柳漢璋一同縛住,下在獄中。
二更時分,克用率着萬人前來鎮壓,在鬥雞台紮下了大營。
盡忠便遣人送了符印,請克用暫為防禦留後,克用推辭幾次,衆人不依,隻得受了。
次日盡忠又将文楚等送到鬥雞台下,克用命斬首示衆。
那些軍人因恨文楚克扣他的衣糧,将他屍首剮了,煮得爛爛的,吃一個飽,剩下的骨骸都踏成碎粉。
克用原拟斬首之後備棺掩埋,見了軍士們如此,隻得作罷。
可憐赫赫一個防禦使,隻因克扣軍糧,激成衆怒,弄得死無葬身之地。
這也是他自作自受了。
且說衆軍感激克用除了大害,表求朝廷實升克用為大同防禦使。
這個消息傳到振武,被他父親李國昌聞得,十分大怒,便對夫人說道:“不想你我生下這個不孝的逆子!也學時下軍人,殺了防使自作留後,做出這等不忠的勾當來。
我今上表朝廷,請國家另派他人,教他白鬧一回,滅滅他的性氣!”忙即日修表申奏朝廷,請另簡賢員前往接替。
若克用違命,臣請帥本道兵讨之,終不愛一子以負國家。
朝廷聽得克用殺了防使自為留後,正在無法可施,今見國昌如此主張,便增了幾分膽量,忙派司農卿支詳為大同軍宣慰使,先教國昌跟克用說朝廷派的人,教他千萬不要擋駕,如能照常迎候,另升克用一官,必使他稱心惬意。
次日又派太仆卿盧簡方為大同防禦使,這盧簡方奉命之後,那敢到任,預先派遣能員從事疏通,等到四月尚無結果。
朝廷為威信起見,使出一個巧着來,将大同防禦使改為節度使,以盧簡方為振武節度使,調李國昌為大同節度使。
他想克用為人最孝,國昌前去接任,自然不能抗拒;即令軍士們發生沖突,憑他父子二人自相殘殺傷,不失一個以毒攻毒之計。
地方縻亂,且自由他。
盧簡方得知此計,十分歡喜,即日趕到振武去上任。
那知這種計劃,早被克用看破,趕緊禀知國昌,并說朝廷全不念大人功勞,今日不獨置男于死地,并且将大人數年經營之根據一并取消。
望求大人早早作主。
國昌原是個直心直腸的人,見了朝廷此種詭計,不覺大怒。
等待使命到來,将那制書撕得粉碎,監軍前來勸阻,被他性發,一刀殺了,索性與克用合兵,破了遮虜軍,進擊甯武及岢岚軍。
這盧簡方興興頭頭,滿拟做一回振武節度使,誰知行至岚州,聽了此種信息,不敢前行,知道這場禍事不小,連急帶氣,又受了道路的風霜,忽然得個急症,一夜而亡。
那晉陽城内,河東節度使窦澣,聞得克用來攻,盧簡方又死,不由的心慌,便先派了地方團練兵修整晉陽的城池,又命都押牙康傳圭帶領民團,前赴代州防守。
那些民團個個懼怕李家父子,都不肯去。
康傳圭連催帶勸的出發,行到城北,大家歇下,要求發個優賞。
那時河東府庫空竭,窦澣遣都虞候鄧虔前往慰谕,鄧虔擺着代表的架子,對衆人說了一篇官話。
那些民團見了無錢,已都有氣,又聽了他這篇空話,越發的火上加油,蜂擁上前将那鄧虔三拳兩腳的打死,放在一個破床闆上,擡到城中來。
窦澣聞信,隻得親自出來慰谕一番。
那民團中走出幾人說道:“今日節使親自慰谕,我等十分感激。
惟代州離此數百裡,無饷無錢,難以前往。
總求節使設法發我等一個雙饷罷。
”窦澣聽了,也是無法,庫中本自無錢,隻得着差官們往城中,請那些富商來借錢。
這幾位富商已被節使借得不少,有心要不借與他,又恐兵士們變亂起來,也是搶掠一空。
商量着借了五萬缯錢,窦節使拿來,買了些布,湊着放與衆人,每人給錢三百,給布一端,方才了事。
自己想道:這個窮節度使,有甚麼好處!長此挪借下來,還要帶累我的老本。
眼見得李克用要來攻打,這個擔驚受怕賠錢的官,真不願做。
上了一個辭職表,朝廷派了昭義節度使曹翔來做河東節度使。
這曹節使到任,先要立個下馬威,風忙捕民團中為首殺了鄧虔的十三個人,盡都拿來殺了。
又有那義成軍來到晉陽援助,尚未解甲,即嘩噪着求賞。
這曹節使也斬了十餘人,平了風潮,便請義成、忠武、昭義、河陽四路兵馬,集中晉陽以禦沙陀。
那時克用已破了岢岚軍的羅城,曹翔的先鋒軍又打敗了,晉陽聞信,隻得閉城防守。
曹翔氣憤憤的卧病在床,誰知民團及義成軍被他殺了多人,心中懷恨,正議報仇,城中惟有昭義軍駐紮最多,餘者均開往前敵去了,便派人往說昭義軍兵士道:“沙陀兵指日來到城下,節使現又卧病在床,焉能防禦?我們不定死在那一天呢!莫如搶了晉陽,各自回鄉,圖個下半世的快樂。
阿哥們以為何如?”那時兵心最壞,聽得說個搶字,人人歡樂,各自拿刀執棒,向熱鬧街市中真個做起來。
民團中人乘勢跑到節度使署,打散了衛兵,沖到上房,殺了曹翔。
可憐這位節使到任纔止兩月,因要立個下馬威風,竟遭殺身之禍。
克用聞得,力攻岢岚。
岢岚軍見了晉陽已亂,均無鬥心,翻城相應。
克用得了岢岚,進攻洪谷,河東宣慰使崔季康與昭義節度使李鈞前往救援,又被克用戰敗,李鈞被亂兵射死。
那昭義兵退至代州,又無主将,落得把個代州剽掠一空,跑回上黨去了。
這崔季康見李鈞已死,又調駐紮河東的軍馬前往抵禦,軍士們行到靜樂,因發饷不平,殺了孔目官石裕。
崔季康用正言壓制,那裡肯聽。
季康見勢不好,逃歸晉陽,亂兵還不饒他,追到城邊,都頭張锴、郭昢攻破城門,跑入府裡殺了崔季康,方才完事。
朝廷見河東軍人接二連三的因軍饷滋事,克用父子攻打又急,想着重賞一回以示鼓勵,便派了中使勑賜河東軍士銀五萬兩,由孔目官王敬發放,按着等級分配多寡。
誰知牙将賀公雅所部士卒,因分得少了,氣憤不服。
那賀公雅對着衆軍道:“皇上賜我們的銀子,應該平分。
