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末藩鎮演義
關燈
小
中
大
唐末藩鎮演義
例言
一本書以提倡信義喚醒世人為主旨
一本書起自黃巢作亂,終于朱溫被弑,凡三十八年
一本書大事依據通鑒新舊唐書五代史,但詳于藩鎮事迹,其它與武事無涉者多付阙如
一本書采用小說中白話演義體裁,便于普及。
惟當時诏命書劄文章華茂者,則仍其舊。
蓋用白話譯出,不獨冗長,更嫌乏味,反令閱者厭觀 一本書成于匆促,所有叙言題辭批語均未征齊,統俟再闆時增加印訂 一本書祇言古事,間有與時事關合者,特用一二語點題,令人注意,實行喚醒主旨。
決非以某古人比某今人,閱者幸勿私衷推測,緻耗腦筋,尤所盼禱 民國十年著者識 唐末藩鎮演義第一集漢東餘光黃着 第一回考唐制四帝變兵章聚曹州二賊興亂事 話說唐朝自高祖李淵、太宗李世民起兵晉陽,平了隋亂,六年而成帝業,建都長安。
那太宗文皇帝将天下兵馬實行遣散,設立府兵,平時從事耕蓄,有事效力疆場,法制甚善。
後來傳至玄宗皇帝,就是那寵楊貴妃、愛安祿山的那個唐明皇,其時天下太平已久,并未用兵,府兵之法寝廢。
宰相張說奏請募兵,玄宗準行,并派尚書左丞蕭嵩,與州吏共同挑選,号曰彍騎。
至天寶末年,安祿山因與宰相楊貴妃之兄楊國忠不和,帶着朔方健兒,打着漁陽戰鼓,作起亂來。
他的同裡好友史思明更來幫助,與他成了個安史之亂。
那時召募的彍騎前往讨賊,并不能平,于是藩鎮之兵始強。
原來藩鎮之兵,即是節度使之兵。
當年因邊将屯防便利起見,分道設置,隻有平廬、範陽、河東、關内、河西、北庭、安西、隴右、劍南、嶺南、江南、河南十二道,每道設置一人執掌兵權,原名為大都督,至高宗時都督帶使持節者,名之曰節度使。
安史亂時,玄宗巡幸西蜀,命太子即位靈武,是為肅宗。
這肅宗皇帝派李光弼、郭子儀等,帥着當時九節度使之兵,讨平了大亂,因此武夫戰将以功起行陣封侯王者,皆得充節度使。
于是藩鎮相望于内地,大者連州十餘,小者猶兼三四,兵驕則逐帥,帥強則叛上;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,或取舍由于士卒,往往自擇為吏,号為留後,以邀朝命。
國家力不能制,忍恥含垢,因而撫之,行那姑息之政。
各使愈驕,自出号令以相侵奪,天子熟視不知所為,反作和事老人,似此已非一日。
迨至十八代僖宗皇帝登基,年纔十四,專事遊戲,政事委之宦官田令孜,朝綱大壞。
各地節度使時有增加,統計僖宗一朝,節使名稱竟多至陸十餘處。
你道是那陸十餘處呢?曰鳳翔、曰陝州、曰淮南、曰武定、曰武安、曰武泰、曰武甯、曰河中、曰河東、曰同華、曰蔡州、曰盧龍、曰代北、曰靜難曰泰甯、曰欽化、曰安武、曰忠武、曰義武、曰宣武、曰振武、曰金商、曰感義、曰感化、曰成德、曰護國、曰奉國、曰佑國、曰昭義、曰義成、曰義勝、曰義昌、曰東川、曰河西、曰四川、曰鎮南、曰荊南、曰劍南、曰嶺南東、曰嶺南西、曰山南東、曰山南西、曰陝虢、曰河陽、曰朔方、曰泾原、曰夏綏、曰郦延、曰邠甯、曰鎮海、曰天平、曰天雄、曰博野、曰平廬、曰雁門、曰廣州、曰魏博、曰鳳州、曰大同、曰保大、曰永平。
這許多節度使,平時據險要、專方面,自有土地,自有人民,繕治甲兵,儲存财賦,以兵士為爪牙,以人民為魚肉,雄視一方,無所不至。
加之宦官弄權,賞賜無度,橫征暴斂,民不聊生。
又複連歲蝗蟲大作,赤地千裡,弄得一般百姓求死無所,因而相聚為盜,天下從此大亂。
且說僖宗幹符二年,濮州鹽販王仙芝,因與同夥販賣私鹽打死多人,官司巡文緝捕,仙芝逃避幾處,終恐被拿,乃與同黟相商,聚合饑民三千餘人,破了濮州,俘虜萬人,掠取财貨無數。
天平節度使薛崇出兵擊之,反為仙芝所敗,仙芝自号為大将軍,帶領人衆來打曹州,又遣心腹兄弟尚君長、柴存、曹師雄、柳彥璋等分掠各鄉。
派撥已定,忽又想起一個好友來,自己言道:“我如何将此人忘了!若得此人同舉大事,必能成功!”随即寫了親筆書信一封,差個心腹弟兄,姓畢名師铎的,前往曹州寃句地方,引動一位魔王出來。
這人姓黃名巢,生得體格魁梧,胸懷宏大,惟天生一個傑傲不馴的特性,好酒使氣,輕财嗜殺,專一結交亡命之徒。
家世販鹽為業,頗有資财,父母見他如此行為,深為憂慮,又禁他不得,相繼氣病而亡。
巢幼時也粗涉書傳,深慕西楚霸王項籍之為人,屢舉進士不第,乃投筆歎曰:“大丈夫當縱橫宇内,自取侯王!安能向斷簡殘篇中,作蠹蟲生活,受這無識試官們的悶氣呢?方今天下藩鎮最強,武人為重,莫若棄文就武,别作良圖。
”乃聘請名師教授武藝,兼習騎射。
生來一種神力,不列三年,十八般武藝盡皆精曉,尤以擊劍最為擅長。
王仙芝當年打傷人命,曾蒙他救護在他家中,躲避了多時,兩人十分契合。
那時聞得仙芝起事,正拟前往贊助,又恐事不能成,為天下笑,隻得按納在心。
這日正在後園演習武技,見一門子拿了書信一封,上前禀道:“門外有一個軍官打扮的大漢,自稱姓畢,前來求見。
并有書信在此。
”黃巢接來一看,認得是仙芝的筆迹,連忙吩咐門子道:“快請那人進來。
”一面拆書看罷。
畢師铎已大踏步的走來,與黃巢見過了禮,一同來到大客廳内,分賓主坐下。
那畢師铎便道:“大官人不認得我嗎?我原在前村畢家屯居住,名叫師铎。
隻因同着王哥哥販賣私鹽,回家時甚少。
那年我的母親去世,我不在家,聽得鄰舍們說,還是大官人施舍的一口棺材呢!我後來回家要來道謝,隻因同王哥哥做的那事又發作了,不敢出門,到如今我心裡還是過意不得。
