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三回雷正琯密劄訪錢江楊輔清匿兵破慶瑞

關燈
道:“楊輔清在洪秀全軍中,号為能将,自李秀成、陳玉成而下,彼即與李世賢齊名。

    其部下又能征慣戰,且數倍于我。

    彼若先得處州,将乘勢南下,那溫州地方瀕海,我軍水勢未備,難為犄角。

    不如先踞處州,方為上策。

    ”随率人馬趨處州;再一面催曾國藩發援應。

     将抵處州,探得楊輔清本部,離處州城隻有三四十裡,瑞慶欲候曾國藩救兵到時,然後出戰,是夜在城樓上從高北望,見楊輔清本部旌旗齊整,刁鬥森嚴,不覺駭然。

    謂左右道:“楊輔清人馬何其衆也!想不出明日來攻城矣!”次早傳令軍中,嚴密守禦,不想自晚至暮,并不見楊輔清來攻城,慶瑞心中大疑。

    自忖道:“楊輔清南下,應在急戰;不來攻城,其中必有别謀。

    ”正在疑慮,忽探馬飛報:楊輔清現派兵四處查察小路,大營向西路,不知何意?慶瑞拍案道:“楊輔清軍中必無六萬人馬,不過虛張聲勢耳!吾方以大兵先扼處州,波即不敢越處州而過矣。

    今計曾國藩救兵非旬日可到,若被楊輔清借越小道,直達閩境,沿途号召,後患方長。

    今不可不戰。

    待今夜再看情景如何,即準備戰事可也。

    ”及到夜分,果見楊輔清大營已移向西邊,且計其燈火,亦不如前夜之衆。

    慶瑞益決,言曰:“吾兒為楊輔清所賺。

    今觀之,乃知其不攻處州,自有原因耳。

    ”遂下令明日五更造飯,平明起兵。

    時楊輔清自知人馬多衆,慶瑞必不敢遽出,将緊守城池,以待援兵。

    是終難人閩,乃獨不攻城,惟尋覓小路,故作偷渡狀,并将大兵分道,向山林埋伏,減少旌旗以誘慶瑞。

    徐探得慶瑞軍中半守城裡,半守城外,忽然并将城内各軍,亦大多移出,營中頗有舉動,楊輔清道:“慶瑞将出兵矣!”便傳令軍中:如慶瑞兵到時,以僞敗誘緻之;若見中軍大紅旗高舉,便是慶瑞中計,各路伏兵可一齊殺出。

    複飛令魏超成,由贛甫攔人閩境,以擾慶瑞之後。

    分拔既定,亦于五更造飯,專候清兵。

     不多時慶瑞已統大兵齊至,遠望見楊輔清旗無多,益輕視之,促軍直前,約離不得十裡,清兵一齊發槍,向太平人馬攻擊。

    楊輔清亦督兵接戰。

    慶瑞點數楊輔清軍中,約不及二萬人,遂于馬軍在前,步軍在後,竭力猛戰。

    自辰至午,楊輔清勢似不敵;慶瑞左右指揮,并令如敵軍一敗,即猛力前進。

    說猶未了,已見楊輔清引軍退,且戰且退。

    慶瑞督兵追之。

     原來西北一路,頗多山林,且林木叢雜,地亦崎驅,時楊輔清方率兵而走,後路人馬,且約有幹人,向清兵投降。

    慶瑞更無思疑,以馬軍直蹑楊輔清之後,約追二十裡,地益難進,左右皆谏道:“此處地勢頗不便用兵,楊輔清恐非真敗也。

    ”慶瑞道:“此地我不宜用兵,豈敵人獨宜用乒乎?彼軍且有降者,詐敗必不如是也!”說罷仍主急追。

    忽聽得四處鼓聲大震,四至八達,山林之内,皆現出楊輔清旗号。

    慶瑞見了魂不附體,又懼軍心惶亂,乃故意謂左右道:“八公山草木,恐非真兵也。

    楊輔清故作此以矮我耳。

    三軍不要畏俱,隻管向前,今夜定要斬楊輔清之首矣!”但慶瑞雖如此說,唯說時已手忙腳亂,左右皆為變色。

    雖慶瑞之言,亦隻唯諾相應。

    時浙江參将張其光,方以本部隸于慶瑞軍中,慶瑞用為中後軍統領。

    張其光忽從後路策馬而至,謂慶瑞道:“楊酋伏兵已現矣,新降之兵不下千人,尚恐非真降也!若為内應,吾軍亂矣!宜早作區處。

    ”慶瑞道:“此言亦是。

    但軍中方俱中伏,吾唯設法穩住軍心;若這殺降兵,軍心亦俱,必不可也。

    但窯防之可矣。

    ”張其光退後,慶瑞方寸已亂,漫無主裁。

    繼思地勢既險,退亦難艱,不如直進。

    乃傳令從速進兵。

    但号令雖下,入馬不前,慶瑞大怒,前鋒副都統穆騰阿立殺數人,軍士始勉強前進。

    忽然上遊鼓聲大震,塵頭飛滾,楊輔清已率兵殺來。

    太平軍前鋒成大吉,率兵當先,直沖清軍。

    慶瑞即令穆騰阿引馬隊接戰。

    楊輔清将大紅旗一舉,複下令道:“慶瑞已中我計矣!當盡殲清兵,休令放走一人也。

    ”太平兵得令,一齊奮勇,左右八道,伏兵亦盡行殺出。

    旗幟掩映,皆向清兵殺來,大呼不要走了慶瑞,清兵無不膽落。

    但見子彈如雨,硝煙蔽大,清兵大受損傷。

    後路新降之兵,又嘩然自亂。

    張其光傳令先殺降兵,奈清兵此時已互相逃竄,前路馬隊又望後而逃,自相踐踏,清兵死傷不計其數。

    楊輔清大兵已漫山遍野而下。

    穆騰阿知不是路,率馬隊飛人中軍,保著慶瑞望後而走了。

    管教:?一計成功,已見處州成血海;兩軍會戰,又教廣信起風雲。

     要知後事如何?且聽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