偏是這姓王的要分出許多等級,我們得着這幾兩銀子,吃飯不飽喝酒不醉,要他何用!現放着錦繡一個晉陽,何不發他一個大财呢。
”衆軍聽了,都說道:“牙将說得是!别的營裡有什麼特别的功勞,該得多些?我們守着這點口糧,那一年能發一宗财啊。
”說着真個一齊動起手來,連搶帶燒,将晉陽的三城更弄得摧殘難看了。
原來唐朝自高祖起義晉陽,後來太宗命李績築了三城,作為北都,十分宏壯。
當日軍士們焚掠已畢,并不逃走,又将那孔目官王敬捉住,送到馬步司中來。
欲知後事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。
第五回李克用射箭服豪酋楊知溫談詩退大盜 話說賀公雅所部捉了孔目官王敬,送到馬步司中,與他理論。
那王敬就有理也說不過衆人,何況又無十分充足的理由,監軍親自與他和解一番,也是無效。
隻得将王敬斬了,以謝衆人。
朝廷見了晉陽軍人屢次鬧事,無人願往,便将河東都牙将康傳圭升了河東節度使。
這康傳圭是本地人氏,從前打死鄧虔正是他的主意,他到躲過了罪名。
如今得了節使,好不威風,專事刑罰,報複私怨,強取民财,十分頑惡。
這日遣遮虜軍使蘇弘轸前往抵禦克用。
那時克用已進攻太谷,蘇弘轸那是克用的對手,上到陣去,頭一仗就敗了,隻得退回。
傳圭見了大怒,斬了蘇弘轸,又遣都教練使張彥球将兵三千,來敵克用。
行至百井地方,衆軍不進,彥球恐怕做蘇弘轸第二,也便折回。
康傳圭聞信,忙将城門閉了。
那些兵原與城内兵都是一氣的,私自開了西明門,放他們進來,殺了傳圭。
監軍周從寓親自出來慰論一番,升了彥球為府城都虞候。
朝廷聞得,慌忙遣使宣慰,谕旨上說道:所殺節度使事出一時,各宜自安,不要憂懼。
到反安慰他們。
河東軍人因之益形放肆。
且說河東屢生内變,那裡有心打仗?又加克用十分骁勇,一路如摧枯拉朽,連勝數仗,兵士們不免驕怠起來。
那時朝廷又派李琢為蔚朔節度使。
那李琢前書表過,是西平王李晟之孫,當年李晟平了朱泚之亂,朝廷封他為西平王,家世将門,頗有智略。
奉命之後,将兵萬人屯在代州,與盧龍節度使李可舉、吐谷渾都督赫連铎共讨沙陀。
那赫連铎與克用同是番人,素有私怨,打聽克用如何計劃,再行進兵。
一日探馬回報:李克用留下将官高文集、傅文二人守住朔州,自将大兵來敵李可舉。
赫連铎聽了,便乘虛進攻朔州,遣人去說那高文集道:“你與克用同是唐臣,克用叛唐與你無涉,你何必從這叛臣,一處待死呢?”那高文集本不以克用舉動為然,隻因無機可發。
今見連铎來說,便也動心,又畏傅文達監視,不敢便從。
那赫連铎又遣人說道:“傅文達與你同事,必不疑你。
你可請他議事,将他捉了,一同歸唐,豈不更立了大功?”那文集便依計而行,果将傅文達捉住,與酋長李友金、都督米海萬等都降了李琢。
克用得着消息,急忙回兵。
那盧龍節使李可舉,在城内聞得,知道克用要顧根本,忙差部将韓玄紹,從小路抄到藥兒嶺地方暗暗埋伏。
這克用因救家心切,急速折回,并未提防,被玄紹前截後堵,兩旁夾擊,打得大敗,殺死七千餘人。
那首創陰謀的李盡忠,也被玄紹的部下殺了。
李琢與赫連铎,乘着李可舉跟克用戰争的時候,他們便去攻蔚州,李國昌又敗,部衆大潰。
在半路上遇着克用的殘軍,合在一處,同着宗族人等北入達靼去了。
朝廷以赫連铎為雲州刺史大同防禦使,又命李可舉兼侍中,不在話下。
且說克用同了父親李國昌及宗族人等,來到達靼。
原來這達靼本是吐蕃的别部,居于陰山一帶。
克用與其豪帥一向有交,此時投奔前來,那豪帥也十分優待。
住了月餘,到也安樂。
誰知這個豪帥與赫連铎也有交誼,那連铎打聽得克用等在此,忙遣了一個心腹,将了許多金銀珍物,騎了他的千裡鳥骓馬,前來饋送豪帥,要取克用父子回唐。
那使者到來,送了禮物,又對豪帥說道:“這個李克用父子才勇超羣,不甘久居人下。
大帥留之必為後患。
不若獻與唐皇,既可得功,又可除害,實為兩全之計。
”那豪帥聽了,心下十分遊移,便請這使人暫且住下,容我商斟。
又叫把那匹烏骓馬,交與馬夫們好好的喂養去了。
再說克用來到達靼,不覺兩月,一日回想雲蔚二州十分抑郁,便帶些兵士到陰山,左右打獵一回,旁晚回來,見土城一帶有一大羣軍馬在那裡閑溜,那大道邊更有一匹黑色的,生得十分精壯。
心内歎道:那裡來的這匹好馬,也跑到這窮荒沙漠的地方來!一面歎念着,已走到道邊,不由的向那馬夫道:“這馬是誰家的?”那馬夫道:“我們是帥府裡的,這匹馬,聽說是唐朝使臣騎了來的,真是一匹千裡馬呢!”克用聽了有唐使到來,不由的心裡一驚,便又問道:“唐使來此,為了何事?”那馬夫道:“前日聽說這使臣從大同來的,隻見送了許多禮物,不知為了何事。
”克用是個機警的人,聽了此話,心下早已明白,急忙回到家中,說與父親知道,又密密的吩咐了衆人小心把守門戶,看他如何發作。
過了幾日不見動靜,心下漸漸的放寬了些。
一日忽報豪帥差個軍官下書,請他來日往西郊會獵。
克用複書允了,回到後堂,又與父親說知。
那國昌道:“前日聽得有使臣到來,明日又請你會獵,眼見得沒有好意,不要去罷。
”克用禀道:“孩兒已經應允,豈可失信與他。
若說不去,到教他先疑了。
孩兒仗着一身本事,明日隻帶幾個親兵前去,看他把我如何!”國昌道:“雖然如此,凡事總要小心。
我同孩兒們準備着接應。
”當下議定。