”黃巢答道:“一口棺材值得什麼!我那一年不施舍百八十口的!我想黃天生人,原是平等,如今的世界,那富的便要金埋玉葬,那貧的連一個薄闆的棺材都沒有,豈是上天的意思嗎?我雖有幾個錢,狠想做一番事業,決不學那時下的守财虜呢!”師铎聽了,不由的歎服,又将仙芝敦請同舉大事的話說了一遍。
黃巢正中下懷,便連夜同畢師铎來見仙芝。
仙芝接着大喜。
黃巢道:“阿哥首舉義旗,連破州鎮,天下震動。
現今藩鎮兵強,設一旦奉天子诏命,四方來攻,似此毫無教練之人,器械不精,糧饷不足,如何抵擋?弟有一言,如蒙采擇,管教他唐家天子,坐不穩那長安!”隻見黃巢疊着兩個指頭,說出一篇計劃。
欲知後事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。
第二回讨大盜來威獲小勝調小軍張宴吃大驚 話說黃巢對仙芝說道:“從來舉事,固在厮殺定亂,還要文章。
阿哥首舉義旗,震動天下,必須草一檄文,傳布各地,使仗義之心、救民之意,全國了然;又要上不叛天子,中不背強藩,自然為敵者少;将一切罪惡加在州縣官吏身上,現今人民憔悴虐政,對于天子強藩均是敢怒而不敢言,惟有貪污州縣官吏接近,人民恨之刺骨,今見我等專以誅殺貪官污吏為言,正合了他的意思,自然助我者多。
照這樣一辦,既可以緩強兵之來攻,又可以收勁卒之應用。
小弟不才,略知兵法,趁此時機勤加教練,俟明春天暖,鼓舞而西,不難橫行天下也。
”仙芝聽了,深以為然,乃傳檄諸道:隻言官吏貪暴,賞罰不平,弄得人民饑寒交迫,流離失所。
我等體天地好生之心,順同胞惡死之念,謹舉義旗,為民請命。
各地不必驚恐,如有同襄大義之人,若肯來歸,定當優待。
一俟皇帝撤換此輩貪污官吏,即當解甲歸田,同作太平雞犬。
黃天可表,決不食言。
又鈔寫了多份,差人四處粘貼,各地人民困于重斂者,歸之如市。
一月之中,衆至數萬。
巢乃拔其精壯者勤加教練,均以弟兄相呼,又将自己家财,及仙芝所掠金銀發放衆人。
巢素性豪侈,到了此時,衣服飲食偏與那最下等弟兄們同樣,每日或早或晚,召集衆人在打麥場上宣講大義一番。
因此衆人感激拜服,樂為之用。
再看黃巢時,并無出兵之意,又過了兩月,衆人精力強健,個個摩拳擦掌,躍躍欲試,巢乃與仙芝同商進兵之道。
一日,築下土台一座,高有八尺,寬有數方,上面列着棹椅旗幟刀鎗等件,又叫弟兄們殺牛宰馬,預備酒筵,召集衆人,在那青天紅日之下燒了香,磕了頭,歃血宣誓。
那誓書大意系說:我等今日聚義,全為救民。
萬衆一心,橫行天下。
不能同生,便求同死。
如若違背,皇天不佑。
宣讀已畢,衆人都道“一心遵守”,那一遍聲音,好似晴天中打了一個霹雷,真是熱鬧。
說畢,都坐下吃飯,又是大碗的酒大塊的肉,豐盛得狠。
衆兄弟們個個吃得十分醉飽,三一羣五一夥在那裡說些閑話。
這黃巢便與仙芝商量着,以為河南道居天下之中,守兵最弱,易于取勝,乃與仙芝各統五萬人,往河南進發。
那些官兵們,平時吃喝嫖賭,全不操練,聽說有賊,先自軟了,無可奈何上到陣來,不戰而退。
巢與仙芝,所向無敵,巢破九州島,仙芝破六州,共破了河南一十五州,聲勢浩大。
早有探馬報上長安,宦官田令孜接着,慌忙奏明僖宗,僖宗聽了大驚,随即下诏,命淮南、忠武、宣武、義成、天平五軍節度使,抽調精壯兵士,會同平廬節度使宋威前往圍剿。
又命威為諸道行營招讨使,給衛兵三千,騎兵五百,河南諸鎮皆受其節制,并以散騎常侍曾元亮為副使。
仙芝聞得此種消息,頗形憂悶,忙請黃巢商量抵禦之策。
那黃巢說道:“從來兵貴神速,權貴統一。
如今唐家命六鎮出師會剿,往返商量必需時日,又命宋威為諸道招讨,此人年老多病,又無特長,諸道必不服從,恐難聽其調遣。
我料各路不過抽調二三千人前來敷衍敷衍,有何可懼!我等計劃已定,仍請阿哥去攻沂州,弟暫留後,以資策應,免至歸路為人所阻。
此萬全之道也。
”仙芝聽了有理,率衆往沂州進發。
且說招讨使宋威,原是先朝老将,頗有虛名。
當日奉诏,先遣平廬節度副使曹全晸,率着本部人馬往救沂州。
這全勖生得短小精悍,十分骁勇,領着人馬連夜奔來。
仙芝聽得,聚集衆兄弟們商議抵禦之策。
衆人都道:“我等連破數州,官軍望風逃避,有何可畏?等他到來,再行厮殺。
”是夜并不準備,全晸軍中早已探知,二更以後,趁着星月微明前來劫寨。
衆弟兄們從夢中驚醒,各自四散。
仙芝聞得厮殺之聲,速起束裝,那曹兵已至營門,隻得同親信弟兄們,乘馬奪路而遁。
全晸追殺數裡,得勝而歸。
軍士們一心想得頭功,便對全晸說:“王仙芝已被我等殺死。
”全晸急忙報知宋威,威便奏明僖宗,百官都來朝賀。
那宋威又奏稱仙芝已死,各道援兵請還屯本鎮。
這淮南、忠武、義成、宣武、天平五道節度使,前奉聖旨會剿仙芝,你推我讓的,數日方各派兵三千來救沂州;行至半途,聞得平盧兵已殺了王仙芝,正自去住難決,今奉着此令,兵士們落得各回本道去了。
内中天平節度使薛崇,派的副将張宴,行至義橋,正拟折回,忽探馬報道:西北一帶駐紮賊兵不少,中軍立着朱紅旗幟,上面寫着鬥大的黃字。
張宴聽了,知道是黃巢的營寨,随即召集軍官商議道:“王仙芝與黃巢原是一黨,聞巢智謀更勝仙芝。
如今仙芝已被平盧軍殺了,我等若能擒住黃巢,也算立了大功,不枉出發一趟。
我已禀報節使,諸君可竭力進攻,定有重賞。
”隻見兩旁将士都氣憤憤的禀道:“節使派遣兵士們,隻教我等救沂州,并未叫我等打義橋。
那王仙芝既死,各道兵馬都已回去,我等仍以回家為是。
黃巢無名小盜,殺他作甚?由他去罷。
兵士們纔得了幾缗錢幾匹絹何,必生出事來,要他賣命呢。
”那張宴聽了,不由的心頭火起,大聲說道:“養兵千日,用在一時。
國家每年費了無數錢糧,養着軍漢。
如今有一二小盜,尚不能肅清,良心何在?況且我已禀報節使,豈能中止不行?今日暫且休息,明日五更造飯,拔隊前往。
