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回戰桐城忠王卻鮑超下浦口玉成破勝保

關燈
且說陳玉成見李續賓陣腳移動,乘勢攻擊,李軍大亂,玉成率隊直蹑李續賓,令軍士皆呼李續賓快來納命!續賓大懼,自料不能透圍,乃再督諸将奮戰:以中軍統領副将彭友勝、參将胡廷槐,雙敵陳玉成。

    陳玉成令陳國瑞猛撲胡廷槐一軍;自己親攻彭友勝,而以五旗營分左右并進,包裹續賓大營。

    先是陳國瑞以小兒隊先進,忽槍聲響處,胡廷槐死于馬下,陳玉成乘勢沖進,把鼓友勝一軍隔做兩斷,即令陳國瑞獨搗李續賓,續賓全軍皆亂。

    正在危急,忽得兩路兵馬殺入,同救李續賓,乃曾國華、鄒玉堂,李續賓心始稍定。

    不料英工部下五旗營齊至,所遇清兵,如狂風敗葉,殺得呼天叫地,李續賓不能立足,率了曾國華、鄒玉堂及諸将望東而逃。

    忽見左路人馬,紛紛倒退,原來左路已為先鋒賴文鴻直沖而入。

    清參将杜延光、遊擊趙國棟,雙擋賴文鴻不住。

    趙國棟早被賴文鴻槍斃,清兵紛竄,杜延光亦為李秀成所敗。

    那時李秀成沿白石山而來,離三河戰地隻有七八裡,聽得炮聲震動,乃揮軍迸戰,乘勢攻擊,杜延光不敢戀戰,亦望後而逃。

    忽道員孫守信、知府董容芳,引兵來救社延光一軍,力阻賴文鴻。

    不意秀成部将汪安均、汪大成、陳贊明、黃子隆等已分道撲至。

    杜延光、孫守信、董容芳如何抵敵,乃一齊潰散将來,反與李續賓來路相撞。

    于是清國各路敗兵,反合做一處。

    李秀成乃傳令諸軍,合圍而進,與陳玉成共困清兵于中央,不能得脫。

    部将汪安均問道:“何不此時讓一路,放清兵出走,然後追之;今合圍包困,恐困獸猶鬥,清兵将為續賓效死矣。

    ”李秀成道:“彼全軍俱敗,隊伍盡失,焉能複振?且我衆彼寡,不足懼也。

    諸君速宜奮力,休教清兵走漏一人也。

    ”三軍得令,一齊奮擊。

    李續賓四面被圍,無路可脫,乃令部将鄒玉堂、曾國華在前,諸将在後,自己居中;欲奮力透出重圍。

    奈此令甫下,鄒玉堂先已中槍陣亡,曾國華一軍亦大亂,陳玉成已撲至陣前,清兵互相嘩叫。

    陳玉成下令降者免死,清軍多有棄槍而降。

    陳玉成更逼近一步,曾國華知不能得脫,即已自盡。

    是時李秀成亦從後逼至,與陳玉成越逼越近,清兵皆無心戰鬥,李續賓左沖右突,不得越出半步。

    看看部下諸将,所存無幾,三軍所存不及萬人,同在核心,李續賓看見三軍呼大叫地,太平人馬,已一層緊一層的殺進來,清兵盡失戰鬥力,或降或死,不計其數,太平人馬更踐屍而進。

    李續賓見了,慨然淚下,顧謂左右道:“吾受國家重任,且任安徽巡撫,身為主帥,統數萬人馬,以至于此,今使全軍覆滅,皆吾之罪也。

    吾萬死猶輕,然諸君當以性命為重也。

    速設法圖生耳!”時王揆一在旁答道:“今全軍已失七八,四面皆敵兵,焉能逃生?吾等亦不忍言降。

    今唯率衆死鬥,或猶勝于斂手待斃耳!”說罷王揆一與何忠駿,乃身先沖敵而出。

    李續賓此時仍欲繼後奮戰,不意陳玉成部下皆如銅牆鐵壁,不特撼之不動,且陳玉成部下的小兒隊,已節節挨進;陳國瑞更逞神威,直沖何忠駿。

    計忠駿部下尚存五百多人,皆被小兒隊一槍一個,如寸草不留。

    何忠駿先死于亂槍之中。

    于是王揆一一軍,亦不能前進,李續賓更為危急。

    忽然後軍嘩潰,原來李秀成已引各路人馬擁至,隔不得一二裡。

    李續賓自知不能逃脫,乃盡将文牍摺件,一概檢起焚了,然後北面再拜,拔劍自盡。

    按李續賓字布庵,本湘鄉人,為羅澤南弟子。

    自從軍以來,身經六百餘戰,所向有功。

    一時湘中清将,無有出其右者,臨事勤慎,遇敵奮勇,與多隆阿、鮑超、塔齊布齊名,今乃死于三河之役,時人有詩贊道: 儒生慷慨策從戎,良将威名皖鄂中。

     北面羅山賢子弟,東來江左小英雄。

     身經百戰支危局,霧掩三河起惡風。

     回看興國州城外,一樣師生死難同。

     自李續賓死後,諸部将中被陣亡,或同時自盡,無一生存。

    所餘殘兵,隻有數千,亦盡倒戈投降。

    計這一場大戰,自李續賓而下,所有死亡者将校:如彭友勝、胡廷槐、鄒玉堂、杜延光、趙國棟、孫守信、曾國華、董容芳、王揆一、何裕、何忠駿等,共四十餘人;大兵三萬餘人,死亡者二萬七千人,降者約萬人,全軍覆滅,無一生還,為曆來戰陣所未有。

    因被李秀成、陳玉成兩雄會兵,四面包裹,合圍而進,故并無一人逃出也。

     當三河敗時,鮑超欲馳在援救,比至舒城,已為吳汝孝所阻,不能通路。

    李續賓外援既絕,遂遭此大敗。

    自此消息報到湖北、江西,官文、曾國藩大驚,各省皆為震動。

    因李續賓一路人馬,清國倚若長城,一旦殒滅,如何不懼?當即會銜奏知清廷。

    時鹹豐帝好不震悼,立即加恩厚恤,以李續賓照總督倒贈予,谥忠武;并賞銀三千兩,入城治喪,将他入祀照祠;并蔭其子孫,從資鼓勵。

    原來李續賓平日治兵,所到之處,好掠淫婦女,曾為禦史所參。

    鹹豐帝以用人之際,又憐其勇,不加責備。

    反稱好色乃武夫小節,着毋庸議。

    李續賓得此一語,便不勝感激,樂為效死,此次遂殒于三河。

     今閑話不必細表,且說李秀成、陳玉成,全軍大捷,降清兵萬人,斬二萬餘人,平清兵營壘七千餘座,所得器械糧草無數。

    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