到了明天,克用穿了文豹的獵衣,帶了金貂的暖帽,拿着一張七賓弓,挂着一壺大羽箭,跨下赤兔馬,提了定唐刀。
原來克用有心要平唐亂,閑時仿着關夫子青龍偃月刀的式樣,打了一口,名曰定唐。
當下帶着七八個雁門紫塞的健卒,來到獵場。
那豪帥領着衆人,笑容可掬的迎将上來,見了禮,便請到皮帳中吃酒避寒。
克用有心要探試他的意思,酒至數巡,起身說道:“今日蒙大帥賜晏,十分感激。
止是圍場以内無有下酒之物,閑時大帥要看克用射箭,一向未曾演過。
今日當着衆軍在前,又有若大一個廣場,意欲演習一回,與大帥下酒。
不知尊意如何?”那豪帥正要看看克用的本事,便道:“贊成之至。
”克用随了豪帥來到圍場,叫同來的八個護兵将,那八枝馬鞭埋在百步内外,左右将克用帶來的寶弓俟候上來。
克用站在地上相了一回,拿起弓抽出箭,一一的發去。
那八枝馬鞭,沒一個不射倒。
一旁豪帥及衆軍們都齊聲喝采,克用道:“量此小技,何足為奇!”又叫獵兵在圍場東邊樹林内折一枯枝,上有殘葉十片,也埋在百步外,一一射去,那殘葉個個應弦而破。
豪帥及衆軍們愈形驚異,站在兩旁喝采不已。
克用道:“此尚不足為奇也!”再命獵兵覓得鋼針一枚,長僅五分,細同一發,懸在那百步外枯樹枝頭,揀去了殘葉,遠遠的看去,隻有一絲微光在那裡搖動。
衆人莫不替他擔心,那克用搭上箭拉開弓,觑得真切,搜的一箭射去。
正是:弓開同滿月經天,箭去似流星着地。
不左不右,不上不下,正中那個懸針。
衆軍們都驚得呆了,半晌喝不出采來。
豪帥歎道:“吾兄真神箭也!”心中十分欽服,忙命獵卒再添熱酒,與克用同到帳中痛飲一回,結為兄弟。
豪帥道:“吾弟這般英雄,真是一時無兩。
他日雄飛天外,不要忘了今日之樂,那就是愚兄的幸事了。
”克用站起來說道:“承獎承獎。
小弟止因一時誤聽人言,被部下兵士們殺了防使,得罪天子。
如今弄得願效忠而不得。
現聞黃巢等賊擾亂中原,必為大患,一旦天子赦了小弟之罪,得與兄等長驅南向,共立大功,也是平生的快事!小弟想人生一世,能有幾何光陰,誰肯老死這個砂碛中呢!”那豪帥聽了,知道克用無久留的意思,又見他這等的英雄,等閑近他不得,何必做此惡人?明日謝了赫連铎的來使。
這個使者各自騎着那匹千裡烏骓馬,回大同去了。
不言克用父子安居陰山,再說王仙芝與黃巢分離以後,仙芝同着尚君長去打鄂州,拗着一股悶氣,攻城更加勇猛,不到三日,鄂城早已打破,燒殺奸擄了一回,依然折回北方,去打宋州。
那黃巢自蕲州出發,以為仙芝必來追趕,便可和好如初,那加仙芝竟自西上,究竟是自己打了他,心中到也過意不去。
但是事已如此,也不便折回去俯就,一徑北來攻打郓州,也自攻破,殺了節度使薛崇。
又破了沂州,聽說仙芝現打宋州,相離不遠,況且近處又無地可攻,便也往宋州進發。
一日來到查牙山,隻見前面兩山回抱,中間羊腸道上,早紮着一叢人馬截住了去路。
黃巢叫弟兄們暫且紮住,命人前去探聽,不一刻見探子帶了一位大将來見了黃巢,伏地便拜。
黃巢即忙還禮扶起,一看不是别人,正是那尚君長的兄弟,名叫尚讓。
便也歡喜問道:“二弟緣何在此?”尚讓道:“自從哥哥與兩位哥哥那日在曹州出發,兄弟走得遲了,未曾趕上。
又恐被官兵拿住,隻得逃到這查牙山來落了草。
幾回要前去聚義,都被官兵截住。
後來接着哥哥的信,說二位哥哥因在蕲州酒後失言,傷了和氣。
前天在宋州,又有信來說,王哥哥叫小弟到沂州迎接哥哥一同往宋州聚會。
不想在這裡相遇。
哥哥何必因此小故,傷了弟兄們的義氣呢?”黃巢道:“當時大家酒醉了,做出那事。
我也正自後悔。
如今同你前往罷。
”當下二人議定,就在山上歇了一夜,次日起程,來會仙芝。
且說仙芝攻打宋州,圍住了那老将宋威。
那知朝廷又命忠武軍前來救應,那忠武軍先鋒右衛上将軍張自勉,帶了七千精壯兵來到宋州,會同城内宋威的兵一齊夾攻,仙芝抵擋不住,率衆往南而逃。
張自勉親自趕來,殺了二千餘人。
正在十分危急,恰好黃巢同尚讓到來,接殺一陣,救了仙芝。
張自勉見有救兵,收軍而去。
仙芝感激黃巢,相見後各自責備一回,依舊似當年的情分,合兵去打安州。
不日破了,又去打随州,活捉了随州刺史。
那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,聞得随州有失,忙遣了兒子前求救援,又被仙芝弟兄們射死。
朝廷聞得此信,命左武衛大将軍李昌言、忠武大将張貫等往援襄、随。
黃巢便與仙芝商道:“朝廷又發大兵前來追剿,我等若在一處,被他圍住,沒有救應。
不如仍作兩路,分他的兵力。
他若攻西我便往東,他若攻東我便往西,出其不意搗其空虛,使官軍捉摸不着,疲于奔命,我等方可以得志也。
”仙芝聽了有理,隻是又要與黃巢分離,心中十分難舍。
出發那日,不覺流下淚來。
黃巢見了,也十分的感動。
帶着衆兄弟們轉掠蕲黃,被曾元裕打敗了,斬首四千餘級,巢遁回淮北。
仙芝聽了,好不焦心,自己想着:自蕲州授官以後,為衆兄弟所阻,勉強再做這盜賊,實覺無味。
今見黃巢又打了大敗,更為憂心,便又動了一個歸順的意思。
朝廷亦因連年攻剿不下,主張招降。
那招讨副都監楊複光主張最力。
原來這複光部下有一軍官,與尚君長系同村的人氏,幼年十分要好,複光即命他去說尚君長。
君長依了,再去說仙芝,那知正合了仙芝的意思,便遣君長等請降于複光。
正從那宋州經過,被老将宋威的部下探知,要奪這個功勞,伏兵道中,劫了君長等,解到宋威處請功。
