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一回何信義議獻江蘇城石達開大戰衡州府

關燈
定元和、吳縣、長洲各縣,蘇州遂定。

    李秀成恐李鴻章再有舉動,即暫住蘇州,井把詳情報知洪秀全:具言暫住蘇州的原因。

    洪秀全以陳玉成既在安慶,李世賢已在江西,清将勝保、德興阿新敗,料得南京無事,便傳谕李秀成留鎮蘇城。

    惟塗鎮興、陳得風兩人回軍金陵,以固根本,自是金陵稍覺安靜。

     今且再說翼王石達開,自領了精銳五萬人取道安徽,退了曾國藩之後,以湖北為清國重兵所聚,恐不易通過,遂折入江西:先拔南康,大破知府沈葆桢一軍;再取崇義縣,一并下之,由是清兵望風披靡,大軍直過湖南,勢如破竹。

    湘撫駱秉章大力憂懼,急即加緊馳驿飛報湖北,催取救兵。

    胡林翼乃即請巡撫李續宜、道員江忠泗、劉長佑回救湖南。

    時石達開沿途招納,故甫到湘境,即擁衆十萬,聲勢大振,遠近望風畏懼。

     時石達開先攻桂陽,計城内駐守清将總兵劉培元、彭定泰各擁衆三千,鎮守桂陽。

    初時聽得石達開名字,早已害怕;及率兵登陴守禦,瞧見石達開軍容,吓得面如土色。

    劉培元乃與彭定泰計議:以為守不能固,戰亦不敵,惟有走為上着。

    劉、彭二人,乃瞞着部下軍士,乘夜易服先逃。

    次早石達開引兵攻城,城内守兵不見主将号令,急往察之,則劉、彭二人兩總兵及縣令俱已逃遁,守兵乃開城迎降,石達開盡收其衆;又得槍械五六千,益增聲勢,更乘勢攻陷宜章、興甯諸處,欲改道由湘入鄂,分趨豫章,折入川境。

     忽聞湘撫駱秉章,已請得湖北救兵,為李續宜、江忠泗、劉長佑各路來?救湘境。

    石達開道:“吾軍由江西至此,來兵必蹑吾之後;吾當引軍上駛,彼必疲于奔命,是救兵雖至,亦不能為我敵矣。

    ”說罷傳令大軍,直走衡州。

    原來湘撫駱秉章,懼湖南之衆,不能與石達開一戰,又飛催荊州将軍都興阿,發吉林馬隊,親下湖南;同時鄂督官文,又發副都統舒保、副将陳金寶、參将趙福元、蕭翰慶等共數路,或萬人,或數千人,都來與石達開決戰。

    早有細作報到石達開軍中,達開即分為前後兩路:以一路敵李續宜、劉長佑、江忠泗;以一路敵都興阿、舒保、陳金主、趙福元、蕭翰慶等,籌拔既定,大軍即趨衡州。

     時都興阿以上流清兵既衆,料石達開必下趨廣西,乃先令部将餘星沅,在永州駐紮;并在祁陽縣之觀音灘設防,以截達開。

    即與李續宜分軍為二:所有江忠泗、劉長佑二軍,由李續宜統之;自舒保以下各将由都興阿節制,分道并趨衡州,以截達開。

     時石達開既進衡州,城内守兵無多,立即趨散,即據有衡州。

    并傳令諸将道:“李續宜在敵軍中号為能将,今并統江忠泗、劉長佑之衆,欲緻死于我也。

    孫子有雲:‘軍行趨百裡者蹶上将’,今李續宜從湖北下駛,間關轉折,以蹑吾後,其力疲矣!吾當先破之,則都興阿等亦懼,懼則不能戰矣!”說罷即令左軍緊拒都興阿等;而以右軍先與李續宜交戰,并令依李續宜來路,布伏些少人馬,多備旌旗,屆時舉發,以為疑兵,一面嚴陣待戰。

     時李續宜由湖北南下,直至永興,探得石達開已破桂陽,轉向衡州,随率軍再走耒陽,欲截達開。

    不料到時,達開已到衡川。

    道接都興阿分軍擊之之議,李續宜恐達開遠遁,不能一戰,遂趨衡州。

    約高衡城二十餘裡,将近日暮,左右皆谏止,請暫歇一宵,然後進戰。

    李續宜道:“達開虎也,不宜縱之,明日恐不得一戰矣!以吾軍合都興阿之衆,軍勢不弱,若往返十裡,不能一戰,何以見人?”遂不聽左右之言,催軍齊發。

    再行十裡多,夕陽已下,夜色初升,這時正是六月初旬,天氣酷熱,軍行十分疲苦,馬嘶人喘,左右皆欲休息。

    忽聽鼓聲震動,遠見了左右山林,火把齊明,旌旗飄映,皆石達開旗号。

    李續宜早吃一驚。

    所部軍士,以為中伏,更魂不附體;又不知石達開人馬多少。

    李續宜此時正不知如何處置?忽又聽上路喊聲大震,石達開已遣先鋒賴裕新,引大兵四萬人,橫貫而下。

    左右兩面,又不知伏兵多少。

    李續宜即下令準備接戰:令江忠泗在左,劉長佑将人馬擺得勢若長蛇。

    不意清兵此時心已慌亂,太平人馬又衆,相離不及七八裡,即萬槍齊發,向清兵擊來。

    管教:衡郡分兵,已見翼王摧大敵;廬州作戰,又聞清兵失元戎。

     要知後事,且聽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