違令者斬!”說罷,怒沖沖的走入後營去了。
兩邊将士下來,個個抱怨道:“我們遇着這麼一個不曉事的軍官,前來救沂州已是萬般無奈,幸得賊已殺死,正可回家休息。
偏又生出事來,去打什麼黃巢。
早晚這個性命教他送了,如何是好呢!”内有一個最奸黠的,說道:“既是張副将不顧大家的性命,我們何不激怒了衆軍,各自拔寨回家,看他一人坐在這裡,有何能力?且自羞他一羞!”衆兵說道:“阿哥說得是。
我們就是這樣辦罷。
”于是各自歸營,暗暗收拾到了,三更時分一齊拔隊,黑夜中辨不出方向,隻朝大路走去。
約計也行了七八十裡,東方微明,前面早有一座城池,十分雄峻。
衆軍腹内饑餓,為首的便前去叫門,想尋些酒食。
那管門軍士不敢擅開,慌忙報與都将知道。
原來此處正是天平所屬的州城,城内有兩個都将,一個姓張名思泰,一個姓李名承佐。
二人聞得,一齊來到城樓,見了無數官軍紮在城外,為首數人站在吊橋邊。
張李問知原委,見他們來勢洶洶,深恐激成事端,反為不妙。
二人隻得走馬出城,切實勸慰一番,仍就教他歸還本道。
衆軍那裡肯聽,隻說回到天平,恐怕節使責罰,願駐州城以供驅使。
那張李二人如何敢留,隻求他們開走,便将袍袖撕了一塊,與他們立個盟誓,保那天平節度使不責備他。
另繕文書一封,令人先下去了;一面又拿了自己的俸錢,備下豐盛的酒肴,請這軍士們吃得十分醉飽,始軟洋洋的拔隊,一路上溜達着回天平去了。
再說張宴五更起來點将進兵,那衛兵們報道:各營俱是空營。
張宴聽了,吃一大驚,又恐被叛兵暗算,便連夜從小路上逃回天平,見了節使,禀明原委。
那薛崇聽了,大怒道:“似此叛軍,若不懲治,以後何以使人,何以禦衆?待我奏明聖上,一律處他個重刑。
”慌忙修了本章,差人往長安呈遞。
欲知後事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。
第三回奏軍情王铎救少弟受官爵黃巢打阿哥 話說天平節度使薛崇,見軍士們自行開拔,不聽長官命令,急忙表奏朝廷,隻望下一道嚴厲的诏令,将為首數人斬首示衆,以伸軍法。
那知不到幾日,诏令下來,教本管軍官宣慰衆軍,一切無得窮诘,免緻激成事端。
那薛崇奉着,大失所望,又已接着張李二都将的來書,隻得另派他部下和氣的軍官前往帶領。
兵士們見長官如此優待,越發的驕縱了幾分,這且不表。
再說那平盧節度使宋威,因軍士說殺了仙芝,申奏朝廷,朝廷着實的獎勵了幾句,又赍了錢帛來賞衆軍。
這宋威十分歡喜,正在使署堂上與僚佐們吃得勝酒,忽見一個探馬上堂報道:“小人打探得王仙芝那日在沂州敗後,逃在黃巢營内,并未殺死。
現見各路官軍已退,收拾餘衆,依然出來攻掠。
已與黃巢分打陽翟、郏城二處。
”宋威及衆官聽了吃一大驚,急忙又申奏朝廷,一面再派兵把守要塞。
不到幾日,诏令下來,仍令淮南、忠武、宣武、義成、天平五路會同平盧兵剿滅。
那知那五鎮兵士都不願再行出發,又見張宴一軍擅自逃歸,朝廷并不加罪,大家更起了一個援例之心,故意放出些忿怨思亂的話,在那些軍官們面前說道:“宋威那人,分明是怕我們立功。
賊打了敗仗,他便教我們回來,他好得頭功;賊又來了,他便教我們幫助他去打頭陣。
我們須不是木偶人,由他搬弄!前回出發,腳都走痛了,這兩天剛剛養好,又要出發,把弟兄們鬧翻了,我們可不能負責呢。
”這軍官們聽了,隻得來回節使,那些節使們素來仗着兵士為要挾朝廷之具,今見他們說得有理,也不敢十分強迫。
那宋威見各鎮人馬并不到來,又申奏朝廷告急,不數日诏令下來,令昭羲節度使曹翔、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、邠甯節度使李侃、鳳翔節度使令狐绹調兵會剿,仍催忠武節度使崔安潛先行發兵,同宋威擊讨。
等朝廷慢慢分撥已定,各節使慢慢調兵遣将,兵士們一步步往前行走,那王仙芝早破了陽翟,黃巢早破了郏城。
仙芝等又進攻汝州,這汝州刺使姓王名鐐,原是朝中宰相王铎的少弟,他的伯父王播當年也做個宰相,到是個世代簪纓,詩酒風流的名士,素不以武人為然。
至于教練兵士,更不在意。
他的部下,那能敵得王仙芝那一般亡命之徒,不須三日,城早破了,兄弟們将那王鐐活捉到營,仙芝見他生得到也文秀,又問知系王铎之弟,這汝州城的兵士們并未十分抗拒,便起了一個好生之心,叫弟兄們與他解了縛,賜些酒食,暫且留在後營好好的看守。
一面吩咐衆人:“如今打破汝州,功勞不小,準你們大掠三日。
那些百姓若不抗拒的,不準殺戮。
”因此滿城士民聽了此話,絜家逃走者不計其數。
内中逃往長安的,各處傳說,那王铎聽了,好不憂悶,一心要救自家兄弟。
次日在僖宗駕前奏道:“臣聞王仙芝與其黨尚君長等,均是率土之民,隻因犯法畏罪,迫而為盜。
今各道節度使又不能取勝,依臣愚見,莫若赦他小罪,令其自新,除他一個官職,令人前往招降。
他若來歸,免至興動刀兵,亦是國家之福。
如其不來,讨之未晚。
”僖宗聽罷,随即勑赦王仙芝及尚君長等罪犯,并除一官職,令勑使前去招降。
等勑使趕着仙芝時,那仙芝已破了陽武,進攻鄭州,勢焰愈大。
雖然赦了罪名,見隻除一小官,也不在意,并不拜令,沒晝沒夜的去攻打鄭州。
看看旦夕可下,忽一日仙芝正與黃巢在前敵督戰,聽得一片喧噪之聲,回頭看時,後軍陣角自亂,急忙與巢撥轉馬頭,正要傳令,衆兄弟們已紛紛奔竄。
仙芝與巢禁止不得,随衆而遁。
城中見了,也開門殺出來,仙芝等大敗。
原來昭義監軍雷殷符屯在中牟,聞知鄭州危急,前來接應,出其不意,到獲了勝仗,救了鄭州。
次日探聽仙芝等往唐鄧二州去了,那邊自有官軍攻剿,各自收軍回鎮。
且說仙芝受此大敗,攻打城池更增一番勇氣,不數日破了唐鄧二州,進攻郢複二州,又被他打破了,更将人馬往申、光、廬、壽、舒、皖等處進發。