那宋威見了大喜,連忙修下表章,奏稱與君長等戰于颍州西南,生擒以獻。
楊複光聞得,連忙奏稱君長等實系投降,非威所擒。
僖宗以真象難明,便命侍禦史等審問,也難決定,竟将君長斬于狗脊嶺。
仙芝聞信,與尚讓等又痛又氣,從此死心踏地再當他的強盜了。
一日領着人衆來寇荊南,這荊南節度使楊知溫,原系進士出身,素不知兵,又最喜談詩學的。
這日同着清客們,正在那裡編本朝的詩史,又對清客們道:“本朝的詩家,自然要推李太白杜少陵二位了。
隻是下官最喜王摩诘孟浩然諸人的詩,另有一種閑逸雅澹之緻,讀之令人作潇灑出塵之想。
至如韓昌黎,故意要做那雄偉一派,殊乏自然之妙;白香山着意要做自然一流,又有些粗俗之處。
近人李義山的詩,到是蘊藉風流,工力也還不淺呢。
”那些清客們隻要讨節使的歡喜,自然是極口贊成。
正在說得高興,那天卻早落下一場大雪來,知溫便對清客們道:“我們且到後花園賞賞雪景罷。
”清客們都道:“今年下這大雪,明歲必定豐登。
此是節使勤政愛民感召下來的,正該作賀。
”那知溫謙讓了幾句,便引衆人來到後園。
隻見玉裹銀妝,好一派清冷宜人的景物。
衆清客們随了知溫,走了幾處台榭,來到一個所在,左有山石玲珑,右有長橋曲折,中間一所瓦房,十分齊整。
進到裡面,一色楠木器具,好不精緻;後房一帶玻璃窗,外種着十數株紅梅。
那些花兒映着白雪,分外的嬌豔妍華。
看那正中時,懸着一個橫匾,镌了四個大字,是“幽草之軒”。
再看那字體時,秀潤清勁,到像是學本朝李北海的筆法。
那清客們便問知溫道:“節使這個匾額,是何故典?學生等略識之無,未明出處,還求見教。
”知溫道:“這個出處,就是剛纔與你們說的近人李義山的詩。
他那玉溪生詩草,我也讀過幾遍,好句甚多。
我最喜他那‘天意憐幽草,人間重晚晴’的一聯,故将這個軒顔曰幽草,以志景仰之意。
”說着左右捧上酒肴來,淺斟低酌,細說豪談,好不高興。
又見一個衛兵慌慌忙忙的跑了進來,向着知溫禀道:“王仙芝帶領一羣人馬來打荊南,已經渡了漢水。
離城不遠了!”知溫聽得,雖然掃興,到還鎮定的住,一面令傳知将佐把守城池。
衆清客見有這等大事,連忙起身告辭。
知溫聽了那裡肯放,留着又飲了幾杯,看看天色已晚,方纔散了。
隻見将佐們慌忙來禀道:“王仙芝銳力攻城,屬員等抵當不住,被他破了外城,現已退守子城。
請節使前往撫循士卒。
”知溫聽了,好不奈煩,隻得帶了紗帽,穿了皂裘,學那羊叔子輕裘緩帶的風度,慢慢的出得署來。
那衆軍士都道:“現在外有強賊,内有亂兵,請節使改穿盔甲,以備流矢。
”知溫聽了,又去改扮半日,方始登城。
擡頭一望,漫山遍野俱是賊人,大戟長槍,在那雪地裡和官兵厮打。
便自歎道:“這些賊人若肯談詩時,我便充得個前輩。
如今隻講厮殺,我如何能行?看看性命有些難保了。
”那知這位節度生來的福大,正在歎息,隻見賊衆自亂,四散奔逃而去。
火把光中來了一隊官軍。
知溫命人開城探聽,原來是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,正恨王仙芝殺了他的兒子,打聽賊衆在此,帶領人馬前來報仇,殺退仙芝。
倒救了知溫的性命,知溫請入城中,預備酒筵,重重的謝了李福。
欲知後事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。
第六回五十天超度王頭領八百裡吓壞黃将軍 話說王仙芝在荊南,被李福趕來打得大敗,便一路焚掠着去打申州。
那招讨副使曾元裕,探着仙芝到來,将部下精壯分做兩路埋伏,其餘老弱殘兵上陣誘敵,連敗幾仗,引得仙芝大衆趕來。
元裕兩路伏兵齊發,殺了一萬多人,招降散遣的也有萬餘人。
仙芝隻得逃往黃梅。
元裕忙一路趕來,又連敗數陣,被他殺了五萬馀人。
仙芝同了數騎,拚命往東南而逃。
約計行了七八十裡路,擡頭一
且朝廷每每調派各道軍馬會同攻剿,我們也不能不作一個準備。
再者軍士們借此勤加教練,也免至荒怠起來。
”那李正使聽了,十分贊成,便命克用統率着教練。
克用領命,每日将人馬整頓得十分齊備,隻等朝廷诏令下來,便要讨伐賊寇。
一日又請那正使前來閱操,這李盡忠見了軍士們如此雄壯,器械又這般精強,心下十分歡喜,閱畢回來,一路上歎念不已。
忽又想着:自己才能家世,俱不及他。
值此天下大亂,便起了一個良禽擇木的念頭。
這年正是幹符四年的冬季,轉瞬間殘年已過到了元日。
盡忠便召集幾個心腹軍官開了一個密秘會議、你道那幾個軍官呢?一個姓康名君立,一個姓薛名志勤,一個姓程名懷信,一個姓李名存璋。
不一時來到後堂,那李盡忠坐了主席,對衆人道:“方今王黃二盜大亂中原,朝廷号令不複行于四方,此乃英雄豪傑立功名富貴之秋也。
我等雖然各擁重兵,隻是學識有限,名望不高,不足以号召天下。
值此風雲際會之期,而無龍鳳攀附之地,坐視駒光虛度,弄得老大無成,豈不可歎嗎?弟每值流年更換,不覺悲從中來。
想諸君振翮待鳴,必同此心理。
我見副兵馬使勇冠諸軍,其尊人振武節度使功大官高,名聞天下。
若輔以舉事,代北不足平也。
諸君以為何如?”原來那四将都與克用最好,聽了此話,一齊贊成。
盡忠又道:“今歲代北薦饑,大同防禦使段文楚,本兼水陸發運使,全不實心任職,弄得漕運不繼,一味的克扣軍糧。
