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五回陳玉成大戰蕲水城楊制台敗走黃梅縣

關燈
話說周天受被困甯國,知内糧已空,外援亦絕,乃率死士三千人,由城内沖出,志在出敵人不意,可望一勝,以保甯國。

    不料太平将古隆賢、吳汝孝、陳士章等,已步步提防。

    故周天受一經殺出城外,古隆賢已督兵重重圍裹,槍聲齊響。

    周大受身中十數彈子,登時斃命。

    所有戰士三千人,不能得脫,奮力死戰。

    古隆賢見其來勢兇悍,且周天受已死,甯國可下,本不欲多殺,乃放條血路,讓他逃出。

    惟該三千人,以死自誓,不特不退,且力攻太平兵,要為周天受報仇。

    古隆賢無奈,隻得再行合圍,故三千死士,無一存者。

    計此惡戰:自趙景賢之退,以至周天受之死,清兵折去五六千人,太平兵亦折二千餘人。

    古隆賢遂直撲城池。

    時城内以糧食困乏,死傷枕籍,料不能守,乃開城投降。

    古隆賢遂率兵直進甯國府城。

    因城内米糧俱盡,急令人由蕪湖運米前來接濟,民心稍安。

    一面将戰況報知金陵。

    李秀成為甯國四戰之地,據此可以扼皖南咽喉,亦可為金陵、浙江屏蔽,乃令古隆賢等力守甯國,緊固皖南門戶,窺便援應各路。

     忽得報告:“堵王黃文金進兵江西,已下浮梁縣,收裡布,複渡西瓜州、羅家橋諸鎮,乘勢攻下景德。

    清将左宗棠,以糧道不繼,已引軍回撫州,惟提督鮑超及總兵陳大富兩軍,繞出石門迎戰,一日數十合,兩軍死傷山積。

    今鮑超、陳大富已退回建德矣。

    ”李秀成道:“黃文金雖勇,然自用兵以來,未嘗有此血戰者。

    敵将陳大富不打緊,鮑超精銳好鬥,左宗棠亦有戰備,黃文金竟能挫之,吾國其有起色乎?”忽又有探馬飛報:“清将鮑超、陳大富兩軍,會同副将貝廷芳,三路直攻建德,欲乘勢撼安慶也。

    ”李秀成道:“建德為安慶下遊保障。

    建德若失,必搖動安慶,我不能吝此一行矣。

    ”遂引兵望建德而來。

     時太平将會天侯林天福,在建德把守,城中兵有八千人。

    鮑超、陳大富、貝廷芳三路不下二萬餘人,軍勢浩大。

    林天福不敢出戰,隻閉城拒敵,以待救兵。

    正值正月天氣,雨雪交加,秀成到甯國,抽出古隆賢一軍,令為前部,冒雪直趨安慶下遊,由池州而進。

    恰侍王李世賢,以蘇常既定,金陵可免東顧;複率兵下浙江,進江西,入婺源,聽得建德有警,複移兵北向,與李秀成同時趨到。

    李世賢先攻貝廷芳一路。

    那貝廷芳不虞李世賢猝至,歎道:“豈吾國在贛浙軍官,皆已死盡乎?何李世賢縱橫千餘裡,如人無人之境也!”說罷奮力接戰。

    不意炮彈飛來,閃避不及,就此嗚呼,時林天福在城上督戰,已為鮑超槍斃,鮑超方率兵人建德城,及聽得貝廷芳戰殁,而貝廷芳所部,又懼是浙江兵,見主将已亡,無處可逃,已大半投降于李世賢一軍。

    鮑超遂令陳大富守城安民,急欲出城援應,奈李秀成大軍亦已趨到。

    鮑超知兩面受敵,料不能支,乃令陳大富複棄建德,相與望彭澤、湖口而逃。

    李秀成等進了建德,與李世賢計議,以蘇,浙現在可以無事,留李世賢經略皖南、贛北一帶,以古隆賢暫守建德,并為安慶、九江聲援;複移文陳玉成,使進兵皖、鄂間,然後引兵回金陵,準備北上,不在話下。

     且說陳玉成,自入江甫合破和春、張國梁之後,回軍皖省。

    以連年東援西戰,北伐無期,探得撚黨龔德樹,聚衆十餘萬,欲聯合之,以鎮東南,然後可以北上。

    時李昭壽以移守滁州,亦與撚首張洛行有八拜之交,遂函商李秀成:令李昭壽聯合張洛行,大舉以破曾、胡等軍。

    李秀成深韪其論,即函複贊成。

    陳玉成乃一面令李昭壽約會張洛行;自與龔德樹合兵進發。

     原來龔德樹,本眇一目,時人呼為龔瞎子。

    初時本從洪秀全,自初進武昌,乃附入撚黨,因龔瞎子與撚首張洛行、苗沛霖向為舊交。

    是時撚黨勢大,在齊晉河洛之間,縱橫無敵。

    故李秀成、陳玉成之意皆主與之聯合也。

    時龔德樹正紮皖北穎川。

    陳玉成在麻城本籍時,即與龔德樹互有來往,至是乃與之聯合:計本部三萬人,合龔德樹大軍三萬人,共衆六萬,乘勢南下。

     卻因當時曾國藩一軍,銳意欲先複安慶,彼以安慶在長江中央,若一經收複安慶,則隔斷洪氏東西消息,庶大局易于着手。

    便遣部将彭玉麟、楊載福、塔齊布會同皖将布政使李孟群、巡撫李續宜會攻安慶,由江西進行,先後下彭澤東流,逞渡長江,入望江,沿潛山以趨安慶省城。

    複令道員趙景賢,提督周鳳山,道員王珍,皖南道李元度,分握太平、石棣、銅陵等處,以斷洪氏東來救應之兵,俾得專力安慶。

    那曾國藩本最愛李元度,從前任以幕府諸事,謂為運籌帷幄,算無遺策,至是乃以布政使銜保為皖南道,并令扼守險要,以拒洪秀全東路。

    并馳書以戒李元度。

    書道: 次青方伯大人左右:公韬略在胸,仆久資倚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