早有探馬報到淮南,那節度使劉邺,自以兵少,隻令把守要寨,并不來打仙芝。
一面奏請朝廷添兵,宰相鄭畋接了此表,次日朝見僖宗,奏道:“自沂州奏捷來,仙芝愈肆猖狂,屠陷五六州,瘡痍數千裡。
宋威衰老多病妄奏,以後諸道尤所不服。
若使賊陷揚州,則江南亦非國有。
臣見忠武節度使崔安潛,威望過人;又右衛上将軍張自勉,骁勇良将;宮苑使李琢,乃西平王晟之孫,嚴而有勇。
請皇上令其讨賊,必能有功。
”僖宗頗以為然,隻是宋威是先朝舊臣,老成碩望,一時不便動他,僅勑感化節度使薛能挑選精兵援助淮南。
仙芝聞得此信,乃由舒壽西上,進攻蕲州。
那蕲州刺史姓裴名偓,雖為文官,頗知武略,探知仙芝到來,用那堅壁清野之法,固守城池,并不出戰。
仙芝一連攻了幾日,隻是攻打不下,又恐四面救兵前來援助,因此悶悶不樂。
一日來至營後散步,看見捉來的汝州刺史王鐐,也在那裡和守衛的弟兄們閑話。
見了仙芝到來,連忙上前行禮,仙芝略點一點首,教他一旁站住,并不言語,隻是歎氣。
王鐐見了,不知是何意思,便向仙芝問道:“這幾日怎不聽見大将軍上陣厮殺?”仙芝歎道:“我自濮州起兵以來,戰無不勝,攻無不取。
今番來到蕲州,滿拟三日攻下。
那知裴偓那厮,固守城池不來厮打,教我無法可施。
好不悶人那!”王鐐聽了,不由的歡喜起來。
自己想道:誰想我在這裡脫此火坑!便向仙芝說道:“這裴偓,原是家兄的門生。
當年在長安時,常在我家出入,與我十分要好。
大将軍不要煩惱,我自作書與他,教他前來投降。
并請奏明聖上,有我哥哥作主,準保将軍得一個大官,享受無窮的富貴。
不強如東征西殺,作這個辛苦的勾當?”仙芝聽了大喜,随即教王鐐作書與那裴偓。
這裴刺史接着一看,想起老師當年保薦之恩,又且賊臨城下,死守着也不是個長策,見有此機會,如何不依?連忙複了書信照辦,但請仙芝斂兵不掠,定當奏明皇上除一大官。
仙芝也自依允,兩下裡結了個條約。
這裴偓便大開城門,延請仙芝并後軍首領黃巢及尚君長等大頭目三十餘人,至刺史衙中置酒款待,又預備許多禮物,一一分送,外贈軍糧二千石、馬草一萬挑。
黃巢及衆人心中甚喜:好一個投降的刺史,到十分孝順。
酒筵散罷,裴偓恭恭敬敬送至城外濠邊,殷勤了一回始去。
又差人星夜往京,表奏仙芝歸順朝廷,請除一大官以昭激勸。
那時朝臣,多以赦罪授官易長奸宄;惟有王铎,因救弟心切,又想門生裴偓立此大功,一意固請。
僖宗素主懷柔,準了王铎,乃以仙芝為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禦史,遣中使奉了告身,前往蕲州頒授。
那仙芝自與裴偓言和以後,這裴偓每日好酒好食的奉承,又召些女樂侑酒,十分高興。
一日酒筵纔散,報有中使到來,裴偓慌忙迎接,知道朝中準了他的表章,也替仙芝喜歡。
次日同着中使并州城内各官,前往仙芝營中道賀,仙芝大喜,排設筵席管待各賓。
酒過三巡,菜供數道,隻見後軍首領黃巢帶領一般弟兄們,氣憤憤的走到營來,對着仙芝說道:“阿哥,你到好呀,做了官哪!我以為是裴刺史投降了咱們,誰知還是阿哥降了唐家。
但是當初跟兄弟們起義之時,立下大誓,橫行天下,怎麼到都忘了?如今你一人做了官,我們兄弟們都到那兒去安身立命呢?今日這杯喜酒且慢些吃罷!”仙芝正在大喜之下,又當着蕲州城内許多官吏,見了黃巢等如此舉動,大不滿意,倚着酒性發話道:“老弟,你不要如此。
你不是見我作了官,你沒有做嗎?将來還可以想法子。
當看中使在前,你怎麼這樣的放肆呢!”這一語真惱了黃巢,指着仙芝說道:“你這卑污小賊,不顧盟誓,一心隻想做官!一個神策軍的押牙算得了什麼?不是我黃巢大言,就是那節度使,我也看不上眼。
正經給我做大唐的皇帝,我還不奈煩呢!什麼教做中使偏使,拿來吓我?”仙芝聽了,惱羞成怒,無言可答,拿起席上一個大碗,連湯帶水望黃巢面上打來。
黃巢眼快,往左一閃,乘勢提起右手一拳打去,正中仙芝左額,早已流下血來。
衆弟兄們看兒鬧得不像,便都上前勸解,将黃巢拉回本營休息;拿一塊絹巾包了仙芝的傷痕,便都道:“大哥息怒!當初立下大誓,便是弟兄們不從時,哥哥還要管教。
如今哥哥先自背了,一人做了大官,其實難服衆心!”那仙芝聽了衆人之言,知道不專是黃巢的意思,惟有深悔從前隻求成事,無暇擇交,都弄了些亡命之徒,到今日有心歸順,也扭不過衆人的意思了。
便對着中使道:“非是仙芝不受,實在衆位弟兄不依。
請收回罷。
”中使見此情形,連忙收拾起來,逃奔襄陽去了。
裴偓見勢不佳,也逃往鄂州,隻剩王鐐未曾逃脫,依然落在火坑。
那黃巢回到營中,氣仍不消,又恐仙芝不肯離開蕲州,潛令衆兄弟們在州城内放起十數處火來,将城中之人半驅半殺,掠取金銀,也不通知仙芝,各自去了。
剩下與仙芝親信兄弟們尚君長等三千餘人,守着空城,也就無用前來勸了。
仙芝隻得收拾做官的心思,再作他強盜的生活。
欲知後事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
第四回大同鎮一舉肅清河東道五遭荼毒 話說黃巢自蕲州出來,帶領弟兄往郓州進發。
仙芝打探明白,也不來追趕,自己和尚君長等沿江而上,去打鄂州。
二人自此分離了許久,不在話上。
書中再表一位英雄出來,這位英雄姓李名克用,原是沙陀人氏,本姓朱邪,父名國昌。
當年讨平賊寇龐勳功勞最大,賜了李姓。
這李國昌現充振武節度使,克用是他的三子,自幼生得一表非凡,十分英武,長身玉立,大耳方腮,又且天生忠孝性成,時人莫及。
隻是一件美中不足,少時左目失調,神光微眇,軍民人等愛敬之餘,取了一個綽号,名曰獨眼龍。
現年二十二歲,朝廷命他作沙陀副兵馬使,駐紮在蔚州。