今年這樣寒冷,他将軍衣等件全用舊棉作成,又按新價報官,于中取利,代北軍士們饑寒怨怒,恨之刺骨。
康兄你尚能言,何不潛往蔚州,說那副兵馬使一同起兵,乘此機會誅了文楚,推他作個防禦使,我們代北軍馬從此統一,再無他項監督之人,那件大事自然更易舉行了。
”那康君立領命,一馬來到蔚州,見了克用,叙禮已罷,便向克用說道:“方今天下大亂,天子将邊事付與我們。
今年偶然饑荒,段文楚那厮還削奪我們的衣糧,弄得邊軍個個饑寒交迫,人心逞動。
推其用心,意在激成兵變,使我等獲罪朝廷。
我等雖愚,焉能守死?公家父子素以威德服邊人,我已得正使贊同,敢請副使一同興兵,共誅虐帥!”克用聽了,正以部下饑寒喧噪,無法調停,大有允意。
便對君立道:“吾父現在振武,事關重大,等我禀報後再行。
”君立道:“副使差矣,從來機事貴密,若往振武,事必洩露。
文楚得知做了準備,反不易取勝。
副使如以此事可行,何必千裡禀命呢?以末将料之,公與正使同心合力,誅那文楚已自有餘。
”克用點首應允,當請君立複命,約于上元夜在雲州會同起事。
君立去後,過了幾日,便到上元。
那正使李盡忠趁着月明人鬧,帶領部下人馬先攻雲州的牙城。
文楚聞得有變,正拟調兵防禦,那知帳下兵士們受他的虐待,巴不得有事打個内應外合,誰肯出力?待他分派已畢,那城門早開放了,李盡忠等進來,将文楚及督糧官柳漢璋一同縛住,下在獄中。
二更時分,克用率着萬人前來鎮壓,在鬥雞台紮下了大營。
盡忠便遣人送了符印,請克用暫為防禦留後,克用推辭幾次,衆人不依,隻得受了。
次日盡忠又将文楚等送到鬥雞台下,克用命斬首示衆。
那些軍人因恨文楚克扣他的衣糧,将他屍首剮了,煮得爛爛的,吃一個飽,剩下的骨骸都踏成碎粉。
克用原拟斬首之後備棺掩埋,見了軍士們如此,隻得作罷。
可憐赫赫一個防禦使,隻因克扣軍糧,激成衆怒,弄得死無葬身之地。
這也是他自作自受了。
且說衆軍感激克用除了大害,表求朝廷實升克用為大同防禦使。
這個消息傳到振武,被他父親李國昌聞得,十分大怒,便對夫人說道:“不想你我生下這個不孝的逆子!也學時下軍人,殺了防使自作留後,做出這等不忠的勾當來。
我今上表朝廷,請國家另派他人,教他白鬧一回,滅滅他的性氣!”忙即日修表申奏朝廷,請另簡賢員前往接替。
若克用違命,臣請帥本道兵讨之,終不愛一子以負國家。
朝廷聽得克用殺了防使自為留後,正在無法可施,今見國昌如此主張,便增了幾分膽量,忙派司農卿支詳為大同軍宣慰使,先教國昌跟克用說朝廷派的人,教他千萬不要擋駕,如能照常迎候,另升克用一官,必使他稱心惬意。
次日又派太仆卿盧簡方為大同防禦使,這盧簡方奉命之後,那敢到任,預先派遣能員從事疏通,等到四月尚無結果。
朝廷為威信起見,使出一個巧着來,将大同防禦使改為節度使,以盧簡方為振武節度使,調李國昌為大同節度使。
他想克用為人最孝,國昌前去接任,自然不能抗拒;即令軍士們發生沖突,憑他父子二人自相殘殺傷,不失一個以毒攻毒之計。
地方縻亂,且自由他。
盧簡方得知此計,十分歡喜,即日趕到振武去上任。
那知這種計劃,早被克用看破,趕緊禀知國昌,并說朝廷全不念大人功勞,今日不獨置男于死地,并且将大人數年經營之根據一并取消。
望求大人早早作主。
國昌原是個直心直腸的人,見了朝廷此種詭計,不覺大怒。
等待使命到來,将那制書撕得粉碎,監軍前來勸阻,被他性發,一刀殺了,索性與克用合兵,破了遮虜軍,進擊甯武及岢岚軍。
這盧簡方興興頭頭,滿拟做一回振武節度使,誰知行至岚州,聽了此種信息,不敢前行,知道這場禍事不小,連急帶氣,又受了道路的風霜,忽然得個急症,一夜而亡。
那晉陽城内,河東節度使窦澣,聞得克用來攻,盧簡方又死,不由的心慌,便先派了地方團練兵修整晉陽的城池,又命都押牙康傳圭帶領民團,前赴代州防守。
那些民團個個懼怕李家父子,都不肯去。
康傳圭連催帶勸的出發,行到城北,大家歇下,要求發個優賞。
那時河東府庫空竭,窦澣遣都虞候鄧虔前往慰谕,鄧虔擺着代表的架子,對衆人說了一篇官話。
那些民團見了無錢,已都有氣,又聽了他這篇空話,越發的火上加油,蜂擁上前将那鄧虔三拳兩腳的打死,放在一個破床闆上,擡到城中來。
窦澣聞信,隻得親自出來慰谕一番。
那民團中走出幾人說道:“今日節使親自慰谕,我等十分感激。
惟代州離此數百裡,無饷無錢,難以前往。
總求節使設法發我等一個雙饷罷。
”窦澣聽了,也是無法,庫中本自無錢,隻得着差官們往城中,請那些富商來借錢。
這幾位富商已被節使借得不少,有心要不借與他,又恐兵士們變亂起來,也是搶掠一空。
商量着借了五萬缯錢,窦節使拿來,買了些布,湊着放與衆人,每人給錢三百,給布一端,方才了事。
自己想道:這個窮節度使,有甚麼好處!長此挪借下來,還要帶累我的老本。
眼見得李克用要來攻打,這個擔驚受怕賠錢的官,真不願做。
上了一個辭職表,朝廷派了昭義節度使曹翔來做河東節度使。
這曹節使到任,先要立個下馬威,風忙捕民團中為首殺了鄧虔的十三個人,盡都拿來殺了。
又有那義成軍來到晉陽援助,尚未解甲,即嘩噪着求賞。
這曹節使也斬了十餘人,平了風潮,便請義成、忠武、昭義、河陽四路兵馬,集中晉陽以禦沙陀。
那時克用已破了岢岚軍的羅城,曹翔的先鋒軍又打敗了,晉陽聞信,隻得閉城防守。
