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回羅澤南走死興國州羅大綱夜奪揚州府

關燈
話說胡林翼統率大軍,直進武昌城,忽然火藥爆發,城牆傾陷百餘丈,登時壓死清兵數千人。

    彭玉麟偷進南濠的水師,亦有多艘壓溺,清兵軍勢稍卻,各欲退後,胡林翼以既中敵人之計,折兵數千人,若不能取一武昌,更無以見人矣。

    不覺大怒。

    立即下令退後者斬。

    時多隆阿及曾國葆,俱已受傷,然聞胡林翼之令,亦皆振奮,一齊督兵擁進。

     當譚紹洸領兵逃出武昌時,猶在城外東北路盼望:隻道清兵被焚,必然退卻,正欲乘機再取武昌。

    忽聞喊聲動地,料知城陷,方欲回軍,突見清兵不特不退,仍冒煙突火而進,不覺大怒。

    乃謂左右:“清兵屢戰,未見有如此強悍者,今何以忽然猛勇耶?”晏仲武道:“彼日前既憤于屢敗,目下又憤于軍中被焚,蓄怒已極,如痫馬走平原,無複知人性。

    當者必為所蹶,計不如避之。

    吾軍口前斷不能再入武昌矣。

    ”譚紹洸道:“果如汝言,吾深悔棄武昌而走也。

    ”晏仲武道:“是又不然。

    彼竭數路兵,合水陸之衆,不下數萬,以争一武昌,志在必取。

    吾軍雖死守,終難于保全。

    若困憊已極,則逃亦難矣。

    今馮文炳之策,雖棄一武昌,不過早棄幾天耳,然猶能焚炸清兵。

    料此後清兵攻我城池,亦知所畏忌也。

    ”譚紹洸道:“既不複争武昌,則吾軍須入皖境。

    ”晏仲武道:“必不可也。

    今隻失一武昌,鄂省尚多退步;若即走安徽,是湖北全省皆失矣。

    吾軍勢力未損,何必遠逃。

    以某愚見,不如先奔興國州城。

    以該州人心,素服吾國,故每次科舉,以該州人赴試為多。

    我既得人心,軍力又全,且與武昌相近,若金陵救兵一至,且能合力以攻武昌矣。

    ”譚紹洸以為然,乃與諸将領兵同望興國州而來。

     且說胡林翼既下武昌,一面奏報捷音,一面出榜安民。

    檢擡被焚的屍首,盡行掘土埋之。

    立令将修複城垣,以圖固守。

    忽聽得譚紹洸已奔往興國州,官文便欲提兵往取。

    胡林翼道:“我兵圍武昌,料譚紹洸必往金陵告急。

    恐金陵救兵不久心至矣,吾須留守以待之。

    且興國州城小易破,無勞大兵,隻令一将前往可矣。

    ”曾國藩道:“譚紹洸棄城而遁,兵力未損,恐未可輕視也。

    ”羅澤南道:“某雖不才,量取一興國州,實如反掌耳。

    且深受侍郎知遇,雖死亦複何憾。

    ”曾國藩從之,便令羅澤南領兵萬人,并部将八員,望興國州進發;又令塔齊布領本軍随後起程,倘有緩急,即行接應。

    羅、塔兩軍去後,又令楊載福、鼓玉麟,統水師沿漢水而下,以壯聲援。

    分拔即定,曾國藩仍留鄂境,專候羅澤南好音。

     且說譚紹洸望興國州奔來,将抵金湖附近,仍恐清兵相逼,又欲東逃。

     馮文炳道:“官、胡即取武昌,必以兵力迫我;我若遠遁,不待湖北全境俱失,且清兵亦必窮追。

    不如暫屯興國州城,量敵行事,果終不敵,則且戰且退,以待救乓。

    某料既往金陵催請教兵,天王必有法以處之也。

    ”譚紹洸道:“此言有理。

    ”便令人馬到興國州駐紮。

    洪春魁請領兵紮在城外,待敵兵追到時,乘其喘息未定而擊之。

    譚紹洸亦從其計:即令洪春魁、晏仲武各領一軍駐紮興國州城外左右。

    時已傍晚,譚紹洸慮清兵乘夜追到,分咐軍士,夜裡輪流替守。

    将近黎明,未見清兵到來,遂疑官、胡二人不再來追。

    馮文炳道:“清軍屢敗,一旦得了武昌,縱損失數千人,然亦自以為得意之事,自然乘勢進兵,恐不久清兵至矣。

    ”正說話間,紛紛報到:羅澤南領兵追來。

    馮文炳道:“羅澤南乃浙江遺缺道,名位雖微,實湘中儒将也。

    行軍最為緊慎,故緩緩而來。

    洪春魁欲乘其喘息未定而攻之,此策恐用不着矣。

    ”譚紹洸道:“然則以何策禦之?”馮文炳道:“今本州城有義勇軍一隊,不下四千人,内中且有女兵,可見民氣實在可用。

    今請将軍固守州城;而令洪春魁、晏仲武二軍迎敵,可僞敗以誘之。

    吾率義勇隊以抄出金湖,隻如此如此。

    可以捉羅澤南矣。

    ”譚紹洸即依其言,馮文炳亦撫循義勇隊,自為統領以襲清兵。

    次日清晨,羅澤南率兵而進,晏、洪兩将,亦一齊準備接戰。

    時羅澤南亦分兵以一半駐紮金湖,以一半進攻州城,随報塔齊布一軍亦至。

    并探悉太平将洪春魁、晏仲武分軍而出,羅澤南乃請塔齊布先攻洪、晏二軍,自率乓圍攻州城。

     不想譚紹洸軍力未衰,羅澤南奮力猛攻,終不能得手。

    随聽得塔軍已勝太平軍,洪春魁、晏仲武已望東而逃。

    羅澤南謂部下道:“塔軍已成功矣,吾軍正宜奮力。

    ”便令軍士悉銳進攻。

    譚紹洸在城上亦奮力抵禦,兩軍各有死傷。

    羅澤南正自焦灼,忽報興國州有義勇數千,已抄取金湖去了。

    澤南聽得,急撤兵而回。

     原來興國州的義勇隊最為奮勇:男者任戰攻,女者任工役,各司其事。

     馮文炳知其可用,乃領之往襲金湖。

    乃羅澤南回軍後,馮文炳即約退數裡,卻以村婦為前驅,另編一隊壯勇者,以橫擊之。

    計拔己定,羅澤南已到金湖:見營伍尚無損害,乃謂左右道:“彼必非求戰,不過以我攻興國州,欲擾吾以救興國州耳。

    此義勇隊皆屬民兵,必不能戰,吾當先破之,彼自膽落矣。

    ”言罷鼓噪而前:見洪軍義勇隊分為兩隊;澤南亦分一隊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