這位李爺見王仙芝黃巢等擾亂中原,心中十分憂慮,一日來到雲州,與那正兵馬使李盡忠商量道:“方今天下大亂,王仙
惟當時诏命書劄文章華茂者,則仍其舊。
蓋用白話譯出,不獨冗長,更嫌乏味,反令閱者厭觀 一本書成于匆促,所有叙言題辭批語均未征齊,統俟再闆時增加印訂 一本書祇言古事,間有與時事關合者,特用一二語點題,令人注意,實行喚醒主旨。
決非以某古人比某今人,閱者幸勿私衷推測,緻耗腦筋,尤所盼禱 民國十年著者識 唐末藩鎮演義第一集漢東餘光黃着 第一回考唐制四帝變兵章聚曹州二賊興亂事 話說唐朝自高祖李淵、太宗李世民起兵晉陽,平了隋亂,六年而成帝業,建都長安。
那太宗文皇帝将天下兵馬實行遣散,設立府兵,平時從事耕蓄,有事效力疆場,法制甚善。
後來傳至玄宗皇帝,就是那寵楊貴妃、愛安祿山的那個唐明皇,其時天下太平已久,并未用兵,府兵之法寝廢。
宰相張說奏請募兵,玄宗準行,并派尚書左丞蕭嵩,與州吏共同挑選,号曰彍騎。
至天寶末年,安祿山因與宰相楊貴妃之兄楊國忠不和,帶着朔方健兒,打着漁陽戰鼓,作起亂來。
他的同裡好友史思明更來幫助,與他成了個安史之亂。
那時召募的彍騎前往讨賊,并不能平,于是藩鎮之兵始強。
原來藩鎮之兵,即是節度使之兵。
當年因邊将屯防便利起見,分道設置,隻有平廬、範陽、河東、關内、河西、北庭、安西、隴右、劍南、嶺南、江南、河南十二道,每道設置一人執掌兵權,原名為大都督,至高宗時都督帶使持節者,名之曰節度使。
安史亂時,玄宗巡幸西蜀,命太子即位靈武,是為肅宗。
這肅宗皇帝派李光弼、郭子儀等,帥着當時九節度使之兵,讨平了大亂,因此武夫戰将以功起行陣封侯王者,皆得充節度使。
于是藩鎮相望于内地,大者連州十餘,小者猶兼三四,兵驕則逐帥,帥強則叛上;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,或取舍由于士卒,往往自擇為吏,号為留後,以邀朝命。
國家力不能制,忍恥含垢,因而撫之,行那姑息之政。
各使愈驕,自出号令以相侵奪,天子熟視不知所為,反作和事老人,似此已非一日。
迨至十八代僖宗皇帝登基,年纔十四,專事遊戲,政事委之宦官田令孜,朝綱大壞。
各地節度使時有增加,統計僖宗一朝,節使名稱竟多至陸十餘處。
你道是那陸十餘處呢?曰鳳翔、曰陝州、曰淮南、曰武定、曰武安、曰武泰、曰武甯、曰河中、曰河東、曰同華、曰蔡州、曰盧龍、曰代北、曰靜難曰泰甯、曰欽化、曰安武、曰忠武、曰義武、曰宣武、曰振武、曰金商、曰感義、曰感化、曰成德、曰護國、曰奉國、曰佑國、曰昭義、曰義成、曰義勝、曰義昌、曰東川、曰河西、曰四川、曰鎮南、曰荊南、曰劍南、曰嶺南東、曰嶺南西、曰山南東、曰山南西、曰陝虢、曰河陽、曰朔方、曰泾原、曰夏綏、曰郦延、曰邠甯、曰鎮海、曰天平、曰天雄、曰博野、曰平廬、曰雁門、曰廣州、曰魏博、曰鳳州、曰大同、曰保大、曰永平。
這許多節度使,平時據險要、專方面,自有土地,自有人民,繕治甲兵,儲存财賦,以兵士為爪牙,以人民為魚肉,雄視一方,無所不至。
加之宦官弄權,賞賜無度,橫征暴斂,民不聊生。
又複連歲蝗蟲大作,赤地千裡,弄得一般百姓求死無所,因而相聚為盜,天下從此大亂。
且說僖宗幹符二年,濮州鹽販王仙芝,因與同夥販賣私鹽打死多人,官司巡文緝捕,仙芝逃避幾處,終恐被拿,乃與同黟相商,聚合饑民三千餘人,破了濮州,俘虜萬人,掠取财貨無數。
天平節度使薛崇出兵擊之,反為仙芝所敗,仙芝自号為大将軍,帶領人衆來打曹州,又遣心腹兄弟尚君長、柴存、曹師雄、柳彥璋等分掠各鄉。
派撥已定,忽又想起一個好友來,自己言道:“我如何将此人忘了!若得此人同舉大事,必能成功!”随即寫了親筆書信一封,差個心腹弟兄,姓畢名師铎的,前往曹州寃句地方,引動一位魔王出來。
這人姓黃名巢,生得體格魁梧,胸懷宏大,惟天生一個傑傲不馴的特性,好酒使氣,輕财嗜殺,專一結交亡命之徒。
家世販鹽為業,頗有資财,父母見他如此行為,深為憂慮,又禁他不得,相繼氣病而亡。
巢幼時也粗涉書傳,深慕西楚霸王項籍之為人,屢舉進士不第,乃投筆歎曰:“大丈夫當縱橫宇内,自取侯王!安能向斷簡殘篇中,作蠹蟲生活,受這無識試官們的悶氣呢?方今天下藩鎮最強,武人為重,莫若棄文就武,别作良圖。
”乃聘請名師教授武藝,兼習騎射。
生來一種神力,不列三年,十八般武藝盡皆精曉,尤以擊劍最為擅長。
王仙芝當年打傷人命,曾蒙他救護在他家中,躲避了多時,兩人十分契合。
那時聞得仙芝起事,正拟前往贊助,又恐事不能成,為天下笑,隻得按納在心。
這日正在後園演習武技,見一門子拿了書信一封,上前禀道:“門外有一個軍官打扮的大漢,自稱姓畢,前來求見。
并有書信在此。
”黃巢接來一看,認得是仙芝的筆迹,連忙吩咐門子道:“快請那人進來。
”一面拆書看罷。
畢師铎已大踏步的走來,與黃巢見過了禮,一同來到大客廳内,分賓主坐下。
那畢師铎便道:“大官人不認得我嗎?我原在前村畢家屯居住,名叫師铎。
隻因同着王哥哥販賣私鹽,回家時甚少。
那年我的母親去世,我不在家,聽得鄰舍們說,還是大官人施舍的一口棺材呢!我後來回家要來道謝,隻因同王哥哥做的那事又發作了,不敢出門,到如今我心裡還是過意不得。
”黃巢答道:“一口棺材值得什麼!我那一年不施舍百八十口的!我想黃天生人,原是平等,如今的世界,那富的便要金埋玉葬,那貧的連一個薄闆的棺材都沒有,豈是上天的意思嗎?我雖有幾個錢,狠想做一番事業,決不學那時下的守财虜呢!”師铎聽了,不由的歎服,又将仙芝敦請同舉大事的話說了一遍。
黃巢正中下懷,便連夜同畢師铎來見仙芝。
仙芝接着大喜。