曹翔氣憤憤的卧病在床,誰知民團及義成軍被他殺了多人,心中懷恨,正議報仇,城中惟有昭義軍駐紮最多,餘者均開往前敵去了,便派人往說昭義軍兵士道:“沙陀兵指日來到城下,節使現又卧病在床,焉能防禦?我們不定死在那一天呢!莫如搶了晉陽,各自回鄉,圖個下半世的快樂。
阿哥們以為何如?”那時兵心最壞,聽得說個搶字,人人歡樂,各自拿刀執棒,向熱鬧街市中真個做起來。
民團中人乘勢跑到節度使署,打散了衛兵,沖到上房,殺了曹翔。
可憐這位節使到任纔止兩月,因要立個下馬威風,竟遭殺身之禍。
克用聞得,力攻岢岚。
岢岚軍見了晉陽已亂,均無鬥心,翻城相應。
克用得了岢岚,進攻洪谷,河東宣慰使崔季康與昭義節度使李鈞前往救援,又被克用戰敗,李鈞被亂兵射死。
那昭義兵退至代州,又無主将,落得把個代州剽掠一空,跑回上黨去了。
這崔季康見李鈞已死,又調駐紮河東的軍馬前往抵禦,軍士們行到靜樂,因發饷不平,殺了孔目官石裕。
崔季康用正言壓制,那裡肯聽。
季康見勢不好,逃歸晉陽,亂兵還不饒他,追到城邊,都頭張锴、郭昢攻破城門,跑入府裡殺了崔季康,方才完事。
朝廷見河東軍人接二連三的因軍饷滋事,克用父子攻打又急,想着重賞一回以示鼓勵,便派了中使勑賜河東軍士銀五萬兩,由孔目官王敬發放,按着等級分配多寡。
誰知牙将賀公雅所部士卒,因分得少了,氣憤不服。
那賀公雅對着衆軍道:“皇上賜我們的銀子,應該平分。
偏是這姓王的要分出許多等級,我們得着這幾兩銀子,吃飯不飽喝酒不醉,要他何用!現放着錦繡一個晉陽,何不發他一個大财呢。
”衆軍聽了,都說道:“牙将說得是!别的營裡有什麼特别的功勞,該得多些?我們守着這點口糧,那一年能發一宗财啊。
”說着真個一齊動起手來,連搶帶燒,将晉陽的三城更弄得摧殘難看了。
原來唐朝自高祖起義晉陽,後來太宗命李績築了三城,作為北都,十分宏壯。
當日軍士們焚掠已畢,并不逃走,又将那孔目官王敬捉住,送到馬步司中來。
欲知後事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。
第五回李克用射箭服豪酋楊知溫談詩退大盜 話說賀公雅所部捉了孔目官王敬,送到馬步司中,與他理論。
那王敬就有理也說不過衆人,何況又無十分充足的理由,監軍親自與他和解一番,也是無效。
隻得将王敬斬了,以謝衆人。
朝廷見了晉陽軍人屢次鬧事,無人願往,便将河東都牙将康傳圭升了河東節度使。
這康傳圭是本地人氏,從前打死鄧虔正是他的主意,他到躲過了罪名。
如今得了節使,好不威風,專事刑罰,報複私怨,強取民财,十分頑惡。
這日遣遮虜軍使蘇弘轸前往抵禦克用。
那時克用已進攻太谷,蘇弘轸那是克用的對手,上到陣去,頭一仗就敗了,隻得退回。
傳圭見了大怒,斬了蘇弘轸,又遣都教練使張彥球将兵三千,來敵克用。
行至百井地方,衆軍不進,彥球恐怕做蘇弘轸第二,也便折回。
康傳圭聞信,忙将城門閉了。
那些兵原與城内兵都是一氣的,私自開了西明門,放他們進來,殺了傳圭。
監軍周從寓親自出來慰論一番,升了彥球為府城都虞候。
朝廷聞得,慌忙遣使宣慰,谕旨上說道:所殺節度使事出一時,各宜自安,不要憂懼。
到反安慰他們。
河東軍人因之益形放肆。
且說河東屢生内變,那裡有心打仗?又加克用十分骁勇,一路如摧枯拉朽,連勝數仗,兵士們不免驕怠起來。
那時朝廷又派李琢為蔚朔節度使。
那李琢前書表過,是西平王李晟之孫,當年李晟平了朱泚之亂,朝廷封他為西平王,家世将門,頗有智略。
奉命之後,将兵萬人屯在代州,與盧龍節度使李可舉、吐谷渾都督赫連铎共讨沙陀。
那赫連铎與克用同是番人,素有私怨,打聽克用如何計劃,再行進兵。
一日探馬回報:李克用留下将官高文集、傅文二人守住朔州,自将大兵來敵李可舉。
赫連铎聽了,便乘虛進攻朔州,遣人去說那高文集道:“你與克用同是唐臣,克用叛唐與你無涉,你何必從這叛臣,一處待死呢?”那高文集本不以克用舉動為然,隻因無機可發。
今見連铎來說,便也動心,又畏傅文達監視,不敢便從。
那赫連铎又遣人說道:“傅文達與你同事,必不疑你。
你可請他議事,将他捉了,一同歸唐,豈不更立了大功?”那文集便依計而行,果将傅文達捉住,與酋長李友金、都督米海萬等都降了李琢。
克用得着消息,急忙回兵。
那盧龍節使李可舉,在城内聞得,知道克用要顧根本,忙差部将韓玄紹,從小路抄到藥兒嶺地方暗暗埋伏。
這克用因救家心切,急速折回,并未提防,被玄紹前截後堵,兩旁夾擊,打得大敗,殺死七千餘人。
那首創陰謀的李盡忠,也被玄紹的部下殺了。
李琢與赫連铎,乘着李可舉跟克用戰争的時候,他們便去攻蔚州,李國昌又敗,部衆大潰。
在半路上遇着克用的殘軍,合在一處,同着宗族人等北入達靼去了。
朝廷以赫連铎為雲州刺史大同防禦使,又命李可舉兼侍中,不在話下。
且說克用同了父親李國昌及宗族人等,來到達靼。
原來這達靼本是吐蕃的别部,居于陰山一帶。
克用與其豪帥一向有交,此時投奔前來,那豪帥也十分優待。
住了月餘,到也安樂。
誰知這個豪帥與赫連铎也有交誼,那連铎打聽得克用等在此,忙遣了一個心腹,将了許多金銀珍物,騎了他的千裡鳥骓馬,前來饋送豪帥,要取克用父子回唐。
那使者到來,送了禮物,又對豪帥說道:“這個李克用父子才勇超羣,不甘久居人下。
大帥留之必為後患。
不若獻與唐皇,既可得功,又可除害,實為兩全之計。
”那豪帥聽了,心下十分遊移,便請這使人暫且住下,容我商斟。
又叫把那匹烏骓馬,交與馬夫們好好的喂養去了。
