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六回完大節三将歸神拔九江天王用武

關燈
話說威王林鳳翔,因溫大賀複拔天津,遂領軍一半,徑奔天津城駐紮;餘外的也都退到天津附近。

    隻有朱錫琨所領人馬與勝保相持。

    鳳翔知外應已絕,李開芳已退,恐朱錫琨不能與勝保持久。

    僧王、桂良,默特三軍,必相繼南下,同守孤城,亦非長策。

    便令溫大賀守天津,自領本軍在城外駐紮,以為犄角之勢。

    溫大賀道:“軍心已亂,孤城必難久守,不如老将軍仍守城,待某殺奔高唐,向李開芳催取救兵,較為上策,不然大局去矣。

    ”鳳翔道:“吾匹馬縱橫天下,豈俱僧格林沁乎”李開芳退兵,心已怯矣!安能望來救援?”溫大賀道:“彼見老将軍不退,不甘同敗,故先至高唐,非心怯也。

    休戚相關,豈有不救之理?況大河南北相隔,除此更無外援矣。

    ”林鳳翔道:“吾乘夜往劫清寨何如?”溫大賀道:“僧王連日不戰,不過欲疲吾兵,以乘我敝,自然步步提防。

    若往劫寨,必中其計:清軍連營數十裡,号炮一動,各軍齊至,恐項羽複生,亦難為力也。

    ”鳳翔道:“兄弟如此多疑,何以用兵?”溫大賀道:“某非疑慮,誠以事勢不可為耳。

    今幸有此天津一城,若能催取救兵,更令曾立昌由正定進兵,以蹑桂良之後,勝負固未可知。

    否則吾輩亦不知死所矣!”林鳳翔歎道:“吾豈不知?隻恐行之已不及,劫營之計,亦如孤注之擲耳。

    ”便不聽溫大賀之言,準備前往劫寨。

     不意清将僧格林沁,先已準備。

    約到三更時分,林鳳翔選慣戰兵士千人,銜枚疾走,以大軍後繼,直趨僧王大營。

    遠地見僧營殊無燈火,心中甚疑。

    但念此役,為死裡求生,隻要僥悻一勝,便穩住軍心。

    疾督馳進,忽聞一聲号炮響動,各路伏兵齊出,槍聲亂發,都向林鳳翔軍中擊來。

    林軍又無燈火,直無從還槍,林鳳翔因此大敗。

    鳳翔急令退兵,死了好些人馬。

    鳳翔歎道:“果不出大賀所料。

    ”便收拾人馬拟退,與朱錫琨合兵。

    時勝保已緊逼朱營。

    朱錫琨已知不敵,欲進戰,又恐無濟,适李文祥軍至。

    說道:“威王因劫營而敗,今以餘兵牽制桂良,特令某到此來助将軍。

    ”朱錫琨至此,知道林軍又敗,不免仰天流涕,又見李文祥已至,便令乘勢與勝保開仗。

    不料桂良知鳳翔不能複振,卻留軍一半,牽住鳳翔;卻自領半軍來助勝保。

    正在混戰之間,朱營軍無鬥志,大為失利,軍士複有逃竄。

    勝保乘勢大進,李文祥抵敵不住,朱錫琨更被困垓心,不能得脫。

    料知再無生路,又懼被擒受辱,乃歎道:“吾為漢臣,當為漢鬼。

    ”遂拔短槍自擊,登時氣絕。

    左右見朱錫琨已死,逃的逃,降的降,一時散盡。

    勝保随分軍:使提督成祿并副都統托陵,領五千人,并降兵,會同僧王,攻林鳳翔;自領本軍分三路望高唐進發,單迎李開芳,以阻天國人馬救應。

    是時四面八方,皆是清兵。

    天津一城,反困垓心。

    溫大賀見軍心雖固,糧食漸盡;又無别處可以轉運,即發城内太平倉庫,分給林鳳翔,怎奈外運不通。

    林鳳翔既不敢進攻清兵,而僧王及各路清兵,又或戰或不戰,以待林軍坐斃。

    溫大賀深知其意,便出城對林鳳翔道:“今四面皆是清兵,以敗殘饑餓之卒,孫、吳複生,亦難為力。

    不如冒險而進,或冀萬一得脫重圍;即不然,亦當與清軍拚個死活,不宜待斃也。

    ”林鳳翔歎道:“兄弟所見甚是。

    惜某不早聽良言,以至于此。

    今日惟有決一死戰耳。

    ”說罷便欲反攻清軍,順道望西而逃。

    忽一支敗殘人馬奔到,乃李文祥也。

    林鳳翔方知朱錫琨已敗死軍中,不禁心膽俱裂。

    李文祥哭道:“敵将将至矣,望元帥速作區處。

    ”林鳳翔便令部将王邦瑞在前,李文祥在後,自己居中,?直望清軍殺來。

    誰想清将提督成祿,副都統托陵,兩路已到。

    王邦瑞督率軍士奮戰。

    鳳翔更下令道:“清将草營人命,逢者便殺,無準降者,望各兄弟死裡求生。

    ”軍士聽得,人人奮勇。

    清提督成祿,副都統托陵,兩軍倒退後而走。

    鳳翔更鼓勵三軍直進,槍聲齊發。

    副都統托陵先死于亂軍之中。

    天國人馬正自得手,忽北路上喊聲大震,鼓角亂鳴,僧格林沁大隊人馬,已經殺到。

    清提督成祿又引兵死命殺回,反把鳳翔人馬困在垓心。

    鳳翔謂左右道:“僧格林沁人馬衆多,且蓄銳已久,宜督率三軍,隻顧向前殺退成祿,直透重圍可也。

    ”左右得令,仍屬奮力前追。

    怎奈軍士久戰力疲,且又衆寡不敵!鳳翔左腿上已中着一顆彈子,仍奮力督戰,殺至靜海地面,人困馬乏。

    時清将桂良,雖駐豐台、聽得天津複失,亦領軍沿三角池而下,僧軍亦已追至。

    鳳翔四面受敵,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