黃巢道:“阿哥首舉義旗,連破州鎮,天下震動。
現今藩鎮兵強,設一旦奉天子诏命,四方來攻,似此毫無教練之人,器械不精,糧饷不足,如何抵擋?弟有一言,如蒙采擇,管教他唐家天子,坐不穩那長安!”隻見黃巢疊着兩個指頭,說出一篇計劃。
欲知後事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。
第二回讨大盜來威獲小勝調小軍張宴吃大驚 話說黃巢對仙芝說道:“從來舉事,固在厮殺定亂,還要文章。
阿哥首舉義旗,震動天下,必須草一檄文,傳布各地,使仗義之心、救民之意,全國了然;又要上不叛天子,中不背強藩,自然為敵者少;将一切罪惡加在州縣官吏身上,現今人民憔悴虐政,對于天子強藩均是敢怒而不敢言,惟有貪污州縣官吏接近,人民恨之刺骨,今見我等專以誅殺貪官污吏為言,正合了他的意思,自然助我者多。
照這樣一辦,既可以緩強兵之來攻,又可以收勁卒之應用。
小弟不才,略知兵法,趁此時機勤加教練,俟明春天暖,鼓舞而西,不難橫行天下也。
”仙芝聽了,深以為然,乃傳檄諸道:隻言官吏貪暴,賞罰不平,弄得人民饑寒交迫,流離失所。
我等體天地好生之心,順同胞惡死之念,謹舉義旗,為民請命。
各地不必驚恐,如有同襄大義之人,若肯來歸,定當優待。
一俟皇帝撤換此輩貪污官吏,即當解甲歸田,同作太平雞犬。
黃天可表,決不食言。
又鈔寫了多份,差人四處粘貼,各地人民困于重斂者,歸之如市。
一月之中,衆至數萬。
巢乃拔其精壯者勤加教練,均以弟兄相呼,又将自己家财,及仙芝所掠金銀發放衆人。
巢素性豪侈,到了此時,衣服飲食偏與那最下等弟兄們同樣,每日或早或晚,召集衆人在打麥場上宣講大義一番。
因此衆人感激拜服,樂為之用。
再看黃巢時,并無出兵之意,又過了兩月,衆人精力強健,個個摩拳擦掌,躍躍欲試,巢乃與仙芝同商進兵之道。
一日,築下土台一座,高有八尺,寬有數方,上面列着棹椅旗幟刀鎗等件,又叫弟兄們殺牛宰馬,預備酒筵,召集衆人,在那青天紅日之下燒了香,磕了頭,歃血宣誓。
那誓書大意系說:我等今日聚義,全為救民。
萬衆一心,橫行天下。
不能同生,便求同死。
如若違背,皇天不佑。
宣讀已畢,衆人都道“一心遵守”,那一遍聲音,好似晴天中打了一個霹雷,真是熱鬧。
說畢,都坐下吃飯,又是大碗的酒大塊的肉,豐盛得狠。
衆兄弟們個個吃得十分醉飽,三一羣五一夥在那裡說些閑話。
這黃巢便與仙芝商量着,以為河南道居天下之中,守兵最弱,易于取勝,乃與仙芝各統五萬人,往河南進發。
那些官兵們,平時吃喝嫖賭,全不操練,聽說有賊,先自軟了,無可奈何上到陣來,不戰而退。
巢與仙芝,所向無敵,巢破九州島,仙芝破六州,共破了河南一十五州,聲勢浩大。
早有探馬報上長安,宦官田令孜接着,慌忙奏明僖宗,僖宗聽了大驚,随即下诏,命淮南、忠武、宣武、義成、天平五軍節度使,抽調精壯兵士,會同平廬節度使宋威前往圍剿。
又命威為諸道行營招讨使,給衛兵三千,騎兵五百,河南諸鎮皆受其節制,并以散騎常侍曾元亮為副使。
仙芝聞得此種消息,頗形憂悶,忙請黃巢商量抵禦之策。
那黃巢說道:“從來兵貴神速,權貴統一。
如今唐家命六鎮出師會剿,往返商量必需時日,又命宋威為諸道招讨,此人年老多病,又無特長,諸道必不服從,恐難聽其調遣。
我料各路不過抽調二三千人前來敷衍敷衍,有何可懼!我等計劃已定,仍請阿哥去攻沂州,弟暫留後,以資策應,免至歸路為人所阻。
此萬全之道也。
”仙芝聽了有理,率衆往沂州進發。
且說招讨使宋威,原是先朝老将,頗有虛名。
當日奉诏,先遣平廬節度副使曹全晸,率着本部人馬往救沂州。
這全勖生得短小精悍,十分骁勇,領着人馬連夜奔來。
仙芝聽得,聚集衆兄弟們商議抵禦之策。
衆人都道:“我等連破數州,官軍望風逃避,有何可畏?等他到來,再行厮殺。
”是夜并不準備,全晸軍中早已探知,二更以後,趁着星月微明前來劫寨。
衆弟兄們從夢中驚醒,各自四散。
仙芝聞得厮殺之聲,速起束裝,那曹兵已至營門,隻得同親信弟兄們,乘馬奪路而遁。
全晸追殺數裡,得勝而歸。
軍士們一心想得頭功,便對全晸說:“王仙芝已被我等殺死。
”全晸急忙報知宋威,威便奏明僖宗,百官都來朝賀。
那宋威又奏稱仙芝已死,各道援兵請還屯本鎮。
這淮南、忠武、義成、宣武、天平五道節度使,前奉聖旨會剿仙芝,你推我讓的,數日方各派兵三千來救沂州;行至半途,聞得平盧兵已殺了王仙芝,正自去住難決,今奉着此令,兵士們落得各回本道去了。
内中天平節度使薛崇,派的副将張宴,行至義橋,正拟折回,忽探馬報道:西北一帶駐紮賊兵不少,中軍立着朱紅旗幟,上面寫着鬥大的黃字。
張宴聽了,知道是黃巢的營寨,随即召集軍官商議道:“王仙芝與黃巢原是一黨,聞巢智謀更勝仙芝。
如今仙芝已被平盧軍殺了,我等若能擒住黃巢,也算立了大功,不枉出發一趟。
我已禀報節使,諸君可竭力進攻,定有重賞。
”隻見兩旁将士都氣憤憤的禀道:“節使派遣兵士們,隻教我等救沂州,并未叫我等打義橋。
那王仙芝既死,各道兵馬都已回去,我等仍以回家為是。
黃巢無名小盜,殺他作甚?由他去罷。
兵士們纔得了幾缗錢幾匹絹何,必生出事來,要他賣命呢。
”那張宴聽了,不由的心頭火起,大聲說道:“養兵千日,用在一時。
國家每年費了無數錢糧,養着軍漢。
如今有一二小盜,尚不能肅清,良心何在?況且我已禀報節使,豈能中止不行?今日暫且休息,明日五更造飯,拔隊前往。
違令者斬!”說罷,怒沖沖的走入後營去了。
兩邊将士下來,個個抱怨道:“我們遇着這麼一個不曉事的軍官,前來救沂州已是萬般無奈,幸得賊已殺死,正可回家休息。
偏又生出事來,去打什麼黃巢。