再說克用來到達靼,不覺兩月,一日回想雲蔚二州十分抑郁,便帶些兵士到陰山,左右打獵一回,旁晚回來,見土城一帶有一大羣軍馬在那裡閑溜,那大道邊更有一匹黑色的,生得十分精壯。
心内歎道:那裡來的這匹好馬,也跑到這窮荒沙漠的地方來!一面歎念着,已走到道邊,不由的向那馬夫道:“這馬是誰家的?”那馬夫道:“我們是帥府裡的,這匹馬,聽說是唐朝使臣騎了來的,真是一匹千裡馬呢!”克用聽了有唐使到來,不由的心裡一驚,便又問道:“唐使來此,為了何事?”那馬夫道:“前日聽說這使臣從大同來的,隻見送了許多禮物,不知為了何事。
”克用是個機警的人,聽了此話,心下早已明白,急忙回到家中,說與父親知道,又密密的吩咐了衆人小心把守門戶,看他如何發作。
過了幾日不見動靜,心下漸漸的放寬了些。
一日忽報豪帥差個軍官下書,請他來日往西郊會獵。
克用複書允了,回到後堂,又與父親說知。
那國昌道:“前日聽得有使臣到來,明日又請你會獵,眼見得沒有好意,不要去罷。
”克用禀道:“孩兒已經應允,豈可失信與他。
若說不去,到教他先疑了。
孩兒仗着一身本事,明日隻帶幾個親兵前去,看他把我如何!”國昌道:“雖然如此,凡事總要小心。
我同孩兒們準備着接應。
”當下議定。
到了明天,克用穿了文豹的獵衣,帶了金貂的暖帽,拿着一張七賓弓,挂着一壺大羽箭,跨下赤兔馬,提了定唐刀。
原來克用有心要平唐亂,閑時仿着關夫子青龍偃月刀的式樣,打了一口,名曰定唐。
當下帶着七八個雁門紫塞的健卒,來到獵場。
那豪帥領着衆人,笑容可掬的迎将上來,見了禮,便請到皮帳中吃酒避寒。
克用有心要探試他的意思,酒至數巡,起身說道:“今日蒙大帥賜晏,十分感激。
止是圍場以内無有下酒之物,閑時大帥要看克用射箭,一向未曾演過。
今日當着衆軍在前,又有若大一個廣場,意欲演習一回,與大帥下酒。
不知尊意如何?”那豪帥正要看看克用的本事,便道:“贊成之至。
”克用随了豪帥來到圍場,叫同來的八個護兵将,那八枝馬鞭埋在百步内外,左右将克用帶來的寶弓俟候上來。
克用站在地上相了一回,拿起弓抽出箭,一一的發去。
那八枝馬鞭,沒一個不射倒。
一旁豪帥及衆軍們都齊聲喝采,克用道:“量此小技,何足為奇!”又叫獵兵在圍場東邊樹林内折一枯枝,上有殘葉十片,也埋在百步外,一一射去,那殘葉個個應弦而破。
豪帥及衆軍們愈形驚異,站在兩旁喝采不已。
克用道:“此尚不足為奇也!”再命獵兵覓得鋼針一枚,長僅五分,細同一發,懸在那百步外枯樹枝頭,揀去了殘葉,遠遠的看去,隻有一絲微光在那裡搖動。
衆人莫不替他擔心,那克用搭上箭拉開弓,觑得真切,搜的一箭射去。
正是:弓開同滿月經天,箭去似流星着地。
不左不右,不上不下,正中那個懸針。
衆軍們都驚得呆了,半晌喝不出采來。
豪帥歎道:“吾兄真神箭也!”心中十分欽服,忙命獵卒再添熱酒,與克用同到帳中痛飲一回,結為兄弟。
豪帥道:“吾弟這般英雄,真是一時無兩。
他日雄飛天外,不要忘了今日之樂,那就是愚兄的幸事了。
”克用站起來說道:“承獎承獎。
小弟止因一時誤聽人言,被部下兵士們殺了防使,得罪天子。
如今弄得願效忠而不得。
現聞黃巢等賊擾亂中原,必為大患,一旦天子赦了小弟之罪,得與兄等長驅南向,共立大功,也是平生的快事!小弟想人生一世,能有幾何光陰,誰肯老死這個砂碛中呢!”那豪帥聽了,知道克用無久留的意思,又見他這等的英雄,等閑近他不得,何必做此惡人?明日謝了赫連铎的來使。
這個使者各自騎着那匹千裡烏骓馬,回大同去了。
不言克用父子安居陰山,再說王仙芝與黃巢分離以後,仙芝同着尚君長去打鄂州,拗着一股悶氣,攻城更加勇猛,不到三日,鄂城早已打破,燒殺奸擄了一回,依然折回北方,去打宋州。
那黃巢自蕲州出發,以為仙芝必來追趕,便可和好如初,那加仙芝竟自西上,究竟是自己打了他,心中到也過意不去。
但是事已如此,也不便折回去俯就,一徑北來攻打郓州,也自攻破,殺了節度使薛崇。
又破了沂州,聽說仙芝現打宋州,相離不遠,況且近處又無地可攻,便也往宋州進發。
一日來到查牙山,隻見前面兩山回抱,中間羊腸道上,早紮着一叢人馬截住了去路。
黃巢叫弟兄們暫且紮住,命人前去探聽,不一刻見探子帶了一位大将來見了黃巢,伏地便拜。
黃巢即忙還禮扶起,一看不是别人,正是那尚君長的兄弟,名叫尚讓。
便也歡喜問道:“二弟緣何在此?”尚讓道:“自從哥哥與兩位哥哥那日在曹州出發,兄弟走得遲了,未曾趕上。
又恐被官兵拿住,隻得逃到這查牙山來落了草。
幾回要前去聚義,都被官兵截住。
後來接着哥哥的信,說二位哥哥因在蕲州酒後失言,傷了和氣。
前天在宋州,又有信來說,王哥哥叫小弟到沂州迎接哥哥一同往宋州聚會。
不想在這裡相遇。
哥哥何必因此小故,傷了弟兄們的義氣呢?”黃巢道:“當時大家酒醉了,做出那事。
我也正自後悔。
如今同你前往罷。
”當下二人議定,就在山上歇了一夜,次日起程,來會仙芝。
且說仙芝攻打宋州,圍住了那老将宋威。
那知朝廷又命忠武軍前來救應,那忠武軍先鋒右衛上将軍張自勉,帶了七千精壯兵來到宋州,會同城内宋威的兵一齊夾攻,仙芝抵擋不住,率衆往南而逃。
張自勉親自趕來,殺了二千餘人。
正在十分危急,恰好黃巢同尚讓到來,接殺一陣,救了仙芝。
張自勉見有救兵,收軍而去。
仙芝感激黃巢,相見後各自責備一回,依舊似當年的情分,合兵去打安州。
