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回林鳳翔夜奪揚州府韋昌輝怒殺楊秀清
關燈
小
中
大
”且問:“吉夫人連天到我府裡,究因何事?”吉妃聽了,料知情事敗露了,即作色說道:“姑嫂往來,亦人情耳。
況家兄與王爺尚屬同僚乎?”韋昌輝沉吟少頃,随笑說道:“日前不往來,近日乃如此密交,究是何意?”吉妃又說道:“适因母病,妾不便多行,故往來問訊耳。
”韋昌輝怒道:“前言猶可,今直如此相欺耶?既是爾母有病,自可多使府役往來,何勞吉夫人跋涉?且爾之母,即吾之嶽母也,有病胡不說及?也罷,明天你在這裡,待本藩親造吉府,谒見令堂,回來再說。
”吉妃聽了,揮身抖戰,隻是哀求恕罪。
昌輝不答,一宿無話。
次早,即将吉妃閉在一房,并囑守門的府裡人,不準出進。
如有來谒的,一概擋駕。
先将各門關鎖,再令其弟韋昌祚守頭門。
昌輝自往吉府。
到時伍太君,接進裡面,同以來意。
昌輝道:“特來問候。
”伍大君聽罷,不以為意。
韋昌輝見伍氏并無病容,料知有詐,坐不多時,即自辭出。
昌輝回府,即向吉妃道:“本藩往谒令堂,令堂病得十分危殆,爾言果不謬也。
”吉妃聽罷,面無人色,昌輝仍閉鎖房門,随複轉出。
打聽得東王正進朝去,先令刀斧槍手,埋伏正廳屏後。
随出府門,已是己排時分。
東王正自朝裡回,恰與韋昌輝相遇。
兩王即前來握手相見。
秀清道:“賢弟何來?”昌輝道:“适才傳說老将軍林鳳翔在淮南兵敗,已潰走徐州府。
兄那裡還聽得否?”東王秀清道:“某全然不知。
且朝中還未有驿報。
賢弟的消息,究從那裡得來?”昌輝道:“說的是。
江北來人現在敝府。
王兄欲見其人否?”東王道:“甚願見之。
可否請此人到敝府一會?”昌輝道:“此人必不肯出門。
因在金陵有仇家,防被偵悉也。
”東王道:“然則何如?”昌輝道:“不如屈駕到敝府裡,再問細底也好。
因北伐之軍,關系甚大,小弟欲上朝見王兄者,正為此耳。
”東王聽罷,點頭稱是。
随行有十餘人,都跟着東王、昌輝,同望北王府來。
将進門時,東王見守衛甚嚴,心頗疑忌。
北王知其意,即說道:“頭門諸壯士,皆是江北來者。
”東王遂坦然不疑。
直至大堂上,東王坐定,即問江北來人安在?北王道:“尚在密室。
待某傳他出來。
”一面着人備酒,又令家人引東王的随從,到外廂招待。
時方盛暑,北王即請東王便衣。
東王就卸去外套,把自衛的短槍,放在桌子上。
少頃隻見一人自後堂出。
北王道:“此即江北來人也。
”原來那人姓溫名大賀,乃廣東勇士也。
精于拳棒,與昌輝交最厚。
昌輝預使他充認江北官兵。
待他相見時,好近秀清左右,便易下手,這都是預先擺布的,東王那裡知道。
見了溫大賀,即舉手令坐。
北王也就座,一同舉杯飲酒。
韋昌輝先向秀清問道:“果如老,将軍兵敗,王兄可動心否?”秀清道:“大兵北伐,誰不望勝。
賢弟此言,究是何意?”昌輝即離坐道:“汝欲登大寶為操、莽事耶?奈何當昌輝未死。
”秀清聽了,登時變色。
随曰:“我無此心,賢弟何有此言?”昌輝道;“九千歲是誰封你的?将置天王于何地耶!今大事未定,遽懷異心:多結黨羽,擅發号令,以危國家;屢阻天王親征,以圖功高篡位;又梗軍師号令,使不得行其志,汝罪大矣。
某與汝分屬兄弟,決不能誤國家大事,而徇私情也。
”秀清道:“汝言及此,意欲何為?豈天王命汝殺東王耶!”昌輝道:“吾非奉天王之命,乃奉全國人民之意也!”說罷,舉手一揮,屏後壯士齊出。
東王方欲逃走,被溫大賀右手拿住,左手拔劍,向東王當胸一刺,東王大呼救命。
随從人等,應聲奔上大堂,東王又呼道:“殺秀清者韋俊也!”那随從人等即欲迳奔昌輝,都被一班壯士攔住。
此時槍聲隆隆。
昌輝先轉過後屏,溫大賀盡力刺了一劍,東王當時斃命。
是時北王府的壯士,與東王府的随護,互相鏖戰,溫大賀竟死于亂槍之中。
東王的随護,雖有十餘人,奈北王府的壯士人多,不能抵禦,都死在北府台階上。
統計北府死者三人,槍傷者五人,殺得屍橫階土,血染堂前。
韋昌輝随出來審視,見楊秀清已經氣絕,已不覺動起向來結義的交情,為之傷感。
遂歎道:“吾殺東王者,不得已也。
