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四回 楊沂中藕塘大捷

關燈
且說劉猊引一十萬人馬至淮東,韓世忠聞之,以重兵屯于鳳山。

    劉猊人馬不能前進,偏校嚴尤曰:“韓世忠部下精健,若與對敵,必無勝理。

    不如引兵趨定遠,乘其無備,或可以成功也。

    ”劉猊然之,即引兵望定遠進發。

    哨馬報知楊沂中。

    沂中以兵五千進禦,與劉猊前鋒遇于趙家坊。

    兩陣對圓,沂中橫刀勒馬于門旗下,大罵曰:“逆天狂黨,無故侵擾疆境,今日教爾死在目下。

    ”劉猊大怒,舉刀直取沂中。

    沂中舞刀來迎。

     二馬相交,兵刃并舉,戰到二十餘合不分勝敗。

    對陣嚴尤見劉猊戰沂中不下,拍馬挺槍,特來助戰。

    沂中背後閃出統制吳錫,躍馬挺槍,抵住交鋒。

    兩下金鼓中,彼此俱有損傷。

     自是兩下一連放對二十餘日,未決雌雄。

    劉猊因糧饷不繼,與部下議曰:“我孤軍深入,倘沂中知吾軍士乏食,以兵襲之,何以當敵。

    不如今夜乘月黑引兵趨合肥,與劉麟會合而後進,斯保善後計也。

    ”衆皆然之。

    劉猊與嚴尤、杜習分前後隊退回。

     探軍報知沂中:今有劉猊因軍饷不瞻,恐王師攻襲,今夜拔寨退去。

    沂中即下令軍中曰:“劉猊退去,必與劉麟兵合。

    若縱之去,其勢愈大。

    ”吩咐吳錫曰:“此賊定由藕塘而去,爾可領精兵一千于藕塘中路,據山列陣,分二百人,各帶弓弩,埋伏樹林中前五裡,候敵人來到,可徉敗引入彎路。

    吾以大軍截出,彼若死鬥,爾當急擊之。

    信炮起,着令二百弓弩一齊放矢。

     縱不能擒獲劉猊,亦須殺其大半人馬。

    ”吳錫領計引兵前去預備,不在話下。

    沂中分調已畢,隻留下空營,自率四千步騎,乘夜出藕塘追襲。

     卻說劉猊引本部人馬,拔寨離了越家坊地界,迳趨藕塘而去。

    将近平明,正抵藕塘中路。

    劉猊軍遙望見靠山旌旗卷舞,知有軍攔阻,即拍馬舞刀向前。

    正遇沂中部下統制吳錫,劉猊更不打話,舉刀直奔吳錫。

    吳錫舉槍交還。

    戰不兩合,吳錫勒馬望後便走。

    劉猊驅兵力追近五裡,兩邊樹木叢雜,嚴尤曰:“吳錫武藝不出公子之下,藕塘路徑交雜,追至此,俱是山隘,倘有伏兵,何以當之?”劉猊亦大疑。

    才待令前軍退出,當頭一聲炮響,閃出一員大将,面如棗色,紫髯剛須,乃楊沂中也。

    舞刀躍馬,直取劉猊。

    劉倪不敢戀戰,刺斜殺出。

    嚴尤從後助戰。

    沂中引兵急追。

    劉猊走至樹林邊,一聲梆子響,林中二百弓弩一齊矢來,射死戰将杜習,人馬折其大半。

    劉猊與嚴尤、姚琮引敗殘軍馬望泗州而走。

    不十數裡,路傍塵埃起處,二千軍攔住,為頭大将挺槍躍馬而出,乃宋将張宗顔,自泗州來乘背擊之,大殺一陣,死者不計其數。

    劉猊奪路而走,後面楊沂中與張宗顔兵合迤逦追襲。

    姚琮曰:“公子快走李家灣,吾敵住追兵。

    ”劉猊引衆望李家灣逃走。

    姚琮勒回馬來戰沂中,隻一合,措手不及,被沂中斬于馬下。

    沂中傳令曰:“賊人勢解,不可縱留。

    三軍有能擒獲賊首者,授以上賞。

    ”衆人得令,各鼓勇争先。

    劉猊望見後面喊聲不絕,與謀主李愕曰:“适見須将軍銳不可當,果殿前也?”愕曰:“此正是宋将楊沂中,公子可速走,不然禍及矣。

    ”道尤未了,沂中一軍躍馬而至,叱之曰:“賊将早降,免受快刀。

    ”劉猊驚慌不疊,與衆軍拚力死戰。

    沂中以精騎沖其肋,大呼曰:“賊破矣!”齊軍大敗,殺得屍橫滿野,血流成渠,遺棄盔甲旌旗無數。

    餘衆怖,請降者一萬人。

    劉猊不敢更向合肥,望汴京逃走。

    沂中探知劉猊去遠,與張宗顔收回軍馬,進駐于濠壽之間,與張俊軍會。

    是役也,沂中以五千之衆,退劉猊一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