不日破了,又去打随州,活捉了随州刺史。
那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,聞得随州有失,忙遣了兒子前求救援,又被仙芝弟兄們射死。
朝廷聞得此信,命左武衛大将軍李昌言、忠武大将張貫等往援襄、随。
黃巢便與仙芝商道:“朝廷又發大兵前來追剿,我等若在一處,被他圍住,沒有救應。
不如仍作兩路,分他的兵力。
他若攻西我便往東,他若攻東我便往西,出其不意搗其空虛,使官軍捉摸不着,疲于奔命,我等方可以得志也。
”仙芝聽了有理,隻是又要與黃巢分離,心中十分難舍。
出發那日,不覺流下淚來。
黃巢見了,也十分的感動。
帶着衆兄弟們轉掠蕲黃,被曾元裕打敗了,斬首四千餘級,巢遁回淮北。
仙芝聽了,好不焦心,自己想着:自蕲州授官以後,為衆兄弟所阻,勉強再做這盜賊,實覺無味。
今見黃巢又打了大敗,更為憂心,便又動了一個歸順的意思。
朝廷亦因連年攻剿不下,主張招降。
那招讨副都監楊複光主張最力。
原來這複光部下有一軍官,與尚君長系同村的人氏,幼年十分要好,複光即命他去說尚君長。
君長依了,再去說仙芝,那知正合了仙芝的意思,便遣君長等請降于複光。
正從那宋州經過,被老将宋威的部下探知,要奪這個功勞,伏兵道中,劫了君長等,解到宋威處請功。
那宋威見了大喜,連忙修下表章,奏稱與君長等戰于颍州西南,生擒以獻。
楊複光聞得,連忙奏稱君長等實系投降,非威所擒。
僖宗以真象難明,便命侍禦史等審問,也難決定,竟将君長斬于狗脊嶺。
仙芝聞信,與尚讓等又痛又氣,從此死心踏地再當他的強盜了。
一日領着人衆來寇荊南,這荊南節度使楊知溫,原系進士出身,素不知兵,又最喜談詩學的。
這日同着清客們,正在那裡編本朝的詩史,又對清客們道:“本朝的詩家,自然要推李太白杜少陵二位了。
隻是下官最喜王摩诘孟浩然諸人的詩,另有一種閑逸雅澹之緻,讀之令人作潇灑出塵之想。
至如韓昌黎,故意要做那雄偉一派,殊乏自然之妙;白香山着意要做自然一流,又有些粗俗之處。
近人李義山的詩,到是蘊藉風流,工力也還不淺呢。
”那些清客們隻要讨節使的歡喜,自然是極口贊成。
正在說得高興,那天卻早落下一場大雪來,知溫便對清客們道:“我們且到後花園賞賞雪景罷。
”清客們都道:“今年下這大雪,明歲必定豐登。
此是節使勤政愛民感召下來的,正該作賀。
”那知溫謙讓了幾句,便引衆人來到後園。
隻見玉裹銀妝,好一派清冷宜人的景物。
衆清客們随了知溫,走了幾處台榭,來到一個所在,左有山石玲珑,右有長橋曲折,中間一所瓦房,十分齊整。
進到裡面,一色楠木器具,好不精緻;後房一帶玻璃窗,外種着十數株紅梅。
那些花兒映着白雪,分外的嬌豔妍華。
看那正中時,懸着一個橫匾,镌了四個大字,是“幽草之軒”。
再看那字體時,秀潤清勁,到像是學本朝李北海的筆法。
那清客們便問知溫道:“節使這個匾額,是何故典?學生等略識之無,未明出處,還求見教。
”知溫道:“這個出處,就是剛纔與你們說的近人李義山的詩。
他那玉溪生詩草,我也讀過幾遍,好句甚多。
我最喜他那‘天意憐幽草,人間重晚晴’的一聯,故将這個軒顔曰幽草,以志景仰之意。
”說着左右捧上酒肴來,淺斟低酌,細說豪談,好不高興。
又見一個衛兵慌慌忙忙的跑了進來,向着知溫禀道:“王仙芝帶領一羣人馬來打荊南,已經渡了漢水。
離城不遠了!”知溫聽得,雖然掃興,到還鎮定的住,一面令傳知将佐把守城池。
衆清客見有這等大事,連忙起身告辭。
知溫聽了那裡肯放,留着又飲了幾杯,看看天色已晚,方纔散了。
隻見将佐們慌忙來禀道:“王仙芝銳力攻城,屬員等抵當不住,被他破了外城,現已退守子城。
請節使前往撫循士卒。
”知溫聽了,好不奈煩,隻得帶了紗帽,穿了皂裘,學那羊叔子輕裘緩帶的風度,慢慢的出得署來。
那衆軍士都道:“現在外有強賊,内有亂兵,請節使改穿盔甲,以備流矢。
”知溫聽了,又去改扮半日,方始登城。
擡頭一望,漫山遍野俱是賊人,大戟長槍,在那雪地裡和官兵厮打。
便自歎道:“這些賊人若肯談詩時,我便充得個前輩。
如今隻講厮殺,我如何能行?看看性命有些難保了。
”那知這位節度生來的福大,正在歎息,隻見賊衆自亂,四散奔逃而去。
火把光中來了一隊官軍。
知溫命人開城探聽,原來是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,正恨王仙芝殺了他的兒子,打聽賊衆在此,帶領人馬前來報仇,殺退仙芝。
倒救了知溫的性命,知溫請入城中,預備酒筵,重重的謝了李福。
欲知後事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。
第六回五十天超度王頭領八百裡吓壞黃将軍 話說王仙芝在荊南,被李福趕來打得大敗,便一路焚掠着去打申州。
那招讨副使曾元裕,探着仙芝到來,将部下精壯分做兩路埋伏,其餘老弱殘兵上陣誘敵,連敗幾仗,引得仙芝大衆趕來。
元裕兩路伏兵齊發,殺了一萬多人,招降散遣的也有萬餘人。
仙芝隻得逃往黃梅。
元裕忙一路趕來,又連敗數陣,被他殺了五萬馀人。
仙芝同了數騎,拚命往東南而逃。
約計行了七八十裡路,擡頭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