”遂令人将東王屍首,收拾妥當,再将台階上各屍,暫移别處。
管教:兄弟阋牆,頓令府堂成戰地;英雄刎劍,又叫天國失長城。
要知後事如何?且聽下回分解。
況家兄與王爺尚屬同僚乎?”韋昌輝沉吟少頃,随笑說道:“日前不往來,近日乃如此密交,究是何意?”吉妃又說道:“适因母病,妾不便多行,故往來問訊耳。
”韋昌輝怒道:“前言猶可,今直如此相欺耶?既是爾母有病,自可多使府役往來,何勞吉夫人跋涉?且爾之母,即吾之嶽母也,有病胡不說及?也罷,明天你在這裡,待本藩親造吉府,谒見令堂,回來再說。
”吉妃聽了,揮身抖戰,隻是哀求恕罪。
昌輝不答,一宿無話。
次早,即将吉妃閉在一房,并囑守門的府裡人,不準出進。
如有來谒的,一概擋駕。
先将各門關鎖,再令其弟韋昌祚守頭門。
昌輝自往吉府。
到時伍太君,接進裡面,同以來意。
昌輝道:“特來問候。
”伍大君聽罷,不以為意。
韋昌輝見伍氏并無病容,料知有詐,坐不多時,即自辭出。
昌輝回府,即向吉妃道:“本藩往谒令堂,令堂病得十分危殆,爾言果不謬也。
”吉妃聽罷,面無人色,昌輝仍閉鎖房門,随複轉出。
打聽得東王正進朝去,先令刀斧槍手,埋伏正廳屏後。
随出府門,已是己排時分。
東王正自朝裡回,恰與韋昌輝相遇。
兩王即前來握手相見。
秀清道:“賢弟何來?”昌輝道:“适才傳說老将軍林鳳翔在淮南兵敗,已潰走徐州府。
兄那裡還聽得否?”東王秀清道:“某全然不知。
且朝中還未有驿報。
賢弟的消息,究從那裡得來?”昌輝道:“說的是。
江北來人現在敝府。
王兄欲見其人否?”東王道:“甚願見之。
可否請此人到敝府一會?”昌輝道:“此人必不肯出門。
因在金陵有仇家,防被偵悉也。
”東王道:“然則何如?”昌輝道:“不如屈駕到敝府裡,再問細底也好。
因北伐之軍,關系甚大,小弟欲上朝見王兄者,正為此耳。
”東王聽罷,點頭稱是。
随行有十餘人,都跟着東王、昌輝,同望北王府來。
将進門時,東王見守衛甚嚴,心頗疑忌。
北王知其意,即說道:“頭門諸壯士,皆是江北來者。
”東王遂坦然不疑。
直至大堂上,東王坐定,即問江北來人安在?北王道:“尚在密室。
待某傳他出來。
”一面着人備酒,又令家人引東王的随從,到外廂招待。
時方盛暑,北王即請東王便衣。
東王就卸去外套,把自衛的短槍,放在桌子上。
少頃隻見一人自後堂出。
北王道:“此即江北來人也。
”原來那人姓溫名大賀,乃廣東勇士也。
精于拳棒,與昌輝交最厚。
昌輝預使他充認江北官兵。
待他相見時,好近秀清左右,便易下手,這都是預先擺布的,東王那裡知道。
見了溫大賀,即舉手令坐。
北王也就座,一同舉杯飲酒。
韋昌輝先向秀清問道:“果如老,将軍兵敗,王兄可動心否?”秀清道:“大兵北伐,誰不望勝。
賢弟此言,究是何意?”昌輝即離坐道:“汝欲登大寶為操、莽事耶?奈何當昌輝未死。
”秀清聽了,登時變色。
随曰:“我無此心,賢弟何有此言?”昌輝道;“九千歲是誰封你的?将置天王于何地耶!今大事未定,遽懷異心:多結黨羽,擅發号令,以危國家;屢阻天王親征,以圖功高篡位;又梗軍師号令,使不得行其志,汝罪大矣。
某與汝分屬兄弟,決不能誤國家大事,而徇私情也。
”秀清道:“汝言及此,意欲何為?豈天王命汝殺東王耶!”昌輝道:“吾非奉天王之命,乃奉全國人民之意也!”說罷,舉手一揮,屏後壯士齊出。
東王方欲逃走,被溫大賀右手拿住,左手拔劍,向東王當胸一刺,東王大呼救命。
随從人等,應聲奔上大堂,東王又呼道:“殺秀清者韋俊也!”那随從人等即欲迳奔昌輝,都被一班壯士攔住。
此時槍聲隆隆。
昌輝先轉過後屏,溫大賀盡力刺了一劍,東王當時斃命。
是時北王府的壯士,與東王府的随護,互相鏖戰,溫大賀竟死于亂槍之中。
東王的随護,雖有十餘人,奈北王府的壯士人多,不能抵禦,都死在北府台階上。
統計北府死者三人,槍傷者五人,殺得屍橫階土,血染堂前。
韋昌輝随出來審視,見楊秀清已經氣絕,已不覺動起向來結義的交情,為之傷感。
遂歎道:“吾殺東王者,不得已也。
”遂令人将東王屍首,收拾妥當,再将台階上各屍,暫移别處。
管教:兄弟阋牆,頓令府堂成戰地;英雄刎劍,又叫天國失長城。
要知後事如何?且聽下回分解。