早晚這個性命教他送了,如何是好呢!”内有一個最奸黠的,說道:“既是張副将不顧大家的性命,我們何不激怒了衆軍,各自拔寨回家,看他一人坐在這裡,有何能力?且自羞他一羞!”衆兵說道:“阿哥說得是。
我們就是這樣辦罷。
”于是各自歸營,暗暗收拾到了,三更時分一齊拔隊,黑夜中辨不出方向,隻朝大路走去。
約計也行了七八十裡,東方微明,前面早有一座城池,十分雄峻。
衆軍腹内饑餓,為首的便前去叫門,想尋些酒食。
那管門軍士不敢擅開,慌忙報與都将知道。
原來此處正是天平所屬的州城,城内有兩個都将,一個姓張名思泰,一個姓李名承佐。
二人聞得,一齊來到城樓,見了無數官軍紮在城外,為首數人站在吊橋邊。
張李問知原委,見他們來勢洶洶,深恐激成事端,反為不妙。
二人隻得走馬出城,切實勸慰一番,仍就教他歸還本道。
衆軍那裡肯聽,隻說回到天平,恐怕節使責罰,願駐州城以供驅使。
那張李二人如何敢留,隻求他們開走,便将袍袖撕了一塊,與他們立個盟誓,保那天平節度使不責備他。
另繕文書一封,令人先下去了;一面又拿了自己的俸錢,備下豐盛的酒肴,請這軍士們吃得十分醉飽,始軟洋洋的拔隊,一路上溜達着回天平去了。
再說張宴五更起來點将進兵,那衛兵們報道:各營俱是空營。
張宴聽了,吃一大驚,又恐被叛兵暗算,便連夜從小路上逃回天平,見了節使,禀明原委。
那薛崇聽了,大怒道:“似此叛軍,若不懲治,以後何以使人,何以禦衆?待我奏明聖上,一律處他個重刑。
”慌忙修了本章,差人往長安呈遞。
欲知後事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。
第三回奏軍情王铎救少弟受官爵黃巢打阿哥 話說天平節度使薛崇,見軍士們自行開拔,不聽長官命令,急忙表奏朝廷,隻望下一道嚴厲的诏令,将為首數人斬首示衆,以伸軍法。
那知不到幾日,诏令下來,教本管軍官宣慰衆軍,一切無得窮诘,免緻激成事端。
那薛崇奉着,大失所望,又已接着張李二都将的來書,隻得另派他部下和氣的軍官前往帶領。
兵士們見長官如此優待,越發的驕縱了幾分,這且不表。
再說那平盧節度使宋威,因軍士說殺了仙芝,申奏朝廷,朝廷着實的獎勵了幾句,又赍了錢帛來賞衆軍。
這宋威十分歡喜,正在使署堂上與僚佐們吃得勝酒,忽見一個探馬上堂報道:“小人打探得王仙芝那日在沂州敗後,逃在黃巢營内,并未殺死。
現見各路官軍已退,收拾餘衆,依然出來攻掠。
已與黃巢分打陽翟、郏城二處。
”宋威及衆官聽了吃一大驚,急忙又申奏朝廷,一面再派兵把守要塞。
不到幾日,诏令下來,仍令淮南、忠武、宣武、義成、天平五路會同平盧兵剿滅。
那知那五鎮兵士都不願再行出發,又見張宴一軍擅自逃歸,朝廷并不加罪,大家更起了一個援例之心,故意放出些忿怨思亂的話,在那些軍官們面前說道:“宋威那人,分明是怕我們立功。
賊打了敗仗,他便教我們回來,他好得頭功;賊又來了,他便教我們幫助他去打頭陣。
我們須不是木偶人,由他搬弄!前回出發,腳都走痛了,這兩天剛剛養好,又要出發,把弟兄們鬧翻了,我們可不能負責呢。
”這軍官們聽了,隻得來回節使,那些節使們素來仗着兵士為要挾朝廷之具,今見他們說得有理,也不敢十分強迫。
那宋威見各鎮人馬并不到來,又申奏朝廷告急,不數日诏令下來,令昭羲節度使曹翔、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、邠甯節度使李侃、鳳翔節度使令狐绹調兵會剿,仍催忠武節度使崔安潛先行發兵,同宋威擊讨。
等朝廷慢慢分撥已定,各節使慢慢調兵遣将,兵士們一步步往前行走,那王仙芝早破了陽翟,黃巢早破了郏城。
仙芝等又進攻汝州,這汝州刺使姓王名鐐,原是朝中宰相王铎的少弟,他的伯父王播當年也做個宰相,到是個世代簪纓,詩酒風流的名士,素不以武人為然。
至于教練兵士,更不在意。
他的部下,那能敵得王仙芝那一般亡命之徒,不須三日,城早破了,兄弟們将那王鐐活捉到營,仙芝見他生得到也文秀,又問知系王铎之弟,這汝州城的兵士們并未十分抗拒,便起了一個好生之心,叫弟兄們與他解了縛,賜些酒食,暫且留在後營好好的看守。
一面吩咐衆人:“如今打破汝州,功勞不小,準你們大掠三日。
那些百姓若不抗拒的,不準殺戮。
”因此滿城士民聽了此話,絜家逃走者不計其數。
内中逃往長安的,各處傳說,那王铎聽了,好不憂悶,一心要救自家兄弟。
次日在僖宗駕前奏道:“臣聞王仙芝與其黨尚君長等,均是率土之民,隻因犯法畏罪,迫而為盜。
今各道節度使又不能取勝,依臣愚見,莫若赦他小罪,令其自新,除他一個官職,令人前往招降。
他若來歸,免至興動刀兵,亦是國家之福。
如其不來,讨之未晚。
”僖宗聽罷,随即勑赦王仙芝及尚君長等罪犯,并除一官職,令勑使前去招降。
等勑使趕着仙芝時,那仙芝已破了陽武,進攻鄭州,勢焰愈大。
雖然赦了罪名,見隻除一小官,也不在意,并不拜令,沒晝沒夜的去攻打鄭州。
看看旦夕可下,忽一日仙芝正與黃巢在前敵督戰,聽得一片喧噪之聲,回頭看時,後軍陣角自亂,急忙與巢撥轉馬頭,正要傳令,衆兄弟們已紛紛奔竄。
仙芝與巢禁止不得,随衆而遁。
城中見了,也開門殺出來,仙芝等大敗。
原來昭義監軍雷殷符屯在中牟,聞知鄭州危急,前來接應,出其不意,到獲了勝仗,救了鄭州。
次日探聽仙芝等往唐鄧二州去了,那邊自有官軍攻剿,各自收軍回鎮。
且說仙芝受此大敗,攻打城池更增一番勇氣,不數日破了唐鄧二州,進攻郢複二州,又被他打破了,更将人馬往申、光、廬、壽、舒、皖等處進發。
早有探馬報到淮南,那節度使劉邺,自以兵少,隻令把守要寨,并不來打仙芝。
一面奏請朝廷添兵,宰相鄭畋接了此表,次日朝見僖宗,奏道:“自沂州奏捷來,仙芝愈肆猖狂,屠陷五六州,瘡痍數千裡。
宋威衰老多病妄奏,以後諸道尤所不服。
若使賊陷揚州,則江南亦非國有。
臣見忠武節度使崔安潛,威望過人;又右衛上将軍張自勉,骁勇良将;宮苑使李琢,乃西平王晟之孫,嚴而有勇。
請皇上令其讨賊,必能有功。
”僖宗頗以為然,隻是宋威是先朝舊臣,老成碩望,一時不便動他,僅勑感化節度使薛能挑選精兵援助淮南。
仙芝聞得此信,乃由舒壽西上,進攻蕲州。
那蕲州刺史姓裴名偓,雖為文官,頗知武略,探知仙芝到來,用那堅壁清野之法,固守城池,并不出戰。
仙芝一連攻了幾日,隻是攻打不下,又恐四面救兵前來援助,因此悶悶不樂。
一日來至營後散步,看見捉來的汝州刺史王鐐,也在那裡和守衛的弟兄們閑話。
見了仙芝到來,連忙上前行禮,仙芝略點一點首,教他一旁站住,并不言語,隻是歎氣。
王鐐見了,不知是何意思,便向仙芝問道:“這幾日怎不聽見大将軍上陣厮殺?”仙芝歎道:“我自濮州起兵以來,戰無不勝,攻無不取。
今番來到蕲州,滿拟三日攻下。
那知裴偓那厮,固守城池不來厮打,教我無法可施。
好不悶人那!”王鐐聽了,不由的歡喜起來。
自己想道:誰想我在這裡脫此火坑!便向仙芝說道:“這裴偓,原是家兄的門生。
當年在長安時,常在我家出入,與我十分要好。
大将軍不要煩惱,我自作書與他,教他前來投降。
并請奏明聖上,有我哥哥作主,準保将軍得一個大官,享受無窮的富貴。
不強如東征西殺,作這個辛苦的勾當?”仙芝聽了大喜,随即教王鐐作書與那裴偓。
這裴刺史接着一看,想起老師當年保薦之恩,又且賊臨城下,死守着也不是個長策,見有此機會,如何不依?連忙複了書信照辦,但請仙芝斂兵不掠,定當奏明皇上除一大官。
仙芝也自依允,兩下裡結了個條約。
這裴偓便大開城門,延請仙芝并後軍首領黃巢及尚君長等大頭目三十餘人,至刺史衙中置酒款待,又預備許多禮物,一一分送,外贈軍糧二千石、馬草一萬挑。
黃巢及衆人心中甚喜:好一個投降的刺史,到十分孝順。
酒筵散罷,裴偓恭恭敬敬送至城外濠邊,殷勤了一回始去。
又差人星夜往京,表奏仙芝歸順朝廷,請除一大官以昭激勸。
那時朝臣,多以赦罪授官易長奸宄;惟有王铎,因救弟心切,又想門生裴偓立此大功,一意固請。
僖宗素主懷柔,準了王铎,乃以仙芝為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禦史,遣中使奉了告身,前往蕲州頒授。
那仙芝自與裴偓言和以後,這裴偓每日好酒好食的奉承,又召些女樂侑酒,十分高興。
一日酒筵纔散,報有中使到來,裴偓慌忙迎接,知道朝中準了他的表章,也替仙芝喜歡。
次日同着中使并州城内各官,前往仙芝營中道賀,仙芝大喜,排設筵席管待各賓。
酒過三巡,菜供數道,隻見後軍首領黃巢帶領一般弟兄們,氣憤憤的走到營來,對着仙芝說道:“阿哥,你到好呀,做了官哪!我以為是裴刺史投降了咱們,誰知還是阿哥降了唐家。
但是當初跟兄弟們起義之時,立下大誓,橫行天下,怎麼到都忘了?如今你一人做了官,我們兄弟們都到那兒去安身立命呢?今日這杯喜酒且慢些吃罷!”仙芝正在大喜之下,又當着蕲州城内許多官吏,見了黃巢等如此舉動,大不滿意,倚着酒性發話道:“老弟,你不要如此。
你不是見我作了官,你沒有做嗎?将來還可以想法子。
當看中使在前,你怎麼這樣的放肆呢!”這一語真惱了黃巢,指着仙芝說道:“你這卑污小賊,不顧盟誓,一心隻想做官!一個神策軍的押牙算得了什麼?不是我黃巢大言,就是那節度使,我也看不上眼。
正經給我做大唐的皇帝,我還不奈煩呢!什麼教做中使偏使,拿來吓我?”仙芝聽了,惱羞成怒,無言可答,拿起席上一個大碗,連湯帶水望黃巢面上打來。
黃巢眼快,往左一閃,乘勢提起右手一拳打去,正中仙芝左額,早已流下血來。
衆弟兄們看兒鬧得不像,便都上前勸解,将黃巢拉回本營休息;拿一塊絹巾包了仙芝的傷痕,便都道:“大哥息怒!當初立下大誓,便是弟兄們不從時,哥哥還要管教。
如今哥哥先自背了,一人做了大官,其實難服衆心!”那仙芝聽了衆人之言,知道不專是黃巢的意思,惟有深悔從前隻求成事,無暇擇交,都弄了些亡命之徒,到今日有心歸順,也扭不過衆人的意思了。
便對着中使道:“非是仙芝不受,實在衆位弟兄不依。
請收回罷。
”中使見此情形,連忙收拾起來,逃奔襄陽去了。
裴偓見勢不佳,也逃往鄂州,隻剩王鐐未曾逃脫,依然落在火坑。
那黃巢回到營中,氣仍不消,又恐仙芝不肯離開蕲州,潛令衆兄弟們在州城内放起十數處火來,将城中之人半驅半殺,掠取金銀,也不通知仙芝,各自去了。
剩下與仙芝親信兄弟們尚君長等三千餘人,守着空城,也就無用前來勸了。
仙芝隻得收拾做官的心思,再作他強盜的生活。
欲知後事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
第四回大同鎮一舉肅清河東道五遭荼毒 話說黃巢自蕲州出來,帶領弟兄往郓州進發。
仙芝打探明白,也不來追趕,自己和尚君長等沿江而上,去打鄂州。
二人自此分離了許久,不在話上。
書中再表一位英雄出來,這位英雄姓李名克用,原是沙陀人氏,本姓朱邪,父名國昌。
當年讨平賊寇龐勳功勞最大,賜了李姓。
這李國昌現充振武節度使,克用是他的三子,自幼生得一表非凡,十分英武,長身玉立,大耳方腮,又且天生忠孝性成,時人莫及。
隻是一件美中不足,少時左目失調,神光微眇,軍民人等愛敬之餘,取了一個綽号,名曰獨眼龍。
現年二十二歲,朝廷命他作沙陀副兵馬使,駐紮在蔚州。
這位李爺見王仙芝黃巢等擾亂中原,心中十分憂慮,一日來到雲州,與那正兵馬使李盡忠商量道:“方今天下大亂,王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